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企業共建職場生態圈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大經管生態圈二期工程...

2021-01-10 華龍網

大經管生態圈二期工程竣工及2020年校企合作籤約儀式現場。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發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30日14時10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 實習生 梁浩楠)今(30)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獲悉,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大經管生態圈二期工程宣告竣工。據了解,該生態圈是基於現代科學技術構建的跨專業綜合實踐教學平臺,構建「企業經營環境仿真運營」的全景實踐教學環境,讓在校學生進行經營管理綜合能力的職場實景訓練,縮短就業崗位適應期。

據介紹,大經管生態圈先後投入3500多萬元,初步構建了以大經管生態圈為龍頭的新商科實踐教學體系,包括「一廳二群八中心」。即綜合服務大廳;製造企業群和商貿企業群;區塊鏈營銷創新中心、大數據處理中心、中小企業孵化中心、創新思維訓練中心、雙創服務中心、金融仿真中心、財會仿真中心、營銷仿真中心等。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董事長劉學民教授表示,歷時185天建設的大經管生態圈二期工程的竣工,標誌著該校初步建成以大經管生態圈為核心的「五位一體」新商科實踐教學體系,為學校培養應用型商科人才奠定了雄厚的基礎,也為學校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竣工儀式現場,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還與多家企業籤訂《校企合作協議書》,共同培養符合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才市場急需的應用型人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

