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方面對中國開發者的制裁仍在升級。
從揚言封禁 TikTok、到允許微軟收購但要收中間費、再到淨網行動、以及這兩天針對騰訊和字節跳動的 45 天禁令,美國對中企的制裁,不斷升級,在字節跳動之外,近兩天的禁令波及了更多的出海企業,如騰訊、阿里,而「不受信任的中國 App」更是沒有明確定義。中國出海企業,無論大小,都在思考下一步的出海策略。
大廠頻頻中招 美國市場還要做嗎?
「美國市場還是要做的,畢竟用戶基數大,而且用戶的付費能力還很強,這是全球多數市場不具備的優勢」。一位在美國做青少年社交的初創企業告訴白鯨出海。根據 Sensor Tower 的數據顯示,2019 年抖音+TikTok 的收入中,美國市場用戶支出達到 3600 萬美元,佔比 20%,僅次於中國。進入 2020 年之後,抖音在國內加速變現,中國市場的收入佔比越來越高,但美國依然是抖音+TikTok 的第二大市場。
同樣地,在娛樂社交賽道的 BIGO LIVE,在年初將策略轉向重點拓展成熟市場。在歡聚集團發布 2020 年 Q1 財報的時候,李學凌表示「BIGO LIVE 在北美、歐洲、中東和日韓澳新這四個地區中的任何一個地區,都可以達到和 YY 直播一樣的規模,這意味著未來 BIGO LIVE 的總營收規模將至少是 YY 直播的四倍」。
而從近幾個月 BIGO LIVE 擠進全球非遊戲 App 暢銷榜 Top10,且一直沒有落榜來看,成熟市場的滲透,對 BIGO LIVE 的營收貢獻非常重要,而美國是最大收入市場。Sensor Tower 數據顯示,2020 年上半年 BIGO LIVE 在海外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的應用內購預估收入達到 1.77 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 2 倍。收入最高市場是美國,佔比 33.8%,約為整個收入的 1/3。也就是說美國市場的月均流水可能在 1000萬美金左右。另外的例子也不少,如今年下半年計劃赴美上市的跨境電商 App SHEIN。
而對於做休閒遊戲的一些中小開發者,也向白鯨出海表示,雖然做休閒遊戲沒有文化門檻,但美國市場是少數能賺到錢的市場之一。不論是依靠內購還是做廣告變現,「美國市場還是要做的」是大多數中小企業給白鯨出海的答案。
而相比於初創企業繼續做美國市場的堅定態度,更多的大型廠商還在觀望階段,特別是在美國國務院發布淨網行動和川普宣布對 TikTok 和微信的禁令之後,阿里雲、騰訊雲在美國的訪問也可能會受限。而川普又將封禁範圍從字節跳動和 TikTok 身上又擴大到微信和騰訊,這放出了非常不好的信號。
那些已經在美國擁有了大規模用戶群體的廠商很有可能樹大招風,在這一系列的事件中受到牽連,而內容向、社交向可能更是比較容易踩雷的賽道。
「對新晉出海創業者來說,可能還是福音。新 App 不在監控名單中,賽道並沒有黃。但是老牌的中國出海 App 會遭到政府打擊,特別是存儲較多用戶信息並且提供雲服務的 App,畢竟名聲在外躲得過一時躲不過一世。」九日論道公號的主理人這樣認為,在自己做 App 出海的同時,他也在為出海企業提供諮詢服務。
一位常駐美國地區、看出海項目的投資人則表示,即使最近中美之間的摩擦讓整體出海局勢多了很多不可控因素,但是出海的大趨勢不會改變,中國的資本對美國項目的投資近期可能會減少,但不會切斷,一旦時機合適還是會出手。而且不僅是出海美國市場的中國企業,美國還有一些其他市場沒有的優質的國際化項目,比如 Club Factory 這樣從矽谷出來走向東南亞的優質項目。所以出海圈還是要繼續關注北美和國際市場,不能放鬆。
「其實從去年的貿易戰開始美國就已經對中國企業有了很多限制,但即便如此也沒影響到中國在美國的投資,所以也暫時不必對最近發生的一系列事件過於擔心。」
該投資人還稱,TikTok 出事之後大部分開發者可能會經歷一段時間的蟄伏期,主動放緩公關、業務的擴張等。但另一方面對創業者來說,美國市場還有很多機會,比如在疫情的影響下,美國擴張很快的電商、線下貿易等行業。創業者應該在整體放緩節奏的同時抓住這些機會。
相對於這位投資人的樂觀,一直關注美國對中企業實施打擊的浙江墾丁律師事務所資本市場負責人朱莎認為,「從美國之前對中興、華為等通信企業的打擊,到印度、澳大利亞等國家開始限制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發展,說明海外投資環境已經不是想像的美好,國家經濟發展疲軟、內部矛盾的撕裂,會加速投資環境惡劣化,而這也不是短暫的,中國對外發展網際網路業務的企業要適應這種越來越密集的挑戰。因為這會是一種常態。」
