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電商或許是個偽命題 寺庫給出正確答案

2021-01-09 中國網科學頻道

導語:在高端農產品、高端生活方式、高端旅遊、高端定製等方面,寺庫四面出擊,不斷擴展布局,已然不再僅僅是個賣奢侈品的電商網站。

阿里巴巴B2B前CEO衛哲在剛加入阿里時,有一次團隊內部正在開年度業績規劃會議,此時馬雲正好走了進來,聽了大概5分鐘,然後直接給了一個業績目標:明年把GMV提高三倍,然後就起身離開了。

衛哲回憶稱,「當時聽到馬雲說的話,腿都軟了。」衛哲在加入阿里之前,在百安居有6年的管理經驗,曾親手把百安居打造成國內建材零售領域的龍頭企業,並榮獲「2005年中國零售十大風雲人物」稱號。

但在衛哲的經驗裡,銷售額的增長是要根據經營場地的增速決定的,一年能增長百分之幾十就很厲害了,一年增長三倍想都不敢想。但在馬雲的認知中,算的不是「場」,而是「人」,只需要把單個用戶的購買量提高三倍,整體的銷售額便能提高三倍。

阿里的經驗,幫助其成為了中國最綜合的電商平臺,也成功將一眾垂直電商平臺擠出了市場。最終,只有阿里賺到了錢,而其它垂直電商平臺,不僅失去了銷售額,也失去了用戶,大眾消費品電商的競爭就此落幕。

如今在奢侈品電商領域,這個邏輯再次上演。剛剛公布了第二季度財報的奢侈品電商第一股寺庫,已經連續八個季度實現了盈利,且GMV和營收都保持了40%以上的高增長。

與此相對,剛剛IPO的英國奢侈品電商平臺Farfetch,雖得京東3.97億美元加持,今年上半年依然虧損6800萬美元。而國內曾經風靡一時的尊享網、品聚網、佳品網奢侈品平臺等也於近幾年紛紛倒閉,第五大道、唯品會轉型。

今年6月,隨著歷峰集團旗下Yoox Net-a-porter Group SpA宣布在米蘭證券市場停止交易,退出資本市場,寺庫成為全球奢侈品上市的唯一電商。寺庫的一枝獨秀,其實給整個奢侈品零售業解答了一個多年以來的行業性難題。

強勢的品牌商

歸根究底,一個行業的誕生到佔有市場,沒有個幾年到幾十年的積澱,很難在行業內站穩腳跟。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團LVMH,其旗下擁有LV、紀梵希、迪奧、軒尼詩等50多個家喻戶曉的奢侈品品牌。

尤其是LV,可謂開創了奢侈品國際化的時代。1978年LV在東京開設了第一家專賣店,LV為代表的奢侈品品牌開始在全世界生根發芽。

而在此之前,大部分奢侈品品牌還保持著小而美的狀態,只在歐美等地區的上流社會流行。但隨著日本等發展中地區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後快速崛起,奢侈品消費需求開始在全球蔓延開來。

但在早期,奢侈品廠商和很多大眾消費品廠商一樣,並沒有全球布局渠道的能力,只是把產品批發給經銷商以銷往全球。後來LV漸漸意識到自己只賺到了很少一部分,大部分的利潤其實是被零售商和特許經銷商賺走了。

於是,在1978年LV收回了全球各地的經銷商代理權,開始獨立開設專賣店,打造自主的全球銷售渠道。並且隨著上世紀八十年代後的奢侈品品牌併購潮的出現,奢侈品產業源頭實現了品牌集中化,並出現了像LVMH這樣的大型奢侈品集團。

更重要的是,奢侈品本身就是一個強品牌型產業,與一般消費品不同,消費者最在乎的不是價格,而是品牌,即用戶不是在為產品買單,而是在為品牌所代表的文化買單,為自己在品牌中能找到的身份感而買單。

在渠道集中化改造,和品牌集中化綁定的浪潮後,奢侈品品牌商變得越來越強勢,成為了整個產業中最重要的節點,同時拿走了最多的利潤。而其餘的第三方經銷商或零售商,就只能賺個辛苦錢,甚至是賠錢賣,只為了能引入某個奢侈品大牌,從而彰顯商場的高端感。

