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3年還被騙?揚州小陳「註銷校園貸帳號」反被騙6萬?

2021-01-09 濟寧網警巡查執法

前些年,不法「校園貸」曾讓不少涉世未深的大學生跌入債務陷阱,國家重拳打擊,這一亂象終於得到遏制。然而近期,「校園貸」詐騙的升級版——「註銷校園貸」卻逐漸高發,騙子們盯上這群涉世未深的年輕人,讓早已遠離校園的他們再次落入陷阱……

畢業了,「校園貸」卻突然找上門

揚州的小陳(化名)已經大學畢業三年了,近日,他接到詐騙電話,稱其有「校園貸」需要註銷,最終被騙6萬餘元。

據小陳介紹,10月8日下午,他突然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聲稱是某貸款公司的客服,說小陳在外地上大學期間借了一筆9000元的「校園貸」沒還,現在國家正在大力整治校園貸款,如果小陳再不還的話,就會影響到個人徵信。

對方提供的相關信息絲毫不差,小陳一下愣住了,可他上學期間並沒有借過校園貸,更何況已經畢業三年了,這筆債務究竟從何而來呢?對方表示,可能當時小陳的信息洩露了,被不法分子用來貸款,現在產生了高額的利息會影響到徵信。小陳想想也是,而且最近他正準備買房,萬一個人徵信受影響,房貸批不下來,麻煩可就大了。

這時,對方提出,只要按照他說的操作,小陳的貸款記錄就會註銷,個人徵信也不會受影響。在對方的指導下,小陳向多個 APP 申請了貸款,最終他申請到了三筆總計65000元的貸款。隨後,他又按照對方的要求,將貸到的錢款分別轉到三個陌生的個人帳戶裡。

按要求一連串操作後,對方又讓他把下載的APP都刪除,小陳越想越不對勁,趕緊把之前貸款的APP一一打開核對,這才發現上當了。一個下午他就損失了6萬多塊。

小陳趕緊報警求助,據揚州市反通訊網絡詐騙中心民警介紹,幸虧小陳報警比較及時,他們在接報後兩分鐘,立即對相關帳號進行了緊急止付,確保嫌疑人無法將錢款進行轉移。

你慌了,便落套了……

簡單概括此詐騙套路

就是先誘導你去貸款

再騙你把錢打給他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

騙子是如何一步步讓你「入坑」的……

1「心理攻勢」

詐騙套路能成功,通常都是建立在前期騙子對受害者的心理影響上。嫌疑人往往冒充貸款平臺的客服,添加受害者的社交軟體好友。如果你曾經有網貸經歷,對方掌握了你的精準信息,又套用「官方客服」身份,受害者很容易對騙子產生信任,同時,受害者又害怕自己的個人徵信出現問題,心理便產生了動搖。即使沒有校園貸經歷,騙子也會稱受害者的身份信息被盜用,有貸款記錄,需配合註銷,否則也會影響徵信。

2「清空額度」

騙子稱銷戶前需要清空信用額度,否則無法註銷記錄。所謂「額度清零」就是將受害人註冊過的網貸平臺上現有貸款額度全部借貸提現。有些騙子會對沒有校園貸經歷的受害人稱,為了防止身份信息再次被冒用借款,需要對多個平臺進行註冊、借款提現,以防他人冒用身份借款。

3「安全帳戶」

如何欺騙受害者將借款全部轉入到自己的帳號上呢?騙子會讓受害者將貸款全部打入公司的「安全帳戶」進行監管,網貸記錄註銷後,這些錢公司會返回受害人的帳戶。然而,當受害人進行轉帳後,「客服」便會將受害人拉黑,再無消息。

不存在所謂的註銷網貸帳戶的操作,只要按時還清貸款,就不會影響到個人徵信,且徵信信息無法人為修改。一旦接到此類自稱信貸服務機構客服或徵信工作人員,以「註冊網貸帳戶影響個人徵信」「降低徵信安全係數」等理由誘導當事人註銷網貸帳戶、下載貸款軟體、提供驗證碼等信息的,均是詐騙。如果發現受騙,也要及時報案,警方將聯合多部門協同處置,幫助市民挽回損失。

