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中最特殊的「臉」,困擾考古界多年,現已被禁止出境展覽

2021-01-06 騰訊網

在如今的社會裡,信息層出不窮,每時每刻就有著十分巨大的流量湧動,應運而生,一個名叫「網紅」的詞彙也不斷地提高熱度。網紅就是那些在網絡上有著相當人氣的人或物,每一個網紅都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而網紅這個活潑的詞語,看起來很難和歷史這個深沉的事物相聯繫,不過我們今天就要來介紹一下歷史眾多網紅中的一個。

秦始皇一生給後世留下了非常多的遺產,而現今我們討論的最多的,就是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始皇陵的兵馬俑了。今天我們要講述的網紅也是兵馬俑中的一員,它是秦始皇陵中最特殊的「臉」,困擾考古界多年,現已成禁止出境展覽的國寶。

自秦始皇登基開始,就已經秘密安排李斯為他打造一座秦始皇陵了。為了滿足帝王的心思,李斯可謂是絞盡腦汁,在距離西安市30多千米的以東的驪山之北為秦始皇打造了一座極其輝煌堪稱奇蹟的華麗皇陵。

兵馬俑是作為秦始皇陵的陪葬品同時趕製的,為了讓秦始皇死後依舊能夠統領著千軍萬馬,把權力一直伴隨身邊,李斯集結了全國上下所有的陶匠人,殫心竭慮的打造最為逼真的人俑陶像。每一尊人俑都是非常的精緻,對人物的還原度達到了一個十分高的地步,並且用色細膩,極其逼真。

如此奇蹟,在公元前206年遭遇了他的第一場磨難。《史記·高祖本紀》記載,項羽大破秦軍,率軍殺入關中,對秦始皇陵進行了極其嚴重的破壞。地面建築物基本損毀,帝陵被開掘,大量文物流失,同時兵馬俑也被打砸和烈火焚燒,損失慘重。被破壞後的皇陵光彩不復,也隨之消失在了世人的眼中。

直至1974年3月,在臨潼縣驪山鎮的西楊村,一位村民正在為了水源開掘一口水井。在他賣力工作的時候,發現了幾聲怪異的脆響。於是他下去查看了一番,發現了幾個被打碎的五官細緻的陶像。

作為文物出土率極高的陝西,村民第一時間就覺得這陶像不簡單,便通過村子聯繫上了文物相關部門。自此,秦始皇陵兵馬俑終於顯示,用它奇蹟般的風採在世人眼前閃亮登場,帶著濃厚的歷史痕跡。

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網紅,正是這一群兵馬俑中最特殊的那一尊——「綠面跪射俑」。

在兵馬俑的開掘過程中,考古學家們驚人的發現這些兵馬俑依然保留了他們曾經被賦予的精緻的色彩,每一尊人俑都和真人非常的相似,表情豐富,神色各異,目光炯炯有神。考古學家們為這一發現可以說是極度興奮。

而就在這時,一尊特立獨行的人俑橫空出世。它保持著跪坐的姿勢,身披鎧甲,頭系紅巾,目光有神。按照《左傳》記載,「春秋時善射者,支左詘右」,這形象的說明了人俑保持著彎弓搭箭的姿勢。但是它和其他人俑最大的區別並不是姿勢,而是一張綠色的面孔。

大部分的人俑都是白面或者淡粉色的面容,和真人有著非常相似的逼真感,但是這尊綠面人俑,就讓人摸不清頭腦了。各路學者開始根據當年的歷史來判斷這尊綠面人為什麼會與其他的人俑格格不入,難道它有什麼特殊身份嗎?

在古時,瘟疫是一種對軍隊致命性打擊的災害。而那時的人們並無先進的醫術去抵擋瘟疫,為了尋求辦法,衍生出了一種叫做「儺人」的職業。儺人們的目的,就是用非常傳統的巫術祭祀,來為軍隊跳儺舞驅除儺災,避免瘟疫的打擊,同時也能增長士氣,祈求旗開得勝。

作為「五禮」之一的儺人,是軍隊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就有不少的人猜想到這尊綠面像就是軍中儺人的存在。

而很多人也抱著各種五花八門的意見,比如說工匠不滿過量的工作造成的惡作劇,亦或是工匠本身是色盲調錯的顏色,或者說是一種非常獨特的秦代兵種,還有可能是埋藏太久產生了不可名狀的化學反應,科學都無法給出一個絕對的解釋。

但不管怎麼樣,綠面跪射俑是已經開掘出來的兵馬俑裡唯一一個綠面的,它有著非常獨一無二的特點,也是我國重點保護文物之一。他的故事已經被打上了各種神奇的色彩,而真相究竟是什麼呢?這就可能只有李斯才知道了。