相關焦點

  • 印象重慶網與京師(重慶)律師事務所攜手共建法律生態圈
    攜手共進 多元發展印象重慶網與京師(重慶)律師事務所攜手共建法律生態圈印象重慶網總編輯、重慶新印象網絡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許江濤和北京市京師(重慶)律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胡政武主任共同在協議書上簽字並交換協議書。
  • 華世潔環保:賦能城市合伙人 共建環保生態圈
    華世潔環保:賦能城市合伙人 共建環保生態圈北極星VOCs在線訊:2020年9月3日-4日,青島華世潔會議室高朋滿座,以「賦能城市合伙人,共建環保生態圈」為主題的華世潔經銷商商務暨培訓會議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各地60餘位新城市合伙人再次走進華世潔青島總部,探討行業趨勢,分享優秀經驗,學習先進技術。
  • 騰訊加入智慧城市產業生態圈,共同推動智慧城市產業發展
    12月4日,騰訊與智慧城市產業生態圈(以下簡稱「生態圈」)籤訂合作協議,騰訊將全面參與生態圈相關工作,雙方將在生態共建和標準推動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共同促進智慧城市產業發展。騰訊雲副總裁李哲、騰訊安全管理部副總經理楊鵬,智慧城市產業生態圈秘書長路宏峰出席並見證籤約。
  • 智勝科技與醫療,共建數位化創新醫療生態圈
    中國數位化創新平臺領軍人物丁香園創始人兼董事長李天天、開心生活科技創新醫療解決方案事業部總經理郝一鳴、eDoctor創始人黃穎峰、脈絡洞察創始人盧文慶、諾信創聯CEO阮偉、1藥網副總裁汪亮、健康通創始人宋秀雲、德勤諮詢生命科學行業領導合伙人俞超、橋中創始人兼全球服務設計聯盟(SDN)上海主席黃蔚等共同出席了本次峰會。
  • 西門子攜手萬朗水務以數位化賦能水行業生態圈
    雙方將共建智慧水務聯合實驗室和城市水務數位化產業技術創新平臺與萬朗水務等六家單位籤署《數位化賦能水務水環境生態圈啟動備忘錄》西門子與上海萬朗水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萬朗水務)近日籤署戰略合作夥伴協議。雙方將基於西門子創新的數位化企業平臺以及在水務行業的深厚積澱,共建智慧水務聯合實驗室,著力打造城市水務數位化產業技術創新平臺,以提升城市水務和水環境的整體數位化水平,引領行業發展方向。
  • 重慶市菁英科技經濟融合發展服務中心落戶重慶建築科技職業學院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7月24日13時12分訊(何婷)23日,菁英匯·沙磁創新會議在重慶建築科技職業學院舉行。會議上,市科協、沙坪垻區政府與重慶建築科技職業學院三方共建的重慶市菁英科技經濟融合發展服務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 新墨西哥大學安德森商學院羅欣訪重慶大學經管學院
    6月12日,美國新墨西哥大學安德森商學院羅欣博士來訪重慶大學經管學院,為經管學院師生做了名為《企業信息系統研究:撰寫高質量期刊文章》的精彩講座。重慶大學經管學院40餘名師生在209教室認真聆聽了講座。
  • 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學院落成行課啦!首批學生已報到入學
    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譚鈺欣近日,封面新聞記者在重慶兩江新區水土高新園了解到,目前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學院項目已經基本完工,率先使用的教室、宿舍家具等已具備使用條件,首批學生也已正式報到入學。首批100餘名學生已經正式報到入學位於兩江新區水土園區的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學院(簡稱「國科大重慶學院」),是以科研為主的科研院校,兼具研究生、博士生教學功能,將打造「學、研、產、創、保」五個板塊為一體的綜合性園區,建設成為「科教創產」融合發展的學院,逐步達到3000人的辦學規模
  • 整合科技產業鏈做大科技生態圈
    11月20日,廣東高科技產業商會打造的「廣東重大科技成果展示與合作中心」揭牌儀式在龍崗舉行。廣東高科技產業商會會長王理宗表示,為了緩解廣東科技企業受貿易摩擦和疫情衝擊,商會決定通過整合廣東科技龍頭企業,共建「廣東重大科技成果展示與合作中心」,旨在以中心為依託,整合廣東科技產業鏈,做大科技生態圈,促進企業間從規劃、研發、原材料、中間體、成品和服務的持續合作與交易,以加快信息流動,優化資源配置,探索商協會踐行「雙循環」戰略的實施路徑。
  • 智慧生態圈:平安智慧城市的下半場故事
    正如許多人所談到的,深圳是一座被高科技武裝起來的城市,華為、騰訊、大疆、平安科技等一大批有著技術執念的企業,構成了深圳經濟崛起的驅動底盤。而當深圳走上智慧城市的徵途時,這些科技力量也從未缺席。這樣的比喻不可謂不形象,巧妙地詮釋了三家企業的職能。深圳大學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長賀彪曾將城市剖解為物理空間、社會空間和信息空間的三元空間體系,智慧城市的建設對應為感知層、平臺層和數據層:打「地基」的華為,為智慧城市打造了「神經系統」;做「裝修」的平安,聚焦於面向政府、企業、公眾用戶的應用場景;管「物業」的騰訊,提供了海量的數據和服務入口。
  • 西部(重慶)科學城怎麼建?面向未來築城 打造現代城市「新樣板」
    值得一提的是,重慶高新區還加強與成都高新區「雙區聯動」,推動以「一城多園」模式共建西部科學城,打造西部地區創新資源最集中、雙創生態最活躍、產業發展質量最優、協同創新效率最高的標誌性區域。目前,雙方已召開兩次聯席會議,籤署共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戰略合作協議。總規模300億元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基金也已落地。
  • 寶武鋼鐵生態圈大水務體系初現雛形
    據悉,寶武水務聯合中央研究院成立聯合研發中心,將致力於推動產研互動,促進水氣治理技術研發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提升技術創新的價值創造力、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聯合研發中心將圍繞「廢水零排放、廢氣超低排」,充分發揮寶武水務和中央研究院在資源、技術、研發、成果轉化方面的優勢,在技術戰略諮詢、前沿技術攻關、新產品研製、科技成果產業化、人才培養等方面展開長期深入合作,同時,開展應用研究,推進相關成果在集團內外快速應用和推廣。
  •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2020年招生章程
    教育部國標碼:12616  一、總則  為規範招生工作,切實維護學校和考生的合法權益,確保學校招生工作順利進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和教育主管部門有關政策和規定,結合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實際情況,特制定本章程。
  • 藍光打造數位化的「朋友圈」 以地產科技生態圈贏未來
    尤其是對於投入大、難度高的數位化轉型及科技創新,更需要多方協力並進,在相互支撐中,以更集中的資源產出更高的價值。  產業共生、互利共贏,構建並持續鞏固地產科技生態圈,這也正是藍光發展(600466)(600466.SH)始終秉承的數位化態度。
  • 美的與寶能汽車達成戰略合作,共建中國智造零售生態圈
    美的與寶能汽車達成戰略合作,共建中國智造零售生態圈蔣蔣  作者:  2020-06-08 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聚焦智能製造、汽車零部件
  • 青島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經管學院MPAcc中心「企業戰略轉型視角...
    【MBA中國網訊】2019年12月21日晚18:00,山東省高端會計人才、產業教授沈懷龍博士,以「企業戰略轉型視角下的財務管理」為主題,在經管樓419教室為青島科技大學MPAcc師生獻上了一場精彩的報告。
  • 【智匯科學城】200億產業園花落科學城,重慶高新區打造大健康生態圈
    【智匯科學城】200億產業園花落科學城,重慶高新區打造大健康生態圈 2020-09-18 20:3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怡境國際20周年:共建理想生活生態圈
    12月29日,在廣州太古倉舉辦的「行走的風景·中國城鄉理想生活方式」論壇上,GVL怡境國際集團創始人、怡境集團董事長、高級工程師彭濤宣布「生態圈賦能理想生活」戰略發布——成立20周年的怡境,未來10年將關注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我的發展歷程,將整合旗下專業機構,構建資源、資本、產業、建設和運營賦能生態圈。
  • 重慶大數據人工智慧再擴版圖 vivo二期工程計劃2024年投用
    當今,人工智慧已成為全球本輪科技革命最重要的領域之一。在中國各個城市均進入新一輪產業升級換代的背景下,重慶作為一座工業城市,在工業領域的智能製造進程,將成為重慶經濟是否能繼續健康穩定發展的關鍵。「近幾年,重慶從科技研發投入比重、智能製造水平等方面與北上廣深等城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 特區40年 | 三生萬物,深圳智慧城市背後是一個生態圈
    在深圳全面推動以5G為代表的ICT技術與城市發展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智慧城市標杆市的大背景下,在這一天,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深智城」)正式揭牌。深圳市國資委整合市屬國企資源,全資設立智慧城市集團,統籌指導推進市屬國企提升信息化建設水平,助推區域性(深圳)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