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早年1首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失眠仿寫,入選教科書

2020-12-17 舒樹看世界

李煜早年1首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失眠仿寫,入選教科書

作為帝王,李煜的政治生活是一出荒謬的悲喜劇。

風流才子無心政治,卻陰差陽錯,做了一代君主。

按照中國傳統的繼承制,排行老六的李煜,本無緣帝王之位。但是李煜的哥哥們為了皇位,互相爭奪,一個個相繼死去,這樣皇位就莫名其妙地給了李煜。

而此時的南唐江山早已搖搖欲墜,危在旦夕。

《南唐史略》中載:「南唐頹勢已成,積重難返。」

再加之李煜即位之後,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詩詞創作方面,過著輕歌曼舞、往來酬唱的生活,且沉迷於吟誦佛經,把朝廷國事放在一旁,最終導致了國破家亡的慘劇。

李煜的詞被模仿了太多次了。

自從他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寫愁後,以江水喻愁似乎就成了一種時尚。

自從他寫出了「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後,西樓月就成了兩宋文人爭相吟誦的意象。

更誇張的是他的那句「小樓昨夜又東風」,僅其中一個「又」字,就讓宋元明清的文人效仿不絕。

但不知為何,李煜的這首《長相思·一重山》,卻600多年來無人敢仿,我們來讀一讀:

《長相思·一重山》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李煜這首詞最大的特點:明明句句在寫愁,卻沒用一個愁字。

這是李煜早期的作品,沒有脫離花間詞的風格,但它又比一般的花間詞寫得清新雋永。

這首詞之所以不像李煜的其它詞作一樣,引起後世名家的模仿,最大的原因應該是:它不好寫。

首先,不好仿的地方在於多個重疊意象的使用

「一重山,兩重山」正如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一樣,讓人想模仿都不知如何下筆。

其次,難仿之處在於,李煜不用一個連接語,只淡淡幾筆,就將主人公的相思寫得淋漓盡致。

山遠、煙高、水寒、花開花謝、大雁高飛,風與月,無一不是為了烘託主人公的相思,卻一筆都未直寫。這就是詞中這帝的筆力,當真是令人嘆服!

這600多年無人敢仿的詞作,傳到了清朝,卻引起了一位少年才俊的興趣,他就是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在很多人心中,就是清代第一名的詞手。這首詞到了他手裡,便被仿成了另一首經典的《長相思》,讓我們來見識一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寫此詞時,納蘭性德27歲,正陪著康熙東巡。

納蘭性德本就是個多愁善感的人,這塞外的寒夜,千帳的明燈,讓他失眠了,於是便有感而發寫了這首詞。

李煜本就是納蘭性德的偶像之一,納蘭曾多次表達對他的欣賞。

全詞無論是從語言風格,還是意境之美,都與李煜的作品異曲同工。

更重要的是,這首詞同樣是寫愁,卻也不用一個愁苦的字眼,看樣子納蘭性德這是有意要與李煜一較高下了。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納蘭性德聰明,用「山一程」代替「一重山」,化靜為動,一開篇就驚豔了。

接下來的「夜深千帳燈」更是備受推崇的妙筆,塞外的千帳燈何等壯麗,可是這燈光中藏著的是將士們思歸的心思。

王國維曾在《人間詞話》中稱高度讚揚這5個字。

「『明月照積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懸明月』,『長河落日圓』,此中境界,可謂千古壯觀,求之於詞,唯納蘭性德塞上之作,如《長相思》之『夜深千帳燈』,《如夢令》之『萬帳彎廬人醉,星影搖搖欲墜』差近之。」

到了下片,納蘭性德筆鋒一轉,由燈的暖色調一下子轉成雪的冷色調: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風的呼嘯、雪花亂舞,種種聒噪聲讓大家想入夢卻睡不著,心下想著:寧靜的故鄉應該不會這樣

