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電腦換自研晶片是一場革命,但消費者可以再等等

2020-12-14 界面新聞

記者 | 36氪 王毓嬋

如同預期,蘋果 Macbook 也用上了自家研發的晶片。11 月 11 日凌晨,搭載 M1 晶片的 Macbook Air、Mini、Pro 相繼亮相。

這是 36 年來蘋果 Mac 電腦首次使用自研晶片。在這之前,Mac 是唯一不在蘋果自家晶片上運行的產品。而iPhone,iPad,Apple Watch 和 Apple TV 均已在蘋果自研晶片上運行。

Macbook Air

對於蘋果來說,這麼做的好處是很明顯的——從英特爾轉向自研晶片,能使蘋果對 Mac 的性能、功能和啟動時間有更多的控制權。更重要的是,自研晶片能將 Mac 與蘋果產品矩陣內的其他產品,如 iPhone、iPad 等,綁定得更緊密,從而形成一個更通達的生態。

打破產品間的壁壘,是蘋果這兩年的一個重要戰略方向。

隨著M1晶片採用 ARM 架構,新版 Mac 電腦可以跑 iPhone 和 iPad 的應用,原本在 Mac 上搜不到的應用和遊戲都會出現了,蘋果電腦的應用生態將出現大爆發。

去年 10 月,蘋果公司改進了 Mac Catalyst,讓 iPad 程序直接在 Mac 上運行,開發者無須再為同一個應用寫兩次代碼,設計兩套 UI 界面。這是蘋果打通 iOS、iPadOS、watchOS、macOS 等幾個系統之間壁壘的一個小印證。

不過,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蘋果正在基於新晶片重建研發生態,這意味著現在入手新 Macbook 還是有風險的。

對於開發者來說,蘋果從英特爾晶片,再到如今換用 Arm 架構晶片,需要時間對應用進行遷移。根據蘋果的預測,過渡期可能長達兩年。所以,拿到手的 Macbook 應用是否齊全仍然是個問題。

M1 帶來了什麼?

首先當然是性能的提升。

M1 作為一款 SoC 晶片,基於 Arm 架構,是蘋果首款採用 5 納米製程打造的個人電腦晶片。它封裝了 160 億個電晶體,集成了蘋果最快的中央處理器核心和最快的個人電腦集成顯卡,將中央處理器速度提升至最高 3.5 倍,將電池續航時間最高提升至上一代 Mac 機型的 2 倍。

M1

其次,ARM 版的 Mac 將可原生執行 iPhone 和 iPad 的應用。也就是說,使用 M1 的電腦是可以直接跑 iOS 和 iPadOS 的應用的。這意味著 Mac 上 App Store 應用數量的大爆發,許多原本在 Mac 上搜不到的應用和遊戲都會出現了。蘋果的生態會更趨向一體化。

當然,理論上講是這樣。實際操作上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的過渡。

目前,蘋果也允許 iOS 應用的開發人員選擇不將應用上架到 M1 Mac 的應用商店。所以,現在有很多熱門 iOS 應用無法在搭載 M1 處理器的 Mac 上使用。

發布會開始前一天,海外科技媒體 9to5Mac 經過查詢發現,新 Mac 上沒有 YouTube 應用,也沒有 Google 家的其他幾個必備應用,如 Google Maps、Google Drive 和 Gmail 等。海外主流社交應用 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Messenger、Snapchat 也都不在 Mac App Store 裡,視頻流媒體應用 Amazon Prime Video 和 Disney+ 也不在。

一些熱門遊戲,如 Candy Crush,Among Us 和《真實賽車 3》目前也不在 M1 Mac 的應用商店裡。

需要強調的是,目前不能使用不代表 Mac 正式發貨時還不能使用,當然也不代表到時候就一定能用。從蘋果的角度來說,保證熱門應用正常上線一定是頭等大事;從開發者的角度來說,雖然上線 Mac 應用商店也很重要,但 iOS 應用畢竟不是為滑鼠互動設計的,要保證用戶體驗肯定還需花時間調整。

蘋果自己的應用已經優化好了。發布會上,蘋果展示了針對 M1 處理器優化的應用圖標設計。另外,Adobe 等第三方開發者的通用應用程式也將陸續推出。Lightroom 將在下月推出,Photoshop 將在明年推出。

打通自家產品的硬體和軟體生態不只是蘋果的路線。

「我本人去看 WWDC(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的時候,發現華為的戰略跟蘋果的戰略完全是一樣的。只不過我們用了自己更容易理解的說法。」今年 9 月,華為消費者業務 CMO 朱勇剛在接受 36 氪採訪時說。

