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糞汙資源化真的很難?「截汙建池、收運還田」是關鍵

2020-12-25 澎湃新聞

歡迎關注「生態徐州」

畜禽糞汙治理和資源化,是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的重點和難點,事關生態文明建設大局,對於改善農村生態環境質量,提高農業綠色發展水平,促進農產品增產提質,具有重要的汙染防治現實意義和長遠的生態安全戰略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關係6億多農村居民生產生活環境,關係農村能源革命,關係能不能不斷改善土壤地力、治理好農業面源汙染,是一件利國利民利長遠的大好事。

廣西南流江流域針對生豬養殖汙染問題,創造性地實施了「截汙建池、收運還田」的治理方案,南流江水質3個月內從劣五類改善為三類並穩定保持。這一做法,避免了「禁養」「清拆」和壓產減欄等方式對生豬養殖業以及農戶生計的不良影響,得到了養殖戶和種植戶的廣泛積極響應,實現了環保與產業協調同步和環保優化產業發展。

「截汙建池、收運還田」的做法和成效被新華社、中央電視廣播總臺等多家媒體報導,並於2019年入選中央組織部編寫的幹部教材《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攻堅克難的案例》。

各界普遍對「截汙建池、收運還田」的思路和做法等表現出濃厚興趣,時任南流江治理專家組組長、「截汙建池、收運還田」思路的具體提出者和主要推動實施者孔源博士,就幾個關鍵問題做個梳理——

糞尿腐熟而成的沼液肥是汙染物還是肥料?

糞汙要資源化一定要先乾濕分離嗎?

種養結合等於種養一體嗎?

養殖戶為什麼會自覺配合?

種植戶為什麼願意施用沼液肥?

南流江,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最大的獨流入海河流,流域面積8600多平方公裡,流域人口600多萬,是玉林的母親河。2016年~2018年5月,南流江水質從三類持續惡化到劣五類,被列入2016年中央環保督察和2018年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整改問題清單。玉林市和相關區縣黨委、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在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農業農村廳等有關部門的指導下,科學分析和研判,精準確定了導致近年來南流江水質惡化的主要汙染源,這就是10萬多生豬養殖場戶普遍的糞汙直排。借鑑國內外糞汙治理和資源化經驗,結合實情,當地以福綿區、博白縣為先導,創造性地實施了「截汙建池、收運還田」這一低成本、快速度的治理方式。

「截汙建池,收運還田」的具體做法是,對養殖戶,要求落實主體責任,按要求建設足夠容量的化糞貯肥池,養殖過程中產生的糞汙全部進入池中貯存發酵成為沼液肥;對種植戶,通過宣傳培訓、示範帶動等手段,提高施用沼液肥的接受程度和積極性;對沼液肥經紀人第三方主體,按照「政府支持,合作社主體,市場化運行」方針,扶持其為種養主體提供對接服務,通過合理的受益者付費機制保證正常持續運營。

在「截汙建池,收運還田」體系的設計和實施過程中,有以下五個主要關鍵點。

理清概念:是汙染物還是肥料?

氨氮、COD濃度高的不一定就是汙染物

生豬糞汙實現資源化利用,即轉化為肥料還田,是生豬養殖業汙染治理的根本手段。但是,不少地方存在認識誤區,認為糞汙腐熟而成的沼液肥氨氮、COD濃度高,超過了汙水排放標準,施放於農田就等於向農田違法排汙。也正因此,農田施用沼液肥在很多地方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影響了資源化水平的提高。

其實,這是由於對汙染、汙染物的法律概念不熟悉而造成的。

《水汙染防治法》第一百零二條規定:「水汙染,是指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水汙染物,是指直接或者間接向水體排放的,能導致水體汙染的物質。」

《土壤汙染防治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土壤汙染,是指因人為因素導致某種物質進入陸地表層土壤,引起土壤化學、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變,影響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危害公眾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

依據法律所述,任何物質,如果正確處置或利用,沒有導致水、土特性的改變,沒有影響水、土的有效利用,沒有影響人體健康,沒有造成生態環境破壞,就不能直接被定義為汙染物。

那麼沼液肥是不是汙染物?如果直接「下水」,肯定是汙染物。但如果正確施用「入土」,而不是直接「下水」,並不會導致水土汙染,就不能被定義為排向農田的汙染物。相應地,向農田施用沼液肥也並非向農田「排汙」。既然不是排汙,就不應該用氨氮、COD濃度等指標來評價其是否「超標」。好比牛奶的氨氮、COD濃度都非常高,如果要用這兩項指標來衡量出廠的牛奶,都「嚴重超標」。很顯然,這種評價方式是十分滑稽的。

另外,還有很多人擔心,有人會打著沼液肥還田的幌子,以過量施用沼肥的方式達到排汙目的。實際上,農田等地塊只要處於正常耕作或經營狀態,其經營管理者是不會允許沼液過量施用的,沼液肥是花錢買來的,就更不可能被過量施用了。

更新觀念:糞尿一定要乾濕分離嗎?

