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流源設計小Tips(一):如何選擇合適的運放

2020-11-21 電子產品世界

  對於工程師來說,電流源是個不可或缺的儀器,也有很多人想做一個合用的電流源,而應用開源套件,就只是用一整套的PCB,元件,程序等成套產品,參與者只需要將套件的東西焊接好,調試一下就可以了,這裡面的技術含量能有多高,而我們能從中學到的技術又能有多少呢?本文只是從講述原理出發,指導大家做個人人能掌控的電流源。本文主要就是設計到模擬部分的內容,而基本不涉及單片機,希望朋友能夠從中學到點知識。

  我這次的目標是搭建一個有基本功能的20V/100mA電流源,它即可固定輸出,又可用單片機步進控制。下圖是易於實現數控的直流電流源。假設運放有理想輸出能力,如果輸出電流100mA,採樣電阻Rsample的大小取值有何講究呢?

  

  圖1

  如果Rsample過大,將導致:

  1. 採樣功率過高,對Rsample溫度穩定要求高,因而成本呈指數提高。

  解釋:如果Rsample=1 Ohm,Vsample=1V,Psample=100mW,對於精密應用而言,電阻耗散100mW通常是難以接受的採樣功率。

  2. RL上的電壓動態範圍減小,減小RL電阻上限。

  但對運放和Vin調理電路的要求相應降低。

  如果Rsample過小,將導致運放的種種誤差顯現:

  1. VOS的漂移與Vin可比,造成輸出電流誤差。

  解釋:Rsample=0.1 Ohm,Vsample=10mV,如果使用LM324,VOSmax=3mV,潛在直流誤差30%;VOS/dTmax=30uV/C,10C溫度變化引起潛在誤差3%。

  2. 電路增益過高,運放噪聲放大,RL上電壓基本不變,造成RL上的電壓噪聲增大,導致RL上電流噪聲增大。

  3. 對運放要求提高,因而成本呈線性提高。

  4. 對處理Vin的調理電路要求提高,因而提高成本。

  但對Rsample的要求相應降低。

  關於如何選擇採樣電阻:

  電流源需要採樣電流進行反饋,雖然也有其他方法採樣,但最穩定也是最準確的方法仍然是電阻採樣。

  普及知識:用於採樣的電阻功率至少大於採樣功率20倍以上,才不致由於發熱造成明顯的漂移。

  繼續上次,100mA_級的電流是很常用的電流值,但對於電阻採樣而言通常也是比較尷尬的電流值。

  A_級的電流通常不要求太高準確度,使用分流器採樣為主,只要功率足夠即可。

  mA/10mA_級的電流相對簡單,由於不產生顯著的採樣功率,因此通常的精密金屬膜電阻都可滿足要求。

  100mA_級的電流不大不小,用分流器沒有這麼大的阻值,用精密金屬膜電阻沒有這麼大功率。

  

  圖2

  解決方法:

  1. 降低採樣電壓,使用小阻值

  2. 降低採樣功率,同功率下,阻值儘量大

  看似矛盾,其實很簡單,並聯多個精密金屬膜電阻。

  實例:

  100mA,採樣電阻4隻12 Ohm 0.1% 1/4W 25ppmmax金屬膜電阻並聯,等效電阻3 Ohm,採樣電壓300mV,採樣總功率30mW,每隻電阻功率7.5mW。

  採用這種方法需要在PCB上多下功夫,一定牢記銅也有電阻,而且銅本身可做溫度傳感器。

  通常0.1%的精度不是必要的,但溫度漂移一定要小。然而實際電阻產品的精度和漂移基本是對應的,買電阻時除了功率外一定著重詢問。

  此外,電阻出廠前經過老化最好,無老化的電阻通常便宜一些,但通電後幾天內性能多少會有些變化。

  本次成本:

  12 Ohm 0.1% 1/4W 25ppmmax金屬膜電阻 4隻 單價0.50元,合計2.00元。

  注意你的負載之一(電阻):

  如果RL是純電阻,基本可以分為以下2種情況:

  1. RL《《Rsample:運放看到的增益約為1,如果運放單位增益不甚穩定,例如LF357,電路可能振蕩。

  2. 對於某些運放,如LM1875,需要20倍以上增益才可穩定,此時要求RL》=10Rsample。

  否則,如下圖所示,1/F與Aopen交點斜率差為40dB/DEC,電路將振蕩。

  為保證足夠的相位裕量,通常要求兩者交點斜率差最大為20dB/DEC。

  