在此背景下,以寺庫為代表的奢侈品電商平臺,雖然幫助中國消費者獲得了相對實惠且多樣的奢侈品選擇,但在品牌商賺走了所有品牌溢價的情況下,卻也很難獲得豐厚回報。

電商是人的生意

僅以賣貨的思路來看,奢侈品電商與其它第三方渠道商沒什麼差別,同樣不具備太強的議價能力。但作為行業標杆的寺庫,卻一早就明白了電商真正的價值所在,即圍繞用戶的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本質是在運營用戶,而非單純賣貨。

類似的,大眾消費品電商早期,其實也經歷過奢侈品電商相似的邏輯,為了爭奪用戶,平臺紛紛壓低價格,擠掉了幾乎所有利潤,最終所有平臺都難以盈利。

但最終阿里突圍了出來,不僅贏得了價格戰,還實現了大規模盈利。而今的寺庫,正在奢侈品領域,取得和阿里當年一樣的優勢地位。

就像前文馬雲和衛哲發生的故事一樣,馬雲一早就明白,電商不是單純地賣便宜貨,而是要更多地滿足用戶的需求。因此從一開始,淘寶就實施了全品類運營,並不斷開拓新的品類。

而曾經一度固守細分品類的垂直電商,壁壘越來越薄弱,最終被巨頭們紛紛逼出局。

這裡面的邏輯很簡單,垂直電商平臺和衛哲一樣,還在堅持「場貨人」的邏輯,以為「場」才是最重要的,只要自己的「場」還在,就可以通過不斷增加展示空間,提高銷售額。

但馬雲代表的綜合型電商平臺的邏輯是「人貨場」,即用戶才是最重要的,用戶需要什麼就應該提供什麼,要圍繞最基本的需求「多、快、好、生」不斷做延伸,直至用戶能在平臺上滿足所有需求。

當用戶越來越多的需求開始在淘寶等綜合電商平臺上得到滿足後,綜合電商平臺就獲得了指數級的增長,而垂直電商平臺則不僅失去了銷售額還喪失了用戶。

本質上,電商是基於「人」的生意。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消費觀念不斷更新迭代,對生活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端商品和服務的需求與日俱增。在此契機下,寺庫推出業內首個一站式高端服務產品「寺庫禮賓服務」,從高端用戶的親身體驗出發,超越線下的服務邊界,為寺庫會員量身打造更極致、更全面的高端定製化服務。

寺庫盈利之道

奢侈品電商本質上並不屬於垂直電商,而是與大眾消費品電商完全不同的另外一個領域。正因為如此,京東的奢侈品平臺TOPLIFE,和天貓的奢侈品頻道LuxuryPavilion,一直都沒能佔領奢侈品電商市場,而是長久以來被寺庫這個「垂直電商」牢牢佔據市場第一的位置。

和大眾消費品電商一樣,奢侈品電商也需要遵循「人」的邏輯,而非「場」的邏輯。奢侈品電商最早實踐者之一的寺庫,也是最早明白這個道理的平臺,並將奢侈品電商的品牌定位,升級為了精品生活方式服務平臺。

寺庫的新定位不再是從品類出發,而是從用戶出發,「用戶需要什麼,就做什麼。」

寺庫推出的褚柑,是只佔總產量3%的頂級尚品,禮盒蜂蠟以防止冷藏時塌陷,內置食用注意事項說明;收購凱撒旗下旅行社,為用戶定製高端專屬旅行項目;為用戶提供送貨上門服務,同時帶去不同的顏色和尺碼,供用戶現場挑選等。

