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以及數位化轉型的大背景下,以雲計算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與5G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作為「新基建」的底座,都面臨轉型升級,以更好地支撐各行各業全面數位化轉型的要求。而打破傳統IT與CT之間的壁壘,打造架構先進、設施完善、融合創新的雲網融合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就是實現這一要求的必由之路。
雲網融合將助力電信運營商實現轉型,改變以往雲服務、網絡服務等獨立產品為主的服務思路,主推融合型產品,將服務內容由底層向上層延伸,為大企業、行業、中小企業、個人/家庭等各類客戶提供一體化服務,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助力運營商成為綜合智能信息服務商。運營系統就像是雲和網絡的作業系統,是實現雲網融合的重要基礎,而運營商現有的運營系統存在著運營效率低、產品上線慢、業務開通周期長、客戶感知差等各種問題,並不能很好地支撐雲網融合全面推進,因此,打造新一代面向雲網融合的運營系統勢在必行。
現有運營系統存在三大不足
運營商現有的運營系統雲網孤立、運營效率低、客戶感知差,制約了雲網融合工作的開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產品上線慢。現有系統最初是面向維護而非運營的理念設計的,以各種資源為核心,沒有抽象出業務、服務的概念。多數產品的推出、上線均需要經過IT系統的改造及二次開發,甚至涉及到網元接口的改造,無法通過簡單的配置來完成。所以產品上線周期很長,常常達到幾個月甚至1年多。
二是業務開通周期長。現有的系統由於資源信息不準確、自動化程度不足、流程設置不合理等原因,導致了開通業務涉及到的環節過多,且其中還有很多需要人工處理。一個跨省的多節點MPLS VPN(多協議標籤交換虛擬專用網絡)業務開通周期常以月計。
三是分段維護,定位難、排障慢。在現有系統中,雲、網都由不同專業部門進行維護,且不同區域、不同段還有各自的維護團隊具體負責。這就導致了系統出現故障時,各專業、各團隊之間責任界定難,原因定位困難,排障工作協調難度大、周期長。
針對現有運營系統的問題,需要運營商以客戶為中心,打造新一代面向雲網融合的運營系統,從而優化雲網交付流程,全面提升雲網運營效率,優化客戶體驗,更好地支撐雲網融合工作的開展。
一方面,新運營系統需要支撐全新雲網交付流程。新的雲網交付流程必須以客戶為中心,具備以下特點:一是產品上線快,能夠將現有的雲、網資源以產品化、服務化的方式進行靈活組合,簡單配置即可快速上線;二是客戶靈活定製,客戶可在網廳、掌廳等多個渠道,自主進行產品的靈活組合及定製,並可隨時按需變更;三是業務開通快,優化業務開通流程,減少人工環節,提升系統自動化程度,實現一鍵定購、即時開通。
另一方面,新運營系統需要提供端到端的全面保障。新的運營系統必須能夠快速定位並排除故障,為業務的持續穩定運行提供端到端的全面保障,需要具備三大能力:一是精準刻畫網絡狀態,建立全面完善的網絡狀態監控體系,能夠實時、準確的反映網絡運行狀態,支撐網絡故障的快速定位及排除;二是雲網融合運維,改變現有分專業、分段運維導致的責任界定難、故障排除慢等現象,通過融合的雲網運營系統實現集中運維;三是自動化智能化,在對網絡進行全面監控,匯聚大量數據的前提下,引入人工智慧技術,進一步實現網絡自動化、智能化運維。
作為全球最大的網絡自動化開源組織,ONAP(開放網絡自動化平臺)於2018年發布了運營商雲網融合運營系統的標準架構,其架構可以為本系統的架構提供重要參考。
ONAP平臺架構如圖1所示,其架構有4個特點:雲原生部署、微服務化架構、設計態運行態的分離、DevOps(開發運營一體化)敏捷開發;業務也有4個特點:信息模型的抽象、網絡及業務的端到端編排、統一數據採集與分析、實現閉環自動化。
圖1 ONAP 平臺架構(北京版本)
ONAP架構為運營系統的架構給出了良好的參考與借鑑,結合之前的業務需求分析,提出開放、分層、雲化承載的新一代雲網融合運營系統目標架構。如圖2所示,新一代雲網融合運營系統具備5個特點:一是彈性、靈活的微服務架構,雲原生化、DevOps的應用開發,滿足業務靈活多變,以及快速上線,敏捷迭代的需求;二是平臺化、生態化,開放自有能力,聚合產業能力,優勢互補;三是網絡能力抽象化、服務化,端到端的網絡及業務編排能力;四是統一的數據採集與分析,支撐全面可視化、運維智能化;五是設計與運行分離,具備功能強大的服務及產品設計能力。
圖2 新一代雲網融合運營系統架構示意圖
現有雲網數據分散在各個平臺中,存在資源不準確、不同步、不能充分共享等問題,極大地阻礙了雲網一體化運營維護的進展。我們需要建設雲網基礎數據共享平臺,對各類基礎數據進行採取與匯聚,建立跨域融合的雲網大數據湖。並藉助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手段,對數據從不同緯度,不同視角進行深度挖掘與分析,為服務編排、運營維護、客戶體驗、資產價值等上層應用提供數據支撐。
隨著網絡的規模的提升,集中化管理與精細化運營的要求日盛,傳統的人工方式已經很難滿足要求,基於大數據平臺的海量數據與AI能力,實現面向AI(人工智慧)的網絡智能運維、網絡優化與業務保障,提升網絡運維效率,是大勢所趨。目前已經有一定研究基礎的場景有網絡故障告警及定位、網絡性能優化、網絡熱點事件預測及資源精準投放、機房自動巡檢與節能等,未來將進一步拓展到運營工作的方方面面。
雲網融合是電信運營商實現轉型,為大企業、行業、中小企業等各類客戶提供一體化服務,成為綜合智慧信息服務商的必經之路,而新一代雲網運營系統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保障。
雲網融合運營系統的下一步工作重點就是能力開放,以平臺化、生態化的運營思路,將合作夥伴的能力與運營商自有的能力進行有機結合,取長補短,豐富自己的技術體系以及服務能力,向工業4.0、智慧城市、智慧園區、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能家居等政企、行業、個人/家庭客戶的上層智慧化應用及服務進行拓展,助力運營商真正成為綜合智慧信息服務商。
END
作者:中通服諮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張雲帆
責編/版式:王禹蓉
校對/審核:範範
監製:劉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