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昆玲教授:兒童呼吸道感染的診治及預防

2021-01-13 騰訊網

冬春季節,兒童呼吸道感染作為最常見的多發病,發病後會直接影響孩子健康,甚至並發氣管炎、肺炎等多種疾病進而危及生命,目前兒童呼吸道感染問題也是很多兒科醫生關注的熱點。針對兒童呼吸道感染抗病毒藥物臨床上如何使用、兒童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診療如何規範管理等問題,本刊特邀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申昆玲教授為大家分享觀點、交流經驗。

申昆玲教授

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名譽主任委員

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

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

愛爾蘭皇家醫師學會外籍院士

全球兒科呼吸聯盟創會主席

亞洲兒科研究學會主席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兒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兒科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兒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中藥協會兒童健康與藥物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醫藥新聞信息協會兒童安全用藥分會主任委員

國家衛生健康委兒童用藥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副會長

中國醫師協會兒科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Pediatric Pulmonology雜誌副主編

我國兒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患病現狀是怎樣的?引起兒童呼吸系統疾病常見病毒都有哪些類型?

申昆玲教授:兒童呼吸系統解剖生理特點及尚未成熟的免疫系統導致其易患多種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尤其是5歲以下的兒童[1-2]。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病毒和細菌感染引起,病毒感染佔70%以上[3],嚴重危害兒童的生命健康。常見的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主要是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皰疹性咽峽炎、毛細支氣管炎、支氣管炎、病毒性肺炎、手足口病等。

有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我國5歲以下兒童中,肺炎的病死率為167.2/10萬,位列疾病致死人數之首位[4],而引起5歲以下兒童重症肺炎的病原中病毒佔比為61.4%[5]。

病毒根據其核酸類型分為RNA病毒和DNA病毒。導致兒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常見病毒主要為RNA病毒,主要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冠狀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腸道病毒A組71型、柯薩奇病毒等;DNA病毒主要包括:腺病毒、巨細胞病毒、EB病毒等[6]。

疫情期間,您牽頭編寫了中、英文版的《兒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斷、治療和預防專家共識》,您認為兒童抗病毒治療的核心問題是什麼?面臨怎樣的挑戰?

申昆玲教授:兒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有自身的一些特點:兒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多為家庭聚集性發病,與成人相比患者相對較少且臨床表現較輕,部分患兒出現氣管炎、肺炎和消化道症狀,傳播途徑主要為接觸傳播和飛沫傳播。2020年疫情期間,我與全國兒科呼吸、感染、感控等同道合作,經過反覆論證,共同完成了《兒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斷、治療和預防專家共識》第一版和第二版[7-8]。

目前,我國兒童抗病毒治療存在的核心問題及挑戰主要有以下四點[9]

(1)全國兒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毒學實驗室檢測能力有限,病毒檢驗試劑目前並沒有普及,導致基層醫療機構無法對可疑的病毒感染進行確診。

(2) 兒童可選擇的抗病毒藥物的種類非常有限。我國NMPA收錄適用於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的化學或生物製劑藥品僅有17種(不包括中成藥藥品)[10],可適用於兒童患者的更少,且現有抗病毒藥物的說明書多針對成人,兒童用藥信息模糊,常使用「兒童酌減」、「遵醫囑」等模糊性表達,因此,兒科臨床上存在較多超說明書用藥或者使用不規範的情況,其中也包括誤用、濫用和重複用藥等現象。

(3) 對兒童抗病毒藥物治療相關的臨床研究較少。對於兒童這一類特殊人群,開展嚴格的註冊臨床研究較為困難,針對兒童的抗病毒藥物治療及病毒耐藥性監測相關的註冊臨床研究不足,兒童抗病毒新藥研發匱乏;

(4) 兒科抗病毒藥物不良反應的監測體系尚不完善。臨床醫生在重視藥物療效的同時,一定要關注藥物的安全性。尤其,在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不明確的情況下,兒科醫生在選擇抗病毒藥物的時候,要嚴格的掌握用藥劑量,並根據患兒病情發展及時調整用法用量,在保證藥物安全性和療效的前提下,儘可能選擇適合兒童的劑型和給藥方式。