在高端農產品、高端生活方式、高端旅遊、高端酒、高端出行等方面,寺庫四面出擊,不斷擴展布局,已然不再僅僅是個賣奢侈品的電商網站。

和大眾消費品用戶追求一站式需求滿足一樣,奢侈品消費品用戶也是一樣。不一樣的是前者統一的訴求是性價比,而後者的統一訴求是高端體驗。

本質上,人們消費奢侈品,不單單是買一個很貴的包,戴一快很貴的表,而是買的一種文化象徵,是滿足的對上流社會更高端生活方式的一種追求。

在越來越富足的當下,消費者越來越講求消費過程中的體驗,單純背個LV包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用戶的訴求,用戶需要方方面面都有高端感的消費體驗。

最精品的水果、獨特且舒心的旅遊線路、收到貨時服務隨之而至的體驗等,這些都是奢侈品用戶同時也需要的產品與服務。

寺庫看清趨勢,及早布局,才實現了降維打擊,築起了厚厚的護城河。在用戶心中,寺庫品牌的獨佔性越來越強,用戶越來越多流向寺庫,消費頻次和維度也隨之增多,黏性也隨之增強,最終像阿里一樣,賺到了全行業都賺不到的錢。

而最可怕的是,這樣的優勢具有獨佔性,即後來者再也很難獲得同樣的優勢。(作者:肖楠)

