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院案例:土地主管部門是否為土地證書的頒發機關?

2020-12-24 徵地拆遷法律知識

徵地拆遷中,被拆遷人的土地權利證書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那麼,土地權利證書有哪些,由哪一級機關頒發?頒發對象是誰?土地主管部門是否為土地證書的辦法機關?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西北政法大學物權與土地研究所聯席所長史西寧律師通過河南高院的一個典型案例來為大家解析土地證書的頒發機關到底是哪些機關?在案件中,怎麼具體運用這個問題?

01案情概述∶河南省A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認定B公司持有的第08-09號《國有土地使用證》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之規定,作出172號註銷決定。該爭議土地自1991年以來一直由B公司佔有使用,並且於1992年辦理了國有土地使用證。B公司不服,向A市人民政府申請複議。A市人民政府經複議作出9號複議決定,維持了該處理決定,B公司不服,提起訴訟,請求撤銷172號註銷決定及9號行政複議決定。二審、再審支持了B公司律師的觀點,認為A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作出的本案被訴行政行為沒有法律依據,依法應當撤銷,裁判結果仍是撤銷被訴行政行為,對原審裁判結果不再變更。

02土地權利證書土地權利證書有《國有土地使用證》、《集體土地使用證》和《集體土地所有證》、《土地他項權利證明書》等

《國有土地使用證》、《集體土地使用證》和《集體土地所有證》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頒發。《土地他項權利證明書》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管理部門頒發。

《國有土地使用證》頒發對象是依法使用國有土地的單位和個人。

《集體土地使用證》頒發對象是依法使用集體土地的單位和個人。

《集體土地所有證》頒發對象是依法擁有集體土地的農民集體。

《土地他項權利證明書》的頒發對象是土地他項權利人。

03依法分析∶一、因涉案不動產權證的訴訟時效已超20年,不應受理A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註銷登記的申請。因撤銷涉案不動產權證的訴訟時效已過法律救濟期限屆滿,喪失撤銷不動產權證的勝訴權,為維護法的安定性,不能再通過註銷登記,實現撤銷不動產權證的目的,否則將損害行政機關的權威性,行政行為的穩定性。

二、本案涉案土地系用於養殖,屬於農業用地,A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認定的用於非農業建設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

三、A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認定涉案土地性質為集體所有錯誤。A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作出註銷決定前,涉案土地已轉為國有,並依法取得不動產權證,因涉案地塊轉為國有,認為買賣合同無效,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

四、關於涉案國有土地證頒證的行政主體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五條規定,單位和個人依法使用的國有土地,由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登記申請,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書,確認使用權。涉案國有土地證書的填發機關欄中加蓋有項城縣人民政府公章,且項城縣人民政府是法定的行政主體,故該頒證行為的行政主體是項城縣人民政府。雖然在土地證書中存在國土管理部門也加蓋印章的情形,但屬於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在登記頒證過程中的審核業務範疇,並非土地證書的頒發機關。

五、關於行政機關的自我糾錯問題。行政機關對已作出行政行為的自我糾錯,屬於自我監督的性質,是依法行政原則的貫徹和落實。在對原行政行為作出存在錯誤應予糾正的審核認定後,應當遵循誰行為、誰主體而誰糾錯的原則。《河南省實施<土地管理法>辦法》第十一條規定,土地登記和頒發土地證書後發現有錯登、漏登或者有違法情節的,原登記發證機關應當依法更正,收回或註銷原發土地證書,換發新的土地證書。該法規明確規定對已作出行政行為發現有誤的,由「原登記發證機關」作為糾錯主體而依法更正。本案中,A市原國土資源局是土地登記的辦理部門,雖然具體負責對涉案土地登記的調查與處置,但該土地證書的頒發機關是A縣(市)人民政府,A市原國土資源局作為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在調查後,應當向A市人民政府呈報調查結果,由A市人民政府對以自己名義及法定職權內的土地證書作出處理決定,但A市原國土資源局對不屬於其法定職權範圍內的頒證行為直接以自己名義作出處理決定,沒有法律依據,屬超越職權。

史律師評析涉案國有土地證書的填發機關欄中加蓋有縣(市)人民政府公章,且縣(市)人民政府是法定的行政主體,故該頒證行為的行政主體是縣(市)人民政府。雖然在土地證書中存在國土管理部門也加蓋印章的情形,但屬於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在登記頒證過程中的審核業務範疇,並非土地證書的頒發機關。

