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謹防兒童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 避免與呼吸道感染患者密切接觸

2020-12-20 湖南在線

長沙晚報12月17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蔚然 通訊員 王莉 譚鑫)近期雨夾雪,氣溫低,長沙市第一醫院兒科醫學中心重症監護室收治了數例咳嗽、氣促、呼吸困難的嬰兒,醫生給予呼吸機輔助通氣等治療後均康復出院。

「檢查發現,這些寶寶患的均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該院兒科主任、主任醫師王香雲介紹,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5歲以下兒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病毒,多發生在冬春季節,主要多見於嬰幼兒,尤其是1歲以下的嬰兒。輕症感染的症狀類似於普通感冒,如流涕、輕咳、低熱等。重症感染會出現氣促、呼吸困難、喘息、呻吟、易怒、厭食等症。重症患兒可發展成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嚴重併發症。

如何辨識?寶寶呼吸困難表現為鼻翼煽動或肋間隙隨吸氣凹陷;氣促的判斷標準為:<2月齡,呼吸≥60次/分;2至12月齡,呼吸≥50次/分;1至5歲,呼吸≥40次/分。寶寶安靜時可把手輕輕放在其肚子上,感觸或觀察腹部的起伏,數一分鐘,腹部起伏多少次就是寶寶呼吸的頻率。

王香雲提醒,該病大多數為輕症,應保持孩子足夠的液體量,觀察孩子尿量、精神、口唇是否乾燥等,防止脫水以及繼發細菌或其他病毒感染。若孩子出現高熱、氣促、呻吟、拒食、脫水、呼吸困難等症狀,應住院治療。

在預防上,注意開窗通風,少到人員密集場所去,避免與呼吸道感染患者密切接觸。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在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捂住鼻口,外出時注意佩戴好口罩。增強兒童抗病能力,對預防肺炎和縮短病期均有效。母乳餵養對嬰兒能起良好的保護作用。

