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發表納入學術評價的「光明探索」
——思想理論網絡文章評價系統(iWaes)運行一周年記
光明日報記者 王斯敏 光明網記者 武鵬飛
7月8日,「2019年6月網絡理論文章TOP100榜單」在光明網專區新鮮亮相。經過對文章質量、傳播力、影響力等的科學評價,發表在中央重點新聞網站、重點理論網站、地方新聞網站等22家網站的100篇理論文章脫穎而出,躋身當月「百強榜」。
與6月大眾關切相契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相關文章在榜單中高頻出現,共19篇。此外,中美經貿摩擦、G20峰會、經濟高質量發展、中俄發展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將上榜文章的題目連綴起來,6月網際網路領域的理論熱點與學術生態盡收眼底。
榜單所依託的,是由光明網發起,聯合光明日報理論部、南京大學共同設計開發的思想理論網絡文章評價系統(iWaes)。系統自去年6月上線至今已正式運行一周年,在數次迭代後,取得了顯著的建設成果。目前,系統已覆蓋理論研究機構2000多個,理論網站/平臺100多家,收錄理論作者近7000名,累計採集理論文章11萬餘篇。每月一期的網絡理論文章TOP100榜單,此前也已經發布了12期,從茫茫網絡中「打撈」出1200篇獨具價值的思想理論文章,在業界產生了強烈反響與示範效應。
而在專家們看來,意義深遠的不只是榜單本身,更是其傳遞出的清晰訊號——網上首發的理論文章,一樣有其價值,一樣有其標準,應當且可以納入學術評價體系。
激活網上輿論引導正能量:iWaes建設初衷與評價機理
「網際網路已經成為輿論鬥爭的主戰場」「要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理論文章是輿論引導的重要工具,然而,長期以來,在網絡首發的文章不被職稱晉升等承認,嚴重挫傷了學者們網絡發文的積極性。
「近年來,國家就此持續給出利好政策,然而,網絡發表的成果參差不齊,缺乏科學評價機制,難以納入成果考核。誰來評價,怎樣評價?光明日報、光明網願率先嘗試。」光明日報副總編輯陸先高回顧。
知識界關注什麼、需要什麼,光明日報就聚焦什麼、提供什麼。這是對習近平總書記致光明日報創刊70周年賀信中「堅守思想文化大報的定位」的身體力行,也是「團結、聯繫、引導、服務知識界」的職責擔當。
在南京大學研發團隊的合作下,經過一系列艱苦努力,iWaes成功問世。藉助系統穩定的數據採集、分發、評價與反饋機制,可對120餘家思想理論類網媒的12類理論文章進行評價。系統抓取網絡文章的來源數據、傳播數據,專家通過同行評議得出數據,分別換算為文章的「基礎分」「傳播分」「專家分」,最後根據數學模型加權,得出綜合得分。為保證積極性,系統根據打分情況給予用戶相應積分,積分越多、權限越大。
一篇篇文章在系統資料庫中匯聚起來,一位位專家不斷「通關」,成為積極公正的評判者。提升網絡理論表達活躍度,激活網上輿論引導正能量,iWaes的初衷,隨之逐漸實現。
「以網絡成果促進思想創新,以網絡輿論堅定理論自信」:榜單折射網絡輿論熱點與走向
縱覽12期榜單,數據顯示:一年來共有1800餘位優秀作者的文章上榜。上榜文章來自37家網站,其中中央新聞網站16家,理論網站8家,地方網站12家,其他網站1家,佔比分別約為66%、27%、7%、1%。可見,中央新聞網站、理論網站已成為思想理論網絡傳播主陣地。
按原創論文刊載密度劃分,一年來刊發上榜文章100篇以上的網站有4家(光明網、中國網、中國社會科學網、求是網),載文量約佔全部上榜文章的43%;刊發50~100篇的網站有6家(央視網、人民網、宣講家網、環球網、新華網、海外網),載文量約為31%;刊發10~50篇的網站有11家(中國經濟網、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等),載文量約佔23%;刊發10篇以下的網站有17家(央廣網、四川在線等),載文量不足1%。可見,理論網站文章生產能力頭部效應明顯。
聚焦北京地區56所高校的網絡理論文章生產情況,我們發現——
從機構分布看,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4所高校的文章生產量和活躍作者數均位居前列,5個月間共產生優質網絡理論文章近百篇,其中45篇入選月度影響力TOP100排行榜;
從研究領域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經濟建設、政治建設、外交與國際關係等領域的研究較為活躍,軍隊國防、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生態建設、文化與精神文明建設等領域稍顯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數據顯示,2019年前5個月北京地區高校生產的網絡理論文章數上升了62.5%,活躍作者群體逐漸壯大。可見,越來越多的學者主動選擇在網絡發聲,以網絡成果促進思想創新,以網絡輿論堅定理論自信。
「嘗試建構我國網絡文章評定初始框架」:肩負學界期待,不斷創新完善
伴隨iWaes共成長,專家學者們感受深切。
「榜單文章體現了理論性和現實性的有機結合、思想性與針對性的有效統一。不少文章有力有效地詮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某一方面內容,具有鮮明的問題意識與時代精神。」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宇文利認為。
中央黨校副教授徐浩然表示,「iWaes有望促進理論文章由經驗派、說教性向現實性、理論性、創新性轉化。」
「iWaes嘗試構建我國網絡文章評定初始框架,掌握了主動權,這在網際網路時代至關重要。」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英語學院副院長王磊總結。
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教授王傳寶的文章時常在榜單上出現,他對iWaes十分看重:「評論系統正在形成越來越大的影響力,推動網絡思想理論領域的良性生態建構。越來越多學者加入,提高了評價的權威性,也擴大了理論文章的輻射力和議題設置力。」
作為研發團隊成員,南京大學中國智庫研究與評價中心副主任李剛對iWaes的未來充滿期待。在他看來,iWaes對推動網絡理論文章進入各類評價體系有重要意義,為破除學術體制中的痼疾頑症提供了切實的治理工具。
今天,iWaes正在不斷成長,推出的產品不斷豐富。除了各類榜單,每周網絡理論文章精選、優秀網絡文化成果盤點等產品也於近日推出,以「輕傳播」託舉「厚理論」,用主流價值導向駕馭「算法」,全面提高輿論引導能力。
《光明日報》( 2019年07月09日 08版)
[ 責編:孫宗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