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公開報導顯示,2017年馬雲曾經說過,8年後中國可能最便宜的就是房子、車子。也有媒體報導,馬雲甚至說過「8年後房價如蔥」的話。雖然我們現在無法考證馬雲的原話到底是否如此,但從馬雲對未來的房價態度,可以看出來,他極其「看衰」未來的房地產。
距離馬雲此話已經過去3年多了,從全國平均房價不跌反漲的結果來看,毫無疑問馬雲的「神預測」已經「落空」了。沒想到,馬雲這個曾經多次預測很多行業的發展結局的神算子,在房地產面前,也失算了。
我們曾經分析過,馬雲預測「未來房價如蔥」,其實並非真正指所有城市的房價都降到和蔥價相當的水平。他這話更多是一種趨勢性的預判,簡單理解就是,馬雲不認為房地產在經歷了二十多年的狂飆上漲之後,未來還能延續過去的瘋狂發展,尤其是很多城市房價多年連漲,價格虛高,這顯然已經給居民買房和實體經濟的發展造成了困擾和阻礙。不管是從國家對樓市的調控態度,還是城市房價的合理水平,未來大多數城市的房價都應該理性回歸。
可能是為了對之前「預測」的解釋和彌補,據紅星新聞報導,2019年底馬雲在一場經濟論壇活動上,又再次發表了對房地產的看法。這一次,他的觀點就溫和很多,也收斂了很多:5-8年後,房地產或高位解體,屆時很多城市的房價會回歸到大多數人可以承受的地步,更多的年輕人不用再為買不起房而發愁。
如今8個多月時間又過去了,馬雲對房地產的樓市高位解體「新預言」到底有沒有應驗?這一次馬雲是再次失算,還是一語成讖?
馬雲一語成讖!有人直降50萬瘋狂甩賣,樓市「高位解體」正應驗?
從今年過去8個月房地產發生的種種來看,毫無疑問,這一次馬雲終於說對了,真可謂是一語成讖——樓市「高位解體」正在加速應驗,這表現在三個方面:
其一,今年前8個月,房地產迎來至暗時刻,但是調控一如既往堅持不鬆懈,房地產銷售和投資增速均有明顯下滑,上半年百強房企銷售業績下跌20%,房地產投資增速也是過去5年最低水平。7、8月份調控再次迎來新一輪收緊,而且主要涉及一二線城市,可想而知今年的第三、第四季度,房地產的銷售和投資情況都不會好轉。有機構甚至預測,今年全年房地產的銷售數額會至少下降10%,房地產投資增速也會回落2%-3%;
其二,強調控疊加「黑天鵝」衝擊,開發商融資銷售均遇阻,絕大多數開發商都叫苦連連。兩個數據足以說明情況:1,上半年百強房企有60%沒有達成半年度銷售目標,其中不乏融創、富力、綠地、佳兆業等大牌房企;2,金融監管再度收緊,「三道紅線」新政下,80%的房企資金鍊再次承壓,「活下去」成為絕大多數房企的口號。可以預見的是,1-2年內,房企走降價賣房銷售路線者眾;
其三,一貫坐享其成的投資炒房客也迎來了至暗時刻,上半年有34座城市迎來調控收緊,其中不乏一二線城市,收緊的風向都是嚴控信貸和延長限售時間,即不給炒房客加槓桿的空間,同時也把他們購買的房產進行上鎖。這直接導致,很多投資炒房客紛紛套現撤離。據樓盤網報導,從4月份至今,各大一二三線城市二手房掛牌量激增200%,尤其是重慶、杭州、南京、成都、武漢等地,二手房掛牌量較去年同期每月暴增30%以上。另據安居客平臺掛牌價格歷史顯示,7月份,僅上海一市房源價格調整幅度在50萬的二手房數量就高達2萬套。
不光一線城市,很多三四線城市二手房大幅降價50萬甩賣的也不在少數。據櫻桃大房子、米宅等平臺實地走訪報導,鎮江、安慶、安陽、馬鞍山、桂林等地,最近一兩個月均爆出了有業主總價200萬的房子直降50萬瘋狂甩賣。
有人可能會反駁說,這是胡扯,前段時間,樓市高熱不退,更有城市傳聞再現罕見的「萬人排隊搶房」。市場再度重啟火熱,對房價也有推動作用,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也顯示,很多城市房價是不跌反漲的,投資炒房客應該高興得合不攏嘴才對。
我們在此告訴大家,事實並非如此,很多投資炒房客其實一點也開心不起來。原因有三:第一,國家屢屢發聲示意接下來仍然會「堅持房住不炒」調控不松,尤其是最近幾個月樓市之火復燃的城市責任人,還被叫去了北京開座談會。更據信號意義的是,7月至今,全國累計有18個大中城市收緊了調控,且力度堪稱空前絕後;第二,從各大熱點城市出臺的樓市新政看,毫無疑問,未來投資炒作房地產的空間越來越狹窄,假離婚、假落戶、假人才投資炒房都行不通了;第三,自己千辛萬苦搶來的房,卻越來越難出手,而且隨著開發商三大壓力聚頂,新房或許會在三四季度迎來大力度降價銷售,屆時有價無市的二手房更無人問津。
事實上,在不久前的浙商大會上,馬雲還在「暗示」國家應該對高房價「下狠手」,彼時他說,電商的興起,讓很多商鋪的租金和售價都降下來了,這對實體、科技和新服務業的發展形成了助力。但是很多城市的實體店面租金仍然高居不下,但電商的影響效果實在有限。言外之意,為了提振消費和促進實體科技等產業的發展,國家應該高高舉起「調控大錘」,把房價、租金調節到合理的水平,最終實現樓市高位解體,釋放對民生經濟的惡性捆綁作用。
該如何理解樓市的高位解體?我認為有兩個重點:其一,就是國家「調控不斷收緊」的信號一直都在,這未來還會成為整個房地產調控的主基調;其二,不管是大跌也好,還是微跌也罷,房地產不再被當作賺錢的工具才是關鍵,即樓市進入「貶值潮」。這主要影響的是開發商和投資炒房客——房子價格趨於穩定,其實對於投資炒房客而言,就是虧。虧本的買賣不會有人再願意做,在這種背景下,樓市就會開啟「自我淨化」,即以盈利為目的的投資者撤離出場,整個房地產市場,也會逐漸回歸居住本源,房價也會逐漸回歸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