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天津產權交易中心正式披露天津一號線軌道交通運營有限公司51%股權轉讓,轉讓底價10.75億元。信息披露日期為2020年6月17日,截至日期為2020年7月15日。
出讓文件顯示,項目資產總計1,049,659萬元,負債總計838,897萬元,轉讓標的對應評估價值107,594萬元。項目公司即天津一號線運營公司由天津市地鐵集團100%持股。2019年度為淨虧損0.35萬元。
出讓文件顯示,天津地鐵1號線(含東延線)存量PPP項目,市政府授權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作為本項目的實施機構,天津市地下鐵道集團有限公司作為項目的政府出資人代表。
地鐵集團通過轉讓所屬天津一號線軌道交通運營有限公司股權引入社會資本,與政府方出資代表共同組成項目公司,項目公司中政府方出資代表股權比例為49%,社會資本股權比例為51%。
披露文件稱,實施機構與項目公司籤訂《PPP項目合同》,授權項目公司在合作期內負責項目的投融資、運營管理、運營維護、更新改造和追加投資、客運業務以及授權範圍內的非客運業務經營。
資料顯示,天津軌道交通1號線 (Tianjin Rail Transit Line 1),是天津市最早的地鐵線路。1970年6月5日正式動工,1976年1月試通車,1984年12月28日正式開通運營,2001年10月9日停運。
新線路(天津軌道交通1號線)於2002年11月25日開工改造;於2006年6月12日開通運營。2018年12月3日,東延線重建的雙林站和新建的李樓站開通試運營。
截至2019年12月,天津軌道交通1號線線路長42公裡,是由天津地鐵既有線延伸改造而來。天津軌道交通1號線從東南至西北方向斜穿天津市區,途經北辰區、紅橋區、南開區、和平區、河西區、津南區6個區,是天津最為重要且客流量最大的地鐵線路之一。
之前,天津二號線軌道交通運營有限公司和天津三號線軌道交通運營有限公司各轉讓51%股權,轉讓底價分別為77,635.27萬元和98,234.69萬元。近日,天津地鐵2、3號線存量PPP項目中標結果出爐了,中標人為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由於天津軌道交通集團轉讓的股權比例均達到51%,意味著1、2、3號線的運營控股權將不再歸屬天津軌道交通集團,天津地鐵也將出現多個地鐵運營商。
PPP項目在基建領域非常常見,地鐵領域也早有先例,例如北京地鐵4號線、14號線、16號線均通過PPP模式引入港鐵,目前由京港地鐵運營。
港鐵還在深圳和杭州參與了地鐵PPP項目,負責運營深圳地鐵4號線、杭州地鐵1、5號線。
不過,此次天津地鐵轉讓股權與此前的地鐵PPP項目有所不同。現有的地鐵PPP項目,社會資本均是在建設階段就已進入,然後獲得幾十年的特許經營權。而津地鐵2、3號線是將已運營了一段時間的兩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打包,然後通過股權轉讓方式引入社會資本,這在國內尚屬首次。
對於天津軌道交通集團為何轉讓線路運營,從之前界面新聞媒體發布的信息了解到:
目前各地的財政都比較困難,盤活存量資產,將變現後的資金用於新建項目,是國家倡導的融資模式創新;
另一個層面,在一個城市內引入新的地鐵運營商,可以形成競爭格局,在成本監管和成本控制方面有所對標,從而提高效率。
天津軌道交通集團在2019年年報中稱,由於所從事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和鐵路投資行業前期資金投入量較大,建設周期較長,因此發行人債務總規模較高。隨著天津市城市軌道交通和鐵路建設需求的繼續增加,公司債務規模預計仍將保持增長,償債風險也將有所擴大。
2017-2019年末,天津軌道交通集團負債總額分別為1372.64億元、1453.88億元、1704.30億元。
2019年,天津軌道交通集團營收20.17億元,營業利潤-7.13億元,加上10.73億元的政府補貼及其他一些收入後,淨利潤為5.11億元。
即使不考慮前期建設的大量資金投入,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也不是一個賺錢的行業,基本都要靠政府補貼才能盈利。業內人士認為,願意參與競標的企業,一方面是考慮到長期的投資回報,另一方面是為了擴展自己的業務版圖,實現運營管理經驗和人才的輸出,也可以藉機進入維保等有利潤點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