相關焦點

  • 申昆玲教授:兒童呼吸道感染的診治及預防
    冬春季節,兒童呼吸道感染作為最常見的多發病,發病後會直接影響孩子健康,甚至並發氣管炎、肺炎等多種疾病進而危及生命,目前兒童呼吸道感染問題也是很多兒科醫生關注的熱點。
  • 凜冬又至,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知多少?
    感冒是一種常見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多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薩奇病毒、冠狀病毒等引起,每年冬、春季節多發。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汙染物品的接觸傳播。
  • 經典綜述:呼吸道病毒如何一步一步侵襲神經系統?
    呼吸道病毒與其引起的神經系統症狀的研究匯總影響易感人群的最常見的呼吸道病毒是人類正肺炎病毒,以前稱為人類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hRSV),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IV),冠狀病毒(coronavirus ,CoV)和人類偏肺病毒
  • 冬季如何謹防呼吸道傳染病 這份專家建議了解一下
    患者密切接觸者應醫學觀察3天,若出現發熱或呼吸道症狀,立即進行隔離治療。  切斷傳播途徑。每天開窗通風。部隊官兵集體居住,如果室內空氣不流通,容易滋生細菌,造成群體性交叉感染。官兵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避免用髒手觸碰眼、鼻、口等部位;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捂住口、鼻;不隨地吐痰。  保護易感者。
  • 寒潮來臨 專家:防寒保暖 避免呼吸道感染誘發心臟疾病
    原標題:寒潮來臨 專家:防寒保暖 避免呼吸道感染誘發心臟疾病 中新網上海12月14日電 (陳靜徐蘭青)受較強冷空氣影響,上海這兩天明顯降溫,西部和北部地區出現雨夾雪。
  • 預防性單抗Nirsevimab的2B期臨床試驗結果顯著降低呼吸道合胞病毒...
    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最新研究文章表明,由賽諾菲巴斯德和阿斯利康聯合開發、具有延長半衰期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單克隆抗體Nirsevimab在二期B階段臨床試驗中顯著降低了整個RSV流行季節中由RSV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的就診病例數。
  • 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仍是新冠病毒主要傳播路徑
    到目前為止,研究的結論顯示,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仍是主要傳播路徑。普通人在通風良好的日常環境中,幾乎沒有氣溶膠感染風險。(記者王希 屈婷) 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仍是新冠病毒主要傳播路徑-新華網
  • 防治秋冬季常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協和醫生這麼說
    秋冬季常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01 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多數由鼻病毒引起,也可由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薩奇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通常在寒冷季節發病率較高。
  • 這種病毒來勢洶洶卻不是感冒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種在全球範圍內流行,引起5歲以下兒童患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指毛細支氣管炎、肺炎)的首要病毒,也是嬰幼兒因肺炎住院的首要因素,嚴重威脅兒童的健康成長。據報導,現在全球每年約有三千萬5歲以下兒童因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導致肺炎,約10%的患兒需要住院治療,病死率可佔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死亡病例的13%-22%。
  • 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及症狀有哪些?
    對於呼吸道疾病患者來說,只有了解了這些疾病的病因及常見症狀,才能及時有效的對症下藥,這對患者及時康復有很好的幫助。那麼,究竟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及症狀是什麼?我們現在就來為大家具體的介紹。
  • 兒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指南今天發布
    主要傳播途徑為呼吸道傳播,通過患者咳嗽、大聲說話、打噴嚏時飛沫傳播;亦可通過密切接觸傳播(如通過被汙染的手接觸口鼻部或眼結膜)。目前尚不能確定是否可通過母-嬰垂直傳播或通過母乳傳播。  (三)易感人群。
  • 甘肅省疾控中心發布十二月防病提示——氣溫驟降 謹防呼吸道傳染病...
    12月3日,甘肅省疾控中心發布十二月防病提示稱,本月初,寒流來襲,我省大部分地區氣溫驟降,這種氣候條件下,應謹防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生。人群普遍易感,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和密接接觸傳播,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秋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疫情防控需提高警惕,要繼續做好個人防護,防範新冠肺炎疫情反彈。
  • 寶寶有痰就是呼吸道感染?需要吃抗生素嗎?
    呼吸道發生感染時「常見是病毒,少數是細菌等」,因為局部的炎症反應,呼吸道上皮的粘液分泌會增加,會產生痰液。這種呼吸道感染後,出現痰液增多的現象,其實是我們身體的保護性機制,有助於清理侵入呼吸道的病毒或者細菌。有時候,呼吸道的痰液增多並不是感染導致,還考慮下面三種原因:1、 過敏,2.、氣道高反應,3.
  • 上海市中醫醫院擬定呼吸道病毒感染協定處方
    1月26日,記者從上海市中醫醫院了解到,該院已擬定呼吸道病毒感染協定處方1號方(疏表清熱方)、2號方(清肺止咳方),在發熱門診由接診醫師辨證論治,根據患者病情需要開具處方。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22日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
  • 與兒童有關!進入寒冷冬季,長沙市第一醫院收治了數例...
    檢查發現原來竟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惹的禍。據了解,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5歲以下兒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病毒,多發生在冬春季節,主要多見於嬰幼兒,尤其是1歲以下的嬰兒。重症患兒可以出現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嚴重的併發症。輕症感染類似於普通感冒:流涕、輕咳、低熱等。重症感染會出現氣促、呼吸困難、喘息、呻吟、易怒、厭食等。
  • 降低呼吸道感染?這些真相家長要知道
    疫情當下,一時間大家「談病毒色變」,家長也是使用渾身解數來給孩子提高免疫力。然而,初春也是寶寶呼吸道感染的高發季節,真是讓家長十分揪心。在衛生廳發布的第四版中指出:可使用腸道微生態調節劑,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預防繼發性細菌感染。
  • 科技部:新冠病毒主要傳播路徑仍是呼吸道飛沫與密切接觸—新聞...
  • 接觸新冠病毒汙染物也可造成感染 還有什麼變化?
    【接觸新冠病毒汙染物也可造成感染】時隔5個月,官方版新冠肺炎診療指南再度更新。今天(8月19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新版診療方案明確,新冠肺炎在潛伏期即有傳染性,發病後5天內傳染性較強,接觸病毒汙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
  • 關於秋冬季呼吸道常見傳染病,最全最權威的預防知識都在這了
    病人口、鼻、咽及眼部黏膜分泌物中含大量病毒,病人講話、咳嗽、打嚏時,病毒可通過空氣飛沫散布到周圍空氣中,經鼻咽部或眼結合膜侵入易感者,密切接觸者也可通過手的汙染而傳播。2.風疹風疹是由風疹病毒通過呼吸道和直接接觸傳播引起的急性病毒性傳染病。
  • 這種呼吸道傳染病愛挑孩子「下手」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在腮腺腫脹時傳染性最強。冬春季是流行性腮腺炎肆虐的時節,人是唯一的傳染源。主要發病人群為15歲以下兒童,其中5~9歲兒童發病率最高,發病高峰主要集中於4-7月和11月-次年1月。幼兒園、小學和中學是腮腺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主要發生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