納蘭性德在失眠時寫下這首詞,寥寥數語,就道盡人生無盡的惆悵!

2020-12-21 張赫赫的小宇宙

讀詩詞總會給人以一些美好的感受,不同詩人筆下都會帶有自己的一些特點,比如李白的浪漫、杜甫的深沉、蘇軾的豪放以及柳永的婉約。詩詞在唐宋兩朝發展達到了鼎盛,其後出現的名篇經典逐漸變得越來越少,我們學習古詩詞的腳步也變得緩慢起來。直到清朝時期一位才子的出現,再次將已經衰落的詩詞文化飄逸在歷史銀河當中。

這位大才子就是納蘭性德。

在之前很多期的作品介紹中,納蘭詞可謂是我們的「常客」。

納蘭容若滿懷悲痛寫下的這首《蝶戀花》,開頭16字成千古名句!

納蘭性德的詞可謂是自成一派,他用極其優美、悽美的文字見證著那個我國歷史上的末代王朝,讓我們從另一個視角了解了那個存在了一千多年王朝的神秘與滄桑。也許正是因為清朝的逐漸衰敗,導致了納蘭詞中濃重的悲憫氣息。

納蘭的出現可以說拯救了「飲水詞」,讓已經瀕臨「滅絕」的婉約詞再次登上了歷史的舞臺,再一次讓人們領略到了詩詞的魅力: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

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

……

也正是因為納蘭性德,在那歷史塵煙中即將消逝的末世王朝,得以留給人們的最後的風華絕代。

今天,小赫赫再次與大家分享一首納蘭性德的驚豔之詞——《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

這首詞是納蘭性德夜半無眠時寫下的一首詞,具體的時間無從考證,但是我們能從詞中的寥寥數語間體會到當時納蘭的心情該有多麼的惆悵與煩悶。尤其是那最後一句中的「憶平生」將這首詞升華到了無法比擬的高度。

01上闕:平實的描寫,悲傷的心境

上闕詞中的幾種情景將整首詞的氛圍渲染得無比孤獨寂寞與悲涼。

本意:冬日的殘雪未消,在書房的畫屏上印出一片冷冷的光輝,煞白煞白的令人感到絲絲寒意。夜深人靜,註定今夜又是無眠之夜,輾轉於榻上突然外面傳來了一陣「梅花落」的笛聲,這樣悲情的聲音肆意地鑽入我的耳朵,怎能令我尋找陌生的睡意呢?外面的更聲已經敲了三次,在這深更半夜間不禁讓我想起了往事,抬頭看到了那更加皓白皎潔的月亮,可是怎麼慢慢地就變得朦朧了呢?。

上闕點明環境,聽覺視覺交替地將納蘭此時身處的環境描寫了出來「殘雪」、「凝輝」、「落梅」、「三更」、「月朧明」,這樣簡單的景色單看本就令人感到無比的孤獨與愴然,而此時幾種悲情之景和那悽美的梅花落使得既清且冷,既孤且單的意境更深一層,最後一句中的月朧明說明想起往事的納蘭,淚水已經遮蓋住了眼眸,這種無人陪伴無人傾聽的孤獨感給納蘭帶來的只有痛苦和茫然。

02下闕:末句畫龍點睛,耐人尋味

在上闕中足夠的意境渲染下,納蘭的感情猶如能量巨大的火山一樣在下闕中完全迸發。

本意:月亮為何變得朦朧了起來,許久才知道是眼睛裡的淚水已經不自主地流了下來。回想起往事,在這悲涼的樂曲中對自己的認識更加清晰,我本是一位人生路上的惆悵之人,如果有人能夠聽到的話,也不枉我夜半三更再次老淚縱橫了。

下闕中的感情迸發,來得突然去的精彩。絕妙的開頭,絕妙的結尾。在下闕中納蘭不再是娓娓道來,不再像以前那樣將自己的心聲化作春雨,潤入每個人的心田,不是!而是以一種震撼的力量,告訴我們即使哀傷也不必隱而不發,大可以痛快的宣洩出來。一個「斷腸」說明了納蘭此時的心境,「惆悵客」則高度概括了他平生的痛苦與傷感,最亮眼的莫過於最後的「憶平生」三字完美地詮釋了:結束就是新的開始!

整首詞在上闕的平鋪直敘間給了我們無限的哀愁與傷感,但是下闕的突然的感情迸發與自我思考則將這首詩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尤其是最後那一句畫龍點睛之筆「斷腸聲裡憶平生」留給我們無限遐想,耐人尋味!

