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人士交流有困難?「社區外交官」隊伍上線了

2020-12-15 新民晚報

「Mr. Daniel, please take your temperature every day.If you feel uncomfortable such as fever, please feel free to contact us.(Daniel先生,請您每天測量體溫,如有發熱等不適請及時聯繫我們。)」在金山區石化街道合生居民區,志願者顧詩意用流暢的英文和來自英國的Daniel交流,並細心地叮囑測量體溫,並為其辦理信息登記。

圖說:「社區外交官」為外籍人士提供服務,架起溝通橋梁 石化街道供圖(下同)

顧詩意擁有高級口譯證書,疫情發生後,她一直關注著疫情防控進展,在得知石化街道正在招募疫情防控志願者時,她拉著老公孔令剛毫不猶豫報了名。「我的口語流利,我老公書面厲害。」由於一些疫情防控宣傳、公告的專業性較強,在外企工作的孔令剛則主動幫居委會進行翻譯。這對夫妻檔「外交官」分工明確,而他們的手機24小時開機,隨時提供翻譯服務。

像這樣的「社區外交官」,在石化街道還有很多。隨著境外疫情形勢變化,外籍人士返滬情況成防疫工作的關注重點。為解決與外籍人士交流時出現「卡殼」的情況,石化街道向社會公開招募疫情防控外語志願者,成立「社區外交官」隊伍。

圖說:「社區外交官」為外籍人士提供服務,架起溝通橋梁

石化街道黨工委書記、人大工委主任王詠梅介紹,目前,石化街道招募了15名熟練掌握英語、韓語、日語、法語等外語的「社區外交官」,為全街道46名外籍人士提供外語翻譯溝通、疫情宣傳、排查等工作。

「2月初,我就已經提前上崗了。」「社區外交官」王小強介紹,當時一位居住在十二村的外國人來到居委會,他用英語為其熱情服務,並辦理了臨時出入證,外國朋友表示將積極配合社區工作。

「我平時工作,但隨時可以提供在線翻譯」「大學還沒開學,我隨叫隨到」……在「社區外交官」的微信群裡,「社區外交官」們熱情高漲。據介紹,這些志願者有的是外企的工作人員,有的是大學生,也有的是機關青年。「有了他們,和外籍人士交流就方便了。」王詠梅表示,石化街道「社區外交官」的招募工作還在持續,隨著人員的增加,將進一步充實力量,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外語翻譯支撐。

