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農商行業績增長背後:房地產業不良貸款激增5倍 逾期貸款走高丨銀行

2020-12-26 新浪財經

來源:投資時報

房地產貸款大漲一定程度助推青農商行業績,同時其貸款減值準備大幅上升。值得注意的是,該行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率為1.64%,同比增加1.28個百分點;不良貸款餘額為4.41億元,同比暴增5.3倍

《投資時報》研究員 田文會

青島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青農商行,002958.SZ)上市以來的首份年度成績單,還是表現出了較好的業績增速。

2019年年報顯示,該行當年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28.25億元,同比增長16.78%,淨利潤增幅創近五年來最高水平;實現營業收入87.29億,同比增長16.98%。但營業支出為55.92億元,同比增幅高達26.59%。

觀察其業績增長原因,《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營業收入增長與該行貸款大幅增長及投資收益暴增有關。

2019年末,青農商行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為1787.09億元,同比大增30.47%。其中,公司類房地產業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皆出現大幅增長。房地產業貸款餘額為269.89億元,同比增40.67%;個人住房貸款餘額為212.60億元,同比增41.62%。投資淨收益為21.08億,同比暴增2.34倍,不過增長主要原因是根據新金融工具準則規定,分類為交易性金融資產規模增加,相應投資收益增加。

伴隨著貸款大幅增長,該行營業支出中的發放貸款和墊款信用減值損失達到25.96億元,同比漲幅約41%。當年計提的貸款(含貼現)減值準備為25.96億元,同比大增33.06%。

雖然2019年末青農商行不良貸款率為1.46%,同比下降0.11個百分點,但房地產業貸款不良貸款率為1.64%,同比大增1.28個百分點,不良餘額為4.41億元,同比暴增5.3倍。

2020年一季報顯示,青農商行一季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8.54億元,同比增12.25%,營業收入為28.32億元,同比大增33.33%。但營業收入中,公允價值變動淨收益為4.33億元,同比增加3.29億元,大幅增長3.17倍,超過淨利息收入2.19億元的增加額。同時,今年一季度,青農商行信用減值損失為12.26億元,同比大增105.95%,主要因計提的貸款減值損失等信用資產減值損失增加。不過,一季度末該行不良貸款率為1.43%,繼續下降0.03個百分點。

《投資時報》就上述公司貸款、房地產貸款、逾期貸款等問題向青農商行發送溝通函,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青島銀行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及增長率(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Wind

房地產貸款大增

青農商行2019年淨利和營業收入皆實現較高增速,不過營業支出增速更高。

具體來看,青農商行當年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28.25億元,同比增長16.78%。實現營業收入87.29億,同比增長16.98%。營業支出為55.92億元,同比增26.59%。

營業收入中,利息淨收入為70.9億元,同比增8.58%;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為1.99億元,同比增33.37%;其他非利息收入為14.40億元,同比大增83.88%。

營業支出中,業務及管理費為26.4億元,同比增9.78%;信用減值損失為26.98億元,2018年該行資產減值損失則為19.32億元。

對於營業收入中的利息淨收入增長原因,青農商行在年報中稱,主要是該行持續加大服務實體經濟力度,支持重點項目、重點企業發展,擴大信貸投放力度,發放貸款和墊款規模增加。

2019年,該行發放貸款和墊款利息收入為95.13億元,佔總利息收入的70.91%,較上年增加23.77億元,增幅為33.31%。青農商行2019年淨利息收益率為2.61%,較2018年提高0.12個百分點。

截至去年末,青農商行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為1787.09億元,同比增長30.47%;發放貸款和墊款淨額為1709.96億元,佔資產總額的比例為50.05%,同比提高5.59個百分點。

其中,公司貸款和墊款總額為1283.36億元,同比增37.83%,佔比為73.75%,同比增5.77個百分點;個人貸款和墊款總額為456.68億元,同比增20.98%,佔比為26.25%,同比降1.31個百分點。該行2019公司貸款增速明顯高於個人貸款,且佔比提高,而個人貸款佔比有所下降。

同時,青農商行的公司類房地產業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皆出現大幅增長。2019年末,該行公司貸款和墊款中,房地產業貸款餘額為269.89億元,同比增40.67%,佔比為21.03%,依舊為第一大貸款行業,且佔比同比提高0.43個百分點。個人貸款和墊款中,個人住房貸款餘額為212.60億元,同比增41.62%,佔比為46.55%,同比增6.78個百分點。青農商行在年報中稱,著眼滿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科學把控個人住房貸款投放節奏,同步推進個人貸款結構持續優化。

青農商行各行業公司貸款的不良餘額分布情況

數據來源:青農商行2019年年報

房地產貸款不良大幅上升

資產質量方面,2019年末,青農商行不良貸款率為1.46%,同比下降0.1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310.23%,同比增加20.18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為12.26%,同比下降0.29個百分點。

