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評丨汛情緊急,守護「生命之堤」間不容髮
熱評丨汛情緊急,守護「生命之堤」間不容髮 原標題: 這幾天,有封信「火」了。「江洲兒郎,汛情緊急,家鄉盼你回家支援。」7月10日,江西九江市江洲鎮致信在外的18至60周歲鄉親,迅速回赴江洲共抗洪水。
-
務工男子懷揣「巨款」返鄉,兩乘警輪番守護一天一夜
接下來,車廂上演了一天一夜守護的暖心故事……懷揣辛苦錢返鄉 在火車上坐立不安「我想睡覺,但是我害怕……」男子見是乘警問話,神色霎時緩和下來。隨後,他把乘警陳文龍拉到車廂連接處,趁四下無人,拉開了自己的腰包,裡面是一疊百元鈔票。原來,該男子名叫王博(化名),今年一直在新疆哈密務工,日前結清工錢準備回四川老家過年。
-
父子兩代接力守護陵園:跨越53年的承諾 讓烈士精神開花結果
在這背後,是劉步雲、劉華成父子兩代人的心血。兩人堅守陵園53年,只為一份沉甸甸的承諾,和一種不可磨滅的信仰。圖片為烈士呂祥璧2000年初,守陵32年的劉步雲病倒在工作崗位上,彌留之際已雙目失明的他緊緊握著劉華成的手說:「我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陵園,你要代我好好守護,一輩子用心守護。」
-
「火雷兄弟」徹夜守護武金堤每天巡堤15000步
特寫「火雷兄弟」徹夜守護武金堤每天巡堤15000步入梅以來,武漢遭遇多輪強降雨,加之受上遊來水影響,武漢水位不斷攀升,超過警戒線。面對日漸嚴峻的汛情,由武漢市各單位組成的防汛搶險突擊隊緊急駐守武金堤,24小時晝夜不休地巡堤排險。
-
江新洲守堤村支書:看見解放軍就有信心
江新洲守堤村支書九江市江洲鎮柳洲村村支書洪棉雪告訴記者,抗洪人員現24小時吃住在堤上。截至13日午12時,長江九江站超警戒水位3.27米。
-
套鞋裡的襪子能擰出水,守堤人穿長褲巡堤不放鬆
武漢防汛【套鞋裡的襪子能擰出水,守堤人穿長褲巡堤不放鬆】2日下午,烈日炙烤著長江幹堤,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來到江夏區金口街的長江幹堤護鎮堤,稍作停留就汗流浹背,但巡堤人員卻穿著長褲套鞋,每半個小時就要在烈日下巡查一次大堤。大堤上驕陽似火,記者在護鎮堤上看到,大堤外江水滔滔,堤內金口集鎮百姓生活如常。
-
黃石:守百裡湖堤 護一城安寧
黃石開發區·鐵山區轄區各企業、村(社區)全面參與巡堤排險、應急搶險等各項工作。黃石開發區·鐵山區232名黨員幹部主動請纓,組建12支防汛搶險突擊隊,輪流巡堤,24小時嚴防死守。園博園、礦博園、市民之家、奧體中心……經過數年建設,大冶湖核心區已經成為黃石「最美客廳」,守護大冶湖,就是守護黃石近年來的發展成果。這是一場執政能力的大考。黃石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關於防汛救災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牢牢守住大江大河大湖大庫安全度汛的底線,統籌安排,科學調度,全力做好防汛救災和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
每天守堤12小時,這些哨長心裡都有一張防汛地圖
「我在,堤在!」是這個隊伍的隊訓,也是他們在用行動踐行的誓言。哨長陳馳(左)發現疑似滲漏點,請來哨長王曉軍(中)、張娟(右)一起研判。記者耿珊珊 攝7月28日8時多,在漢陽攔江堤4號哨口,守了一夜大堤的突擊隊員龔延瑛給自己泡了一盒泡麵。從27日晚8時接班到28日早8點換班,整整12小時,雨斷斷續續一直下,這位56歲的老哨長神經一直緊繃著。
-
丈夫守堤偶遇巡堤妻子,這些夫妻、父子、母子、兄弟奮戰在抗洪一線
武漢戰汛 熱血防汛人 【丈夫守堤偶遇巡堤妻子,這些夫妻、父子、母子、兄弟奮戰在抗洪一線】在抗洪一線,父子、母子、翁婿、夫妻、兄弟共同奮戰在大堤之上,為我們築起了一道穩固的防線。(長江日報)
-
鐵路職工將朱家河堤壘高2米多 守住這段堤就是守護京廣大動脈
他們明白肩上的擔子沉重:保衛堤防的安全,就是守護百米外的京廣大動脈。在大堤上壘起2米多高的子堤江岸區朱家河江堤約200米長區段,是武鐵武漢橋工段綜合機修車間的防汛責任段。這裡堤外地勢低洼,每逢雨季都是防汛重點。鐵路職工在這裡壘起一道子堤,24小時巡查值守。百米開外就是京廣線。守住朱家河這段江堤的安全,就是守護京廣鐵路大動脈。
-
長湖湖堤2.05公裡的守護
新華社武漢7月11日電(記者樂文婉、李思遠)頭戴草帽、手持鐵鍬,潛江市運糧湖管理區長湖防汛指揮部副指揮長石松在長湖湖堤上巡視,堤壩上不遠處的綠色帳篷是他在防汛期間的臨時住所。長湖位於荊州、荊門、潛江三市交界處,是湖北省第三大湖泊。
-
堤外洪水滔滔 堤內祥和安寧——嶽陽日報記者直擊全市最大降水點...