  圖3

  然而,源是不能挑選負載的,除非超出源的能力,例如電壓源有輸出電流限制,而電流源有輸出電壓限制。

  對於第一種情況,通過運放的外部補償即可消除,由於現代運放都具有0dB穩定性,因此不作為討論重點。

  對於第二種情況,需要在反饋通路引入適當的頻率補償,由於通常補償元件並聯在RL兩端,因此稱為輸出減振器。

  對於電阻性負載,輸出減振器即電容,通過在反饋迴路中引入零點z,從而達到穩定,但將限制反饋系統帶寬。

  

  圖4

  補償後,如下圖所示,1/F與Aopen交點斜率差為20dB/DEC。

  

  圖5

  零點頻率自己計算,很簡單。

  零點的選擇根據運放的Aopen各轉折頻率點選擇。為保證各種負載電阻下均達到穩定,通常零點選在較低頻率,將犧牲部分頻率響應。

  雖然第二種情況很少在實際中應用,例如1875做的電流源溫度漂移嚴重,但作為頻率補償的範例可作為後續的準備知識。

  本次增加成本:

  50V耐壓1uF以下CBB電容 1隻 單價1.00元,合計1.00元

  合計成本:3.00元

  注意你的負載之二(電感)

  和化學、物理方法產生的電能不同,依賴反饋理論的電源都會有先天的恐懼症。

  與電壓源害怕遇到電容性負載類似,電流源遇到電感性負載時也須謹慎處理。

  題外話:似乎所有穩壓電源都會在輸出有電容,與上面的話衝突。其實穩壓電源也做過補償,況且10uF量級的電容以足夠大,普通的電壓源能量無法帶動10uF在特定頻率上以很大的幅度振蕩,但並非不振只是幅度很小,很像紋波。這就是為什麼壇裡壇外有些diy電源會產生莫名其妙的「紋波」和「噪聲」的原因。

  電流源的負載除了電阻和二極體以外,更多的應用就是電感,變壓器、螺線管、電磁鐵、空心線圈、亥姆霍茲線圈。。。,其中很多電感性負載能達到H級。即使是小的電感,如果要求電流源響應速度很高,也有同樣的問題。壇裡有同惠的朋友,大家可向他請教,同惠某系列的電流源專為電感偏流的,同時又有很寬的頻率響應範圍。

  RL是有直流電阻的電感,暫用(LL+RL)代替,(LL+RL)會使反饋係數F出現極點pL,對應的1/F出現零點,導致振蕩。pL的頻率點各位自己計算。

  

  圖6

  解決的辦法還是補償,只要在反饋係數F上引入一個零點zL,使1/F對應出現一個極點,從而使交點處的1/F曲線斜率為0。

  

  圖7

  還是在輸出減振器上做了文章,但一般不推薦直接用電容,雖然電感內阻已經是一次阻尼,但仍會導致校正後的1/F曲線在LC諧振頻率附近莫名其妙。通常的方法要給電容也加一點阻尼,串聯一個小電阻R,1—100 Ohm,視實際應用中的頻響曲線和C的取值而定。一般而言,10kHz以下的應用C=0.1uF,R=3 Ohm/1W。

  