來源:江蘇警方

相關焦點

  • 京東白條不註銷就影響個人徵信?大學剛畢業的他被騙8萬多元
    今天(4月1日),北京大興區公安分局反詐中心公布了一起冒充京東金融客服行騙的案件。與此前以貸款為由誘騙事主不同,這一案件中,騙子的理由是「國家整治校園貸,用戶必須註銷在大學期間註冊的京東白條帳戶,不然會影響個人徵信」,信以為真的事主小李(化名)被騙走了88500元。
  • 客服幫你註銷校園貸帳戶?南寧一碩士3小時內被騙走5萬元
    日前,在不到3個小時的時間裡,南寧的劉先生被人以「幫忙註銷校園貸帳戶」為由,騙走了5萬元。目前,南寧公安局南湖分局對此事立案偵查。其他平臺也得註銷,又不見38000元「林曉東」在確認財務收款後,又跟劉先生說京東金融校園貸帳戶已經完成註銷,但查詢徵信中心發現,他的校園貸帳戶還綁定了微博和中郵錢包,也要儘快註銷。如果不註銷,還是會影響徵信。
  • 手把手教你註銷「校園貸」?當心!這個博士被騙7萬7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柯愷筠 通訊員 洪恆亮)博士被騙7萬7千元,詐騙方式是「註銷校園貸」。昨日,廈門市反詐騙中心發布預警,一段時間來,有騙子以「若不註銷校園貸會影響徵信」為幌子,引導被害人下載網貸軟體,借貸轉帳,完成「註銷」,實施詐騙,市民應小心防範。
  • 謹防「註銷校園貸」名義的新騙局!
    典型案例一10月8日,江蘇揚州的小陳突然接到一個自稱是某貸款公司的客服電話,對方稱小陳在大學期間借的一筆9000元「校園貸」未還,現在國家正在大力整治校園貸款,如果小陳再不還,將影響到個人徵信。儘管小陳在上學期間並沒有借過校園貸,但是對方提供的信息非常準確,這讓小陳很驚訝。對方提出只要按其說的操作,小陳的貸款記錄就會註銷,個人徵信也不會受影響。在對方指導下,小陳向多個APP申請了貸款,最終申請到3筆總計6.5萬元的貸款。
  • 騙你,以註銷校園貸的名義
    其中有未畢業的大學生,也有工作4年的上班族。很多人此前未接觸過網際網路貸款,卻因為同一個理由被騙——害怕背上校園貸。3月28日,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在其官網發布了「2020年第1號預警」,稱近日出現一種「新的詐騙手段」,騙子聲稱「十九大以來政策發生變化,已申請的貸款帳戶需要註銷,需要按照程序進行操作,否則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 新型詐騙手段 以註銷校園貸的名義
    其中有未畢業的大學生,也有工作4年的上班族。很多人此前未接觸過網際網路貸款,卻因為同一個理由被騙——害怕背上校園貸。  3月28日,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在其官網發布了「2020年第1號預警」,稱近日出現一種「新的詐騙手段」,騙子聲稱「十九大以來政策發生變化,已申請的貸款帳戶需要註銷,需要按照程序進行操作,否則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 帳戶不註銷會影響徵信?超160人信了,被騙580萬
    「你辦理過校園貸,國家要整治學生貸款」「帳戶還是學生身份,需要註銷用戶消息」「貸款帳戶不註銷會影響徵信,將來買房買車就難了」……2020年起至今,寶安區超160人因「註銷校園貸」上當受騙,涉案金額達580萬元,人均損失金額為36250元。職場新人、即將畢業步入社會的大學生、90後年輕人,都是騙子覬覦已久的目標。
  • 市反詐中心提醒:警惕「註銷校園貸帳戶」詐騙
    市反詐中心日前提醒,今年以來,犯罪分子以「國家嚴打校園貸,相關帳戶需註銷」為幌子,對風險防範意識不強的大學生及畢業生群體進行詐騙,全國多地已發生多起此類案件,廣大同學和市民要警惕「註銷校園貸帳戶」詐騙。
  • 「註銷校園貸」?這種新型詐騙,專騙大學生!
    ▼▼▼案件詳情鶴龍街事主小陳接到自稱是「中郵錢包客服」的電話,對方稱小陳在大學期間曾申請校園貸、現根據國家政策要註銷貸款帳號。小陳表示從未申請過任何貸款。多次轉帳後,「客服」再次要求小陳在美團、分期樂平臺進行操作,小陳意識到被騙,共損失29900元。
  • 雷霆反電詐|網警提醒:接到註銷「校園貸」的客服電話?這就是騙局!
    騙子聲稱可以幫人註銷校園貸,「貸款平臺帳號不註銷會影響徵信」「辦理過校園貸,國家要收回額度」「清空360借條、京東金融APP內的額度」。很多人此前未接觸過網際網路貸款,卻因為同一個理由被騙——害怕背上校園貸。
  • 中消協發布消費警示:「註銷校園貸」是新騙局
