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院判決:現行法律並沒有限制集體土地上的所有房屋均不能轉讓!

2020-12-07 澎湃新聞

高院判決:現行法律並沒有限制集體土地上的所有房屋均不能轉讓!

2020-12-02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裁判要點:

關於集體土地上非宅基地房屋買賣合同的效力問題。

1、當事人以涉案房屋屬於違法建築為由主張買賣合同無效,但依照我國城鄉規劃法的規定,認定涉案房屋是否屬於違法建築是當地規划行政主管部門的職權範圍,法院無權直接認定涉案房屋是否屬於違法建築,當事人雖主張涉案房屋是違法建築,但未提供當地規划行政主管部門作出的認定結論,且涉案房屋買賣合同也不具有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無效情形,故該合同應認定為有效。

2、當事人以涉案房屋並非在本集體組織成員之間轉讓為由主張買賣合同無效,但依照土地管理法的規定,集體土地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現行法律限定在集體組織成員之間轉讓的地上建築物,一般是指建造於農民宅基地上的房屋,並沒有限制建設於集體土地上的所有房屋均不能轉讓,而涉案房屋所佔用的集體土地顯然不屬於農民宅基地的範圍,故該項主張法律依據不足。

3、當事人以涉案房屋買賣合同存在違法行為主張合同無效,而當事人本身是涉案房屋的出賣人,在其明知違法的情況下,仍轉讓房屋,並以此為由主張合同無效,屬於惡意抗辯行為。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20)魯民申2917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單縣三禾製衣有限公司,住所地單縣經濟技術開發區。

法定代表人:李道銀,總經理。

委託訴訟代理人:王軍,重慶金渝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申秋萍。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王玉美。

再審申請人單縣三禾製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禾公司)因與被申請人申秋萍、王玉美確認合同無效糾紛一案,不服山東省菏澤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魯17民終334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查,現已審查終結。

三禾公司申請再審稱,涉案房屋既無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也無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屬於違法建築,按照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有關會議紀要精神,涉案房屋買賣合同應依法認定無效。涉案房屋佔用的土地屬於集體土地,建設於集體土地上的此類房屋只能在集體組織成員之間進行轉讓,而被申請人屬於非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故申請人將房屋轉讓給被申請人所訂立的合同也應認定無效。單縣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單縣管委會)和單縣浮崗鎮人民政府(以下簡稱浮崗鎮政府)將案涉土地租賃給申請人進行非農建設,屬於以租代徵違反了土地管理法的強制性規定,亦應認定無效。被申請人為申請人設置合同陷阱,損害申請人的利益,申請人確認合同無效,原判決不予支持適用法律錯誤。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六)項的規定申請再審。

申秋萍提交書面意見稱,2016年2月被申請人與三禾公司訂立了房屋買賣合同,並已交付使用4年,合同已經履行完畢,該合同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且2017年8月單縣管委會、浮崗鎮政府與三禾公司訂立了解除合同協議書,三禾公司對房屋佔用的土地不再享有使用權,申請人對法律規定斷章取義,其再審申請沒有任何事實和法律依據,請求依法駁回申請人的再審申請。

本院經審查認為,關於涉案房屋買賣合同的法律效力問題,申請人主張涉案房屋未取得建設用地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手續,屬於違法建築,按照本院有關會議紀要的精神,應依法認定無效,原審判決認定涉案房屋買賣合同有效適用法律錯誤。本院對此審查認為,依照我國城鄉規劃法的規定,認定涉案房屋是否屬於違法建築是當地規划行政主管部門的職權範圍,法院無權直接認定涉案房屋是否屬於違法建築,申請人雖主張涉案房屋是違法建築,但原審中並未提供當地規划行政主管部門作出的認定結論,且涉案房屋買賣合同也不具有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其他無效情形,故原判決認定雙方訂立的涉案房屋買賣合同有效於法有據。關於涉案房屋買賣合同的當事人主體資格問題,申請人主張涉案房屋佔用的土地為集體土地,依照土地管理法的規定,涉案房屋只能在農村集體組織成員之間轉讓,而被申請人不具有受讓涉案房屋的主體資格,申請人將涉案房屋轉讓給被申請人所訂立的合同亦應認定無效。依照土地管理法的規定,集體土地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現行法律限定在集體組織成員之間轉讓的地上建築物,一般是指建造於農民宅基地上的房屋,並沒有限制建設於集體土地上的所有房屋均不能轉讓,而涉案房屋所佔用的集體土地顯然不屬於農民宅基地的範圍,故申請人的該項再審主張法律依據不足。對於申請人與單縣管委會、浮崗鎮政府訂立的案涉土地租賃合同的效力問題,申請人主張單縣管委會和浮崗鎮政府將土地租賃給申請人進行非農建設,屬於以租代徵,違反了土地管理法的強制性規定,亦應認定無效。經本院審查,申請人提出的一審訴求中並未主張其與單縣管委會、浮崗鎮政府訂立的土地租賃合同無效。再者如前所述,集體土地區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現行法律限制入市流轉的標的物是集體農用地,特別是耕地不能用於非農建設,申請人原審中未舉證證明案涉土地的性質是農用地,還是集體建設用地或者未利用地,故申請人的該項再審主張理據不足。申請人若認為單縣管委會和浮崗鎮政府的用地行為違法,可以向當地人民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反映。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申請人主張涉案房屋買賣合同和土地租賃合同存在違法行為,均應認定無效,而申請人本身是涉案房屋的出賣人和土地的承租人,在其明知違法的情況下,仍轉讓房屋和承租土地,並以此為由主張合同無效,屬於惡意抗辯行為,原審不支持申請人的訴求也具有法理基礎。

