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自從立秋以來,樓市突然降溫,與上半年如火如荼的火爆景象反差巨大。當前,無論是業內人士,還是眾多購房者似乎空前一致,大多認為房價已經漲不動了,「看空房價」儼然已經成了一種主流的觀點。
「漲不動賣不掉」已經成為當前不少城市的樓市普遍的現狀,甚至在一些地方,竟然出現了罕見的大量退房現象。有人認為,當前樓市呈現出的頂部震蕩的態勢也許會持續十幾年的時間,才能消化近幾年以來房價產生的巨大漲幅。
其實,我們回顧一下歷史就會發現,在以往也曾經有過兩次典型的樓市看空時刻,那就是2008年和2014年。
首先是2008年全球性的次貸危機產生的樓市「小年」。
在這一年,很多樓盤一改先前的火爆景象,變得一片冷淡,地產從業者紛紛面露難色,很多樓盤被迫停工,甚至最終滯銷爛尾。眾所周知,在這一年,一場源於美國的「黑天鵝」性質的次貸危機席捲全球,國內的樓市也不免也受到了衝擊。但經過一年的煎熬之後,從2009年開始,樓市迅速恢復了元氣,「搶購」、「井噴」,量價齊升。
其次是2014年的樓市調控「政策年」。
隨著調控的趨嚴,尤其限購限貸政策的推出,如同給樓市潑了一盤冷水,各地樓市迅速降溫。在這一年很多樓盤即便使出渾身解數,銷售也一片慘澹。但在這一年過去之後,從2015年開始,樓市又出現一片前所未有的火爆局面,呈現出罕見的」牛市「。
回望樓市的發展歷程,我們不難發現,似乎當樓市每度過一個嚴酷的冬天之後,就會迅速迎來一個陽光燦爛的春天,讓很多觀望踏空者叫苦不迭。因此有些人曾經戲謔地說,」大凡看空房價的人最終都住到了郊區!「
而當前的樓市在經過了前些年房價的大幅大漲之後,也正在明顯降溫,似乎也正在迎來一個嚴酷的冬天,這次看空者會再次被打臉嗎?這種情況出現的概率也許會非常小,因為當前樓市的這次降溫,與以往有著很大的不同。
其一,人口增長放緩,新生兒出生率直線下降。
城市人口的增長,向來都是樓市發展的一個基礎性的保障。歷年以來每次樓市的火爆時刻,都與城市人口的快速湧入有著莫大的關係,而當前,不但人口增長放緩,同時城市化進程也已經接近尾聲,這就決定了很多城市的人口不會再有大量的增長。這與以往都有著很大的不同。
其二,當前房子已經明顯供過於求。
經過近幾年房地產的迅速發展,房子的供應量明顯增加。曾有數據統計,目前國內的房子已經足夠30億人口居住,人均居住面積已經達到39平米。如此巨大的房產存量,市場趨近飽和,總體上也有些供過於求。這也決定了房價大概率不會再次出現暴漲的可能。
其三,近些年房價漲幅過大,已經透支了未來多年的空間。
自2016年開始,很多地方的房價在短短兩三年的時間內,已經翻了一兩番,這在以往是從來沒有過的,由於房價漲幅過大,很多房子其實已經背離了本身的實際價值,顯然需要很長時間來進行消化。
「看空房價者都住到了郊區」並不是每一次都能應驗,看空房價總被打臉的定論也許會成為歷史,其實,這未尚不是一件好事情!因為,沒有任何邏輯理由支撐」買房穩賺不賠「,」房價會一直漲下去「,當房子變得一勞永逸的賺錢工具,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事情。房子回歸居住價值,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