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冬,大部分人都沒逃過咳嗽的「糾纏」。尤其是到了夜晚,反反覆覆咳嗽,令人非常難受。那麼,為什麼我們的身體一到冬天就容易出現咳嗽?
咳嗽:身體的保護機制
當我們忍不住咳嗽時,表明身體已經「出事」了。而咳嗽對於身體來說,是一種保護機制,可以通過「咳嗽的反應」把呼吸道裡的痰液以及有害物質咳出去。
冬季天氣乾燥、寒冷,人體水分蒸發加速,容易出現口乾舌燥、鼻塞咽痛等不適,感冒咳嗽自然就來襲了。
在中醫看來,咳嗽分為「外感」、「內傷」這兩類。其中,「內傷咳嗽」是久咳,要就醫治療;「外感咳嗽」則與風、寒、燥、熱等邪氣侵襲所致。
因此,「外感咳嗽」分為:
寒咳:有稀白的鼻涕或痰、咳嗽聲重、喉嚨癢;
熱咳:有黏稠黃痰、咳聲嘶啞、口乾、咽喉腫痛;
燥咳:乾咳、痰少而黏、咽喉幹痛、唇鼻乾燥;
溼咳:咳嗽頻率高、多白痰。
如果是想緩解或預防咳嗽,除了吃藥恢復之外,一些輕度的症狀還能通過日常的食補,起到化痰止咳之效。
5種食物堪稱「天然止咳藥」
咳嗽難忍?不妨根據自身情況,試試以下5種純天然的、日常就能輕鬆獲得的止咳食物吧!
01
羅漢果:清熱止咳
羅漢果被譽為「神仙果」, 味甘、性涼,藥性平和,善清肺熱、生津止渴、化痰止咳等。
經動物實驗證明,羅漢果甜苷可明顯減少小鼠咳嗽次數,具有鎮咳的作用,不僅如此,其還明顯增加小鼠支氣管排痰量,表明可促進腺體分泌,達到祛痰的效果。
因此,羅漢果果實的單方和複方廣泛用於治療急慢性氣管炎、扁桃體炎、咽喉炎等。
注意:不宜過量服用,羅漢果喝多了易損傷脾胃,影響腸胃功能;體質寒涼、夜尿頻繁者不宜飲用羅漢果水,否則會加重症狀。
02
青橄欖:潤燥止咳
青橄欖又名青果,《本草綱目》中記載:「此果雖熟,其色亦青,故俗稱為青果。」
中醫認為,青橄欖味甘酸、性平,有清熱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除煩醒酒之功效。此外,青橄欖富含維生素和不飽和脂肪酸,能被人體吸收。
注意:氣虛質體質者忌食或少食;食用時避開高鈣食物,因為其含一些酸性物質,易與食物中鈣質發生化學反應,影響胃腸對鈣的吸收。
03
陳皮:理氣消炎
民間一直流傳著「百年陳皮,千年人參」的說法,而陳皮,是我們熟悉不過的中藥材。
陳皮善於理氣,它含有一些天然的消炎成分,可幫助排出肺部的氣,緩解氣管中的炎症,燥溼化痰。它還含有的揮髮油成分有刺激作用,能使痰液咯出,減少咳嗽的不適。尤其是有支氣管炎的人,可試試煮陳皮水改善。
注意:氣虛體燥、陰虛燥咳、吐血及內有實熱者慎服;陳皮不宜與半夏、南星同用,也不宜與溫熱香燥的藥同用。
04
白蘿蔔:消食化痰
白蘿蔔含辛辣成分,可促胃液分泌,能夠消食化痰,如果出現食滯,吃白蘿蔔最合適不過。
不知你有沒有試過,把白蘿蔔切成厚厚的片兒,放在嘴裡咀嚼,蘿蔔別咽下去,直到把白蘿蔔汁嚼幹。雖然這麼吃會有些辛辣,但如果能忍受這味道,嚼上兩三片,可止咳。 此外,白蘿蔔熟吃則能順氣,尤其和豬肉、羊肉等一起燉著吃,效果更佳。
注意:由於白蘿蔔有下氣之效,不宜搭配補氣藥材吃(人參、黃芪等),否則影響效果;脾虛、老慢支、哮喘患者,最好不吃白蘿蔔。
05
枇杷葉:止咳和胃
《本草綱目》記載:「枇杷能潤五臟、滋心肺,枇杷的全身都是寶。」枇杷含有的苦杏仁甙是潤肺止咳的好幫手,也是枇杷膏裡的主要有效成分。
止咳的枇杷膏等藥,一般是枇杷葉作為原料入藥。枇杷葉性微寒、味苦辛,它含有枇杷苷、烏索酸和總三萜酸,這些是枇杷葉抗炎、止咳的主要成分,具有清肺止咳、化痰平喘等功效。
注意:枇杷葉屬寒性,多吃腸胃易受寒;枇杷葉表面布滿絨毛,如不清洗乾淨,食用後細毛可能黏附在咽喉壁,導致咳嗽加重;胃寒嘔逆、肺寒咳嗽者不宜食用。
提醒大家,這些食物只是一種輔助治療的方式,並不能代替藥物治療,如果咳嗽沒有得到太大的改善,建議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
遠離冬季咳嗽,預防是前提
注意保暖及擋風
呼吸道是人體的第一道關卡,如果風寒入侵,很易感冒,從而引發咳嗽。所以,大家出門應儘量穿高領衣服,或戴口罩、圍巾,保護呼吸道。
飲食清淡
咳嗽大多是呼吸道受刺激後的生理反應。最好清淡飲食,大家可適當進食一些養陰生津的食物,如百合、蜂蜜、梨、蓮子、銀耳等食物。
多喝水
溫水能把呼吸道裡的過敏物質稀釋、清除,減少呼吸道的過敏反應。
來源/未央健康
原標題:《【跟著木蘭姐姐學養生】燥熱、咳嗽多痰?5種「天然止咳食物」家中就有》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