而究竟為何納蘭在短短的30年時間裡,為何將自己總結為一位「惆悵客」?小赫赫覺得沒有答案,也許只有這樣才有了神秘的納蘭,才有了我們對於納蘭性德的種種情思。我們其實每一個人在人生路上都算一個過客,只不過納蘭更加惆悵而已。

相關焦點

  • 「人間惆悵客」納蘭性德,被情字貫穿一生,真正的成熟是學會放下
    納蘭性德可以說是清朝成就最大的詞人,總共留下三百四十多首詞,從愛情說到友情,從思鄉之情到詠物詠史。詞人的創作大多與經歷有關,納蘭詞同樣如此,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納蘭詞》有著很高的聲譽,其詞風清新而哀傷,與南唐後主李煜的風格相似,有「滿清第一才人」之稱。
  • 納蘭性德雪夜無眠寫此詞,句句悽美,其中7個字道盡其一生的孤獨
    哪怕是如流量一閃而過,也要不負深情,這就是晚清詞人納蘭性德。在世人眼中,納蘭性德擁有了許多人夢寐以求的身份。他是納蘭明珠家的公子,18歲中舉人,19歲成貢士,22歲成康熙身邊的一等侍衛。然而出了宮門,入了市井,他的身份卻不過是一位多情的詞人。
  • 《寂寞空庭春欲晚》:納蘭性德為良兒動情寫下了這首詞,感人至深
    關於這首詞的歷史背景,還要談到納蘭性德與他的表妹。納蘭性德自幼與表妹兩小無猜,情投意合。但康熙皇帝卻也看上了她的表妹,並將其納為妃子。從此,納蘭容若與表妹痛苦分離,兩人可謂是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 無盡相思皆付諸於詞:細談「人間惆悵客」納蘭容若的孤苦與悽涼
    但最怕就是中途受阻或無疾而終,盧氏因難產離開人世之後,納蘭容若的婉約之情,亦或「悼亡之音」至此破空而起,筆者認為二十歲左右正是人生感情最真摯之時,並且對好惡表現得都非常明顯。納蘭容若與盧氏雖然僅有三年夫妻情分,但是感情卻非常真摯與深厚。或許是二人緣分已盡,否則其妻盧氏也不會在產子之時撒手人寰。3.無盡相思皆付諸於詞盧氏去世之後納蘭容若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 納蘭性德寫下最深情的詩詞,開篇讓人淚目,也驚豔了世人
    而關於表妹謝氏和自己之間欲求不得的感情對納蘭性德的影響也是巨大的,他也曾經寫了很多作品去懷念這段感情。這種感情讓他內心充滿哀愁,也讓他鬱鬱寡歡。二、畫堂春之美襯託起內心之哀怨而納蘭性德寫《畫堂春》這首詞就是寫和謝氏之間的感情,開始就寫出他對美好愛情的追求,直接表達了自己的內心情感,沒有任何的遮掩。
  • 8個失眠的千古名句,照亮長夜
    本期要和大家說的是:8個失眠的夜,8位文壇巨匠,8個千古名句,讓我們來品一品:1、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這個千古名句來自陸遊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在800多年前的那個風雨之夜,睡不著的陸遊獨臥孤村,憶起年少時的沙場歲月,想起一直未收復的山河,不無悲傷地寫下了這首悽美之作。
  • 納蘭性德的這首詞,相思之情溢滿屏幕,開篇4字就讓人不忍卒讀
    文|丁十二納蘭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原名納蘭成德,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清朝初年詞人,為清詞三大家之一。的確,納蘭性德在兩宋之後算是比較具有顯著的個人特色的一位詞人。今天我們要讀到的這首詞,便是一首具有濃鬱的納蘭特色的詞,全篇共40字,相思之情溢滿屏幕,但開篇4個字便不忍卒讀。
  • 詩詞|納蘭容若:我是人間惆悵客,斷腸聲裡憶平生
    ——納蘭性德《採桑子》整首詞都在訴說對妻子盧氏的相思之情,外面風雨交加,屋裡一盞孤燈,燈火漸漸燃盡,此情此景,無不悽楚悲涼!惆悵彩雲飛,碧落知何許。不見合歡花,空倚相思樹。總是別時情,那待分明語。判得最長宵,數盡厭厭雨。
  • 李煜這首詞700年來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即興仿了一首,不料成絕唱
    《長相思》這首詞是李煜早年間的作品,並且這首詞最大的特點在於:明明句句意思都帶有思愁的感覺,卻在詞中沒有一句「愁」字來表示出,通過展示的花間詞風格,顯然讓很多人在讀起來的時候能感覺到比一般的花間詞寫的更加清新雋永。這首詞之所以不被後世文人所引起重視,是因為它所包含的蘊意實在是讓很多人模仿不出來,並不好寫。詞中在於多重疊意象的使用,就讓人想模仿都難以下筆。
  • 李清照早期的一首詞,通俗易懂寫得很有趣,寥寥數語美得令人驚豔
    筆者今天要與大家分享李清照早期的一首作品,也就是這首《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這首詞生動有趣,通篇只有那麼寥寥數語,但是寫得很唯美,讀來也是朗朗上口,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 蘇軾在野外睡了一夜,醒來時在橋柱上寫下這首詞,成一首千古名作