在 6 月的 WWDC 上,蘋果展示了 MacOS Big Sur,並稱之為「Mac OS X 推出以來 macOS 最大的設計更新」。它將與 M1 一起,從硬體和軟體上打破 Mac 與其他蘋果產品之間的隔閡。

華為與蘋果在戰略上不謀而合。據朱勇剛介紹,華為的戰略叫「全場景」,也叫「1+8+N」。「全場景」是從用戶角度出發的說法,1+8+N 是從產品角度出發的說法。展開來說,1+8+N 是華為正在努力構建的「兩個生態」之一。這「兩個生態」一個是 1+8+N 的硬體生態(手機+智慧屏、音箱、眼鏡、手錶、耳機、車機、平板、PC+智能家居、運動健康、出行等),另一個就是芯-端-雲能力開放的 HMS 軟體生態。

從這個角度來看,華為與蘋果想做的事情確實如出一轍。對於兩家產品種類豐富的消費電子企業來說,構建生態閉環更能夠把消費者圈在自己品牌之內。可以說這是從「單打獨鬥」到「打群架」的升級。

從英特爾到 Arm,一場危險的大遷徙

蘋果不是第一家要在電腦中用 Arm 架構晶片替代英特爾的公司。

微軟曾試圖通過 WIndows RT 作業系統和 Surface RT(電腦+平板)向 ARM 平臺遷移,又在 2016 年推出過全面支持 ARM 生態系統的 Windows 10,相關設備包括華碩 NovaGo 和惠普 ENVY X2 等,但市場表現都不太好。

2019 年 11 月,微軟又推出了運行 64 位 ARM 處理器的 Surface Pro X,雖然在外觀上很出色,但仍然有非常嚴重的軟體兼容性缺陷。

Surface Pro X

一個現實的問題是,電腦用 Arm 處理器代替英特爾,需要應用開發者做很多額外的工作。大多數 Windows 應用只在 X86 架構上運轉,所以要讓它們順利在搭載 Arm 處理器的電腦上跑起來,等於讓開發者們參與一場大遷徙。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覺得折騰有意義。

蘋果今天要面臨一樣的問題。雖然 ARM 版 Mac 理論上可直接執行 iPhone 和 iPad 的應用,但仍然有很多電腦應用開發者要參與遷移。

蘋果提供了兩種方式來輔助遷移。

發布會上,蘋果公司軟體工程高級副總裁克雷格·費德裡吉(Craig Federighi)介紹了 Universal apps,它可以視執行的硬體自動為開發者選擇合適的二進位碼,但前提是開發者仍然需要為兩種架構都編譯程序。

在有 Universal app 之前,替代方案是 Rosetta 2 轉譯器。第一代 Rosetta 曾經在賈伯斯時期,輔助開發者從 PowerPC 轉譯到英特爾架構,現在,它可以將英特爾 X86-64 的軟體轉譯到 ARM 64。據蘋果在發布會上的介紹,Rosetta 2「簡便易操作」,可以讓開發者們不更改架構,就直接適配到 ARM。

當然,聽起來容易,做起來未必不難。開發者的遷移意願如何,還有待繼續觀察。即便強如蘋果,這也不是一場一定會勝利的戰役。蘋果在全球 PC 市場的份額不到 10%,開發者為之折騰的動力可能並沒有那麼強。

