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高飛昌 中國消費者對雪鐵龍品牌並不陌生,從上世紀90年代家轎「老三樣」時期的富康,到新世紀初的愛麗舍、世嘉,雪鐵龍給消費者留下了「經典耐用」的品牌印象。今天,人們提起雪鐵龍,也容易想到其大師級的底盤、紮實的用料,以及由此所帶來的舒適感。因為有著這樣的品牌發展歷史和產品印象,如今東風雪鐵龍將品牌的關鍵標籤提煉為「舒適」二字。
現在汽車工業已進入新能源時代,市場上的插電式混動、純電動車型已經不少。而作為法系品牌的門面擔當,雪鐵龍同樣發布了自己的零排放計劃,但在現階段,雪鐵龍主要發展插電式混動車。今年7月份,東風雪鐵龍天逸C5 Aircross PHEV(簡稱天逸PHEV)發布,這款車成為東風雪鐵龍發力電氣化的第一款車。
不過問題來了,在燃油機時代,要做到「舒適」對雪鐵龍而言並不難,但電氣化時代卻不同。因為驅動形式改變,帶來汽車動力性能和駕駛反饋的變化。記者曾試駕過一些合資和自主品牌的插電式混動車型,發現有的車型為了電氣化,事實上是以犧牲了駕駛品質或者車輛空間布局為前提的,這導致駕駛的平順性與燃油車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而東風雪鐵龍如何處理這一問題,將關係到其是否還能將「舒適」故事講好。
近日,東風雪鐵龍在北京舉辦了一場「天逸家族」車型試駕活動,包括天逸燃油版、C-Series潮享版、PHEV版等多款產品,記者主要試駕了天逸PHEV 4WD,對這款插電式混動車型的技術和駕駛品質有了一些理解。
「三擎四驅」多達12種模式
當前市面上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均是通過給現有的燃油車加裝電池、電機而來,東風雪鐵龍天逸PHEV也不例外。天逸PHEV從外觀上看與燃油版並沒有多大的區別,只是在前進氣格柵和前翼子板、車尾有HYBRID PLUG-IN(插電式混動)的銘文標識。
實現插電式混合動力有很多種方式,可以說每家品牌採用的方式都不一樣。在業內,根據電機位置的不同,插電式混動類型可以分為P0-P4幾種:P0的電機在發動機前端,由發動機皮帶驅動BSG電機;P1電機在發動機內,安裝在發動機曲軸上;P2電機在發動機和變速器之間,在變速器輸入端;P3電機在變速器的輸出端,由皮帶、齒輪或與發動機同軸連接,同源輸出;P4電機與發動機和變速器分離,一般用來驅動後輪。
天逸PHEV 12種模式
東風雪鐵龍天逸PHEV採用了「P0+P2+P4」結構,驅動車輛時有發動機和前後兩個電機工作,因此被稱為「三擎動力」。這樣的結構比一般的插電式混動系統要更為「複雜」,但其好處也顯而易見,P0電機可以避免因為前電機同時啟動發動機和驅動車輛而發生的震動,P2電機既可以驅動車輛也可以回收動能還可以當發電機,P4電機則可以與發動機和前電機形成四驅。
根據東風雪鐵龍技術人員介紹,天逸PHEV的插電式混動系統根據發動機和兩個電機的不同工作狀態,一共有9種不同的驅動模式以及3種動能回收模式,總共12種工作狀態。而用戶在駕駛中,基本感覺不到12種模式的切換過程,均是由行車電腦根據駕駛模式、電量狀況和行駛工況自動調節。
記者在駕車過程中看到,在車輛中控屏的車輛動力流顯示圖上,會有純電或混動之下的前驅、後驅模式、四驅多種狀態,而各種模式切換的確全部由車輛自己調整完成。與其他尚需要手動按鈕切換模式的插電式車型相比,不得不說天逸PHEV搭載了一套相當「智能」系統。
天逸PHEV搭載了1.6T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47kW,峰值扭矩則為300N·m。加入電機後,該套動力系統的綜合功率為221kW,綜合扭矩則達到520N·m。而電池組容量為13kWh,純電行駛綜合續航裡程為58km。從數據看,這一套動力已相當強勁。