行政機關對已作出行政行為的自我糾錯,屬於自我監督的性質,是依法行政原則的貫徹和落實。在對原行政行為作出存在錯誤應予糾正的審核認定後,應當遵循誰行為、誰主體而誰糾錯的原則。

國土資源局是土地登記的辦理部門,雖然具體負責對涉案土地登記的調查與處置,但該土地證書的頒發機關是縣(市)人民政府,國土資源局作為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在調查後,應當向縣(市)人民政府呈報調查結果,由縣(市)人民政府對以自己名義及法定職權內的土地證書作出處理決定,但國土資源局對不屬於其法定職權範圍內的頒證行為直接以自己名義作出處理決定,沒有法律依據,屬超越職權。

相關焦點

  • ...法判例:如何判斷被訴土地登記行為是否符合公共利益、土地使用...
    海南一中院於2005年8月3日作出(2005)海南行初字第117號行政判決,責令澄邁縣政府和澄邁縣國土局於判決生效後三十日內給華琦公司頒發200畝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書。澄邁縣政府、澄邁縣國土局不服提出上訴,海南高院於2008年6月16日作出(2005)瓊行終字第168號行政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澄邁縣政府及澄邁縣國土局不服,向海南高院申訴。
  • 最高法院:土地閒置滿兩年,哪些理由可以阻止土地被政府收回?(附9個...
    本文通過最高法院的一則經典案例分享司法經驗,同時在延伸閱讀部分對最高法院、各地高院的典型案例作出總結。裁判要旨一、《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三通一平」費用由土地使用權人負擔,作為土地出讓方的政府機關仍負有協助促成三通一平的義務。
  • 土地出讓合同履約違約金衡平問題研究
    從以上最高院四則案例的裁判路徑來分析,最高院在土地出讓合同的違約金問題上,主流的價值取向為支持違約金數額是可以調整的。無論是採取調低違約金的日計算比例,還是採取縮短違約金計算期限的方式,其實質殊途同歸。 (四)地方的探索和做法。
  • 2020年土地新規定,四大證書或將停止發放,土地將不會重新分配
    土地對於農民來說是生活的重要來源之一,沒有土地就無法生存,可見土地對農民多麼的重要,而當下國家對農村的土地進行管理也都是愈發的嚴格,並且也退出了很多的一些政策,那麼2020年土地新規定具體的有哪些?土地糾紛如何處理?
  • 高院判決:現行法律並沒有限制集體土地上的所有房屋均不能轉讓!
    高院判決:現行法律並沒有限制集體土地上的所有房屋均不能轉讓!1、當事人以涉案房屋屬於違法建築為由主張買賣合同無效,但依照我國城鄉規劃法的規定,認定涉案房屋是否屬於違法建築是當地規划行政主管部門的職權範圍,法院無權直接認定涉案房屋是否屬於違法建築,當事人雖主張涉案房屋是違法建築,但未提供當地規划行政主管部門作出的認定結論,且涉案房屋買賣合同也不具有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無效情形,故該合同應認定為有效。
  • 案例分析|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登記屬首次登記還是轉移登記
    在實踐工作中,他結合自身工作需要,撰寫了一系列涉及不動產權利和登記等方面的案例分析文章,這些文章對自然資源部門實踐工作及土地權利人維護自身權益具有指導和借鑑價值。經其授權,我們將陸續予以刊發。2007年2月,市政府為鐵礦有限公司頒發了第053號國有土地使用證,證載土地使用類型為劃撥,用途為商業,面積為4773平方米,其宗地圖顯示,宗地範圍包括糧店佔用土地,但不包括糧店門外西側約3平方米土地(即涉案爭議土地)。2005年,杜某購買了上述糧店房屋並辦理了房屋所有權證。
  • 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增值稅的稅務籌劃及案例分享
    由於開發當時土地成本較低,如果按查帳徵收方式進行清算,需要補稅近1000萬元。於是,甲公司故意隱瞞相關資料,以造成資料缺失的假象,從而採用核定徵收方式進行清算,在清算申報環節無需補稅。主管稅務機關通過向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函調等方式,獲得了整個項目開發必備的核心資料後,要求甲公司按照查帳徵收方式進行清算。最終,該項目需補稅近1000萬元。
  • 最高檢發布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訴訟典型案例
    最高檢發布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行政公益訴訟典型案例2017年7月以來檢察機關督促收回國有財產和國有土地出讓金410億餘元12月1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9起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行政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為各地檢察機關拓寬相關領域案件線索
  • 甘肅省頒發首批《農村集體土地使用證》
    經過4年多的不懈努力,我省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日前,全省首批6.36萬宗《農村集體土地使用證》在臨夏回族自治州頒發。臨夏州成為全省首個通過省級驗收開展發證工作的市(州),在全國也走在了前列。  第一個領到《農村集體土地使用證》的是臨夏市枹罕鎮王坪村泉灣農民馬維俊。
  • 土地確權包括哪些土地?土地確權登記依據哪些資料文件?
