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銷校園貸帳戶就不影響個人徵信?別上當!

2020-12-18 東方財富網

「你在學校期間註冊過的校園貸違規了,不處理的話,會影響個人徵信!」這個「客服」不僅搬出一堆「國家政策」,還甩出「授權證書」和「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圖片。剛畢業沒幾年的小楊一下子就上鉤了,被騙走近15萬元。

昨日,記者從警方了解到,與以往打著「註冊校園貸」旗號詐騙的騙子不同。這次的騙子準備得非常充分,「授權證書」 和「徵信中心」圖片都做得有模有樣。

警方提醒:收到自稱「網貸平臺客服」的電話,一定要警惕。「這些以影響徵信為由,誘騙你通過下載多個網貸App、提現轉帳的方式來消除貸款記錄、註銷帳戶、恢復個人徵信的,絕對是詐騙!」民警稱,同時,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護好個人信息。

騙子下套

貸款平臺「客服」來電

稱要收回額度消除不良徵信

26歲的市民小楊剛畢業不久,23日,小楊在家中接到一個陌生來電,對方自稱京東金融客服。「在校期間,你是否註冊過京東金融校園貸款帳號?」對方詢問道,並準確報出小楊的個人及學校信息。

小楊一回憶,自己的確在上大學時註冊過網貸帳號。對方語氣嚴肅起來:「國家出了新政策,嚴懲校園貸。現在,我們需要你配合操作,將貸款額度收回,這樣才不會影響你的個人徵信。」

這時,小楊留了個心眼,讓對方證明自己的身份。添加QQ後,「客服」真的發來證件照、身份證照及工作證照。小楊一看,工牌上寫著「京東金融註銷部部門經理」。「客服」還發來一張「授權證書」,上面寫著「授權京東金融負責校園貸的註銷工作」。於是,小楊放鬆了警惕。

「客服」趁機打來語音電話,跟小楊講解具體如何操作:「只要將額度提現清零,就能註銷帳戶,消除不良徵信。」就這樣,在「客服」的指導下,小楊下載了「京東金融」App,進入金條模塊,準備將貸款額度8400元全部借出。可不知道哪裡操作出了問題,提現未成功。

男子上當

先後下載數個App

將借款全部提現到指定帳戶

「客服」沒有放棄,繼續讓小楊打開支付寶,搜索「借唄」,並稱上面有55000元額度,也是他們公司發放的。小楊打開借唄一看,上面果然有55000元額度。「你把錢都提現出來並轉到我們的專屬帳戶,操作結束後,校園貸帳戶就會消除,也不會產生借貸信息,借唄上面的借款不需要還。」在對方不停催促下,小楊根據提示,將55000元提現,並分三次轉入對方提供的帳戶裡。

轉帳成功後,小楊很快收到一條簡訊:「您因存在多個使用中的有效帳號,系統無法註銷,請耐心處理。」這是怎麼回事?「客服」解釋,簡訊的意思是說小楊還有多個網貸平臺帳號,必須一次性全部註銷,不然沒辦法消除校園貸帳戶。

光說沒用,騙子立馬又發來一張「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圖片。小楊一看,圖片上顯示著「學生網貸查詢」,裡面不僅有自己的名字、就讀的大學、身份證號,還有徵信安全係數、額度狀態等。

擔心個人徵信受影響,小楊先後下載了360借條等數個App,將所有平臺上的近10萬元借款全部提現、轉到「客服」提供的帳戶中。

沒過多久,銀行發現小楊有多筆大額轉帳、行為異常,打來電話核實,小楊這才發現被騙——不停下載App、提現、轉帳,小楊共被騙走近15萬元。

(文章來源:廈門日報)