您認為兒科在抗病毒藥物臨床使用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申昆玲教授: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兒童不是成人的縮小版,在用藥種類、劑量與成人有很大區別。兒科醫師應在儘量明確病毒感染病原學的前提下,嚴格掌握抗病毒藥物的適應證,根據患兒病情輕重及藥物本身理化性質,選用合適的給藥途徑進行治療。

(1)安全性:第一位,兒童處於生長發育的關鍵期,對藥物具有特殊的反應性和敏感性,而抗病毒藥物對兒童可能帶來不良影響,所以選用藥物的安全性應該排在第一位,充分考慮藥物的毒副作用和潛在的健康風險。

(2)使用範圍:應根據疾病臨床鑑別診斷,嚴格按照抗病毒藥物的適用範圍選藥。明確病原學後確定抗病毒用藥種類,避免盲目或不恰當使用抗病毒藥物。在病毒病原不明確的情況下,建議早期使用安全性良好的廣譜抗病毒藥物是最合理的選擇。

(3)療效評估:此外,兒童抗病毒藥物的療效也需要重視,兒科用藥相對成人來說更謹慎,不使用療效不確定的藥。成人用藥經驗不能直接複製到兒童,一些藥物在成人病例中有所應用,但若缺少嚴謹的臨床研究證明其在兒童應用的療效,也不建議使用這類藥物進行治療。

(4)劑量選擇:兒童用藥劑量不能完全參考成人劑量,不同年齡段的兒童,由於身體機能的差異,對於藥物的吸收、代謝及發揮作用都有不同的特點,故應注意藥物的選擇和劑量的控制。

病毒分為DNA病毒和RNA病毒,抗病毒藥物按所抑制病毒類型分為廣譜抗病毒藥物、抗RNA病毒藥物和抗DNA藥物3類。例如,本次疫情中的新型冠狀病毒屬於RNA病毒,所以抗DNA病毒的藥物對它無效。廣譜抗病毒藥物具有能夠覆蓋較大病毒譜的優勢,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種類複雜,在病原不完全明確的情況下,對於病毒感染的患兒,及時選擇安全性較好的廣譜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是明智的選擇。

廣譜抗病毒藥物主要包括兩類:幹擾素和利巴韋林。

幹擾素是一類人體自身可產生的內源性抗病毒細胞因子,它對RNA和DNA病毒的複製均有抑制作用,如冠狀病毒、腸道病毒和腺病毒等,其用藥歷史已有60多年,近年來,幹擾素在兒科的使用越來越廣泛。早期局部給予外源性幹擾素-α能有效抑制病毒增殖,有助於縮短患者病程,國內外多個基礎和臨床研究都給予了驗證[11-18]。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和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機構聯合發布的《兒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斷、治療和預防專家共識》也推薦幹擾素-α局部治療[7-8,19]。幹擾素-α局部給藥避免了幹擾素肌肉或皮下注射帶來的全身性不良反應,同時直接作用於病毒複製最活躍的部位,有助於病毒清除,且兒童依從性高。

幹擾素-α霧化吸入可用於病毒感染導致的兒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下呼吸道感染,尤其是毛細支氣管炎、支氣管炎、病毒性肺炎等。既往臨床研究證明,幹擾素-α局部給藥有助於清除病毒,縮短病程,減輕症狀,且安全性良好[25-29]。幹擾素包括I型、Ⅱ型和Ⅲ型,分別具有不同的受體和功能,抗病毒疾病臨床上最為常用的I型中的IFNɑ,包括IFNɑ1b、IFNɑ2b和IFNɑ2a等不同亞型、不同規格、不同劑型的藥物。其中IFNɑ1b我國侯雲德院士於1982年從健康中國人臍血白細胞中獲得,候院士等學者研究發現1b亞型具有廣譜的高生物學活性,且不良反應較低。

另一類常見的廣譜抗病毒藥物是利巴韋林,早年在兒科領域有所應用。但是利巴韋林有較嚴重的不良反應及生殖毒性。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食品及藥物監督管理局(FDA)及我國藥監局(NMPA)均曾對利巴韋林的生殖毒性和溶血性貧血等嚴重不良反應給予了重點安全警示[30],鑑於利巴韋林的不良反應較多且嚴重,已不常規推薦治療兒童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

您在兒童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規範診療管理方面有哪些建議和期望?