7月27日上午10時,暴雨如柱,馬禮紅和隊員們穿上雨靴、打著雨傘,拿起鐵鍬,開始了又一輪巡堤。2個小時後,雨有所停歇,洞庭湖大堤掛口村防汛連內,馬禮紅脫下溼透的衣服,掛在電風扇上方,一個勁地吹;雨鞋裡倒出一灘水,雙腳泡得發白。
-
前線瞬間丨堤上搶險,堤下搶收,一個都不能丟!
前線瞬間丨堤上搶險,堤下搶收,一個都不能丟!受泡泉影響,陳久花的稻田裡最深的地方已過腰,看著田地裡金燦燦的稻子收不上來,陳久花急得焦頭爛額。了解到老人的困難後,負責該段護堤任務的第73集團軍某旅三營教導員王天召立即成立"雙搶"小分隊,在完成好搶險任務的同時,幫村民完成搶收。"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群眾利益高於天!我們要抓緊時間把每一粒水稻都收到老人家中,減少損失。"
-
水漲一寸,堤高一尺!
面對來勢洶洶的洪水,當塗縣江心鄉幹部群眾眾志成城、萬眾一心,以「水漲一寸、堤高一尺」的決心,全面打響了一場抗洪搶險的保衛戰。外出務工人員返鄉保家園7月13日10時許在長江大堤當塗縣江心鄉宮錦段,大堤沿線隨處可見參與抗洪搶險的當地村民。水面距江堤頂部已不足1米。
-
安徽望江:「疫」線「父子兵」
「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望江縣鴉灘鎮望河村衛生室有這樣一對敢於逆行的父子,父親叫寧結長、兒子叫寧海平,父子倆都是黨員,一起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既是父子也是戰友。望河村下轄16個村民小組,1325戶5645 人。
-
【紫牛頭條】南京最險江堤邊,老黨員守護6面消息旗32年
在韓秀忠的記憶裡,他年輕時上堤抗洪,那個時候全村成年人都得上,往往上陣是夫妻一起、父子結伴,保的是全村1000多人的飯碗和生命。「那時還都是土壩,水漲起來了,家家扎草籠,備樁木,站在江水裡,隔一米一個人,一浪一浪地衝來,如果人不扶著樁木和草籠,那要被衝走的。」韓秀忠說,大概是上個世紀90年代時建了水泥堤壩,條件好了,人也不用站在江水裡抗洪了。
-
兩天,近3000人緊急返鄉!致敬,保衛家園的遊子們!
11日下午,代仁豹向公司請假請假條「事由」欄裡僅有兩個字:回家保衛家園是義務和責任返鄉村民楊振斌說「我接到通知後就放下手頭上的事趕回來了我們就是想做排頭兵希望後面有更多的人能夠回來參加防汛工作」村民王軍平也表示「看到家鄉汛情這麼嚴重
-
《挨餓荒野》營地怎麼守 營地守護技巧教學
導 讀 挨餓荒野營地怎麼守護呢?
-
父子、母子、祖孫……博愛縣疫情防控演繹全家總動員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巖 通訊員 崔勝利 張素娟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連日來,在博愛縣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隊伍中,就湧現了許多「父子兵」、「母子兵」「全家皆兵」,他們奮戰在抗疫一線,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守護著群眾的健康。
-
「抗洪後浪」,大堤後面是「我的家」
他不願多提這張照片,只是淡淡地說,「我不是英雄,只是一個為了家鄉豁得出去的普通人」。 庚子之夏,我國遭遇了1998年以來最嚴重汛情,全國七大流域800多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三峽水庫出現建庫以來最大入庫流量。 「這是我的家、我的根,我必須守住,家沒了我去市區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