相關焦點

  • 從賣二手包到賣私人飛機 寺庫:其實我不是奢侈品電商
    以二手包寄賣起家的寺庫開始賣私人飛機了!消息一傳開的時候,奢侈品行業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   「這有什麼奇怪的,我們兩年前就開始賣飛機了,目前已銷售2架,銷售額近1000萬元。」寺庫CEO李日學不以為然地說。
  • 奢侈品電商寺庫的發展之路
    寺庫作為眾多的奢侈品電商之一,開始並不出挑,但是從2011年開始發力,三年共拿到了2億美元左右的巨額融資(據公開披露顯示),創下了我國奢侈品電商的融資之最。在資本的助力下,寺庫開始逆勢成長,不管是銷售額還是用戶規模的增長都維持在一個相對較高的水準。
  • 不斷迭代商業模式 寺庫成奢侈品電商領先者
    全球知名戰略諮詢公司貝恩發布報告稱,今年全球奢侈品市場將萎縮23%,但中國境內的奢侈品消費將逆勢上揚48%。而寺庫,又是全球奢侈品電商中獨特的一極。把握住中國消費市場的特點、捕捉到國內消費習慣的變化,寺庫深耕國內市場的經驗以及不斷迭代的商業模式,在全球奢侈品電商行業中都實屬領先。
  • 寺庫能否避開奢侈品電商的怪圈?
    在各大公司的二季度財報潮中,寺庫獨樹一幟,終於發布了其一季度財報。  這個誕生了今年618大促期間最壕單品——百達翡麗星空蒼穹款(售價為266.7萬)的平臺,死死堅守在奢侈品電商領域,似乎想在這條路一直走到黑。但是到了現在才公布一季報的寺庫,財務表現卻並不好。
  • 為什麼寺庫夠在全球奢侈品電商行業保持領先?
    全球知名戰略諮詢公司貝恩發布報告稱,今年全球奢侈品市場將萎縮23%,但中國境內的奢侈品消費將逆勢上揚48%。而寺庫,又是全球奢侈品電商中獨特的一極。把握住中國消費市場的特點、捕捉到國內消費習慣的變化,寺庫深耕國內市場的經驗以及不斷迭代的商業模式,在全球奢侈品電商行業中都實屬領先。
  • 寺庫早已不是奢侈品電商了!不服看看2017全年財報
    配飾、服飾為奢侈品線上銷售的主要品類,美容和珠寶和腕錶也表現出了強增長潛力。 受全球奢侈品市場強勢增長的帶動,寺庫在Q4迎來了四個季度中的最大增幅,第四季度GMV為19.43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3.9%;淨收入總額14.116億元,同比增長60.5%。
  • 「奢侈品+直播」 寺庫都玩出了哪些新花樣?
    答案當然是直播帶貨。薇婭、李佳琦、羅永浩……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標籤:帶貨主播。他們創造了一個個的銷售記錄,也使得直播網購漸漸成為一種新的消費業態和潮流。奢侈品+直播,不同平臺為何效果相差甚遠?在這樣的浪潮席捲下,對於品牌商而言,「上直播是常態,不上直播是另類」;而對於消費者而言,「邊看直播邊下單是常態,拒絕直播網購則是落伍」。
  • 「英版寺庫」Farfetch上市,奢侈品電商兩強相爭背後的估值疑竇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垂直電商收穫了2點人生的經驗:一是活下來真是苦逼的奇蹟;二是小而美的路子越來越難走,必須建立大品類。所以我們看到,唯品會不僅自建物流,還推出了唯品金融;聚美優品在共享充電寶和空氣淨化器上進行探索;寺庫也在高端農產品、高端生活方式、高端旅遊、高端定製等方面不斷擴展布局,不再僅僅是個賣奢侈品的電商網站。
  • 寺庫晚來的財報:奢侈品電商直播來救?
    而在經歷了數個月的低迷之後,國內奢侈品市場也逐漸回暖,許多奢侈品品牌都在積極拓展並加強線上線下與消費者互動的方式,也讓奢侈品電商平臺迎來新的機遇。 作為國內奢侈品電商平臺之一的寺庫,今年的財報總是來得特別晚,在2020第四季度即將結束的時候,寺庫才發布了第三季度的財報。
  • 探秘奢侈品電商寺庫:建立奢侈品鑑定養護基地
    DoNews 8月1日消息(記者 石丹 )坐落在北京高碑店一座3000平米的基地,就是奢侈品電商及高端消費服務平臺寺庫的奢侈品鑑定養護基地。該基地是目前國內唯一的一家奢侈品鑑定與養護工廠,並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奢侈品消費市場增長迅猛,當前消費者除了購買之外,對於其關聯的貨品和售後服務的要求都越來越高。因此寺庫網從2009年10月就成立了奢侈品養護中心,分別在2013年、2014年通過了奢侈品養護和奢侈品鑑定兩項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目前寺庫奢侈品鑑定品類已達100多個。
  • 奢侈品電商寺庫融資之後:將在海外開設實體店
    DoNews 8月5日消息(記者 石丹)從爆發到遭遇滑鐵盧,奢侈品電商僅用了不到三年時間,當這個概念逐漸遇冷的時候,寺庫再次宣布獲得融資。 在CEO李日學看來,這是因為寺庫突破了單純的線上售賣概念,開始向奢侈品鑑定、售後服務、實體店運營延伸。獲得融資之後,寺庫的重點投入方向將集中在服務環節以及海外市場的擴張。 如何擴張海外市場? 2008年,奢侈品電商寺庫第一家「庫會所」在濟南開業。6年時間裡,寺庫在專業鑑定、奢侈品二次流通、售後服務三模塊上建立了行業標準。