申昆玲教授:早期準確的呼吸道病毒學檢查(包括標本採集的規範化)非常重要,應加強兒科呼吸道疾病病毒學實驗室檢測能力。如何實現共感染的早期、快速檢驗,是需要科研工作者、醫院管理者及臨床醫生共同努力來解決的問題。

(1) 提高對兒科抗病毒藥物超說明書用藥的認識,建立規範的超說明書用藥管理流程;兒科醫師應儘量選擇可覆蓋致病病毒譜的藥物和兒童適宜的劑型及品規,避免不必要的超說明書用藥;若臨床實際確實需要超說明書用藥,醫師應提供科學的證據,遵循超說明書用藥管理流程,並將用藥的理由和風險充分告知患兒家屬,以降低執業風險。

(2) 2016年,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將兒童用藥納入了優先審評的藥品範圍,鼓勵和促進兒童用藥的研製和創新。「進一步規範兒童抗病毒治療合理用藥,需要推動兒科抗病毒藥物相關循證醫學研究的開展。」真實世界研究作為一種新研究方法,已逐步用於支持兒童藥物的研發與審評,2020年8月31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真實世界研究支持兒童藥物研發與審評的技術指導原則(試行)》[31],擴寬了兒童新藥開發的研究道路。兒科同道們應積極開展真實世界研究和臨床醫學研究,以支持新藥上市、擴展兒童適應證、完善劑量方案,為兒童抗病毒治療合理用藥提供更多的醫學支持。

(4) 要強調藥物合理使用與使用安全性的問題。臨床工作者應根據疾病臨床鑑別診斷,嚴格按照抗病毒藥物的適用範圍選擇合適治療藥物。明確病原學後確定抗病毒用藥種類,避免盲目或不恰當使用抗病毒藥物。在病毒病原不便或無法明確的情況下,使用廣譜抗病毒藥物是較為合理的選擇。

(5) 應充分認識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在保障兒童用藥安全中的重要性,開展和完善藥物不良反應的監測體系,主動監測、報告、分析和評價藥品不良反應。

參考資料:

[1] Gwaltney JM Jr. Rhinovirus infection of the normal human airway [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995, 152(4 Pt 2):S36–S39. DOI: 10.1164/ajrccm/152.4_Pt_2.S36.

[2] Xi J, Si X, Kim JW, et al. Simulation of airflow and aerosol deposition in the

nasal cavity of a 5-year-old child [J]. J Aerosol Sci, 2011, 42(3):156-173.

[3] 劉強, 周園紅, 楊佔秋. 病毒感染的特點與病毒性疾病的抗病毒治療 [J]. 醫學新知

雜誌, 2014, 24(3):156-158.

[4] 劉珍, 劉芯如, 何春花, 等. 2010-2016年中國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及主要死因分析

[J]. 中華預防醫學雜誌, 2019, 53(4):411-414.

DOI:10.3760/cma.j.issn.0253-9624.2019.04.016.

[5] The Pneumonia Etiology Research for Child Health (PERCH) Study Group. Causes of

severe pneumonia requiring hospital admission in children without HIV infection from Africa

and Asia: the PERCH multi-country case-control study[J]. Lancet, 2019,

394(10200):757-779.

[6] Fields B N,Knipe D M,Howley P M. Fields virology[ M]. 5th Revised edition.

Philadelphia:Wolters Kluwer Health/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2007:2-6.

[7] 姜毅, 徐保平, 金潤銘, 等. 兒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斷、治療和預防專家共識(第一版)

[J]. 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誌, 2020, 35(02): 81-85. DOI: 10.3760/cma.j.issn.2095-428X.2020.02.001.

[8] 姜毅, 陸小霞, 金潤銘, 等. 兒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斷、治療和預防專家共識(第二版) [J] . 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誌,2020,35 (02): 143-150. DOI: 10.3760/cma.j.issn.2095-428X.2020.02.012.

[9] 中國醫院協會, 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 國家感染性疾病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抗病毒藥物在兒童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中的合理應用指南 [J]. 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誌, 2020, 35(19):1441-1450.