有機肥也可以是液態的

一提起有機肥,人們的印象往往是一堆堆、一包包、一袋袋的固體粉狀有機肥產品,往往想不到沼液這樣的液態有機肥。

目前,絕大多數畜禽養殖場和有機肥廠,都是將糞汙進行乾濕分離,將固態部分通過堆肥等工序,製成「一包包」的有機肥,即固態有機肥。這種固態有機肥綜合施肥成本較高。以種植玉米為例,一畝地施一次底肥,購買並施用固態有機肥的綜合成本約為1000元,普遍高於種植收益,用起來不划算。而且由於體積大重量大,農民用起來很吃力,「用不動」的問題很突出。

實際上,有機肥不一定非要是固態的,也可以是液態的。在南流江流域採用的「截汙建池、收運還田」體系中,當地採取的策略就是,「糞尿全混、就地腐熟、就地貯存、機械噴施」。即要求養殖場戶根據養殖量配備存量足夠的化糞池+沼液肥貯存池,就地腐熟、就地貯存,然後採用第三方專業機械噴施。如此算來,對種植戶來說,綜合施用液態肥,每畝田地僅需付費約80元,與購買化肥的成本持平,且不需要自己動手施肥。

那麼,液態肥的肥效如何?糞尿全混腐熟的沼液肥氮磷鉀等養分更為均衡全面,速效緩效兼具,肥效更好,還具有抗病扛逆等功效。南流江流域的實踐證明,「提質、增產、多賣錢」,是看得見的效果。以百香果為例,施用液態肥後,畝產由2000斤提高到9000斤,增產350%,且糖度提升近1倍,可由11度提高到19度。

不少人有疑問,沼液肥養分濃度比固態肥低很多,相應的,其運輸成本相對就會比較高。實際上,按照一般農區需肥地塊的分布情況,沼液肥基本可以在3~5公裡範圍內被用掉,運輸成本是可以接受的。此外,採取的收費清運機制,倒逼了養殖場戶儘量節約用水,有的甚至還主動實施了節水改造,從而進一步降低了運輸成本。

創新方式:「種養結合」等於「種養一體」嗎?

可以引入糞肥經紀人這一第三方市場主體作為種養結合「連接鍵」

目前,種植業和養殖業各自向著規模化、專業化發展,「種地的不養豬,養豬的不種地」現象比較普遍。不少地方為了推動糞汙資源化,要求畜禽養殖場戶實現「種養結合」。很多養殖場被要求自行配套土地以「消納」所產生的糞汙,方可獲準運營。種養結合由此被僵化或狹義理解為「種養一體」。由於配套土地困難,很多養殖場戶一籌莫展。即便落實了配套土地,又會因精力體力或經驗不足、施肥不科學等原因導致汙染或影響種植業收益,糞汙「消納」常常成為養殖場戶的一大心病。

針對這種情況,「截汙建池,收運還田」體系引入了糞肥經紀人這一市場主體,作為適應當前日益規模化和專業化發展的養殖和種植個體間的新型「連接鍵」,以構建基於市場機制、依靠經紀人的種養結合新形式。

具體來說,就是由當地政府通過購置沼液肥抽運噴施專用車輛、裝備,扶持沼液肥經紀人、合作社,專業從事沼液肥的收運和噴施還田服務。服務費由兩部分構成,一是向養殖場戶收取沼液清運費,約每噸10元;二是向需肥種植戶收取施肥服務費,每噸約30元起。通過收取服務費,經紀人可以獲得每噸8~10元的利潤,有較好的職業吸引力。

依靠專業的沼液肥經紀人,實現了新型種養結合——養豬的專心養豬,種地的專心種地,中間的結合環節,由經紀人來完成。

抓住根本利益訴求:養殖戶為什麼會自覺配合?