新民晚報記者 毛麗君

相關焦點

  • 南岸:社區「外交官」自學英語 助力疫情防控
    銅元局街道上海城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與轄區外籍人士溝通。郭旭 攝        人民網重慶3月26日電 「Do you take my temperature?」3月25日,當南岸區銅元局街道上海城社區居委會主任楊新亞再次敲開阿根廷人馬丁的房門後,馬丁習慣性地問道並將頭伸了出來。   在志願者對馬丁進行體溫檢測、登記信息、遞送食品等一系列「常規動作」時,楊新亞在一旁開啟了「外交官」模式,用不太流利的語言與馬丁聊天。「hola!is it your native dialect?」……楊新亞預先準備的問題,讓原本沉默的馬丁活潑不少。
  • 廈門官任社區:上千名外籍人士積極參與社區志願活動
    這是一群由「老外」組成的「洋媽媽」巾幗志願服務隊,4年來,她們活躍在社區,給孩子們講故事、關愛社區老人、為困難家庭送溫暖……  步行在篔簹湖畔,抬頭可見雙語路牌,不同膚色「老外」與你打招呼,總讓人感受到濃濃的國際味。據不完全統計,在官任社區1.29平方公裡土地上,共有來自46個國家和地區的1400多名外籍人士居住。  來的都是客,不過在這裡,他們也是主人。
  • 河南對省內外籍人士無差別執行防控措施 臨時來豫外籍人士納入社區...
    王自文介紹,河南省高度重視在豫外籍人士的疫情防控工作,將其統一納入全省防控體系中,與我國公民一樣,一視同仁,無差別執行防控措施,為他們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協助。1例新冠肺炎確診外籍患者於2月6日治癒出院其他在豫外籍人士無確診和疑似病例對在豫外籍人士進行全面排查,準確掌握他們的分布動態、健康狀況等相關信息,並有針對性地做好重點人群的工作
  • 曾經的他是馬雲英語角角友 如今當起了社區「外交官」
    近日,在杭州市古墩社區,一位志願者成為了社區的「外交官」,說著流利的英語溝通外國人,他叫王際浙,曾和馬雲是英語角角友。王際浙說:「隨著部分國家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每天有不少外國友人陸續打電話來社區諮詢,很專業的術語社工要通過翻譯軟體來解決。由於基層人手緊缺,社區開始招募「英語志願者」,於是我就主動報名當了英語志願者」。
  • 疫情防期間遇到外籍人士 社區網格員發揮英語特長破解交流難題
    今天上午,平江新城匯翠社區接到了來自轄區萬通大廈物業管理人員的求助:有一對外國青年想要進入大廈,但是由於兩人只會說英語,物業管理人員因為語言不通無法核實其身份,因此請求社區的幫助。就在大家為此犯愁時,來到現場處理情況的社區網格員田傳江用一口流利的英語化解了難題。
  • 浙大留學生參與社區防疫工作:「中國朋友遇到的困難就是我的...
    位於杭州市上城區清河坊社區的封閉管理卡口上,總有「老外腔」不時響起。工作人員中,一個高個子的身影特別引人注目,來去匆匆的居民忍不住都要瞅上幾眼。瓦西裡在卡口工作外國朋友都來幫忙,更要積極配合了他叫瓦西裡,是來自俄羅斯的留學生,現就讀於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法律專業。
  • 打造國際化社區 魯迅園社區有「心」了
    為了更好服務外籍居民,社區專門設置外籍人士工作站,配備兩名取得英語四級證書以上的全科社工,接待外籍居民諮詢、服務辦理相關事務。   與此同時,位於社區對面的魯迅讀書處礦路學堂如今也煥然一新,被劃分為「三味書屋」等七大功能區域,成為獨具特色的社區文化活動和國際交流陣地,深受轄區居民和外籍友人喜愛。
  • 浙江「國際民警」宣講外文版防疫知識 做好外籍人士防疫
    這幾日,莊市派出所專職外管民警楊延飛先後走訪了甬江村的6處外籍人士出租房,對其近期出行情況、與他人接觸情況等信息進行詢問並登記,同行的社區工作人員還對該6名外籍人士進行體溫檢測。圖為楊延飛工作場景。 打開楊延飛的朋友圈,英語、韓語、德語等各種外語版本的防疫知識應有盡有,他還細心地用英文標註了各個文件的語言,「我朋友圈裡有900多名外籍人士,單個發比較麻煩,我就發在朋友圈,大家可以各取所需。」
  • 2020外籍人士中秋聯誼會上美食多
    封面新聞記者 劉秋鳳 實習生 張弋凌宇巴基斯坦烤肉串、以色列暖鍋、模里西斯魚肉文達耶、麻婆豆腐披薩……為了給外籍人士過一個暖暖的中秋,成都準備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異域美食。2020年9月29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承辦的「家在成都·我們一起過節吧」——2020外籍人士中秋聯誼會暨2020成都熊貓國際美食薈開幕式在成都舉行。
  • 外籍人士插隊做核酸檢測,叫中國人「滾」,「洋垃圾」真不能慣著
    ,他們有什麼困難我們都會第一時間幫他們解決,這也體現出我們國家是一個禮儀之邦,對待其他國家的人民是比較友好的。有很多外國人在中國享受到如此優厚的待遇,都會充滿感激之情,可極個別的外國人卻把這種「待遇」當成了理所當然,以為做什麼事情都可以有優先特權,真的是讓國人感到氣憤!近期,青島多名外籍人士插隊做核酸檢測一事引發了國民的熱議,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呢讓我們來看看吧。在4月1日,山東青島,有網友爆料稱,在一個排隊做核酸檢測的現場,有三名外籍人士突然插隊跑到了隊伍的最前面。