電路相關文章:電路分析基礎

電子負載相關文章:電子負載原理 鎖相環相關文章:鎖相環原理

相關焦點

  • 電流源設計小Tips(二):如何解決運放振蕩問題
    對於工程師來說,電流源是個不可或缺的儀器,也有很多人想做一個合用的電流源,而應用開源套件,就只是用一整套的PCB,元件,程序等成套產品,參與者只需要將套件的東西焊接好,調試一下就可以了,這裡面的技術含量能有多高,而我們能從中學到的技術又能有多少呢?本文只是從講述原理出發,指導大家做個人人能掌控的電流源。本文主要就是設計到模擬部分的內容,而基本不涉及單片機,希望朋友能夠從中學到點知識。
  • 【FAE分享】電流源電路之幾種電流源參考設計
    TI的產品線應用工程師,也設計出幾款經典的電流源電路,最小是5uA,最大2A。每一個方案都給出了完整的原理圖,仿真文件,PCB layout以及測試結果。 接下來對這幾個方案一一做一下簡單介紹,並給出網絡連結地址,方便大家查詢和參考使用。1.
  • TI Design 幾種電流源參考設計
    TI的產品線應用工程師,設計出幾款經典的電流源電路,最小是5uA,最大2A。每一個方案都給出了完整的原理圖,仿真文件,PCB layout以及測試結果。 接下來對這幾個方案一一做一下簡單介紹,並給出網絡連結地址,方便大家查詢和參考使用。1.       0-5V輸入,0-5uA輸出的電流源。
  • 詳解運放七大應用電路設計(附技術要點)
    如何將微小型PCB線圈用做電感式傳感器元件?(點擊上方紅字,即可獲取)運放的基本分析方法:虛斷,虛短。對於不熟悉的運放應用電路,就使用該基本分析方法。該電路的設計要點是:在滿足合適的截止頻率的條件下,儘可能將R233和R230的阻值選一致,C50和C201的容量大小選取一致(兩級RC電路的電阻、電容值相等時,叫賽倫凱電路),這樣就可以在滿足濾波性能的情況下,將器件的種類歸一化。其中電阻R280是防止輸入懸空,會導致運放輸出異常。
  • 運放參數解釋及經常使用運放選型
    一、極限參數 主要用於確定運放電源供電的設計(提供多少V電壓、最大電流不能超過多少),NE5532的極限參數例如以下: 可以計算出單位增益帶寬,用以選擇合適的運放。 這項參數用於小信號處理中運放選型。 壓擺率(轉換速率)SR: 運放接成閉環條件下,將一個大信號(含階躍信號)輸入到運放的輸入端,從運放的輸出端測得運放的輸出上升速率。因為在轉換期間,運放的輸入級處於開關狀態。所以運放的反饋迴路不起作用,也就是轉換速率與閉環增益無關。
  • 運放的輸入失調電壓電流怎麼計算
    老化速度並不總是在數據表中給出,即使是高精度運放。 輸入偏置電流(Ibs) 理想運放的輸入阻抗無窮大,因此不會有電流流入輸入端,但是,在輸入級中使用雙極結型電晶體(BJT)的真實運放需要一些工作電流,該電流稱為偏置電流(IB)。通常有兩個偏置電流:IB+和IB-,它們分別流入兩個輸入端。
  • 關於運放的參數和選擇
    本文講述運放的參數和選擇方面的知識,希望對有需要的讀者有幫助。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82511.htm  偏置電壓和輸入偏置電流  在精密電路設計中,偏置電壓是一個關鍵因素。對於那些經常被忽視的參數,諸如隨溫度而變化的偏置電壓漂移和電壓噪聲等,也必須測定。
  • 如何提高電機電流採集電路抗幹擾能力
    那麼如何保證我們的設計是合理的,小編帶大家探討下電機電流採集電路的三個基本要素。,如何提高相電流採樣的抗幹擾能力。  二、抗幹擾設計  1、採樣電阻  採樣電阻是基本的電阻元器件,同時其參數的選擇對採樣精確度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 運放噪聲100問幫你解困
    圖2顯示具有一定源電阻的電壓跟隨器配置,運算放大器的電流噪聲會與信號源電阻相互作用,在輸出端產生一定的額外噪聲。圖3顯示反饋路徑中的電阻如何與電流噪聲相互作用,電流噪聲流經反饋電阻的並聯組合,在輸入端產生一個額外噪聲源,然後此噪聲源經放大器放大到達輸出端。
  • 關於小電流測量技巧
    小電流換種說法就是高電阻,測量小電流有兩種基本技術:分流法和反饋安培計法。在測試中,在理想情況下,電流表對電路完全沒有影響。然而,在實際測量中,可能會出現多種誤差源。正如我們在下文中討論的一樣,這些誤差源會造成明顯的測量不確定性。