相關焦點

  • 全世界都在等中國挖秦始皇陵,考古專家說 沒錢不好辦!
    眾所周知,1974年3月,秦始皇兵馬俑被發現,隱藏了兩千多年的秦始皇陵也隨即被定了位。而這,就已經引起了世界的震撼。若是秦始皇陵的主體地宮被打開,那豈不是更令人震撼!多年來,在是否發掘秦始皇陵問題上爭論不斷,同意發掘的人列舉出諸多好處,但具體主張卻陷入了認識的誤區。
  • 秦始皇陵考古重大突破!神秘金駱駝現世,網友:啥時候挖始皇陵?
    影視劇中的秦始皇 不挖秦始皇陵,不是說就不研究秦始皇和他的陵寢了。這幾年,在秦始皇陵的西側外圍,考古工作者發現了9座大型陪葬墓。這9座大墓中,4座是帶兩條墓道的「中字形」大墓,5座是帶一條墓道的「甲字形」大墓。這是一組規模極大、布局極為清楚的高等級墓葬群。
  • 從發掘秦始皇陵看考古多有意思 || 貞觀TALK
    與此同時,顏真卿真跡的首次考古發現,以及關於我國中古時代書法的相關話題也迅速躥上熱搜,引發全民討論,並讓大家把眼光再次聚焦至陝西考古及文博領域。  本次顏真卿書丹墓誌的出土是由秦鹹陽城考古隊領隊、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許衛紅老師帶隊,於秦漢新城政府儲備用地內發掘出土,同時,這也是目前現存的顏真卿碑版中,唯一一個經過考古發掘出土的碑刻。
  • 兵馬俑中有一張臉,出土僅5分鐘便消失,這是為何?
    梁羽生的詩中提到:難消受燈昏羅帳,悵曇花一現恨難休。曇花一現描寫的是那些美好的事物轉瞬即逝的一種現象,表現的是一種惋惜,同時也是提倡人們應該要珍惜某一些美好的事物的情感。除了曇花將美好的景象短暫的呈現過之外,考古界也有很多事情都屬於曇花一現。
  • 秦始皇陵為何直到現在都不敢挖?專家看到衛星雲圖後,才發現謎團
    入土為安,是我國自古以來的主張,意思是人死後埋入土中,死者方得安息。在原始社會,因為落後的醫療水平,人的壽命往往很短暫,死去的人就被扔在野外,後來人們不想親人死後被野獸吃掉,開始用草蓆包裹,但也沒用,然後發明了棺槨,才有了這一說法。
  • 考古隊夜探秦始皇陵,挖出3塊青石,考古專家大笑:終於找到地宮了
    秦始皇陵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保存最完好的陵墓,裡面埋藏了太多的秘密待人發現,盜墓賊惦記裡面的珍寶,考古專家嚮往學術研究。常年負責秦始皇陵墓考古的程學華教授說,過去幾十年中,考古人員用洛陽鏟在近60平方公裡面積的秦始皇陵區鑽探了70多萬個孔,希望發現地下陵墓的秘密,但由於沒有科學的定性範圍,收效甚微。
  • 秦始皇陵中究竟澆灌了多少水銀?看看山頂的石榴樹,你就明白了
    千百年來,在歷史的長河中,遺留和埋藏了無數的珍寶和歷史遺蹟,而其中更是有令大家耳熟能詳的秦始皇陵,顧名思義,秦始皇陵自然就是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的陵墓,也是我國第一批文化遺產和保護的重要文物。秦始皇陵高51米,底邊周長1700餘米,面積相當於80多個故宮。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結構最奇特、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
  • 秦始皇陵地宮在何處?考古隊發現青石碎片,專家激動:發掘指日可待
    幾乎每個考古專家都有郭沫若情節,他們都希望在有生之年打開那些國家禁止挖掘的皇陵,像秦始皇陵、乾陵、明十三陵等等,如果能親眼目睹裡面的文物,考古專家就死而無憾了,當今發掘秦始皇陵的呼聲越來越高,專家說了,春秋戰國比秦朝還要早,現在有能力有技術保護遠古文物了,挖秦始皇陵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 禁止出境展覽的曠世之寶,小說中它能使人死而復生,它是什麼?
    前言:《盜墓筆記》我們都看過,它是盜墓題材類影視劇中比較火的存在,《盜墓筆記》中魯殤王的軍師鐵面生,身穿的那件玉俑,相信我們大家都印象頗深,有著種種神奇不可思議的功效,能夠使人返老還童,長生不老,劇中的鐵面生就是身穿玉俑,直到兩千年後張起靈等人進入了墓穴中,打開了棺槨後鐵面生在玉俑中仍有呼吸
  • 秦始皇陵究竟有何古怪,明明已經發現入口,為何卻不敢開挖?
    秦始皇陵隱藏著什麼秘密?明明已經找到入口,卻無一人敢去挖史上規模最大的秦始皇陵,動用72萬人,修建了32年,隱藏在傳聞中的奢華與精妙,數千年來曾吸引無數盜墓賊光顧,史書上說它曾被洗劫,究竟是真是假?現代考古學界又為何遲遲不敢發掘?
  • 秦始皇陵已經被盜過了?關於它,你不知道的五件事情!
    據說秦陵內部使用了巨量的水銀來模擬江河湖海的景象,而秦始皇的棺槨就漂浮在水銀之上,以此來滿足秦始皇死後也能雲遊四海的願望。這些傳說是真的嗎?在「863秦陵考古」計劃中,考古學家們經過多次取樣分析,發現位於秦陵地宮之上的封土堆汞含量是其他土壤的280倍。