相關焦點

  • 不銷校園貸帳戶影響徵信?新型騙局來了
    這些案件的背後,騙子往往聲稱貸款平臺帳號不註銷會影響徵信,或告訴受害人,辦理過校園貸,國家要收回額度、清空某借條的額度等。讓心有擔憂的受害人,掉入騙子預先設置好的陷阱。一通電話7萬多元沒了這不,最近小劉就被騙走了7萬多元。
  • 帳戶不註銷會影響徵信?超160人信了,被騙580萬
    「你辦理過校園貸,國家要整治學生貸款」「帳戶還是學生身份,需要註銷用戶消息」「貸款帳戶不註銷會影響徵信,將來買房買車就難了」……2020年起至今,寶安區超160人因「註銷校園貸」上當受騙,涉案金額達580萬元,人均損失金額為36250元。職場新人、即將畢業步入社會的大學生、90後年輕人,都是騙子覬覦已久的目標。
  • 市反詐中心提醒:警惕「註銷校園貸帳戶」詐騙
    市反詐中心日前提醒,今年以來,犯罪分子以「國家嚴打校園貸,相關帳戶需註銷」為幌子,對風險防範意識不強的大學生及畢業生群體進行詐騙,全國多地已發生多起此類案件,廣大同學和市民要警惕「註銷校園貸帳戶」詐騙。
  • 客服幫你註銷校園貸帳戶?南寧一碩士3小時內被騙走5萬元
    「他說我名下有校園貸帳戶,若不及時註銷,會對個人徵信造成影響,到時候法院會給我寄利息和滯納金帳單。」劉先生說,平時很在乎自己的信用問題,對方又準確說出了自己的信息,他就沒有馬上掛掉電話。對方在電話裡表示,劉先生需要開通京東金融金條才能註銷,還提供了一個QQ號碼。
  • 新型詐騙手法「註銷校園貸帳戶」你遇到過嗎?
    近期,一種「註銷校園貸帳戶」的新型詐騙手法在全國各地屢有發生。受害人多為在校學生、畢業生或者曾使用過、註冊過校園貸款人員。據統計,截止9月6日,今年我市共接報冒充客服註銷校園貸款類詐騙案件61起,涉案金額218.91萬餘元;其中8月單月發案26起,涉案金額100.6萬元。
  • 京東白條不註銷就影響個人徵信?大學剛畢業的他被騙8萬多元
    與此前以貸款為由誘騙事主不同,這一案件中,騙子的理由是「國家整治校園貸,用戶必須註銷在大學期間註冊的京東白條帳戶,不然會影響個人徵信」,信以為真的事主小李(化名)被騙走了88500元。民警提醒,這一新型騙局的行騙主要對象是90後、大學生和職場新人。
  • 騙你,以註銷校園貸的名義
    5月9日上午,她接到一個陌生人打來的電話,對方自稱是「京東金融註銷客服」,稱「國家禁止校園貸,已申請的貸款帳戶需要註銷」,要求她按照指示,註銷自己的「校園貸帳戶」。3月28日,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在其官網發布了「2020年第1號預警」,稱近日出現一種「新的詐騙手段」,騙子聲稱「十九大以來政策發生變化,已申請的貸款帳戶需要註銷,需要按照程序進行操作,否則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提醒,「務必提高警惕,避免上當受騙」。
  • 騙子以影響個人徵信為由實施恐嚇 謹防「註銷網貸帳號」詐騙
    騙子:「由於您長期不使用該貸款平臺,您的個人徵信受到了影響,如果您近期沒有貸款意向,建議您將貸款平臺裡的額度『清零』並且註銷帳戶……」原來在大一的時候,陳同學在校內見到一些低息、免抵押的貸款平臺App宣傳單,想著以後可能有貸款需要,於是就下載了其中一個進行註冊,並填寫了自己的個人資料。
  • 新型詐騙手段 以註銷校園貸的名義
    5月9日上午,她接到一個陌生人打來的電話,對方自稱是「京東金融註銷客服」,稱「國家禁止校園貸,已申請的貸款帳戶需要註銷」,要求她按照指示,註銷自己的「校園貸帳戶」。  她此前了解過校園貸引發的爭議,也曾小心翼翼地試圖躲過校園貸,但這位致電者聽起來有一定的可信度:能明確報出她的個人信息,並警告「可能有人冒用她的信息申請過校園貸」。
  • 「註銷校園貸帳戶」類型詐騙又在臨沭出現,警方及時出手!
    今年不少行業都受到了疫情的衝擊,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除了上班和必須的出門,基本都會宅在家裡,手機成為了與外界接觸的渠道。近日,出現了很多以「註銷帳戶」為幌子的詐騙,受害者多半是剛剛上班的年輕人或大學生,有人甚至被騙走近10萬元。
  • 「淨網2020」新型詐騙手法「註銷校園貸帳戶」你遇到過嗎?
    2、2020年8月14日,報警人顧女士報警稱:其接到一冒充「中郵金融」客服人員的電話,稱其在該平臺註冊的校園貸影響其徵信,並告知顧女士國家正在嚴打校園貸,相關帳戶一定要註銷,顧女士便信以為真。後對方以註銷帳戶需驗證資金為由,騙其通過手機銀行向對方提供的銀行卡轉帳30800元。
  • 貸款帳戶不註銷會影響徵信?
