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常文瑄 衛婧斐
東北農業大學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0
摘要:為了促進高校學歷教育目標的實現、提升線上教學質量,本文以東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為研究對象,分析當前線上教學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以及教學質量影響因素,輔助高校經管類學院構建完善的線上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提升高校學歷教育質量。
關鍵詞:經管類專業;線上教學;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2020年初突然爆發的新冠疫情使高校教育面臨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線下教育全面停擺,各高校不得不選擇線上教育展開新學期的課程。高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保障提升取決於教學質量保障情況,而只有建立完善的保障體系才能充分發揮其自身的監督功能、調控功能、引導功能、激勵功能,從而保障高校教學質量。
1、線上教學現狀及問題分析
1.1師生無法快速適應線上教學模式
目前調查發現線上授課中教師存在「技術手段落後、操作不熟悉」等問題。教師的年齡跨度大,軟體技術能力參差不齊、教學方法難以適應。於學生而言也存在網絡環境以及設備支持問題。
同時,師生溝通的效率以及效果得不到保障。學生無法及時反饋,老師也不能有效感知學生狀態,教師對常規課堂的把控能力失效。
1.2線上教學的適用範圍較窄
「線上教學」設計的網絡課程具備以下幾點特質:第一,知識的更新周期較長;第二,課件理論性較強;第三,課件製作條件要求不高。因此,本科培養計劃中的實踐課程部分難以授課。而且,無法較好的應用類似於小組作業等創新的教學形式,造成教學形式單一化,難以保證對學生的個性化引導,難以實現『以生為本』的教學質量要求。
1.3線上教學制度規範有待完善
目前教師採取視頻授課的方式,難以監督學生的學習情況,無法對教學效果做出準確評估。而且學生階段性學習的評價因為存在空間性的劣勢,導致作弊的可能性較大。而且,由於受到時間的限制,線上教學往往只能夠完成知識要難點的講解,其範圍廣度並不高,缺少後續的教育長效機制。
2、線上教學質量影響要素分析
2.1學生對線上教學質量的影響
線上教學引入了較多軟體和網絡教學資源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同時也要求學生自身保持適當學習節奏以及自我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環境都有很大變化,這使得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整體規劃能力以及時間管理能力也成為影響學習效果的關鍵因素。
由於線上教學許多課程由閉卷考試改為開卷、考試變為考察,這使學生對課程不夠重視,沒有良好的學習態度,以致沒有真正吸收學習內容,學習質量差。
從學生自身來說,部分低年級學生沒有明確學習目標,還存在一定被動心理。而高年級的學生存在因為工作、考研或者娛樂需求大於線上教學課程而不認真對待,相應的其學習質量也會走低。
2.2教師對線上教學質量的影響
教學理念的科學樹立與及時更新是保障線上教學質量的先決條件。為了適應線上教學的模式,教師必須要有科學和前衛的教育理念。從線下轉變到線上,教師要意識到與以往傳統的教學理念的不同之處,轉換教學理念。
線上教學要求教師優化教學環節、更新專業知識結構。教師需要有較高的業務水平能從不同的角度思考與分析問題,及時通過屏幕向學生傳遞學科領域最新科研動態和學術成果。
教師指導學生的有效性直接影響著教學任務的完成和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師在線上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更好的內化知識、更新知識結構的主動性,並與學生進行思維上的交流,關注學生的情緒動態。
2.3社會對線上教學質量的影響
線上教學的背景下,存在著課程設計容易同企業實際需求脫節等問題。學院需要積極與行業內口碑較好、內在需求旺盛的企業展開合作,定向開授符合企業實際需要的課程,使線上教學的總體實施情況滿足企業的用工需求。
政府有著發揮政策與專項計劃的引領作用,應當完善線上教學考核與激勵機制,加強線上課程資源建設,以鼓勵高校共享優質在線資源;推進建立統一的線上教學數據標準和質量標準;建立線上教學平臺的審核備案制度,保障學生、教師、學校的教學運行及個人數據安全。
3、線上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
3.1教學管理系統
3.1.1建立健全的教學管理條例
學院是在學校領導下的管理與運行實體,負責根據學校的規章制度量身制定本院的規章制度,進而對本院的教學工作進行監控管理。學生管理人員應負責制定線上學生工作的規章制度、規範流程,協調學院各部門的學生工作,實時監控學生的線上學習情況。
在線上教學的背景下,學院應當健全課程準入制度,建立線上教學課程常態準入、監控與淘汰機制,篩選符合學院人才培養方案的線上教學資源。同時,應當開展對線上教學課程的全面調查,強化對未開課課程的審核與監督,規劃、制定調整方案向學生公布。
3.1.2建立合理的教師教育制度
