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有趣了,打壓華為出現連鎖反應,給半導體行業提了個醒

2020-10-03 Tech分析獅

因為華為,我們知道了5G,而因為5G,我們看到了國產手機的薄弱之處,老美一紙禁令讓華為數十年的晶片設計能力只能受困於紙上談兵,致使華為晶片的短板問題越來越明顯,時至今日還沒有行之有效的替代措施。可實際上,在此較量中,老美自身的短板問題也開始凸顯,要不然不會有250億美金的扶持計劃。

此前據日經亞洲報導,老美預計用250億美金扶持本土的晶片製造業,並且還希望擁有尖端技術的晶片巨頭能去建廠。要知道,美國晶片行業曾經有三巨頭,雖然企業規模還在,但是晶片的專注度上已經出現偏差。

以英特爾為例,在世界半導體的範圍中,英特爾等美企佔據比重超過47%。不過波士頓諮詢的數據顯示,在產能上,美企僅有12%,大多數都是無廠企業,晶片全由代工企業進行代工。也就是說,在打壓華為的同時,美企的話語權也在不斷降低,更重要的是,打壓華為不僅沒讓華為消亡,反而出現了連鎖反應,甚至可能讓老美迎來一場反噬。

據媒體報導,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限制多家供應商供貨華為,只會導致企業失去買家,增加企業的開發成本。另外臺積電還指出,不少國家和地區正在打造自身的供應鏈,而臺積電作為主要的晶片供應源頭,也要改進技術,利用工程師的創造力提升技術水平。儘管劉德音沒有明說,但在一些專業人士的眼中,美方肆無忌憚的科技霸權已經影響到了企業發展,未來淡化美技術的限制,或許將成為一種趨勢。

實際上,臺積電不是業內第一家想要實現「去美化」的企業,早在本月的月初,據第一財經報導,總部位於法國巴黎的達索系統就表示,將為中國企業提供新型的軟體設計模型,無論是在封裝方面晶片的堆疊,還是新的晶片製造模式,未來將會有進一步的動作。

所屬公司的內部人士透露,達索已經開始逐步實現「去美化」,降低美技術的開發比例,保證與用戶之間的合作關係。要知道,達索系統在不僅是全球創新設計領域領先的軟體企業,並且在國內的合作者超過100家,比如鐵建、中廣核以及上汽集團。

很明顯,這是打壓華為所出現的連鎖反應,同時打壓華為的舉動,還給半導體行業中的企業提了個醒,那就是一定要打造自身的供應鏈,「一招鮮吃遍天」的局面將不復存在。畢竟從臺積電等眾多代工巨頭的身上已經看到,擁有尖端技術是好事,可是反制的時候,企業是沒有任何主導權的,核心技術被「卡脖子」相當難受。如果脫離不了美技術的依賴,那麼誰也無法保證,自己國家的企業會是下一個華為。

這樣一來,局面就變得越來越有意思。一方面,國內的龐大晶片市場仍有拓展空間,各種電子產品更新換代速度的加快,背後都離不開半導體領域的發展,每年3000億晶片的進口額是令人垂涎的蛋糕。另一方面,美技術的介入是嚴重影響企業發展的,企業為了保證與用戶之間的合作和企業營收,就需要不斷弱化美技術的滲透程度,畢竟商人是利益為先,一旦實現「去美化」的進程,企業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和前途。

總的來說,當外力幹預到正常的商業發展時,是沒有完完全全的贏家的,即便是贏也會是一場慘勝,最終摧毀的則是整個產業鏈的正常供應,總有一方會被徹底孤立。要知道市場一直在,技術也是可以完全重新打造的,「去美化」最後一定是將老美推向孤立的境地。