所以,如果你只是一名普通消費者,建議還是等新 Macbook 出來後看看評測視頻再決定要不要買吧。畢竟連蘋果都預計要給開發者留出兩年過渡期。

相關焦點

  • 蘋果電腦換用自研晶片是一場革命 但消費者可以再等等
    來源:36氪原標題:焦點分析 | 蘋果電腦換用自研晶片是一場革命,但消費者可以再等等  文|王毓嬋如同預期,蘋果Macbook也用上了自家研發的晶片。11月11日凌晨,搭載M1晶片的MacbookAir、Mini、Pro相繼亮相。這是36年來蘋果Mac電腦首次使用自研晶片。
  • 焦點分析 | 蘋果電腦換自研晶片是一場革命,但消費者可以再等等
    文 | 王毓嬋編輯 | 蘇建勳如同預期,蘋果 Macbook 也用上了自家研發的晶片。11 月 11 日凌晨,搭載 M1 晶片的 Macbook Air、Mini、Pro 相繼亮相。這是 36 年來蘋果 Mac 電腦首次使用自研晶片。在這之前,Mac 是唯一不在蘋果自家晶片上運行的產品。
  • 浪人觀察:蘋果自研電腦晶片能否引領PC走進新時代?
    來源:新浪數碼蘋果公司宣布Mac電腦將轉向公司自主定製的處理器相關閱讀:蘋果首次線上開發者大會 五大系統更新 自研電腦晶片終登場蘋果自研電腦晶片亮相,首款產品預期年底上市新浪數碼 於澤在剛剛結束的蘋果WWDC2020上,作為壓軸大戲,蘋果放出大招公布了自研晶片的計劃,蘋果公司宣布Mac電腦將轉向公司自主定製的處理器
  • 蘋果自研ARM架構電腦晶片,兩年取代英特爾
    在WWDC20召開之前,業內人士紛紛預測蘋果很可能會放棄多年來的合作夥伴英特爾,在Mac電腦上轉用自己的晶片。KASednc果不其然,在WWDC20上,有近四分之一的時間被用於介紹蘋果自研電腦晶片以及蘋果芯Mac電腦。
  • 蘋果電腦或使用自研晶片 ARM和英特爾之戰再開啟?
    (原標題:蘋果電腦或使用自研晶片 ARM和英特爾架構之戰再開啟?) ARM的崛起,源於定製化場景越來越多,再加上晶片生產成本下降,晶片設計公司也在增多,市場空間大為增加。蘋果電腦自研晶片,籌謀已久。
  • 蘋果(AAPL.US)換芯簡史:晶片如何改變蘋果的電腦產品線?
    蘋果(AAPL.US)換芯簡史:晶片如何改變蘋果的電腦產品線?(AAPL.US)換芯簡史:晶片如何改變蘋果的電腦產品線?  昨天凌晨,蘋果(AAPL.US)發布了第一款用於 Mac 的自研 ARM 架構 CPU,M1。同時發布的還有三款搭載 M1 晶片的新電腦:MacBook Air、MacBook Pro、和 Mac mini。  5 個月前的 WWDC 上,蘋果宣布 Mac 未來將不再使用 X86 架構的英特爾(INTC.US)處理器,轉而使用蘋果自研的 ARM 架構晶片。
  • 蘋果自研處理器M1確實牛,但重度PC用戶還是再等等
    今天凌晨,蘋果又又又一次召開了新品發布會,正式為大家帶來了基於全新自研處理器M1的筆記本電腦和Mac主機。
  • 蘋果自研電腦晶片來了!現場飆性能,首次展示秘密實驗室
    其自研晶片整合了大量的子單元,包括CPU、GPU、神經引擎(Neural Engine)、先進電源控制模塊、安全隔區Secure Enclave等等,這些技術與蘋果的軟體整合在一起時,會提供無與倫比的性能體驗。比如高性能GPU將為每一臺Mac帶來更上一層樓的圖形性能。
  • 蘋果換芯簡史:晶片如何改變蘋果的電腦產品線?
    阿爾法公社 重度幫助創業者的天使投資基金 ━━━━━━ 阿爾法公社說:從PowerPC到Intel再到自研的基於ARM的M1晶片,蘋果Mac電腦的晶片幾經變遷
  • 蘋果換芯簡史:晶片如何改變蘋果的電腦產品線
    今天凌晨,蘋果發布了第一款用於 Mac 的自研 ARM 架構 CPU,M1。同時發布的還有三款搭載 M1 晶片的新電腦:MacBook Air、MacBook Pro、和 Mac mini。5 個月前的 WWDC 上,蘋果宣布 Mac 未來將不再使用 X86 架構的英特爾處理器,轉而使用蘋果自研的 ARM 架構晶片。在蘋果 34 年造電腦的歷史裡,這樣的轉換發生過三次。
  • 蘋果11日再開發布會,首款自研電腦晶片或亮相