  • 鍾南山與19名外籍人士英文交流!談到妻子,他滿臉幸福笑容
    從武漢封城的思路到戴口罩的中西差異,藥物治療、血漿治療……鍾南山一一詳細闡述(來源:視頻綜合)鍾南山院士在座談會上談起妻子,滿臉笑容(來源:視頻綜合)4月15日,廣州市政府第78場疫情防控新聞採訪活動上,鍾南山院士與19位在廣州工作學習的外籍人士座談交流,向他們介紹我國防控疫情的舉措
  • 南京1.4萬外籍人士建網站 打造「南京萬事通」
    像是風靡全球旅遊自助手冊《Longly Planet》,擁有1.4萬外籍人士坐鎮的Hello Nanjing,儼然成為服務這些外國來寧人士的「萬事通」,Frank表示:「你用英文在谷歌上搜索關於南京的問題,出來的第一個結果很可能就是我們Hello Nanjing提供的回答。」
  • 鍾南山英文與19名外籍人士交流,談到妻子滿臉幸福笑容...
    鍾南山英文與19名外籍人士交流,談到妻子滿臉幸福笑容...鍾南山院士在座談會上談起妻子,滿臉笑容↓↓網友表示:如此可愛的鐘南山院士,愛了愛了在穗外籍人士對中國疫情防控有何感受?連日來,我國在新冠疫情外防輸入上面臨嚴峻形勢,特別是有大量外國籍人士生活工作的廣州,更是受到輿論的廣泛關注。
  • 外籍小哥當起志願者 測體溫做翻譯服務社區
    信息時報訊(記者 李丹)「你好,這是社區送來的慰問品,有什麼需要可以隨時聯繫我們。」5月6日上午,在天河區天園街環宇社區環宇花園,外籍小哥伊瑪特與環宇社區居委會主任雷群燕一起,拎著水果上門為居住在這裡的外籍人士送服務,精通英文和中文的他當起了臨時翻譯員。
  • 鍾南山英文與19名外籍人士交流,談到妻子滿臉幸福笑容……
    文章來自: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15日,廣州市政府第78場疫情防控新聞採訪活動上,鍾南山院士與19位在廣州工作學習的外籍人士座談交流,向他們介紹我國防控疫情的舉措,並分享觀點。在穗外籍人士對中國疫情防控有何感受?連日來,我國在新冠疫情外防輸入上面臨嚴峻形勢,特別是有大量外國籍人士生活工作的廣州,更是受到輿論的廣泛關注。參加此次座談會的外籍人士來自索馬利亞、日本、澳大利亞、奈及利亞、馬拉威、赤道幾內亞、剛果金、加納等國家。
  • 學習健康課程,也能做志願者,龍洞外籍學生,安心!
    「我看到兩位專家有支援武漢的經歷,請問如何在疫情期間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呢?」4月21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在線心理健康沙龍在廣東金融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開始了。貼心服務保障生活,心理疏導減輕壓力針對外籍學生大部分都住在學校的情況,龍洞街積極協調學校、社區、派出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力量,組織網格員、發動志願者,上門為外籍人員派發口罩等防疫物資、代買生活用品、處理生活垃圾等,儘可能地保證居家隔離外籍人員的生活正常。
  • 與19位廣州外籍人士座談交流防疫,鍾南山一口氣說了這麼多
    4月15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第78場疫情防控新聞採訪活動,鍾南山與在穗工作學習的19名外國籍人士進行了親切的座談交流。 一進入會場,戴著口罩的鐘南山院士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與這19名外籍人士一一握手問好,握手持續了長達三分多鐘的時間。
  • @港澳臺同胞、外籍人士,快來領取你的國際版健康碼!
    由於境外輸入病例隱患的存在,如何做好港澳臺同胞、外籍人士的疫情防控管理工作,成了關鍵。昨日,騰訊健康碼正式推出國際版,並已在廣州率先落地。身在廣州的港澳臺同胞以及外籍人士可以在「穗康」微信小程序上領取專屬的國際版健康碼。
  • 跑到進口超市,居委幹部買到了外籍人士稱心的義大利麵
    隨著企業復工復產的高峰來臨,外來人員陸續返滬,其中也有不少外籍來滬人員。疫情防控期間,這些外籍人士語言文化不同、相關政策不明,難免有些困惑和不知所措。為更好地為他們提供防疫指導和服務,黃浦區半淞園路街道主動跨前一步,為他們送上「暖心防疫包」,內含語言包、健康包、服務包,幫助他們共同做好疫情防控,按政策實行居家隔離或居家健康管理。
  • 健康碼遇上ETC神器、社區防疫遇上外籍居民 且看「硬核招數」
    在他的溝通下,解除過程十分順利,社區工作人員詳細記錄了相關情況,並在體溫等指標沒有異常的情況下向居家醫學觀察人員發放了解除告知書。江漢社區江漢社區作為濱江區核心區域內的城市社區,轄區內住著不少外籍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