綜上,再審申請人三禾公司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六)項規定的情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之規定,裁定如下:

駁回單縣三禾製衣有限公司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王永起

審判員 柴家祥

審判員 張 華

二〇二〇年五月七日

法官助理 柴 華

書記員 王亞男

轉自:法律一講堂

編輯丨段全志

審核丨李冬華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高院判決:現行法律並沒有限制集體土地上的所有房屋均不能轉讓!》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集體土地上非宅基地房屋買賣合同的效力認定
    新上任村委會領導經過街道辦會議,統一清算村內帳目,後經過查實,該廠房土地為集體工業用地,從權屬上認定為該宗土地歸村集體所有。清算小組認為在未經過村委和全體村民表決同意的情況下,修蓋房屋,並自行買賣,侵犯了村委會和村集體的利益。因此,同年,村委會把張某和李某告上了法庭,請求法院判決合同無效。
  • 最高院:未經批准轉讓劃撥土地上的房屋是否有效?
    轉讓、出租、抵押前款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分別依照本條例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的規定辦理。」上述條文均未明確規定違反該條文的行為無效。且在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房屋轉讓糾紛中,認定劃撥土地上的房屋買賣合同有效,繼續履行合同,不會侵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 「案例分析」房屋轉讓的,土地使用權一併轉讓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三條規定,房屋被依法徵收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同時收回。上述規定即「房隨地走」、「地隨房走」房地一體主義的法律規範體現。房屋不可懸空而建,它必然依附於土地而存在。我國國有土地使用權一般通過劃撥或者轉讓的方式供受讓方使用,經依法登記,土地受讓方獲得土地使用權證書,後受讓方在依法取得的房地產開發用地上建成房屋的,應當憑土地使用權證書申請房屋所有權證書。農村宅基地由村集體經濟組織分配給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使用,經依法建設符合鄉村規劃,該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依據宅基地使用權證書和符合規劃證明向縣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申請房屋所有權證書。
  • 農村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個人與個人之間能否買賣或者能否繼承?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農村地價隨之大增,致使宅基地買賣現象日益嚴重,很多在外地工作的年輕人將其在農村的房屋予以繼承後再轉讓給城裡人,所得的轉讓款在城市購買房屋;也有的想在農村買個好地段的房子;還有的想將自家的房子捐贈給一些貧苦居無定所的人。那到底這些行為是否合法呢?
  • 宅基地轉讓有法律風險!這些注意事項,你知道嗎?
    土地互換後,原、被告各自都按互換到的土地實施管理,一直以來都沒有異議。2012年,原告陳某安等依法申請使用互換到的土地建房,並於當年10月份對該土地進行平整。但在平整過程中,被告陳某安等不願意了,以對換土地耕種,沒有對換土地建房為藉口而抗阻原告施工。
  • 村民有集體土地使用權可以轉讓嗎?
    集體土地使用權可以轉讓,但僅能轉讓給本集體成員,且不可以轉讓用於非農業建設。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併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 鹹陽一宗房屋租賃糾紛引出土地轉讓疑雲
    本來屬於貿易總公司的土地怎麼就到了鄭德生的手裡?趙旭和武功縣對外經濟貿易總公司原總經理楊崇義均認為,在土地使用權轉讓過程中,鄭德生以欺騙手段違法辦理了房產證,但法院卻據此認定該土地所有權歸鄭德生個人,「這明顯導致國有資產所有權違法違規流失給個人所有。」鄭德生本人不願就此事作出回應。
  • 集體土地可以轉為國有土地嗎?能否買賣?
    中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土地的所有制形式包括國家所有(全民所有)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二種形式。 2018年3月,我國正式開展農村房屋不動產登記發證試點工作。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修改土地管理法的決定,新修訂的土地管理法已於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 徵地拆遷,房屋所有權人和土地使用證人不一致,如何補償?看完知道了
    我國的土地性質是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制,也就是說依附於土地上的建築物和土地分為兩個主體,土地所有權歸囯家和集體,地上建築物所有權歸個人,為了避免兩個主體出現不同的歸屬,設立了建築物所有權與宅基地使用權必須歸同一個人的原則,即現行的「房隨地,地隨房」的原則。