    按要求操作可註銷貸款記錄……一輪操作後,原本沒有校園貸卻被騙走6萬餘元。  近期,全國多個地方出現了「註銷校園貸」的新騙局,不少在校以及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紛紛「中招」,被騙金額少則幾千,多則幾十萬。  10月27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消費警示,提示廣大青年學生「擦亮雙眼」,警惕各類不良「校園貸」陷阱。
  • 註銷校園貸帳戶就不影響個人徵信?別上當!
    這個「客服」不僅搬出一堆「國家政策」,還甩出「授權證書」和「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圖片。剛畢業沒幾年的小楊一下子就上鉤了,被騙走近15萬元。昨日,記者從警方了解到,與以往打著「註冊校園貸」旗號詐騙的騙子不同。這次的騙子準備得非常充分,「授權證書」 和「徵信中心」圖片都做得有模有樣。
  • 合肥女大學生接到小米金融「假客服」來電 被騙5萬多元
    您的瀏覽器版本過低,為了正常觀看視頻,請您 點擊這裡升級瀏覽器 註銷"校園貸"帳戶,不註銷網貸帳戶會影響徵信……借著監管整治校園貸的名義,不法分子將黑手伸向了那些在貸款平臺註冊或貸款過的年輕人。
  • 你還敢亂給簡訊驗證碼嗎?包頭一男子貸款剛到手,馬上被騙走!
    你還敢亂給簡訊驗證碼嗎?包頭一男子貸款剛到手,馬上被騙走!兩個真實案例看清騙子的套路陌生電話要求「註銷」校園貸大學畢業生被騙前段時間大學畢業不久的小李
  • 以註銷校園貸的名義騙你:女大學生剛還清助學貸款 又背上5.2萬元債務
    其中有未畢業的大學生,也有工作4年的上班族。很多人此前未接觸過網際網路貸款,卻因為同一個理由被騙——害怕背上校園貸。 3月28日,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在其官網發布了「2020年第1號預警」,稱近日出現一種「新的詐騙手段」,騙子聲稱「十九大以來政策發生變化,已申請的貸款帳戶需要註銷,需要按照程序進行操作,否則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 起底「註銷貸款」騙局:借徵信連環套 畢業生被騙險自殺
    掛掉電話後,陳川越想越覺得不對,在上網查詢後,發現早就有人發布類似被騙經歷。「我當時整個人就崩潰了。」陳川家庭經濟條件很差,剛工作不到一年,父母皆務農,原本打算存錢給家裡裝修,如今不僅全部被騙空,還背上了6萬多貸款。
  • 注意了,這種詐騙專騙90後——90後小陳翻車現場實錄
    對方又稱幫陳某註銷其微博借款帳號,陳某打開微博借款查詢借款額度有8萬元,遂感覺自己被騙,共損失18000元。 2 3月26日,項某接到一自稱是360借條平臺的電話,對方稱其在學校有校園貸,項某稱沒有,對方稱那就是被盜用了,要幫其銷號,項某按照對方要求操作,在360借條平臺上綁定了自己的中國銀行卡,申請了6100元的貸款,並轉到了對方的帳號,後又讓其在支付寶借唄上借了2000元並轉到對方帳號,向支付寶花唄借了999.99元並轉到對方帳號
  • 「註銷校園貸」新騙局 「套路貸」等層出不窮
    近期,全國多地出現打著「註銷校園貸」名義的新騙局,不少在校以及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紛紛「中招」,被騙金額少則幾千元,多則幾十萬元,影響非常惡劣。有研究機構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監測到有關網貸詐騙負面輿情信息共計28.8萬餘條,其中涉及「註銷校園貸」的騙局接近9.3萬條,佔32.14%。
  • 不銷校園貸帳戶影響徵信?新型騙局來了
    資料圖片近日,記者從銀川市反詐中心獲悉,7月6日~7月13日,銀川市共發生冒充網貸平臺客服,針對高校畢業生或職場新人為目標,以幫助註銷校園貸帳戶為由實施的電信詐騙案件6起,涉案金額逾40餘萬元。這些案件的背後,騙子往往聲稱貸款平臺帳號不註銷會影響徵信,或告訴受害人,辦理過校園貸,國家要收回額度、清空某借條的額度等。讓心有擔憂的受害人,掉入騙子預先設置好的陷阱。一通電話7萬多元沒了這不,最近小劉就被騙走了7萬多元。
  • 買信息、扮身份、騙信任,註銷校園貸騙局來了
    並要按照其指揮,註銷自己的「校園貸帳戶」。陌生來電讓小吳一頭霧水,和他一樣,很多畢業一兩年的大學生接到了類似電話。其中一些人按照對方指示「清空額度」,在將數萬元轉至其帳戶後,便再杳無音信。近日,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披露的數據顯示,在288308條網貸詐騙負面輿情信息中,涉及「註銷校園貸」騙局92672條,佔比32.14%。註銷校園貸中隱藏著哪些貓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