相關焦點

  • 斷供華為之後,「連鎖反應」已出現,難怪美國半導體協會要阻止
    與此同時,在這種環境之下,一些非美技術供應商也受到了不同的影響,「連鎖反應」也隨之出現。斷供華為後,連鎖反應出現,非美技術供應商也受影響雖然華為的供應商之一AMS AG是一家奧地利公司,並且所生產的元器件也並不包含美國技術,但是華為手機業務上的整體受損,也對該公司的業務出現了影響。
  • 連鎖反應出現,斷供華為之後,美國晶片將面臨「雙重難題」
    作為科技行業的「敲門磚」,晶片一直都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因為從目前的各種產業和情況來看,晶片對我們越來越重要,同時晶片自主化和去美化對於我們來說也是越來越重要。從中興到華為,從晶片斷供到晶片技術限制,其實可以看出國產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斷供華為之後,美企巨頭接連宣布,這就是「連鎖反應」?
    隨著規則的不斷縮減外加挑戰的不斷升級,華為所遭遇的困境越來越艱難,阻礙也越來越強烈。其實造成這一切事情發生的主要原因,還是體現在美國通信行業的落後情況。當初在2G/3G/4G技術浪潮當中,美國佔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但是如今5G時代的出現卻在標誌著美國通信輝煌的落幕,這一點是讓美國無法接受的存在。
  • 打壓華為的後果出現:大量晶片庫存積壓,制裁是一把雙刃劍
    導讀:打壓華為的後果出現:大量晶片庫存積壓,制裁是一把雙刃劍!;不過好在華為擁有著全球數量最多的5G核心必要標準專利,所以就算是在5G訂單上失利,華為也能在後續的5G專利授權費上進行彌補;所以華為其實並不在乎5G領域被打壓;但自從華為被加入「實體清單」以後,就有不少美國科技企業斷供了華為,讓華為公司的發展也因此深受影響!
  • 打壓華為的後果出現:大量晶片庫存積壓,制裁是一把雙刃劍!
    導讀:打壓華為的後果出現:大量晶片庫存積壓,制裁是一把雙刃劍!起初,華為只是在國際5G市場上被打壓,這讓華為在5G領域也損失不小;不過好在華為擁有著全球數量最多的5G核心必要標準專利,所以就算是在5G訂單上失利,華為也能在後續的5G專利授權費上進行彌補;所以華為其實並不在乎5G領域被打壓;但自從華為被加入「實體清單」以後,就有不少美國科技企業斷供了華為,讓華為公司的發展也因此深受影響!
  • 華為晶片連鎖反應出現!高通損失20億大單,日本巨頭也申請供貨
    導讀:華為晶片連鎖反應出現!高通損失20億大單,日本巨頭也申請供貨!,誰也沒能想到一個小小的晶片竟然能引起整個行業的軒然大波。華為作為中國第一大的民營科技企業,同時又是世界排名前三的智慧型手機廠家,每年華為都將消耗大量的半導體晶片,可以說沒有了晶片對華為公司的發展將會是致命的打擊,與此同時,還將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 「連鎖反應」出現,美企巨頭傳來消息,這就是斷供華為的後果?
    隨著美國對華為各種的打壓措施,華為如今的處境可謂是到了腹背受敵的情況,一方面因為限制措施,導致華為業務無法順利開展,另一方面蘋果、三星等手機廠商對華為的手機市場份額也是虎視眈眈,準備乘虛而入,拿下這塊「蛋糕」。
  • 「斷供」華為沒有贏家,連鎖反應出現,高通、蘋果也未能全身而退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華為已經受到了重創,不僅遭受了零件方面的斷供,現在就連晶片製造也是一件很頭疼的事。不過,每件事都是一把「雙刃劍」,美國的這條規定不僅讓華為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也讓多家晶片企業蒙受了巨大損失,臺積電就是其中之一。尤其是最近,美科技巨頭不斷傳出壞消息,紛紛表示斷供華為的後果,已有「連鎖反應」。
  • 打壓華為現連鎖反應?美方傳來一則消息,缺口巨大,晶片積壓嚴重
    導讀:打壓華為現連鎖反應?雖然說面對打壓,華為公司也從未做出過任何的妥協和讓步,而且華為還一直在努力的向前發展著;進入到2020年以後,打壓措施更進一步,讓華為在晶片領域也將面臨巨大的斷供危機,在臺積電和中芯國際都表示無法給華為代加工晶片以後,華為的海思麒麟晶片也很有可能將因為無法生產而成為絕唱!
  • 打壓華為「副作用」出現,晶片行業庫存積壓嚴重,還沒到最壞結果
    要知道MEI國在半導體行業的優勢明顯,技術領先,設備頂級,幾乎全球半導體代工企業都或多或少了依賴於MEI國的技術和設備。因此升級了晶片打壓以後,臺積電、中芯國際等也無法繼續幫助華為。現在對於整個半導體行業來說,就是八個字:旱的旱死,澇的澇死!其實從華為一出手就是1.2億枚晶片就可以看出來,華為每年的晶片需求量是很大的,這對於晶片行業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訂單來源。
  • 斷供華為的後果!美科技巨頭傳來壞消息:「連鎖反應」已經出現?