  • 高院發布:關於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行政案件若干問題審理指南...
    來源:江蘇高院轉自:法眼觀察特別提示:凡本號註明「來源」或「轉自」的作品均轉載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2)沒有法律、法規授權進行房屋徵收補償的開發區管理機構作出房屋徵收決定,應認定沒有職權依據。28、土地性質的審查(1)審查徵收範圍內的土地性質是否為國有土地。
  • ...法判例:如何判斷被訴土地登記行為是否符合公共利益、土地使用...
    本案雖為土地登記案件,但因土地與房屋均屬於不動產,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的規定均以登記作為發生物權變動的生效要件,土地登記與房屋登記的法律後果相同,故當事人主張善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應當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房屋登記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進行審理。人民法院在行政訴訟中對善意取得進行認定時,應當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的規定審理善意取得是否成立。
  • 農村集體土地,應當辦理農用地轉用手續
    被拆遷人面對行政機關拆遷自身房屋的時候或者之前,要自我檢查自家的房屋是屬於城市國有土地還是屬於農村集體土地。國有土地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規定決定徵收的法定機關屬於市、縣人民政府,農村集體土地依據《土地管理法》,應當辦理辦理農用地轉用手續,取得國務院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
  • 重慶市土地房屋權屬登記條例
    前款所稱土地使用權,包括建設用地使用權(含地表、地上及地下)、農用地使用權(不含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  第四條 土地房屋權利的設立、轉讓、變更、限制、更正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五條 土地房屋權屬登記實行屬地管轄。
  • 集體土地上企業拆遷流程 拆遷前必須發布擬徵地通告
    集體土地上企業拆遷的流程首先要發布能夠讓集體村民能夠知曉的公告,然後再徵求集體村民的意見,再根據村民的意見來制定相應的拆遷流程,之後在補償然後再進行拆遷撤離等。那麼集體土地上企業拆遷流程是什麼呢?接下來就有的小編為大家來解答。
  • 海安法院判決駁迴轉讓方訴求
    記者4日從海安法院了解到,隨著上訴期的過去,該院審結了這起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案,認定多年前轉讓協議真實有效,判決駁回吳某返還宅基地的訴求。  吳某與熊某曾是海安某塑料廠的員工。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塑料廠為解決職工住房困難,利用企業資金劃撥土地後無償分配給職工自費建房。吳某向單位申請後獲得可供建造二上二下樓房的宅基地,並打下了房屋的地基。然而,由於吳某家庭經濟困難,施工未能繼續進行。
  • 案例分析|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登記屬首次登記還是轉移登記
    2007年2月,市政府為鐵礦有限公司頒發了第053號國有土地使用證,證載土地使用類型為劃撥,用途為商業,面積為4773平方米,其宗地圖顯示,宗地範圍包括糧店佔用土地,但不包括糧店門外西側約3平方米土地(即涉案爭議土地)。2005年,杜某購買了上述糧店房屋並辦理了房屋所有權證。
  • 農村土地如何「三權分置」?確權是第一步,不能讓違法者獲益
    而通過轉讓這一買斷式流轉獲得承包地經營權不為法所許,不符合廣大農民戀土和無法完全離開土地基本保障的現實,也不符合國家保障農民長遠利益和保持農村穩定的改革方向。簡單講,現行土地承包製度是建立在改革初期的小農戶分散經營基礎上的,不能很好地兼顧土地流轉情形各方的核心利益,也不能包容土地的適度規模經營,導致土地的閒置浪費和規模經營主體的土地需求無法有效滿足問題並存。
  • 遇到房屋產權證糾紛怎麼辦?逾期辦理房屋產權證糾紛案案例
    故,本案並沒有超過訴訟時效。一審法院認為:原告與被告籤訂的合同是雙方在自願、平等的基礎上的真實意思表示,沒有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故該合同合法、有效。雙方均應按合同的約定履行各自的義務。根據合同約定,樓宇完工後,被告負責統一向市房地產管理部門登記機關辦理產權登記領證手續。
  • 最高法院案例:房屋買賣未過戶,拆遷補償款歸誰所有?
    孫建國系將有證和無證的房地產一併轉讓給秦宗孝,不存在未轉讓無證房屋的事實,一審、二審對此均作出了明確的認定。(二)二審判決將無證部分房屋的補償費予以剔除,認為不屬於人民法院受案範圍,裁定駁回秦宗孝對此起訴,並直接予以處理,是錯誤的。1.二審判決將涉案無證房屋等同於違法建築是錯誤的,事實上無證房屋合法性已得到國家相關行政機關的認定。
  • 最高法院:已被查封的房地產轉讓合同,照樣合法有效
    濟南中院判決:確認《協議書》部分無效;魅力四射公司返還從金龍公司取走的相關文件。 三、魅力四射公司不服,上訴至山東高院。山東高院認定會議紀要和協議書應為有效,判決駁回金龍公司的起訴。 四、金龍公司不服,向最高法院申請再審。最高法院裁定駁回金龍公司的再審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