低成本實現治理,即可安心養豬

養殖場戶的根本利益訴求,就是能夠安心養豬。而安心養豬的一個基本前提,就是有效防治汙染。不少地方在推進治理過程中,由於一時找不到妥善長效的治理路子,便將養殖業視為汙染行業加以禁止和限制,甚至採取「以禁代治」「以清理代替治理」的方式,影響了產業發展和農戶增收致富。即便予以一定補償,農戶也會受到嚴重損失,甚至影響生計。而要求養殖場戶上馬造價和運行成本都難以接受的治汙設施,也遭到養殖場戶或明或暗的抵制,效果不佳。

「截汙建池」的策略,僅要求養殖場戶根據養殖量,配備存量足夠的化糞池+沼液肥貯存池,滿足當地最大施肥間隔時間的貯存池容需要並保證腐熟。建設成本為每頭存欄豬僅約200元左右,且沒有運行費,管理簡單。不需要減少規模,也不需要額外的處理設備,只需要按要求保證糞汙貯存腐熟不排放,支付一定的清運費,做到「存得住、能腐熟、不排放」即可「杜絕排汙,安心養豬」,養殖場戶普遍能夠接受。由於建池後養殖場戶生產生活環境得到了很大改善,甚至還大大降低了糞汙管理勞動強度,得到了廣大養殖場戶的積極支持。

舒緩心理負擔:種植戶施用沼液肥的意願從何而來?

好用又不貴還有保險託底

多年來,有機肥叫好不叫座。其中最主要的表現,就是種植戶不願意用,即便給予補貼,甚至免費贈送。

究其原因,除了很多農戶不知道沼液可以作肥料之外,施肥勞動強度大、種植戶「用不動」,是一個主要瓶頸。此外,有機肥的肥效也受到懷疑,「有機肥低產、減產」的說法非常普遍,「今糞非夕糞」「重金屬、激素、抗生素超標」「豬糞有毒」等說法也甚囂塵上,使得對有機肥本已陌生的種植戶更不敢施用。

為提高種植戶施用沼液肥的積極性,「截汙建池,收運還田」體系中主要採取了5個措施。

一是抓檢測、強宣傳。邀請生態環境部南京所專家對當地沼液肥的安全性進行了檢測並公布數據,破除「豬糞有毒」的顧慮,讓種植戶放心。

二是抓技術,強指導。由農業局組織專家對種植戶進行沼液肥施用技術指導,針對不同土質、不同種植品種提出相應的施肥方案,優化施肥效果。

三是抓典型,搞示範。通過發動幹部、種植大戶等帶頭在蔬菜、水果等見效快的品種上施用沼液肥,讓「提質、增產、多賣錢」的肥效看得見,如香蕉增產50%,百香果增產350%等,吸引更多種植戶接受沼液肥。

四是上保險,「定心丸」。請中國再保險集團設計並由其旗下中國大地保險出臺了中國乃至世界上第一個「沼液肥施用第三者責任險」,給正常施用沼液肥出現燒苗死苗提供保障。

五是信息化,建平臺。請中再集團設計了基於手機客戶端和衛星定位系統的沼液肥收運噴施服務信息平臺「肥嘟嘟」,為糞肥經紀人、種植戶、養殖戶提供沼液肥收貯運信息服務,實現在線訂肥、在線支付、在線出保單、運輸路徑優化等功能,進一步降低沼液肥收運噴施成本,提高沼液肥經營收益,也為加強糞汙治理和利用環境監管提供信息支撐。

小結

「截汙建池,收運還田」是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糞肥還田、治理畜禽養殖汙染重要指示的具體實踐。其主要表現出三個特點:

一是思路上,從禁止、限制產業發展轉向優化和服務產業發展,摒棄了「禁養清拆」「減欄壓產」等有礙產業健康發展的「一刀切」治理方式——通過實行簡便易行的「截汙建池」,充分發動養殖戶並依照《畜禽規模養殖汙染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落實養殖場戶治理責任;通過構建「收運還田」體系,形成依靠市場的沼液肥還田長效機制。

二是觀念上,從「種養一體」的狹義種養結合方式拓展升級為依靠經紀人聯結種養業的種養結合新機制,肥料形態從固態拓展到液態,創新了糞汙治理和資源化體系架構、營運機制,破除了配套土地難、施肥成本高等瓶頸問題。

三是策略上,從重監管轉向重引導,要求養殖場戶「截汙建池」,不強調上馬昂貴的汙水處理達標排放或有機肥製造設施,降低了治汙成本和勞動強度,提高了養殖場戶治理主動性,實現「要我治」到「我要治」的轉變;通過「收運還田」實現沼液肥還田專業化、市場化運營,讓沼液肥成為商品,從而大大降低了環境監管壓力。

通過理清概念、更新觀念、創新方式,通過廣泛發動農戶、充分依靠市場,南流江流域糞汙治理取得了良好成效,不僅實現了水質大幅度快速度提升,還有效提升了當地農田地力,提升了農產品質量和產量,實現了「水清地肥物阜民豐生態美」,修復了綠水青山,打造了金山銀山,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著名論斷。

來源:中國環境

主管:徐州市生態環境局

主辦:徐州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

親,點一下唄!