  • 數控電壓、電流源完結
    很多同學反應這個電路太難或者看得懂意思卻不知道如何下手,那麼我今天完成這個項目的總結後,我再隨著模電書的章節順序進行關聯式的分享硬體知識吧!!!    昨天說到的數控恆流源會出現帶不動小負載的情況,那麼如果想在13mA的電流下帶動100Ω的負載時可以使用以下電路:    顯而易見,在負載為40Ω時和在100Ω時,電流恆定。相比昨天的恆流源,咱們今天的恆流源又上一個檔次啦!!!
  • 集成運放MC4558內部電路分析
    4.比例恆流源在共射放大器中,增大集電極電阻Rc能提高電壓放大倍數。然而,為了維持電晶體的靜態電流不變,在增大Rc的同時必須提高電源電壓,但這在實際工程設計並不能隨心所欲。在集成運放中,常用恆流源取代Rc,這樣在電源電壓不變的情況下,既可獲得合適的靜態電流,對於交流信號,又可得到很大的等效Rc。換句話說,恆流源具有較低的直流等效阻抗,同時又具有很大的交流阻抗,對抑制差分輸入級的共模信號大有裨益。
  • 實圖分析運放7大經典電路
    該電路的設計要點是:在滿足合適的截止頻率的條件下,儘可能將R233和R230的阻值選一致,C50和C201的容量大小選取一致(兩級RC電路的電阻、電容值相等時,叫賽倫凱電路),這樣就可以在滿足濾波性能的情況下,將器件的種類歸一化。其中電阻R280是防止輸入懸空,會導致運放輸出異常。
  • 如何製作一個1pA超微電流測試器
    電路圖及說明 用電池供電,微功耗設計;電池選9V,用低壓差低功耗的HT7150三端穩壓成5V,自耗電《4uA; 然後用雙運放的一半,把5V分成±2.5V雙電源,這部分耗電《22uA;R3和R4把-2.5V分壓成100mV作為標準電壓,由R5=100G提供測試用的1pA標準電流。
  • 四種恆流源電路分析
    四種恆流源電路分析: 在改進型差動放大器中,用恆流源取代射極電阻 RE,既為差動放大電路設置了合適的靜態工作電流,又大大增強了共模負反饋作用,使電路具有了更強的抑制共模信號的能力,且不需要很高的電源電壓,所以,恆流源和差動放大電路簡直是一對絕配!
  • 4種鏡像恆流源電路分析
    恆流源既可以為放大電路提供合適的靜態電流,也可以作為有源負載取代高阻值的電阻,從而增大放大電路的電壓放大倍數。這種用法在集成運放電路中有非常廣泛的應用。本節將介紹常見的恆流源電路以及作為有源負載的應用,為後續內容的學習進行知識儲備。
  • 電源工程師必看:最牛運放應用分析
    1. 3 交流耦合  虛地是大於電源地的直流電平,這是一個小的、局部的地電平,這樣就產生了一個電勢問題:輸入和輸出電壓一般都是參考電源地的,如果直接將信號源的輸出接到運放的輸入端,這將會產生不可接受的直流偏移。如果發生這樣的事情,運放將不能正確的響應輸入電壓,因為這將使信號超出運放允許的輸入或者輸出範圍。
  • 幾種由運放構成的恆流源的電路接法
    第一種由於RL浮地,一般很少用第二種RL是虛地,也不大使用第三種雖然RL浮地,但是RL一端接正電源端,比較常用第四種是正反饋平衡式,是由於負載RL接地而受到人們的喜愛第五種和第四種原理相同,只是擴大了電流的輸出能力,人們在使用中常常把電阻R2取的比負載RL大的多,而省略了跟隨器運放第五種是本人想的電路,也是對地負載
  • 詳解運放及其補償技術
    因此,即使採用了相對於信號源的反相配置,但以運放輸入端為參考的噪聲實際上只看到等於(1+ZF/ZG)的同相配置增益,一般稱之為噪聲增益(NG)。然而,如果噪聲源連接的是運放的正輸入端,就像同相配置中那樣,那麼信號增益以及以輸入為參考的噪聲就完全等於噪聲增益。
  • 運放加偏置電壓電路圖分析
    1)偏置電路   在TI公司LM358的數據手冊中,運放內部的偏置電路已經全部用等效電流源替代。這些電流源分別為整個電路提供合適的靜態工作點,或作為有源負載。   2)差分輸入級   輸入級是雙端輸入單端輸出的差分放大電路。其中Q1和Q4為縱向PNP管放大倍數大,Q2與Q3為橫向PNP管,發射結承壓高。電路採用的是共集共射形式,因此輸入級有較強的放大能力、較高的耐壓能力和較高的輸入電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