[10]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數據查詢 [DB/OL]. [2020-12-17]. http://app1.sfda.gov.cn/datasearchcnda/face3/base.jsp?tableId=25&tableName=TABLE25&title=%B9%FA%B2%FA%D2%A9%C6%B7&bcId=152904713761213296322795806604.

[11] De Weerd NA, Nguyen T. The interferons and their receptors-distribution and regulation [J]. Immunol Cell Biol, 2012, 90(5):483-491. DOI: 10.1038/icb.2012.9.

[12] McNab F, Mayer-Barber K, Sher A, et al. Type I interferons in infectious disease [J]. Nat Rev Immunol. 2015, 15(2):87-103. DOI: 10.1038/nri3787.

[13] Stetson DB, Medzhitov R. Type Ⅰ interferons in host defense [J]. Immunity, 2006, 25(3):373-381.

[14] Hijano DR, Siefker DT, Shrestha B, et al. Type I Interferon Potentiates IgA Immunity to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During Infancy [J]. Sci Rep, 2018, 8(1):11034. DOI: 10.1038/s41598-018-29456-w.

[15] 王輝強, 馬琳琳, 蔣建東, 等. 重組人幹擾素α2b體外廣譜抗呼吸道病毒藥效學研究 [J]. 藥學學報, 2014, 49(11):1547-1553.

[16] Mantlo E, Bukreyeva N, Maruyama J, et al. Antiviral activities of type I interferons to SARS-CoV-2 infection [J/OL]. Antivir Res, 2020. DOI: 10.1016/j.antiviral.2020.104811.

[17] Zhou Q, Chen V, Shannon CP, et al. Interferon-α2b Treatment for COVID-19 [J] Front. Immunol, 2020, 11:1061. DOI: 10.3389/fimmu.2020.01061.

[18] Hung IF, Lung KC, Tso EY, et al. Triple combination of interferon beta-1b, lopinavir–ritonavir, and ribaviri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admitted to hospital with COVID-19: an open-label, randomised, phase 2 trial [J/OL]. Lancet, 2020. DOI: 10.1016/S0140-6736(20)31042-4.

[1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 [EB/OL]. [2020-08-18].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8/19/content_5535757.htm.

[20] 申昆玲, 尚雲曉, 張國成, 等. α幹擾素在兒科臨床合理應用專家共識 [J]. 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誌, 2018, 33(17):1301-1308. DOI: 10.3760/cma.j.issn.2095-428X.2018.17.006.

[21]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感染學組. 皰疹性咽峽炎診斷及治療專家共識(2019年版)[J]. 中華兒科雜誌. 2019, 57(3):177-180. DOI: 10.3760/cma.j.issn.0578-1310.2019.03.004.

[22] 《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8版)》編寫專家委員會.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8年版)[J].中華傳染病雜誌,2018,36(5):257-263.

[23] 李興旺, 錢素雲. 手足口病診療指南及解讀[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8.

[24]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霧化吸入療法在呼吸疾病中的應用專家共識》制定專家組. 霧化吸入療法在呼吸疾病中的應用專家共識 [J]. 中華醫學雜誌, 2016, 96(34): 2696-2708. DOI: 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6.34.003.

[25] 趙德育, 劉紅霞, 劉峰, 等. 霧化吸入重組人幹擾素α-2b治療小兒毛細支氣管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隨機對照多中心研究 [J]. 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誌, 2016, 31(14):1095-1100. DOI: 10.3760/cma.j.issn.2095-428X.2016.14.013.

[26] Abaturov AE, Agafonova EA. Interferon therapy of acute respiratory viral infections in children [J]. Systematic Botang, 2017, 12(4):370-375.

[27] 申昆玲, 尚雲曉, 張賀, 等. 重組人幹擾素α2b噴霧劑(假單胞菌)治療兒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效性和安全性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研究 [J]. 中國實用兒科雜誌, 2019, 34(12):1010-1016. DOI: 10.19538/j.ek2019120610.

[28] 姚婷新, 廖亦男, 谷芬, 等. 重組人幹擾素α-2b噴霧劑治療皰疹性咽峽炎患兒療效觀察 [J]. 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 2017, 9(5):427-429.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7.05.020.