雖然該行不良貸款率下降,但公司貸款不良貸款率為1.57%,同比增加0.17個百分點,不良餘額為20.17億元,同比大增54.56%。其中,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率為1.64%,同比增加1.28個百分點;不良貸款餘額為4.41億元,同比暴增5.3倍,佔公司貸款不良餘額的比例為21.89%,同比提高16.52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青農商行2019年營業支出中,信用減值損失最大組成部分為發放貸款和墊款信用減值損失,當年其計提的發放貸款和墊款信用減值損失為25.96億元,較2018年發放貸款和墊款減值損失18.41億元增41.01%。

此外,2019年末,青農商行逾期貸款為54.17億元,同比增幅達56.38%,逾期率為3.03%,同比提高0.5個百分點。其中,逾期3個月內(含)貸款為34.82億元,同比大增92.59%,逾期率為1.95%,同比增加0.63個百分點。據悉,截至2019年12月31日,該行逾期3個月以上貸款已全部計入不良貸款。

青農商行貸款逾期情況

數據來源:青農商行2019年年報

相關焦點

  • 哈爾濱銀行8成貸款投房地產,上饒銀行5成貸款投房地產,原來股東是...
    2020年5月,被中國建設銀行託管長達一年之久的包商銀行正式宣布破產重組,一部分分行被徽商銀行收購,另一部分分行被蒙商銀行收購,自此世上再無包商銀行,其實包商銀行的問題在2019年5月的時候屬於突然爆發,這麼一家資產超5000億,客戶總數近500萬的大型城商行怎麼就說倒就倒了呢?
  • 上海農商行過會:個人消費貸款暴漲引問詢、貸款大客戶十之有七為房企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上海農商行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30%下降至0.90%,不良貸款率較低且逐年下降。上海農商銀行資產質量連續兩年優化的背後,中國科技新聞網發現,上海農商行的信用貸款逾期總額和貸款損失準備餘額也呈不斷上升趨勢。
  • 青農商行擬發行可轉債 信用評級展望穩定
    青農商行擬發行可轉債 信用評級展望穩定 來源:和訊網 • 2020-08-27 09:31:45 8月24日,青農商行發布2020年上半年經營業績。
  • 青農商行一季度營業收入增長33.33% 股價盤中漲停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青農商行一季度營業收入增長33.33%,股價盤中漲停4月26日,青島農村商業銀行(青農商行,002958.SZ)發布了登陸A股後的第一份年報和一季度報。2019年營業收入、淨利潤雙增長截至2019年末,青農商行的資產規模、吸收存款、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分別達到3416.67億元、2188.06億元和1787.09億元,分別增長16.16%、13.60%和30.47%。
  • 西安銀行逾期貸款大幅攀升 淨利增長依靠所得稅減免
    來源:投資時報原標題:不良隱憂?西安銀行逾期貸款大幅攀升,淨利增長依靠所得稅減免丨銀行《投資時報》研究員 趙新平西安銀行上半年營業收入下降,淨利潤增長的原因是免稅資產增加使得所得稅大幅減少。新增逾期攀升從資產質量來看,上半年末西安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17%,同比下降0.0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268.03%,同比上升5.62個百分點。在同業大幅計提貸款損失準備的背景下,西安銀行計提的幅度相對較小,上半年其貸款損失準備增幅不到一成,為9.01%。
  • 監管拷問廣州銀行IPO:地產不良貸款激增587%,股東確權或存信披瑕疵
    房地產業不良貸款同比增長587%在反饋意見中,證監會多次提及,廣州銀行的不良貸款核銷和不良貸款的出售對象是否與發行人存在關聯關係等問題。中國科技新聞網發現,在2018年,廣州銀行對外轉讓了38.63億元的不良貸款,轉讓方均是非關聯方。不過,據梳理發現,在不良貸款轉讓對象的非關聯方中,接盤方不乏關聯方。
  • 逾期60天以上貸款納入不良?目前非硬性要求
    繼去年監管層要求各銀行將逾期90天以上貸款納入不良貸款中後,近日,有消息稱,有地方銀保監部門鼓勵有條件的銀行將逾期60天以上貸款納入「不良」。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確有部分地方監管部門提過這一說法,目前並非針對整個行業,而是針對部分銀行提出。華東地區一位接近監管處人士對記者表示,近期正在對個別城商行進行調研,排摸整體不良情況,是否將逾期60天以上貸款納入不良還有待調查。
  • 這家東北城商行不良率驟增投資收益卻漲了10倍!阜新銀行內控漏洞頻...
    正值半年報披露窗口,在銀保監會公開敦促銀行做實利潤、大力讓利實體之後,銀行尤其中小銀行的財務報告關注度驟增。日前,坐標東北的阜新銀行公布半年報,該行1-6月合計實現營收9.45萬億元,淨利潤2.54億元,同比雙雙下滑。另一方面,阜新銀行3.65%的不良貸款率較年初提高了1.67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卻腰斬。
  • 上市銀行不良貸款新變化:信用卡業務不良加速生成
