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衛東在巡堤查險
朱家河堤
楚天都市報記者 潘錫珩 通訊員 王標 趙福武 實習生 彭程程
49歲的韓衛東,是武鐵武漢橋工段職工,半個月來,他和同事們一直值守在朱家河堤上。他們明白肩上的擔子沉重:保衛堤防的安全,就是守護百米外的京廣大動脈。
在大堤上壘起2米多高的子堤
江岸區朱家河江堤約200米長區段,是武鐵武漢橋工段綜合機修車間的防汛責任段。這裡堤外地勢低洼,每逢雨季都是防汛重點。鐵路職工在這裡壘起一道子堤,24小時巡查值守。百米開外就是京廣線。守住朱家河這段江堤的安全,就是守護京廣鐵路大動脈。
21日,記者隨巡堤人員來到堤上。目前朱家河水面水位較高,原堤上又壘了層層沙袋來確保洪水不會漫過堤壩。武漢橋工段綜合機修車間江岸綜合工區工長韓衛東介紹,眼前的子堤是在原堤基礎上,又用沙袋壘高了2米多。「我們24小時不間斷巡堤查險,重點就是查看兩方面情況。」韓衛東告訴記者,一方面看水面上漲情況,並結合實時的水文監測報告,記錄水位高度;另一方面是要看堤壩內外的安全情況,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和險情。
為了在夜晚保持清醒頭腦,韓衛東要求防汛人員巡堤查險前都用冷水洗臉,在太陽穴處塗抹清涼油。
及時發現並處置堤壩險情
6日至今半個多月的時間,韓衛東身先士卒,帶頭巡查,一直奮戰在巡堤第一線,做好現場的任務安排以及突發事情的處理。他還兼任現場聯絡員,負責與地方防洪辦的聯絡協調工作。
11日13時,他在巡堤時發現,堤腳有一處直徑約20釐米的漏洞,不停地往外翻泥水,他第一時間向地方防汛指揮部報告,經過及時採取堵漏措施,消除了安全隱患。
「還有一次發現堤壩滲水,但是那次滲水滲出的是清水,我們第一時間上報防指,專家到場後發現問題不大。」韓衛東告訴記者。
韓衛東所在的江岸綜合工區緊鄰防洪大堤,由於車間地勢低,工區院內容易內澇積水。為避免因長期浸泡導致基礎鬆軟,造成大堤安全隱患,他還帶領職工準備了5個抽水泵,一旦有漬水就日夜不停抽排。
兩年兩次手術依然堅守一線
防汛現場,總能聽到韓衛東用他那沙啞的聲音,大聲指揮著。
2017年,韓衛東突然發現自己的聲音一天天變得沙啞,忙於工作的他並沒有當回事,後來去醫院檢查發現患上了任克氏水腫聲帶息肉,做了手術,但是聲音卻回不到從前。每次聽到工長嘶啞的聲音,大家都十分心疼。
2018年下半年,他的甲狀腺發生病變,又一次上了手術臺,手術成功後,醫生叮囑他少說話、多靜養、避免過度勞累。但是只要進入緊張的工作狀態,他就將醫生和家人的囑託放在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