  • 秦始皇陵一直沒有大規模發掘,原因從衛星雲圖上就能看出來
    每一個去西安旅遊的人,幾乎都不會錯過秦陵兵馬俑,感受昔日秦始皇一統天下的雄風。其實,大家都知道,雖然秦陵兵馬俑已經重見天日,但是秦始皇陵一直沒有真正發掘。當年,秦始皇陵墓道被一位陝西農民發現,從而轟動一時,以郭沫若為代表的學者申請進行發掘,但是最終領導層卻沒有批准。
  • 秦始皇陵發現9座新墓葬,有一座與秦始皇關係密切,棺槨待揭秘
    司馬遷《史記》中記載秦始皇陵「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異怪徙藏滿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秦始皇陵以巨大的規模、豐富的陪葬物居歷代帝王陵之首,其設計者是秦始皇的宰相李斯,陵園按照秦始皇死後照樣享受榮華富貴的原則,仿照秦國都城鹹陽的布局建造,有內外兩重城垣,內城周長3870米,外城周長6210米,有大型寢殿、便殿、園寺吏舍等,整個陵區分陵園區和從葬區兩部分。
  • 秦始皇陵至今不挖,是何緣由?看完衛星雲圖後,就能明白了
    電影《神話》中,女主角麗妃在秦始皇陵的地宮等待了上千年,也存活了上千年。一個人可以不吃不喝,千年保持容貌,這個就是人們對於秦始皇陵的臆想。因為曾經傳說,秦始皇找到過使人長生不老術的方法。當然這都是影視化效果,虛構的故事。真實的秦始皇陵到底是什麼樣子,為何被考古專家們發現了這麼多年,秦始皇陵至今不挖?
  • 秦始皇陵金駱駝是什麼樣的現場圖 目前國內所見最早的單體金駱駝
    秦始皇陵金駱駝是什麼樣的現場圖 目前國內所見最早的單體金駱駝時間:2020-01-02 12:25   來源:中新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秦始皇陵金駱駝是什麼樣的現場圖 目前國內所見最早的單體金駱駝 近日,秦始皇陵考古又有了新發現。
  •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少水銀?專家:看看旁邊的石榴樹,就全明白了
    在過去的兩千多年歷史中,秦始皇陵有著很多神秘的傳說。從我們現在發現的兵馬俑就能看出,即使是一個陪葬坑的規模都如此宏大,更不要提真正的秦始皇陵內部了。 《史記》中記載,秦始皇陵就位於酈山,然而幾千年中,卻並沒有盜墓賊敢前往此地,這也就是因為傳說中的秦始皇陵墓穴裡有著眾多機關,除此之外,還有海量水銀覆蓋,只要外人進到墓中,就是必死無疑的。那麼,秦始皇陵中的水銀量真的如此巨大嗎?
  • 獨一無二的綠臉兵馬俑,專家無法解密,現在禁出境展出
    秦始皇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全國的皇帝,上任後幹了許多大事,他是個矛盾的君主,實施暴政,卻又統一文字度量,做了許多惠及百姓的實事。他前半生都在徵戰中度過,當上皇帝後每天也殫精竭慮,忙著平息六國的叛亂。此後還迷上了求仙問道,召集道士煉製仙丹,還派遣徐福出海尋找仙山,攪得國家不堪其負。朝野中奸吝小人當道,害死公子扶蘇,否則秦國也不會三世而滅。
  • 秦始皇陵的內部結構究竟是什麼樣子?經推斷,上大下小,更像個鬥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大事畢,已藏,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藏者,無復出者。」這裡,既提到中羨門、外羨門,想必肯定有內羨門。這似乎表明地宮中有通往主墓的通道,工匠只能閉在中羨門以外的地方,內羨門以內才是秦始皇棺樟置放之地。
  • 秦始皇陵航空遙感發現重大秘密,地下工程時至今日依舊在運行!
    秦始皇是古代中第一位使用皇帝一詞的人,他奠定了其後2000多年的政治格局。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駕崩。這位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的奠基者駕崩,他的影響力非常大,秦始皇把古代中國推向了大一統時代。秦始皇駕崩後,他的皇陵直至今日依舊在研究中。
  • 揭秘秦始皇陵十大未解之謎
    揭秘秦始皇陵十大未解之謎時間:2017-05-25 22:54   來源:搜狐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揭秘秦始皇陵十大未解之謎 公元前246年,秦始皇開始在今天的陝西省臨潼區驪山腳下建造一座堪稱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在以後的2000多年時間裡,圍繞著這座神奇的陵墓也引發了越來越多的謎團和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