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給細菌表面穿上了一層完整的納米塗層「外衣」。仁濟醫院供圖
中新網上海7月30日電 (記者 陳靜)給細菌藥物穿上智能外衣,精準實現腸道菌群調控?這已經成為現實。
記者30日獲悉,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劉盡堯課題組通過將細菌單獨限制在完整的納米塗層「外衣」中,使細菌暫時失活,而後在目標位置精準智能釋放所包裹的細菌,快速恢復原有生命活性,實現精準診療效果。
研究成果在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論文截圖
這種方法大大提高了細菌在體內遞送過程中的有效性等,同時也被證明了在治療腸道致病菌感染以及調控腸道菌群方面出色效果。研究團隊告訴記者,按需復活細菌,為製備相關智能生物製劑提供了重要的手段,並有望在臨床應用上實現轉化。相關成果在《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雜誌發表。
微生物菌落對於維持人類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多種疑難雜症,如炎症性腸病,糖尿病,多發性硬化症,自閉症和某些癌症的發病機理、進展和治療都與微生物群落組成有關。
細菌在向體內遞送過程中很容易易位進入其他組織,給人體健康帶來嚴重的副作用。劉盡堯告訴記者,腸道共生菌的易位,可能會破壞腸道上皮屏障,引起機體細菌感染。
據介紹,研究人員給細菌表面穿上了一層完整的納米塗層「外衣」。這層納米塗層「外衣」能夠識別周圍環境,當它被遞送到不合適的地點的時候,細菌暫時失活並免受侵蝕;而當細菌被遞送到正確的地點的時候,「外衣」則能快速脫去,釋放細菌並恢復活性,發揮細菌的功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