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疫中發揮巨大作用的航空貨運,也暴露出因客運航班削減、腹艙運力減少而導致航空運力緊張、物流供應鏈受到影響的短板。今年3月24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專門就進一步提升我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努力穩定供應鏈進行部署。9月22日,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空港物流分會成立大會在上海召開,會議一致推選目前國內航空貨運量最大的上海機場集團作為空港物流分會會長單位。
近期,中國民用機場協會一份《我國運輸機場航空物流發展調查報告》,以全國2019年旅客吞吐量200萬人次以上的68個運輸機場為樣本,分析了我國運輸機場航空物流發展的基礎瓶頸。報告顯示,我國全貨機國內航線網絡布局尚未充分展開,41個航空樞紐全貨機國內航線網絡稀疏,區域分布差異較大,12個國際航空樞紐國際全貨機航線網絡通達性偏低。
同時,以美國聯邦快遞(FedEX)為例,FedEX擁有全貨機677架,是全球最大全貨機機隊,運輸節點包括375個運輸機場,平均每分鐘起降1.5架次,其15個航空轉運中心服務於全球220個國家。相比之下,從幅員、人口和經濟增長所提供的市場潛力看,2019年,我國13家全貨機航運承運人的全貨機總量只有173架,與航空物流發達國家差距較大。
差距面前,上海出手了。
作為中國民航最大的航空貨運樞紐,上海浦東、虹橋兩大機場的年貨郵吞吐量已超過400萬噸,多年位居全球第三;中國民航運量最大的7條貨運航線,均為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出港的全貨機國際或地區航線。
疫情期間,僅浦東國際機場一家,就承擔了全國機場50%的國際貨郵吞吐量,成為保障防疫物資運量最大的空港。
疫情期間,全球各地來上海自提防疫物資,浦東機場成為「世界全貨機展示廳」。
此次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空港物流分會成立大會上,空港物流分會會長、上海機場集團副總裁趙海波代表分會向各會員單位發出了倡議。據透露,目前上海機場集團已成立工作專班推進貨運樞紐建設,以智能化的浦東機場超級貨站項目為抓手的探索已在進行中。
(文章來源: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