學院應當鼓勵教師主動學習、提前培訓,儘快適應線上教學模式。在實際的線上教學過程中,引導教師展開線上教育實踐探索,重構教學內容和教學流程,將線上教學作為轉變教學思維、探索教學改革的良機,切實提升線上教學效果,保障線上教學質量。
特別地,學院應當大力完善教學激勵機制,保持教師教學改革動力。學院要加大線上課程教學質量監測和評估力度,引導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新;鼓勵教師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
3.2教學實施系統
3.2.1教學管理工作實施
需要對工作進行系統分類,確定哪些工作可以通過線上學習平臺完成,其餘的需要在線下開展工作。針對不同課程,開發了不同的在線教學方法,要求教師加強課程設計和分析,確保學生在線上學習時,與教師的實時性和互動性,學生應該成立學習小組,開展創意互動學習。
學校需要根據不同的教師對學習軟體以及對平臺熟練操作程度的差異性,來為教師創造不同的教學方式。比如雨課堂、釘訂、騰訊會議等多平臺,允許不同平臺同時進行教學。也要考慮不同平臺的多樣功能,根據教師的授課需求來選擇學習平臺。
3.2.2教學過程實施
與線下學習模式不同,學生不像在教師裡可以面對面地進行交流,教師能及時的對課程進行調整。線上學習,教師需要提前預知課堂上會出現的問題。所以,課前準備相當重要,比如設計PPT需要展現重點難點,將文字、圖表、動畫視頻有機結合。
在正式上課前,教師應充分了解不同的學習平臺及軟體的特點,並結合自己的課程設計靈活選擇合適的學習平臺。並及時通知學生,讓學生提前對學習軟體進行熟悉,能夠提高課堂效率。教學在備課過程中選擇不同的學習平臺能夠更好的利用現有條件對課程資源進行整合,以便學生進行高效學習。
教學提供的學習素材必須充滿整合性、綜合性、趣味性的特點,必須要直觀的呈現出學習內容,以各種各樣、多元化的素材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
3.3教學評估系統
3.3.1多元主體共同參與教學評估
質量保障體系中教學評價要構建多元主體參與的教學評價體系,重視社會反饋,包括用人單位、政府和家庭等,同時由學科帶頭人、專業機構、教學團隊、學院領導、老師和學生等組成層次明顯的教學評價隊伍,獲取各個群體的多種視角,促使多方交互,對教學實施情況展開完整客觀的評估,也促使教師能夠根據評價結果進行改進。
3.3.2完善學生線上教學評估機制
線上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在針對學生的部分應有完善的反饋機制,引導其給出客觀有效的評估反饋結果,從而發揚優點彌補不足,提升教學質量。將學生評教的重點向高年級和畢業生偏移,重視為本校畢業生提供的教學課程評估反饋機制。
通過課堂分享、小作業、日常小測等形式獲取更為符合實際學習情況的成績數據。
3.3.1調整教學評估指標體系
針對疫情當前線上教學情況,結合以往教學評估中已經發現的各類不足,為了適應在線課堂模式,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應該重建定量指標,包括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標準、教學能力和教學效果等等。
在教學資源建設上,學院應為線上課堂的實施提供必要的技術保障和教學團隊師資建設;在教學內容上,學院教學評估組應更為深入地參與到線上課程中,了解線上課程的課前預習、聽課、複習實際應用情況,確保教學資源利用率。
3.4教學條件保障系統
3.4.1師資隊伍建設
完善教師培訓體制,將線上課堂這一教學模式作為重要模塊補充到學院師資培養內容中,以此來彌補教師在線上教學經驗不足的問題,使老師能更快更好融入角色,更流暢的完成教學工作,利用線上軟體各部分功能對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實時掌握。
3.4.2課程資源建設
學院可擴充線上教學資源提升教學質量,輔助教師開發應用於線上的個性化教學資源。更新專業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豐富線上教學資源儲備,充分利用學校線上圖書館等已有資源,在通過校企聯動、網絡教育平臺合作等方式快速高效的引入符合專業培養計劃的課程資源,建設學院實踐教學網絡體系。
4、結束語
線上教學保障體系是高校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一環。從線上教學的問題出發,有針對性地構建綜合管理、實施、評估、條件保障多方面因素的經管類線上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能夠有效適應教學實際,從而實現提升經管類人才培養質量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李國強.高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的成效、問題與展望[J].中國高教研究,2016(02):1-11.
[2]張景華,吳國新,劉一飛,王忠勇.構建實踐教學體系促進創新人才培養[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7,34(02):25-27.
本文系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備案課題,課題名稱為學院(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研究,課題編號為GBC1317024。
投稿郵箱:xfdk505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