    關於這次發布會的內容,關注度最高的可能就是蘋果首款自研電腦晶片。蘋果首款自研電腦晶片的信息,是在WWDC開發者大會時公布的,蘋果認為晶片是硬體的核心也是產品的根本。蘋果的自研晶片將採用ARM架構,官方稱新晶片將有更高的擴展性、高性能GPU、專業能力更強, 神經引擎更強。
  • 蘋果投入十多年終於推出自研電腦晶片,但這為什麼利好華為?
    2005年,蘋果決定放棄IBM的Power PC,採用英特爾處理器,同年與英特爾達成協議,英特爾成為蘋果獨家處理器供應商。從2006年開始,蘋果在電腦上一直採用英特爾處理器。與英特爾長達14年的深度合作,如今走到了尾聲階段。庫克在今年春季自家的開發者大會WWDC上,將宣布自研Arm架構Mac晶片視作「歷史性的時刻」。
  • 蘋果換芯簡史:晶片如何改變蘋果的電腦產品線?
    Mac 未來將不再使用 X86 架構的英特爾處理器,轉而使用蘋果自研的 ARM 架構晶片。在蘋果 34 年造電腦的歷史裡,這樣的轉換發生過三次。每一次轉換,緊隨其後的都是一場計算機革命。過去十幾年蘋果自研晶片的技術積累,終於在 Mac 上開花結果。
  • 蘋果自研M1晶片Mac電腦開啟預售!要不要買?
    昨日凌晨,蘋果發布了三款新Mac電腦,包括13英寸的新MacBook Air,13寸的新MacBook Pro已經全新Mac Mini。三款新品均搭載了蘋果專門為Mac打造的,基於ARM架構的Apple M1晶片。
  • 蘋果電腦將採用自研晶片
    今年WWDC除了一些軟體更新之外,還有一個重磅的點,就是蘋果電腦要更換處理器了——蘋果將在全新Mac產品中全面引入自研ARM架構晶片而非繼續使用英特爾晶片。這將是蘋果MAC電腦在使用英特爾晶片15年後逐漸與其「分手」的重要一步,也是蘋果公司在自研電腦晶片領域的重要裡程碑。有行業分析稱,這或許會改變英特爾在電腦晶片領域的壟斷地位。
  • 蘋果11月11日再開發布會,自研晶片Mac電腦或亮相
    據悉,最近蘋果再發邀請函,確認將於當地時間11月10日在Apple Park首款自研晶片的Mac要來了?關於這次發布會的內容,關注度最高的可能就是蘋果首款自研電腦晶片。蘋果首款自研電腦晶片的信息,是在WWDC開發者大會時公布的,蘋果認為晶片是硬體的核心也是產品的根本。目前的猜測指向一種基於ARM架構的MacBook Pro,可能是13英寸MacBook Pro的改進版。
  • 替代英特爾PC晶片兩年過渡期 蘋果走向全產品晶片自研
    來源:中國經營報替代英特爾PC晶片兩年過渡期 蘋果走向全產品晶片自研本報記者/秦梟/北京報導想像一下在海浪的最前端衝浪是什麼感覺,一定很興奮刺激吧;再想像一下在浪的末尾學狗刨遊泳,一點意思都沒有。蘋果用自研的Arm架構SoC晶片取代x86處理器,實現了全線產品從底層的深度集成,能充分協同軟硬體性能,實現更低的功耗。」「芯」之所向10年的摩託羅拉、10年的PowerPC、15年的英特爾,而這都源於蘋果對「芯」的追求。從智慧型手機的A系列晶片,到智能手錶的W系列晶片,到T系列安全晶片,再到H系列藍牙晶片,蘋果在其「芯」版圖上的擴張從未停止。
  • 外媒爆料:採用了自研晶片的蘋果Mac電腦將引入Face ID功能
    近日,博士留意到資深科技爆料者「iHacktu Pro」指出:蘋果將於美國時間9月8日於線上舉辦發表會,會上會公布新的iPhone、Apple Watch、無線充電板 AirPower、iPad。而在10月27日還會有另一場發表會,將會公開首批搭載 Apple Silicon 晶片的Mac電腦。
  • 蘋果自研晶片M1正式發布,電腦晶片的攪局者不再擠牙膏
    新產品很重要,不過真正的One more thing卻是蘋果自研晶片M1,一顆蘋果決心要做好的晶片,首次亮相帶來的數據也是驚豔眾人。蘋果自研晶片M1作為蘋果第一款自研晶片,採用了ARM架構,最新5nm製程工藝內布置160億電晶體,就這麼一塊小晶片內集成了集成了中央處理器
  • 蘋果換「芯」,自研晶片轉正,實力強悍iPhone12甘居第二
    之所以如此重視,是因為蘋果又研發出了自己的晶片:Apple M1,這款自研晶片已搭載在自己的Mac電腦產品上發布了。這次一口氣發布了3款搭載M1晶片的Mac電腦,分別是新款 MacBook Air、13 英寸版本的 MacBook Pro 和 Mac m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