原標題:《畜禽糞汙資源化真的很難?「截汙建池、收運還田」是關鍵》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促進畜禽糞汙還田利用,中農創達在鹽城舉行納米膜堆肥揭膜活動
    「我那是國家整縣推進項目,當時設計的是建沼氣站、蓄糞池,項目實施難度和效果比較差,後續完成的並不理想,今天來學習了咱們中農創達的納米膜發酵方案,確實非常好,非常合適,沒能用咱們的方案真的比較遺憾,要是能早一兩年知道咱們這麼好的技術方案該多好啊!」
  • 奉新縣農業農村局組織參加2020年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第二期項目線...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意見》文件精神,組織實施好中央預算內投資以及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切實發揮項目資金效益,根據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關於舉辦2020年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項目培訓班(第二期)的通知》要求於12月16-18
  • 陝西商洛:市組織開展2019年畜禽養殖糞汙資源化利用考核工作
    近期,市農業農村局、市生態環境局聯合組織開展2019年度各縣區畜禽養殖糞汙資源化利用考核工作。  為了確保本次考核工作順利完成,10月20日,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洪亮主持召開考核動員會,對本次考核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 重慶市生豬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到北碚開展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指導
    12月7日,重慶市生豬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糞汙治理與資源化利用功能研究室崗位專家袁昌定研究員,崗位專家課題組成員何道領高級畜牧師,冒雨前往北碚重慶遠陽正邦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種豬場開展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指導服務。
  • 農業農村部:加大財政支持和資金投入力度 落實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
    2019年,全國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和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分別達到75%和93%,青海省分別達到89.3%和97.4%,在農業農村部專項延伸績效評估中被評為優秀等次。  一、關於加大財政支持和資金投入力度  農業農村部組織實施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重點支持糞汙處理設施裝備建設,實現了585個畜牧大縣全覆蓋,共支持規模養殖場戶近10萬家,累計支持有機肥企業、專業化沼氣工程企業等400多個。青海省是我國重要的江河源頭和生態保護區,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事關國家生態安全。
  • 「十三五」以來全國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6%,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75%
    「農業廢棄物就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通過資源化利用,找回農業『另一半』,是實現穩生產和保生態的雙贏之舉。」河南農業大學教授胡建軍說,秸稈、畜禽糞汙等資源化利用,既改善了農村環境,也能提升土壤地力、減少農業面源汙染。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能源生態處處長閆成說,「十三五」以來,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資金86.5億元,支持了684個重點縣整體推進秸稈利用。
  • 創新模式巧循環 畜禽糞汙變資源
    7月2日,農業農村部召開加快推進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項目實施視頻會議,通報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項目開工情況,對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內蒙古作為全國五大牧區之一,隨著畜禽養殖業集約化、規模化和現代化的程度越來越高,畜禽養殖規模和數量不斷擴大,畜禽產業快速發展所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 凌源市舉行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項目交車儀式
    12月15日,我市舉行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項目交車儀式, 135臺環境治理專用車交接成功,這些配套設備車輛將交付我市各鄉鎮(街)使用。政府副市長張旭出席儀式。張旭指出,航天凌河汽車致力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加大垃圾清運力度,改善人居環境,為垃圾分類及資源化利用、城市農村環保、人居環境建設貢獻了力量。