    陳同學想起幾年前自己確實為了登錄瀏覽器註冊過360帳號,對方緊接著聲稱這個帳戶在「360借條」上也有註冊。陳同學一聽急了:360借條是用來貸款的,自己從未註冊過,是不是信息被人盜用了呢?對此,對方立即給出「提示」:如果不是本人操作,建議立即註銷。「對方說國家現在在清查給予學生貸款額度的情況,凡是學生貸款的帳戶都必須註銷,否則就有可能影響個人徵信。
  • 揚州小陳「註銷校園貸帳號」反被騙6萬?
    據小陳介紹,10月8日下午,他突然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聲稱是某貸款公司的客服,說小陳在外地上大學期間借了一筆9000元的「校園貸」沒還,現在國家正在大力整治校園貸款,如果小陳再不還的話,就會影響到個人徵信。對方提供的相關信息絲毫不差,小陳一下愣住了,可他上學期間並沒有借過校園貸,更何況已經畢業三年了,這筆債務究竟從何而來呢?
  • 瞅準開學,騙子們盯上專業註銷校園貸!有學生已上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張國桐「你是不是辦理過校園貸?現在政策有變,不註銷會影響徵信,將來買房買車就難了,請你配合我們辦理一下註銷!」騙子帶著他的「專業話術」又來了!近日,打著註銷校園貸名義的騙局頻發,騙子們趁著開學季,盯上了涉世未深的在校學生群體。輕信「客服」,女生被騙3萬元近日,家住德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大學生小郭接到了一則陌生電話,打電話的人自稱是「中郵金融」的客服,問小郭是不是註冊過校園貸。
  • 大學生遭遇「校園貸註銷」騙局 損失8萬餘元
    小軍平時習慣使用網絡借貸服務,花唄,京東白條都有使用痕跡,但他記得在校期間,雖然註冊過相關帳戶,但是從未使用校園貸。但是對方3小時內連打7個電話,反覆強調「由於您的學生貸帳戶未及時註銷,個人徵信已經受到嚴重影響,以後人生事業都會遭受牽連」。要求小軍配合他們完成帳戶註銷工作。
  • 畢業季註銷校園貸帳戶詐騙高發 警方:受害人平均年齡25歲
    畢業季一到,針對大學畢業生的「註銷校園貸帳號」騙局卷土來襲!據蘇州工業園區警方統計,7月1日至7月23日,轄區共發生11起「註銷校園貸帳戶」詐騙案件,涉案金額高達57.8萬,受害人平均年齡25歲。此類騙局中,職場新人、即將畢業步入社會的大學生、95後年輕人,都是騙子覬覦的目標,甚至有不少受騙者根本沒貸過款。
  • 電信詐騙分析報告:註銷網貸帳戶騙局盯上畢業生和大學生,21%損失...
    註銷網貸帳戶電信詐騙是2019年新型高發的騙局,早期騙子假借國家禁止校園貸的政策,瞄準在校大學生,謊稱學生網貸帳戶影響徵信,再以註銷為幌子,誘騙受害者下載多個網貸APP並提取、轉出帳戶額度,達成詐騙目的。
  • 謊稱能註銷校園貸和消除不良徵信記錄 新型網貸詐騙盯緊年輕人
    本文轉自【工人日報】;假冒知名網際網路公司產品、謊稱能註銷校園貸和消除不良徵信記錄 新型網貸詐騙盯緊年輕人 閱讀提示 與以往不同的是,在這些新型網貸詐騙中,不法分子不再只是盯著老年人的養老積蓄,而是把涉世未深的大學生或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當作目標
  • 買信息、扮身份、騙信任,註銷校園貸騙局來了
    「你好,是吳先生吧,我們是360金融的,你有一個校園貸帳戶,根據國家政策需要進行註銷,要不會影響個人徵信。」幾天前,25歲的小吳接到了一個陌生電話,對方不僅能叫出他的名字,還能說出他畢業的學校和專業。校園貸又該被如何註銷?記者對此進行調查,揭露註銷校園貸背後騙局的灰鏈。案例陌生來電謊稱需註銷校園貸「吳**,2018年你在**大學畢業前,辦過校園貸,現在按照國家的要求,需要註銷校園貸帳戶,否則對你的徵信會有很大影響。」一個陌生電話讓小吳變得十分緊張,大學期間自己曾在某金融平臺開過白條業務,畢業後便再未使用過。
  • 以註銷校園貸的名義騙你:女大學生剛還清助學貸款 又背上5.2萬元債務
    5月9日上午,她接到一個陌生人打來的電話,對方自稱是「京東金融註銷客服」,稱「國家禁止校園貸,已申請的貸款帳戶需要註銷」,要求她按照指示,註銷自己的「校園貸帳戶」。 3月28日,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在其官網發布了「2020年第1號預警」,稱近日出現一種「新的詐騙手段」,騙子聲稱「十九大以來政策發生變化,已申請的貸款帳戶需要註銷,需要按照程序進行操作,否則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提醒,「務必提高警惕,避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