    近年來,全國各地陸續開展了土地確權工作,有些地區的土地確權工作持續的時間比較久,於是有朋友就很疑惑,感覺最近連續幾年村裡都在做土地確權的事情,有人就問,土地確權每年都要做嗎?對於土地確權大家也有很多疑問,下面我們來了解下大家最關心的幾個土地確權問題。一、土地確權包括哪些土地?
  • 最高法院案例: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實施機構不具有產權界定的職權
    【裁判要旨】《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國家徵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後,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並組織實施。被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當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徵地補償登記。」根據上述規定,被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到當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徵地補償登記。
  • 河南平頂山投資上億項目被疑無手續,負責審批的主管部門領導稱「不...
    圖:平頂山市泰順達物流園項目大門據知情人士透漏,該物流園項目全稱為「平頂山市泰順達物電商倉儲物流園項目」,項目建設單位為平頂山市泰順達物流園有限公司,總投資26000萬元,總用地面積土地使用者需要改變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土地用途的,應當徵得出讓方同意並經土地管理部門批准,依照有關規定重新籤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調整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並辦理登記。
  • 如何更改土地使用者姓名
    一、如何更改土地使用者姓名 (一)土地登記 1、辦理程序:受理——地籍調查——審核報批——註冊——登記——頒發農村集體土地使用證。 3、審核 先由鄉鎮國土資源管理所進行審核,再報縣國土資源局審核,審核用地材料是否合法,用地界線是否無爭議,用地面積是否準確。
  • 【典型案例】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要區分是行政處理決定還是行政...
    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認為,關於案涉土地是劃撥地還是出讓地的問題。第一,海口農商行於2016年申請換發取得涉案土地證,該證登記的使用類型為劃撥。海口農商行對此並未提出過異議或請求登記機關予以更正。海口農商行雖然舉證證明曾向原土地使用權人支付過相應價款,但該費用並不是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繳納的土地出讓金。
  • 農村土地確權那些事 看懂才能不吃虧
    今年是土地確權的收官之年,大家向史律師提了很多相關方面的問題,今天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史西寧律師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多長時間發證?
  • 100%股權轉讓中主要資產是土地及建築物,是否涉及土地增值稅?
    100%股權轉讓中主要資產是土地及建築物,是否涉及土地增值稅? …… 九、本通知執行期限為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具體可根據實際情況聯繫主管稅務機關核實。 感謝您的諮詢!上述回復僅供參考,若您對此仍有疑問,請聯繫12366或主管稅務機關。
  • 企業遇到拆遷,有關賠償和補償應當由哪個部門來承擔?
    但是在拆除之後,再尋找是哪個機關實施的時候,都予以了否認。企業拆遷引起的賠償和補償,應當向哪些機關來主張呢?北京楹庭路永強律師通過一個案例來跟大家一起探討下相關的法律知識。某科技公司與杭州某區主管部門的行政訴訟,2016年某科技公司的一個網吧被強制拆除,電腦、空調設備都被強制移除。
  • 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行政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為從源頭上解決問題,雁塔區院聯合省、市、區三級養老保險主管機關進行座談,對養老金追繳程序、追繳措施和行政執法、刑事司法銜接等問題進行討論交流。在已有刑事案件證據基礎上,走訪約談相關行政部門主管人員和涉案幼兒園負責人,詢問買賣偽造教師資格證書的幼兒園教師,並通過跨區域協同辦案,與江蘇省徐州市檢察機關共同分析兩地同案犯的刑事證據材料,對同案犯製售假證的數據信息與新昌縣領取獎勵補助人員名單逐一比對,查明偵查機關尚未掌握的偽造、買賣教師資格證書騙取獎勵補助的事實。同時將發現的新證據分別移送江蘇省徐州市檢察機關和新昌縣院刑事檢察部門。
  • 督促收回國有財產和國有土地出讓金410億餘元!最高檢發布9起典型案例
    9起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行政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為各地檢察機關拓寬相關領域案件線索,加大辦案力度,規範辦案提供指引。為從源頭上解決問題,雁塔區院聯合省、市、區三級養老保險主管機關進行座談,對養老金追繳程序、追繳措施和行政執法、刑事司法銜接等問題進行討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