  • 寺庫估值不到4億美元,這就是奢侈品電商的終局?
    但是,由於阿里巴巴、京東等已經佔據大部分奢侈品電商市場份額,寺庫競爭優勢並不明顯,而投資者也對奢侈品市場整體發展走向並不樂觀。我們認為,寺庫線上想像空間並不大,主要看點在於線下店面建設。綜合對比唯品會等電商平臺運營效率,以及寺庫自身業務表現和展望,我們給予寺庫估值區間為21-24億元,略低於當前股價。
  • 揭秘:奢侈品電商死了那麼多,為啥只有寺庫上市了?
    八姐現在還森森地記得,當年最火的奢侈品電商有神馬佳品網、尚品網、走秀網、尊享網等等,每個都火火地融了好多錢說要大幹快上,不過,最終這些網站要麼死了要麼也不太景氣了。另外,你以為只有國內的奢侈品電商日子不好過?其實國外的好多奢侈品電商也都過得不咋地了。那麼,為什麼最終是寺庫在屍體成堆的奢侈品電商網站中活了下來,並最先上市了呢?
  • 奢侈品電商爆發前夜 這次站在風口上的是寺庫
    上述報告指出,在全球奢侈品消費萎靡的情況下,中國境內的奢侈品消費將逆勢上揚48%,達到3460億元。報告預計,到2025年,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其中一大推動力就是千禧一代線上消費習慣的養成。在奢侈品電商爆發前夜,國內奢侈品電商領頭羊寺庫緊密布局,力求抓住這場機遇。
  • 當「接地氣」直播遭遇「高大上」奢侈品 詳解寺庫的奢侈品直播生意經
    答案當然是直播帶貨。薇婭、李佳琦、羅永浩......,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標籤:帶貨主播。他們創造了一個個的銷售記錄,也使得直播網購漸漸成為一種新的消費業態和潮流。 為何不同的平臺做奢侈品直播,效果卻相差如此巨大?答案是:專業。的確,寺庫作為奢侈品直播平臺與其他電商直播平臺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寺庫作為一家成立12年且一直專注在奢侈品行業的電商公司,其在奢侈品供應鏈方面有更深厚的積累,更加專業。特別是在商家管理、運營、鑑定、客服、物流等方面都有非常豐富的奢侈品直播基地的整體把控能力。
  • 繼寺庫後,劉強東投資的奢侈品電商Farfetch成功IPO
    奢侈品電商上市之路難卻仍然有前赴後繼者,今年6月份,歷峰集團旗下奢侈品電商YNAP宣布退市完成私有化,意味著全球奢侈品上市電商僅剩寺庫一家在堅守,「退市潮」的出現或預示著此行業的衰退,可見落入垂直電商的陷阱確實可怕。
  • 趣店入股難以「挽救」 奢侈品電商第一股寺庫宣布擬退市
    中國奢侈品電商第一股寺庫近日宣布擬從納斯達克退市。在寺庫發布的多份財報數據顯示,其淨利潤和營收已多個季度出現下滑,趣店入股也不能「挽救」其營利不佳之勢。寺庫擬私有化報價較發行價縮水1月11日下午,中國奢侈品電商第一股寺庫宣布,該公司董事會已收到該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李日學發出的初步且無約束力私有化建議書。
  • 尚品網破產,寺庫、珍品網等奢侈品電商們還能走多遠?
    1、成立於行業興起之時2008年是奢侈品電商興起之年,這一年走秀網、美西時尚、寺庫等奢侈品電商先後成立,先驅者們嘗到甜頭後,後起之秀緊隨而上。隨著8090後消費力的顯現,品牌方和電商巨頭也看了這其中的利益,品牌方搶佔線下,以阿里、京東為代表的電商巨頭圍攻,奢侈品電商的新一輪洗牌開始了。2016年以來,唯品會營收和用戶環比持續下滑。與2015年巔峰時期相比,如今唯品會美股的市值只剩當年的三分之一。遭遇同樣困境的還有寺庫,作為奢侈品上市的唯一電商,2017年上市首日股價就下跌23%,至今,寺庫的市值僅剩巔峰時期的一半不到。
  • Jing Daily:全球奢侈品電商網站滿意度排行榜Shopbop第一,寺庫第二
    這項研究是針對6月份對5000多名中國奢侈品消費者的一項在線調查。調查要求受訪者根據10項標準,對過去6個月在中國運營的17個奢侈品電商平臺(其中5個是西方品牌)的客戶體驗進行打分。榜單上有25個品牌,從Chanel、LV和Dior等頂級奢侈品牌,到Paul Smith、Maje和Kate Spade等更平價的奢侈品牌。五家非中國奢侈品電商的業績都不錯。報告顯示,亞馬遜的高端時尚電商平臺Shopbop在服務滿意度方面排名第一。瑞士奢侈品集團歷峰集團(Richemont)旗下的Net-a-Porter位居第三。
  • 寺庫快手做「加法」,奢侈品帶貨做「乘法」
    寺庫實力足,快手接地氣。一個是亞洲最大的奢侈品電商,一個是深受大眾喜愛的直播新貴,寺庫+快手會碰撞出怎樣精彩的火花?用直播給奢侈品帶貨,看似簡單的加法,卻讓高端奢侈品有了人間煙火氣,銷售額一路飆升。寺庫與快手在收益上均顯示出了巨大的乘法效果。01「超級推薦」顯威力1秒鐘售空寺庫Gucci虎頭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