但她同時認為,企業也不要因此失去向外拓展的衝勁。「從這次事件可以看到部分國家、包括美國本土也有大量反對聲音,逆全球化還是暫時的,這也正是中國不少電子通信、網際網路企業在非洲、歐洲等地區逆勢增長的原因。」
只不過在方向不變的前提下,在策略上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
繼續進軍美國市場,業務和態度都要有轉變
淨網行動的新增計劃出來以後,雖然還未落地,而且限制的主要是大廠的發展,但對中小出海企業還是有影響。「很多出海美國的企業用的都是阿里雲」,一位做美國市場的創業者告訴白鯨出海。
也就是說如果阿里雲等整中國雲廠商在美業務被限制,中小創企的業務也無法順利進行,而多數中小廠商更傾向於提前反應。一些做美國市場的開發者告訴白鯨出海,他們已經在做雲遷移。另外很多中小型出海企業都在做主體切換,在新加坡或者業務部署地註冊新的公司主體。而根據觀察,一些大廠也在加緊切換,「只是不知道還有沒有用,大家都比較擔心」。
「建議出海美國的 App 首選亞馬遜雲。其次建議購買亞馬遜雲服務的時候,主體用海外帳戶,以免被關聯成中國企業。」九日論道 Ben 建議。
不利的一點是,亞馬遜雲比阿里雲價格更高,但是考慮到安全性,許多開發者還是不想冒險。
亞馬遜雲和阿里雲價格對比丨數據來源:Medium
現階段,儘可能保留住美國業務線的同時,中小開發者還要做更長遠的打算,選擇一些增長較快、對中國更加友好的市場,例如東南亞、俄羅斯、中東、拉美等。其中東南亞市場一直比較穩定,用戶量又大,是一個值得開發者考慮的市場。「不建議再將美國作為長期耕耘的主戰場,除非你有條件真正地在美國開設公司。美國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開放,因為它的開放始終服務於American First。」Ben 建議。
除了業務層面的戰略調整,朱莎表示,這次美國總統有權封禁 TikTok 的一個砝碼是,CFIUS 有權推翻 TikTok 對 Musical.ly 的收購。CFIUS 是美國內部一個跨政府部門的委員會,成員來自美國財政部、國土安全部、國防部、能源部等等,其主要職責是審查外國投資者在美國進行投資或收購對國家安全的可能影響。最初它只是給整體提供諮詢意見,但隨著時間推移,影響力越來越大。2007 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投資和國家安全法》(FINSA),根據 FINSA 的規定,總統和 CFIUS 都有權從「國家安全」角度考慮,禁止或暫停外國投資者對美國企業的投資。CIFUS 過去主要審核的是業務併購對國內實體經濟利益的影響,川普在 2018 年 8 月籤發的《外國投資風險評估現代化法案》(FIRRMA),將個人隱私和數據上升到國家安全層面,一些與之相關的併購交易進入審查範圍, 「 自願」 申報也被 CIFUS 修改為了特定條件下的「強制申報」(外國投資者收購某些涉及關鍵基礎設施、關鍵技術或美國個人信息等相關類別的美國企業)。美國財政部又在 2020 年 2 月 13 日頒發生效了關於《外國人在美投資的新規》(Provisions Pertaining to Certain Investm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byForeign Persons),新規和 FIRRMA 都將個人隱私和數據上升到了國家安全層面。
本次 CIFUS 提出重新審查 TikTok 在 2018 年收購 Musical.ly 的交易,其根據就是 FIRRMA 法案授予了 CIFUS 重新開始已完成審查的權限,以強制申報原則為切口,重新審查該收購交易。
「投資結構、政府關係與當地的監管體系,已經是網際網路企業出海布局不可忽視的層面。「朱莎表示,「提前防範才能減少被動局面。」
「TikTok 的案例告訴其他的出海開發者,除了技術層面,需要考慮的問題還有很多,比如收購海外的公司時,要考慮 CFIUS 的規則,比如如何遊說國外政府,處理好政治問題。中國企業出海是一個長期而且充滿鬥爭的過程,TikTok 也算是做了一次積極的探索。」 出海創業、也做自媒體的李自然在近期的一期 Vlog 裡如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