    與此同時,商業銀行也積極通過優化資產投向結構、重構風險監測體系、開展各類風險排查等方式防範控制不良增長,並加大不良貸款核銷、清收轉讓處置的力度,及時化解風險。其中,多家股份行上半年核銷及轉出不良規模同比大增。此外,也有銀行主動強化不良認定,將逾期60天以上不良貸款悉數納入不良,雖然不良生成因此提速,但潛在壓力得到提前消化,奠定了更紮實的資產質量基礎。
  • 被雅戈爾差點「玩壞」的寧波銀行重組貸款增近200%!新增逾期增近90%!
    息差進一步收窄在城商行中,投資者普遍對寧波銀行的口碑還是不錯的,其經營業績近年來一直保持增長,今年上半年,寧波銀行繼續保持了增長。半年報數據顯示,寧波銀行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撥備前淨利潤、歸母淨利潤199.8億、130.2億、78.4億,分別同比增23.4%、22.6%、14.6%。
  • 九江銀行上半年歸母淨利下滑不良貸款攀升 十大股東陣容或生變...
    51.3億元,同比增長9.8%,但實現歸屬股東淨利潤10.14億元,同比下降4.7%,同時不良貸款餘額較上年末增加26.61億元  《投資時報》研究員 趙新平  今年以來部分銀行出現業績下滑的跡象,九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九江銀行,6190.HK)交出半年報的答卷亦不甚理想。
  • 50億元可轉債發行申請「在途」 青農商行回復監管七大方面反饋意見
    青農商行表示,《資管新規》過渡期內,該行將明確老資產的處置方案,防範業務風險;有序壓降老產品規模,構建新產品體系等措施推動業務轉型發展。同業業務方面,青農商行披露了與包商銀行業務往來情況。截至2019年6月30日,該行拆出包商銀行2筆存款,分別為美元500萬元、1000萬元,折合人民幣1.03億元。
  • 中信銀行普惠金融貸款增近50% 製造業貸款繼續壓降
    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19年末不良貸款餘額為為661.17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0.89億元;不良貸款率1.65%,比上年末下降0.12個百分點;逾期90天和逾期6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的比例分別為75.8%、84.4%,均較2018年末大幅下降;貸款及墊款資產減值損失687.93億元,增長超44%。
  • 貸款分類剪刀差擴大 拷問不良貸款微升真實性
    但需要指出的是,五級分類的標準並不與四級分類衝突,監管層和公眾考量銀行資產質量時,亦會關注銀行的逾期貸款情況,甚至逾期的指標更為重要。  一名國際評級機構人士就稱,貸款逾期是確定發生的事實。在美國,美聯儲並不硬性要求美國銀行業披露貸款五級分類的情況,但硬性要求其公布貸款逾期的情況。
  • 中信銀行行長方合英:逾期60天以上貸款已全部計入不良,LPR影響在可...
    每經記者:張卓青 每經編輯:劉野8月下旬正值A股上市銀行集中披露半年報之際,中信銀行近期發布了該行的中期業績報告並舉行了業績報告新聞發布會,報告顯示,中信銀行在今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283.07億元,同比增長了10.05%,在發布會上該行的高管層對於該行不良資產問題、零售業務轉型以及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對於銀行的影響等多個問題進行了回應與解讀。
  • 盈利增速下滑不良雙升!上海銀行單一最大客戶貸款比例正靠近紅線
    上海銀行2019年和今年一季度雖然繼續保持營收、利潤增長,但增速有所下降。值得注意的是,該行單一最大客戶貸款比例在逐年上升並接近監管紅線。資產質量方面,該行不良貸款出現上升趨勢,逾期貸款也明顯增加。針對上述問題,《投資時報》向上海銀行發出溝通函,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 廣州銀行衝刺A股 發力零售業務 信用卡貸款5年增長近10倍
    截至2019年末,廣州銀行資產規模達到5612.31億,近年來廣州銀行發力零售業務,零售貸款從2014年的146.48億,增長到2019年底的1327.3億,增幅達到806.13%。其中信用卡貸款餘額從2014年底的57.8億,增長到2019年底的604.57億,增幅945.97%。
  • 廣州銀行IPO疑雲:房地產貸款佔比高達25%,三大貸款客戶均在南通
    近日,廣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州銀行」)IPO獲證監會反饋。廣州銀行需要對規範性、信息披露、財務會計等方面共計51項問題進行回復。時間財經注意到,廣州銀行作為廣州的城商行,前三大貸款客戶均為江蘇南通的房地產業和建築業。
  • 廣州銀行IPO疑雲:房地產貸款佔比高達25%,前三大貸款客戶均在江蘇...
    近日,廣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州銀行」)IPO獲證監會反饋。廣州銀行需要對規範性、信息披露、財務會計等方面共計51項問題進行回復。  時間財經注意到,廣州銀行作為廣州的城商行,前三大貸款客戶均為江蘇南通的房地產業和建築業。更匪夷所思的是,第二大房企貸款客戶借款本金近30億元,過去一年本金僅還款5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