[29] 徐豔利, 李穎, 陳益平, 等. 重組人幹擾素α-2b噴霧劑治療小兒手足口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對照臨床研究 [J]. 中華傳染病雜誌, 2018, 36(2):101-106. DOI: 10.3760/cma.j.issn.1000-6680.2018.02.008.

[30]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第11期)警惕加替沙星引起的血糖異常、阿昔洛韋與急性腎功能衰竭、利巴韋林的安全性問題 [EB/OL]. (2006-11-17) [2020-04-16]. http://www.nmpa.gov.cn/WS04/CL2155/318826.html.

[31] 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 《真實世界研究支持兒童藥物研發與審評的技術指導原則(試行)》[EB/OL]. [2020-08-31]. http://www.cde.org.cn/news.do?method=largeInfo&id=32199bb0bf19b635.

編輯:孫富康

排版:高 冀

相關焦點

  • 秋冬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個人防護很重要
    寶寶逐漸長大,先天抗體的功能隨之慢慢下降,自身免疫系統卻未能迅速發育完善,對病原感染的免疫力就會下降。預防接種是公認的預防疾病尤其是感染性疾病最經濟有效的手段。疾控專家:秋冬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個人防護很重要今年是非常特別的一年,一月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至今仍處於疫情常態化防控期,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張周斌在培訓會上揭示了提升公眾健康素養,疫苗接種與加強個人防護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 寒冬謹防兒童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 避免與呼吸道感染患者密切接觸
    「檢查發現,這些寶寶患的均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該院兒科主任、主任醫師王香雲介紹,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5歲以下兒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病毒,多發生在冬春季節,主要多見於嬰幼兒,尤其是1歲以下的嬰兒。輕症感染的症狀類似於普通感冒,如流涕、輕咳、低熱等。重症感染會出現氣促、呼吸困難、喘息、呻吟、易怒、厭食等症。重症患兒可發展成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嚴重併發症。
  • 關於秋冬季呼吸道常見傳染病,最全最權威的預防知識都在這了
    瀋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科科長、副主任醫師朱麗君從事免疫規劃及疫苗針對傳染病防控工作二十多年,對常見傳染病的預防頗有經驗,記者請他為大家講講秋冬季呼吸道常見傳染病的預防。「做好預防工作之前,首先要了解一下麻疹、風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這幾種疾病的症狀、危害和傳播途徑。」朱麗君說。
  • 如何預防兒童腦積水感染,聽聽專家如何說
    近日,記者有幸採訪到了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小兒神經外科主任、河南省嬰幼兒腦積水疾病診療中心主任、河南省預防醫學會兒童腦積水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馬雲富教授,他表示:嬰幼兒腦積水術後感染有很多因素決定的,治療比較麻煩,儘量能夠預防,要預防及治療並進。下面就兒童腦積水的幾個問題看看馬雲富教授給大家的解答: 1.
  • 生命陽光免疫專家課堂 — 預防孩子呼吸道疾病,需要增強抵抗力!
    (原標題:生命陽光免疫專家課堂 — 預防孩子呼吸道疾病,需要增強抵抗力!)
  • 降低呼吸道感染?這些真相家長要知道
    然而,初春也是寶寶呼吸道感染的高發季節,真是讓家長十分揪心。在衛生廳發布的第四版中指出:可使用腸道微生態調節劑,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預防繼發性細菌感染。很多家長也是一頓操作猛如虎,益生菌製劑、益生菌滴劑,管它什麼菌株,都給孩子來補一下!到底有沒有必要呢?益生菌是否能夠預防冠狀病毒?
  • 研究:維生素D有助於預防呼吸道感染、增強免疫力
    研究:維生素D有助於預防呼吸道感染、增強免疫力  Evelyn Zhang • 2020-04-09 14:00:43 來源:前瞻網
  • 寒潮來臨 專家:防寒保暖 避免呼吸道感染誘發心臟疾病
    原標題:寒潮來臨 專家:防寒保暖 避免呼吸道感染誘發心臟疾病 中新網上海12月14日電 (陳靜徐蘭青)受較強冷空氣影響,上海這兩天明顯降溫,西部和北部地區出現雨夾雪。
  • 新型肺炎吃什麼藥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預防藥有嗎
    從冠狀病毒傳播的規律來看,一般是呼吸道,距離不是很遠,帶有飛沫的,病毒一般藏在飛沫裡的,讓病人很好地隔離,不要讓他接觸健康人,就是很有效的。  第二,廣東採取了有效措施,珠海和深圳的病例被傳染後,我沒有聽說他們又傳染別人。如果有「下一代」人傳人,就會很快播散。  第三,現在比較大的擔心是出現超級傳播者。
  • 李決教授動物呼吸道病治療首要原則