    眾所周知,現在的華為備受打壓,不僅遭受了零部件方面的斷供,現在連晶片的製造也是一個非常令人頭疼的事情。然而凡事都是一把「雙刃劍」,美國的規定不僅讓華為陷入到了進退兩難的地步,還讓多家晶片企業遭受到了嚴重的損失,而臺積電就是其中之一。特別是在近日,美科技巨頭不斷傳來了壞消息,紛紛表示斷供華為的後果,已經出現了「連鎖反應」。
  • 萬和證券——半導體行業點評:美國限制升級,華為供應鏈受全面打壓...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事件:55月月515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將華為的臨時許可再延長090天,推遲到02020年年88月月313日。同時,美國商務部還宣稱,正在修改一項出口規則,以阻止那些使用美國軟體和技術的外國半導體製造商在沒有獲得美國許可的情況下將產品賣給華為。對華為的限制進一步升級。
  • 為打壓華為,拿整個行業做「賭注」:美國半導體行業面臨三大危機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美國一意孤行,讓全球半導體產業格局發生重大改變。據悉,在最新的禁令中,華為無法對外採購包含有美國技術的半導體產品。令人遺憾的是,介於美國半導體技術在產業中的地位,幾乎全部的尖端製程工藝晶片都受到了限制。這一禁令,或導致華為旗下包括手機在內的多個業務陷入窘境,甚至是退出市場。當然,在全球經濟逐漸一體化的今天,華為受到的打壓,並非是唯一的影響,美企晶片巨頭們,也在這場博弈中損失慘重。
  • 封鎖華為連鎖反應出現,美國運營商「遭殃了」
    近期,全球科技圈都在圍繞著一件事情,美國對華為的打壓升級了。美國正準備通過修改出口規則來限制華為,不讓華為獲得一枚晶片。目前華為的手機業務帶來的營收已經佔了華為總營收一半,也就是說華為大部分的營收來源於手機業務,智慧型手機對晶片非常依賴,華為也正是因為有麒麟晶片才成為了全球第二手機廠商,所以川普放棄在5G領域打壓華為,通過晶片來限制華為的發展。
  • 美國打壓華為事件十問:為什麼我國半導體行業不必悲觀?
    2020 年 5 月 15 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稱美國商務部稱華為 「破壞」 實體清單,所以要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軟體設計和生產半導體;這則消息引發了外界對於華為和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擔憂。那麼,面對美國的科技霸權,華為公司該如何面對,中國半導體行業該如何走向自主可控,這些問題也引起了廣泛關注。
  • 華為被打壓的結果出現,國芯去美化再次加速
    華為被打壓的結果出現,國芯去美化再次加速本文由「科技熱點觀察」原創,獨家發布於「百度平臺」,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讓人非常意外的是,進入今年以後,美方的打壓力度突然加大了,不僅針對華為,而且連360、哈工大等沒有倖免,截止到目前,已經有300餘家企業或機構被打入「名單」之中,嚴重限制了國產科技企業的發展,尤其是華為,打壓更加徹底,8月17日重新推出的四條細則,徹底斷絕了華為自研晶片和外購晶片的道路,這已經達到嚴重影響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地步。
  • 華為被二次限制後,連鎖反應已經出現
    2020年華為艱難的一年,我們常常習慣給華為貼上中國民族的驕傲,中國企業的驕傲,因為華為確實我國爭光了,華為的5G技術已經領跑該世界的前沿,並且該系統,在半導體領域都已經有所突破了。自古英雄多磨難,也正如此華為的騰飛路上遭遇了重重的阻礙,不單單是5G技術,,還有晶片問題。
  • 美國打壓華為成全日本,日本半導體或動搖美國電子產業
    如此說來,美國對華為的升級的確對華為自身造成了限制,雖然一定程度上減緩了華為的發展勢頭,但美國動用一把雙刃劍來打壓華為首先,美國最近一次採取了對華為的打壓政策後,美國半導體行業選擇發聲,並且表示:這樣的禁令將會給整個半導體產業帶來災難性的破壞
  • 美企巨頭始料未及,斷供華為後果出現,千億資金也難以挽回損失
    因為華為屬於手機行業與通信行業的一大巨頭企業,每年都會給供應商提供大量的訂單和營收,所以對於這些供應商而言,華為是一個「大金主」,有了華為,營收將會提高一大截,沒了華為,可能自己的營收也將會面臨著下降。
  • 麒麟晶片也漲價了,麒麟晶片缺貨的連鎖反應已經出現
    麒麟晶片也漲價了,麒麟晶片終結的連鎖反應已經出現,因麒麟晶片庫存不足,華為Mate、P40、Nova系列漲價,並且購買華為手機還要以當天的報價為準。今年二季度,華為以5580萬部出貨量領先蘋果、三星。但由於斷供影響,華為很難保持長期領先,9月15日後將無法供應,麒麟晶片成為高端晶片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