而讓人驚喜的是,天逸PHEV的駕駛平順性很好,這一點與其他品牌的插電式混動車型都不同。一般而言,插電式混動車型的能量回收裝置因各品牌調校風格不同,有的車型會因為過大的能量回收導致強烈的拖拽感,有的則會對制動系統提出更高要求,駕駛者需要很大的提前量才能將車剎停,總之與燃油車駕駛感受區別很大。
而天逸PHEV提供的iBooster動能回收系統並非如此。該車採用eANT8速自動變速器,在駕駛過程中可以將檔位掛入B檔,會感受到動能回收強度增加,但並沒有拖拽感,而油門與剎車反回饋力度依然屬於適中,如同駕駛燃油車一樣。這正是東風雪鐵龍出於舒適的考慮,所調校出來的獨特駕駛風格。
本次試駕路線以北京為起點,到河北省文安魯能生態區,全程約230公裡,途徑城市路段、高速路段和鄉鎮道路等多路況路段。天逸PHEV在不同路況下均保持穩定的姿態,底盤相當厚重,這得益於雪鐵龍AMCS大師級底盤調校和PHC自適應液壓穩定技術。懸架方面,天逸PHEV採用五連杆獨立後懸架,45°斜置布置的減震器則解決了五連杆獨立後懸架帶驅動軸的狹小布置空間的問題,這些都減少了傳遞到車身的振動,提升了舒適性。
舒適性方案中的法式韻味
車輛的舒適可以包括很多方面,駕乘舒適只是基礎。事實上,「領先舒適」已經是雪鐵龍品牌在設計開發中的根基,其目標是提供更現代、更合理的舒適性方案。而東風雪鐵龍近年來一直在轉型,從產品、服務和客戶體驗多領域進行舒適性打造。在產品方面,東風雪鐵龍從駕乘舒適、生活舒適、功能舒適和身心舒適四個維度來定義汽車舒適度。
為了給用戶提供舒適的駕車生活,天逸PHEV匹配了智行APP,帶有遠程控制、車輛周邊等服務,這可以讓用戶實現足不出戶一鍵尋車、門鎖控制和空調控制防等操作。
一些旨在實現駕車舒適和安全的自動駕駛輔助功能也比較齊全,包括自適應巡航系統ACC-STOP&GO、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EBS3、交通標誌識別 E-TSR、車道位置保持系統LPA、主動盲區監測系統ABSD、疲勞監測提醒DAA等,達到了L2級自動駕駛輔助。
但需要指出的是,天逸PHEV的自適應巡航和車道保持操作,被獨立設計在一個操作杆上,而這個操作杆位置在方向盤左後方,駕車途中基本只能盲操作,對車輛不熟悉的人很容易按錯——實際上,這是法系車常見的個性化設計,但對於用戶來說需要一個適應過程。諸如此類的還有儀錶盤顯示界面切換過程中的碎塊滑動效果,雖然看起來很動感很絢麗,但容易讓人「眼花」和分心,而中控區域和中控屏內部的邏輯也是需要學習一番才能上手。
關於設計,一向是仁者見仁的事情,天逸PHEV全車多處都可見圓角梯形和圓角矩形的裝飾,內飾布置和座椅紋路也是如此,而內部黑紅雙色設計尤其是方向盤的雙色,可以說獨具法蘭西的浪漫韻味和高級感。說到座椅,天逸PHEV的座椅觸感偏硬但支撐性良好,久坐之後不會感到疲倦,對長途駕駛相當友好,座椅帶還有加熱及按摩功能,這些進一步提升了駕乘舒適性。
空間方面,由於座椅下方加裝了電池,後備箱空間被擠佔了一部分,但是後排地板仍然接近純平,這有效保障了腿部空間,而全系大面積全景天窗也是天逸PHEV的一大亮點。
綜合來看,從動力、懸架到駕乘感受,東風雪鐵龍天逸PHEV四驅版均不失雪鐵龍一貫的舒適性水準。目前市面上的合資緊湊型SUV PHEV並不多,天逸PHEV的競品包括途觀L PHEV、探嶽GTE、CR-V PHEV以及標緻4008 PHEV幾款車,憑藉舒適性特色,天逸PHEV有望在市場上擁有一席之地。
本次試駕終點是文安魯能生態區,此處有一座法式莊園,天逸PHEV選擇這樣一個試駕場所,意在傳達雪鐵龍品牌「法式優雅」的生活哲學。東風雪鐵龍認為,隨著更多的人開始追求舒適格調生活,作為雪鐵龍舒適標杆的天逸家族,將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