  • 台州持續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走進天台農夫生豬專業合作社,仿佛走進了一個生態莊園:乾淨整潔的水泥路,錯落有致的花草樹木,場內設施一應俱全,看不到汙水……不一樣生態養殖環境,都得益於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的推廣。「糞汙都進行了循環利用,讓我們養殖場告別了髒亂差的歷史。」
  • 雅安市農業農村局督導名山區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項目實施進度
    12月10日,為進一步掌握名山區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項目實施情況和加快推進項目實施進度,市農業農村局畜牧獸醫漁政科、農能服務中心、畜牧發展中心相關人員組成督導組,深入該區就2019年至2020年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項目建設進度、資金使用和存在問題等情況進行督導。
  • 納米膜智能堆肥高效處理畜禽糞汙,中農創達低成本模式受關注
    納米膜智能堆肥高效處理畜禽糞汙,中農創達低成本模式受關注 2020-05-22 15:52:07來源:北國網
  • 畜禽糞汙處理,養殖業最頭痛的問題
    1.什麼是糞汙? 糞汙顧名思義是指畜禽養殖過程中產生的糞便、汙水等廢棄物。廣義上講,糞汙包括畜禽養殖過程中產生的糞、尿、墊料、衝洗水、動物屍體、飼料殘渣和臭氣等;狹義上講,糞汙則是指畜禽糞、尿排洩物及其與衝洗水形成的混合物。
  • 「微生物博士」研發納米膜無臭堆肥機,助力畜禽糞汙環保再利用
    素有「塞上江南」之稱的巴彥淖爾是內蒙古首屈一指的畜牧大市,全市有機奶產量佔全國一半以上,農畜產品出口位居內蒙古第一,像王長貴家這個規模的養殖場有數百家,然而,畜牧業發達的同時,糞汙廢渣等廢棄物處理問題養殖戶頭疼不已,也給市容環境帶來不小的壓力。養殖場基本無有效的汙水廢渣處理設施,人工清理後隨意堆放,沒有起到堆肥後的再次利用,常因雨水衝刷造成二次汙染。
  • 納米膜無臭堆肥技術亮相羊城,助華南養殖企業糞汙發酵有機肥
    近日,為解決南方地區糞汙資源化利用痛點問題舉辦的2020中國環博會「廣州國際糞肥處理與有機肥應用論壇」。中農創達區域總監楊述智就南方規模養殖場如何糞汙資源化利用做主題發言。「一隻雞的糞汙排放量相當於3個人,一個默默養殖場的排放量相當於一個中型的工業企業,糞汙汙染對環境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養殖場的糞汙不去處理,未來沒有辦法繼續生存。」楊述智說。
  • 納米膜堆肥處理模式應用廣泛,助畜禽糞汙整縣推進更環保
    納米膜智能堆肥系統當於一個密閉的發酵工廠,通過高溫發酵聯動技術,使高壓氣體交換供氧、多因素智能聯動,有效控制微生物活性、控制堆體內氨氣揮發,阻隔畜禽糞汙臭味擴散,降低物料含水率,縮短堆肥周期。適用於雞糞、牛糞、羊糞、豬糞、樹枝、秸稈、中藥渣、城市汙泥、尾菜等有機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1、種養結合模式。畜禽規模化養殖場按照養殖規模配置納米膜智能堆肥設備,生產出可直接還田的有機肥料或有機肥原材料,供給種植基地和有機肥廠進行消納,減少本地區化肥使用。
  • 節水節肥節藥,畜禽糞汙、秸稈和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 我市積極推進...
    為有效做好農業面源汙染治理,今年以來,我市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按照「一控兩減三基本」的要求,突出節水節肥節藥,畜禽糞汙、秸稈和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多舉措治理農業面源汙染,真正實現農業廢棄物有效回收和無害化處理,切實降低農業面源汙染對人畜及農村生態環境的汙染。推進農業節水節肥節藥。
  • 內蒙古杭錦後旗10萬頭奶牛奶業產業園糞汙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在呼...
    本網訊12月16日,內蒙古華蒙科創環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與巴彥淖爾市杭錦後旗錦城國控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在呼和浩特市就內蒙古巴彥淖爾市杭錦後旗10萬頭奶牛現代農牧業奶業產業園糞汙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實施糞汙資源化綜合利用,實現可持續發展。
  • ...畜禽糞汙、秸稈和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 我市積極推進農業綠色發展
    為有效做好農業面源汙染治理,今年以來,我市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按照「一控兩減三基本」的要求,突出節水節肥節藥,畜禽糞汙、秸稈和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多舉措治理農業面源汙染,真正實現農業廢棄物有效回收和無害化處理,切實降低農業面源汙染對人畜及農村生態環境的汙染。推進農業節水節肥節藥。
  • 黃驊一養雞場建起糞汙處理站 將雞糞變成有機肥
    原來,雞糞經過處理站的設備處理,轉化為有機肥,實現了糞汙零排放。養雞場負責人楊志華今年50歲,是東花寨村村民,從2010年開始從事蛋雞養殖。目前,他的養雞場蛋雞存欄量有8萬隻。蛋雞養殖規模擴大了,養雞場所產的雞糞該如何處理?這是楊志華一直思考的問題。去年,他投資近200萬元建起生物菌發酵有機肥的糞汙處理站。
  • 畜禽糞汙處理出新招 創新帶來綠水青山
    好消息是,今年在疫情的影響下,畜牧機械技術依然取得長足進步,湧現出不少糞汙處理的新技術,綠水青山離我們更進一步。  11月9日,南陽市張華家的養豬場裡安裝了一臺「大傢伙」,安裝不久後,往日讓村民怨聲載道的豬糞臭味竟然就這麼消失了,平時四處橫流的汙水也清澈了許多,街坊鄰居都嘖嘖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