    這段時間,他不僅在城東開墾了一塊坡地,獲得了「東坡居士」的別號,在平時閒暇之餘更是時常外出遊玩,寫下了很多經典的篇章,就像「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之語就是在此期間寫的。而筆者本期要介紹的這首詞,也是蘇軾在這段時期寫出的千古名作,下面就來和我一起走進流傳了900多年的經典。
  • 納蘭性德最經典的一首詞,開篇的第一句就令人驚豔,寫得很感人
    納蘭性德是清朝著名的詞人,而且他的愛情詞寫得最深情,每一首都充滿了濃濃的愛意,特別是他在原配妻子盧氏逝世後,寫下了無數的悼亡詞,可見他的一片深情。這也正是納蘭性德的悲痛的來源,可能熟悉歷史的都知道,他出身於名門世家,父親納蘭明珠,那是康熙朝的一代權臣,本人也是康熙身邊的帶刀侍衛。
  • 李煜早年1首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失眠仿寫,入選教科書
    李煜早年1首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失眠仿寫,入選教科書作為帝王,李煜的政治生活是一出荒謬的悲喜劇。風流才子無心政治,卻陰差陽錯,做了一代君主。這就是詞中這帝的筆力,當真是令人嘆服!這600多年無人敢仿的詞作,傳到了清朝,卻引起了一位少年才俊的興趣,他就是納蘭性德。納蘭性德在很多人心中,就是清代第一名的詞手。
  • 納蘭性德:十八歲的你好美,文字再肉麻,還是無法表達你的美
    而納蘭性德,這個清朝康熙年間的名門貴族,錦衣公子,皇帝親隨,詩人才子,面對自己的愛人盧氏,是深情的不能再深情了。甚至書寫了四百多首情詩專門表達了自己對盧氏的情意,不得不承認,這真是一個好痴情的美男子!但納蘭性德能寫出這麼多首詞給自己的愛人,還能流傳百年,不僅因為他對詩詞的熱愛,更因為他在詩詞上的造詣很高。
  • 納蘭性德寫得最精妙的一首詞,只兩句,便驚豔了世人
    納蘭性德就是在這樣一個場景下寫出了《長相思山一程》。這首詞與他過往昳麗婉轉的詞風略有些不同,帶了幾分豪放派的影子。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開頭兩句,便驚豔了世人。
  • 納蘭性德平生很美的一首詞,一往情深令人心疼,最後一句字字斷腸
    而筆者本期要介紹的這首詞,正是納蘭性德悼亡亡妻盧氏之作,而在這首詞中,當時22歲的納蘭性德卻寫出了自己老去的時光,一往情深令人心疼,最後一句字字斷腸。《蝶戀花》-(清-納蘭性德)蕭瑟蘭成看老去。為怕多情,不作憐花句。閣淚倚花愁不語,暗香飄盡知何處。重到舊時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蓮苦。休說生生花裡住,惜花人去花無主。這首詞的白話譯文如下:在寂寞悽涼中我慢慢老去。
  • 納蘭性德很冷門的一首詞,深情似海,其中7字,道出人生最大遺憾
    作為清代詞壇最有影響力的一位詞人,納蘭性德用他的深情感染了每一位讀者。他把自己的一顆赤子之心寫進每一首詞作中,如泣如訴,真摯動人。在他筆下,即便是最簡單的詞語也爆發出了強烈的感染力。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一生一代一雙人」,真是不知賺取了多少人的眼淚。
  • 李煜這首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模仿之作,多年難分高下
    南唐後主李煜與清代 著名詞人納蘭性德不管是從詞風還是對待感情上來說,都是世間最為多情之人。又因為李煜經歷過階下囚的悲慘生活,李煜將對故國的思念之情,一點點的融入到詞作中。也正是李煜的傾心付出,將唐代流傳下來的詞發揚光大,拓寬了詞的寫作領域,對後來的宋詞快速發展起了關鍵性的作用。李煜也被後人尊稱為了「千古詞帝」。
  • 李煜這首詞700年來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即興仿一首,開篇就驚豔
    他繼位時,南唐已經岌岌可危。南唐被宋滅後,他成為階下囚。納蘭性德原本好好寫著自己的詞,忽然有一天得知:「小納呀,你的詞和李煜很像,但是人家李煜很厲害呀!」這下納蘭性德可是沉不住氣了。好啊,李煜的詞不是號稱不可超越嗎?
  • 李煜這詞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又一篇佳作誕生
    了解過宋詞的人應該知道,一首詞包括詞牌名和詞名,同一個詞牌名可能有很多首詞。而說到詞牌名就能想到那首詞,一定是千古絕唱。說起《水調歌頭》,想到了蘇軾;說起《破陣子》,想到了辛棄疾。讀完這首詞,細心的朋友可能發現了一個亮點,就是這首詞的基調是悲涼的,全詞都是圍繞著「愁」字展開描寫,放眼望去,全詞中卻沒有一個愁字。沒有一定的文學素養,是絕對辦不到的,也就是如今我們所說的「詞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