這幾句看似簡單,其實是一語雙關

塞外燈光明亮,卻擋不住風雨的寒冷,這是自然之景;故鄉沒有這樣的風雨聲自然令人安靜,但更重要的是親人們的陪伴,能暖人心。

全詞看似句句寫景敘事,其實是句句寄情,這一點是不輸李煜的。

兩首《長相思》,跨越了600多年的兩段愁思,李煜和納蘭性德讓我們見識了漢字之美,詞曲之境。

即使已經過去了千年,但是依舊能夠在他們的詞裡面,看到曾經李煜和納蘭容若眼中的此情此景,與他們遙遠而又寂寥的情感惺惺相惜,仿佛他們所經歷的,與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故事深深契合。

《李煜詞傳》以李後主流傳於世的詩詞作為切入點,通過三十餘首最為膾炙人口、廣泛流傳於世的詩詞,用散文體小說的創作方式,演繹其至情至性、充滿悲歡離合的傳奇人生。

《納蘭容若詞傳》不同於以往的傳記,它以一種嶄新的面貌展現在我們面前:以納蘭容若的詞為主線,以納蘭容若的"情"為框架,以納蘭容若的"愛"為血肉,以詩化的語言,戲劇般的場面,將我們帶入了納蘭容若的繁華生活、真誠性情、詞的顛峰,愛的痴心。

這套書共有6本,其中還包含有《倉央嘉措詞傳》、《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

讀蘇軾的詞,可以醫心;讀辛棄疾的詞,讓人奮發;讀李清照的詞,可以感懷,總有一些人,繡口一吐,便點綴了中華文化史上燦爛的星河。

到了浪漫的五月,我們不妨來一場浪漫的古典行,與詩人們來一場浪漫的約會,體會他們的人生,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六本書,只需要88元,一頓飯的錢,就可以讀到6位詩人的名作,來一場古典行,感悟古人的智慧,何樂而不為?

有喜歡的朋友點擊以下連結購買吧:

相關焦點

  • 李煜《長相思》,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仿寫,開篇3字驚豔世人
    然而,李煜"千古詞帝"的稱號可不是浪得虛名,他有一首詞《長相思》,600年無人敢仿寫,先來看看這首詞妙在何處。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李煜的這首詞,運用了"重疊意象"的手法,開篇第一句就用了"重山"作為起筆,而且還通過"一"和"二"的遞進關係,來表達自己當時的真情實感。正是因為這樣的寫作手法,在之後的600年中,沒有一人敢仿,因為如此高超的寫作能力,想要模仿,真的是非常的難。
  • 李煜這首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模仿之作,多年難分高下
    南唐後主李煜與清代 著名詞人納蘭性德不管是從詞風還是對待感情上來說,都是世間最為多情之人。又因為李煜經歷過階下囚的悲慘生活,李煜將對故國的思念之情,一點點的融入到詞作中。也正是李煜的傾心付出,將唐代流傳下來的詞發揚光大,拓寬了詞的寫作領域,對後來的宋詞快速發展起了關鍵性的作用。李煜也被後人尊稱為了「千古詞帝」。
  • 李煜這詞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又一篇佳作誕生
    雖然作為國主的李煜是失敗的,但是他精通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的造詣,尤其是對詞的成就是最高的,並且在晚唐時期中的五代詞中別樹一幟,雖然後世的人多次模仿李煜的詞,但是唯獨一首《長相思·一重山》,這首詞,在600多年裡無人敢仿。作為一位詞人,李煜無疑非常成功。夾雜在「唐宋詩詞文壇」之間,李煜仍是那麼的出眾。
  • 李煜這首詞700年來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即興仿了一首,不料成絕唱
    但不知為何,李煜的這首《長相思·一重山》,卻600多年來無人敢仿,我們來讀一讀:《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長相思》這首詞是李煜早年間的作品,並且這首詞最大的特點在於:明明句句意思都帶有思愁的感覺,卻在詞中沒有一句「愁」字來表示出,通過展示的花間詞風格,顯然讓很多人在讀起來的時候能感覺到比一般的花間詞寫的更加清新雋永。這首詞之所以不被後世文人所引起重視,是因為它所包含的蘊意實在是讓很多人模仿不出來,並不好寫。詞中在於多重疊意象的使用,就讓人想模仿都難以下筆。
  • 李煜的一首詞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我來試試,開篇驚豔世人
    雖然李煜的詩詞是後世文人模仿的熱門,不過很奇怪的是有一首詩詞,卻在長達600多年的時間裡從來沒有人模仿過,這部作品就是《長相思·一重山》。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 李煜有一首詞,六百年無人能及,納蘭性德鬥膽仿寫,比原作更驚豔
    但不知為何,李煜的這首《長相思·一重山》,卻600多年來無人敢仿。  這首詞不好仿的原因在於:一方面,詞中具有多個重疊意象的使用;另一方面,李煜不用一個連接語,只淡淡幾筆,就將主人公的相思寫得淋漓盡致。
  • 李煜的《長相思》妙啊,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容若27歲仿出一篇
    唐後主李煜,他的詞美的讓人心痛,讀之令人斷腸,造詣之高,引得後世文人墨客爭相傳唱模仿。但是有李煜有一首詞,精妙絕倫,誕生600年來無人能模仿,這首詞就是《長相思·一重山》。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 李煜這首詞700年來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即興仿一首,開篇就驚豔
    李煜憑三十多首小令絕唱登上詞壇之巔,人稱「詞中之帝」。李煜的粉絲淚眼朦朧地說:「李煜的作品就像天空中那些璀璨的星星,每一顆都與眾不同,詩詞愛好者們總會陶醉於他的作品之中,給人以感悟。納蘭性德原本好好寫著自己的詞,忽然有一天得知:「小納呀,你的詞和李煜很像,但是人家李煜很厲害呀!」這下納蘭性德可是沉不住氣了。好啊,李煜的詞不是號稱不可超越嗎?
  • 風雪交加的天氣,納蘭性德寫下一首詞,在外奔波之人讀後落淚
    愛國詩人陸遊,生活在詞人滿地走的宋代,他的強項卻是詩歌,而且留下近萬首詩,詩歌總數量力壓群雄,在歷史上排名第二,而第一名乾隆皇帝,詩歌數量雖然高達四萬餘首,但質量遠不及陸遊。到了清代,當別人埋頭研究小說的同時,納蘭性德獨闢蹊徑,鍾愛於詞作,因此成為整個清朝最著名的詞人。
  • 李煜這首詩少了一個字,很少有人知道,至今無人敢補
    大家都知道後唐之主李煜吧,作為皇帝,他算是最有詩情的,本來別人是不想做皇帝的,卻偏偏做了這亡國之君,真是可嘆吶,這亡國之君呢,又是非常的悲憫,可以說,他是一個被詩耽誤的皇帝的了,可比寫了幾萬首詩的乾隆有才情多了,畢竟也是延續大唐的風採,這可能就是大唐的魅力吧,李煜一生也寫過很多經典是詩詞,大家熟悉的很有很多