    李決,鄭州牧專獸醫微生物學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全國大專院校《獸醫微生物及免疫學》統編教材主編。1990年,李決教授創辦了「李決教授畜禽醫院」。李決教授呼吸道病治療原則 呼吸道疫病導致的急性死亡80%並非死於疫病本身,而是死於氣管痙攣、粘痰異物阻塞支氣管導致的窒息,出現大批量急性死亡。
  • 普通感染還是COVID-19——大咖帶您鑑別兒童發熱
    兒童是呼吸道疾病多發群體,在新冠疫情特殊時期,如何及時對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兒童疑似病例進行鑑別診斷,區分病毒感染與細菌感染、明確感染類型,是兒科醫生診療中面臨的一大挑戰,也是優化治療效果的關鍵所在。
  • 【權威解讀】封志純教授:《新生兒科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專家...
    (二)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具備以下病原學證據之一者:1.呼吸道標本或血液標本實時螢光RT-PCR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2.呼吸道標本或血液標本病毒基因測序,與已知的新型冠狀病毒高度同源。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高危新生兒。甄別母親和新生兒。
  • 防治秋冬季常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協和醫生這麼說
    北方地區秋冬季天氣多變、晝夜溫差大,並且空氣乾燥;室內空氣流通較差;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感染人群的機率顯著增加。因此,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流感、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往往在秋冬季節高發。大家保持警覺的同時,更重要的是了解、掌握正確的預防方法,阻止呼吸道疾病對機體的侵襲,做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守護者。
  • 兒童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怎麼辦?這個省說明白了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24日稱,該省新冠肺炎防控辦醫療救治組印發《兒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專家共識(第一版)》,共識指出,相對成人,多數兒童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症狀較輕,但應警惕重症病例的出現,尤其是患有基礎疾病的兒童
  • 買哪種口罩能預防感染?看這篇就夠了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受到關注。在關注政府疫情防控措施同時,公眾如何做好自身的防護呢?佩戴口罩是預防呼吸道疾病最重要的防護措施之一。但很多人還不知道如何選擇口罩,口罩該如何佩戴。
  • 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 日常生活務必做好個人防護
    無症狀感染者存在傳播風險 今年4月,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印發的《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管理規範》表明,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是指無相關臨床表現,如發熱、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但呼吸道等標本新冠病毒病原學檢測呈陽性者。
  • 嶽陽醫院特色協定方助您遠離呼吸道感染
    春季呼吸道感染患者往往表現為咽癢、咽痛、鼻塞、流涕、咳嗽、咯痰等症狀,如果此時不加以重視,或因疲勞、感染等因素,往往可使疾病進一步發展。
  • 近期兒童呼吸道疾病高發 家長照護孩子要特別注意什麼?
    來源:臺海網臺海網12月11日訊 據廈門電視臺報導 每年進入十二月後,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記者從市兒童醫院了解到,當前醫院每天都要接診大量的呼吸道疾病患兒。哪些孩子最容易「中招」?近期,家長照護孩子又需要特別注意什麼呢?
  • 凜冬又至,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知多少?
    PCT與細菌 通過200例兒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觀察發現,PCT與病毒性感染無相關關係,而對細菌性感染非常敏感。檢測細菌感染性患者血清中的PCT含量對細菌性感染的診斷有重要臨床價值,因而PCT是鑑別細菌性感染與病毒性感染的重要指標[1]。
  •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出現什麼症狀需要就醫?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引發了全國關注之時,也是感冒高發期,如何鑑別是否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衛生專家提醒,出現發熱、乏力、呼吸困難的,需警惕,如果有發熱、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且有武漢旅行或居住史,應到當地指定醫療機構進行排查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