  • 李煜臨死前寫的一首詞,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成為千古絕唱
    李煜臨死前寫的一首詞,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成為千古絕唱李煜是五代十國南唐的最後一位君主,作為統治者,他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在詩詞上卻頗有建樹。李煜的詞語言明快、用情真摯,在晚唐五代中獨樹一幟,對後世也有一定是的影響。
  • 苦戀才女沈婉,納蘭性德為她寫了一首詞,讀完令人感動
    當分別的那一刻真的到來,才子和佳人為表達內心的悲苦和難捨之情,寫下了這首流傳甚廣的詩,《南鄉子煙暖雨初收》將男女之間那種刻骨銘心的戀情和對即將走向盡頭的愛情的惋惜之情刻畫得淋漓盡致。在他短暫的人生中,為每一段戀情寫下的詞作都是那麼令人感動,這首《南鄉子煙暖雨初收》也是他眾多代表作之一。這首詞的第一部分,納蘭性德從周圍所處的環境開始描寫。僅從詩詞結構來說,這樣的寫法也屬常見。但這首詞妙就妙在納蘭性德對於景物的描寫極為生動,給詞增添了不少色彩。
  • 李煜的一首詞,僅4句,每一句都是千古名篇,句句令人驚嘆
    李煜的一首詞,僅4句,每一句都是千古名篇,句句令人驚嘆生在皇室,當個弱地的君主,這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填詞,做一個詞中之帝,則是李煜自己的選擇。對南唐而言,令他登上皇位是不幸的;但對文壇而言,擁有他的加入,詞作為1種文學體裁,開始大放異彩。
  • 李煜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領先
    生在皇家,當個弱地的君王,這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填詞,做個詞中之帝,卻是李煜自己的選擇。對南唐來說,讓他登上皇位是不幸的;但對文壇來說,有了他的加入,詞作為一種文學體裁,開始大放異彩。其實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多,存世的僅30餘首,字數加起來或許還敵不過一篇中篇小說,但這些詞卻讓世人記住了這個一腔愁腸的男子。
  • 詞帝李煜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或許從未被超越
    實際上李煜一輩子的詞作並不是很多,存在的僅三十餘首,篇幅加在一起可能還抵不過篇中篇小說,但這一些詞卻讓眾人記住了這一滿腔愁腸的男士。今日就和各位共享被稱作李煜最強的一首詞,隨意拿出來在其中的一句話都名詩句,自古以來從沒被超過!到底是什麼詞呢?居然能有這樣點評,讓大家下邊一同來瞧瞧吧。
  • 納蘭性德平生很美的一首詞,一往情深令人心疼,最後一句字字斷腸
    而在清代,能夠橫絕一代的文人就要屬納蘭性德。他是皇室貴胄,可謂「含著金湯匙」出生,或許正是應了那句「慧極必傷,情深不壽」,納蘭性德縱使才華斐然、情深似海,最終也沒能敵得過天命,年僅30便英年早逝,不過他卻用短短30年的時間在詩詞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納蘭性德《金縷曲·贈梁汾》,既贈好友,又是自己的內心告白
    納蘭性德(1655年—1685年),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原名成德,因為避諱改名為性德,是清代康熙朝重臣納蘭明珠的長子,滿洲正黃旗人。納蘭性德是清朝著名的詞人,擅長騎射,喜歡讀書。他筆下的詞悽婉動人,但又充斥著磊落不平之氣。詞的風格與南唐後主李煜的風格非常相似,大部分寫的都是關於離別相思以及個人感受。
  • 納蘭性德在失眠時寫下這首詞,寥寥數語,就道盡人生無盡的惆悵!
    納蘭容若滿懷悲痛寫下的這首《蝶戀花》,開頭16字成千古名句!納蘭性德的詞可謂是自成一派,他用極其優美、悽美的文字見證著那個我國歷史上的末代王朝,讓我們從另一個視角了解了那個存在了一千多年王朝的神秘與滄桑。也許正是因為清朝的逐漸衰敗,導致了納蘭詞中濃重的悲憫氣息。
  • 文藝青年納蘭性德風靡網絡,卻只有一首詩選入教材,水平到底如何
    在清朝這麼有名的納蘭性德現在流傳下來的詞共有340多首,卻僅有一首《長相思》被選入教材,難道是大家高估了他的水平嗎? 很多人都覺得入選教材的作品的多少決定這個作品的影響力的大小,至少是受到教育專家們一致認可的。
  • 李賀「雄雞一聲天下白」千年無人敢仿,卻被偉人化用成首大氣之作
    一個詩人厲不厲害,有一個十分方便的檢驗方法:他的詩後人敢不敢仿,能不能仿。因為精緻的藝術,總是具有不可複製性,這就是偉大的詩人之所以寶貴的原因。唐代詩壇,詩歌盛極一時,詩仙、詩聖自不必說。浪漫奇崛、汪洋恣肆的太白詩,很少被模仿,更少被超越;沉鬱頓挫、擲地有聲的工部詩,也無能能仿,仿也難得風神。而真正無人敢仿的,還有詩鬼李賀,因為他不僅有詩才,而且常常有「驚人之語」,一般人想學都學不來。李賀有一首詩,叫《致酒行》,全文是這樣的:《致酒行》零落棲遲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