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日報》整版聚焦!點亮鼓樓!

2021-01-04 澎湃新聞

12月27日

《新華日報》整版關注鼓樓

夠排面

!!!

現在

就讓我們來看一下

鼓樓的力量!

↓↓↓

自古彭城列九州,一步千年在鼓樓。「十三五」以來,鼓樓區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戰疫情、謀發展、促改革、保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明顯成果,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新突破。

產城融合全景

徐州市委書記周鐵根調研鼓樓時說,鼓樓區要聚焦打造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的高品質主城區,進一步提升發展標杆和發展定位,全面提升中心城市主城區的功能品質,全力構建具有中心城市特質的經濟發展格局,全面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全面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

鼓樓區上下振奮精神,研究具體舉措、完善工作機制。「要堅決扛起中心城市主城區責任擔當,錨定『兩高兩強』總目標,狠抓作風建設、項目建設、黨的建設『三大建設』;聚焦主導產業轉型升級,抓好現代商貿、商務金融、人工智慧、信息軟體與服務外包、生產生活性服務業、文化旅遊六大產業;著力打造高端商貿商務核心區、高新技術產業標杆區、產城融合發展示範區、社會治理創新先行區。」鼓樓區委書記羅德清表示。

領跑淮海

構建商貿商務「新格局」

十一黃金周,在鼓樓區中心商圈,來自周邊地區的遊客絡繹不絕,各個街區車水馬龍,各大商場裡顧客摩肩接踵,迎來消費高峰。這個佔地0.8平方公裡的中心商圈,擁有企業3000多家,蘇寧廣場、金鷹國際、金地商都、彭城壹號等高端商業綜合體雲集,總營業面積近98.1萬平方米,匯聚相關從業人員4.1萬餘名,年人流量超3600萬人次,是省內僅次於南京新街口的第二大城市核心商圈。

蘇寧廣場

近年來,鼓樓區加快發展高端商貿商務,加強鼓樓廣場、米蘭廣場、君盛廣場「三大廣場」運營;加快引進銀行、證券、保險和新金融業態;鼓勵企業積極發展「線上」離岸業務,建強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高新技術產業為引領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要突出提檔升級『增優勢』工程,推動商貿業態和品類向高端高質發展,提升商務樓宇檔次,加快省級高品位步行街創建,促進中心商圈東進北擴,鞏固商貿商務核心地位。」羅德清說。

鼓樓區上下對標找差,緊抓招商引資,落實「領導包掛行業招—部門依託職責招—街道緊盯稅源招」全員招商機制,儲備了一批具有帶動性、支撐性的大項目。

近日,隨著徐州地鐵2號線正式開通,位於該區的淮海經濟區首個地鐵商業項目——金鷹彭城廣場地鐵商業體受到眾人關注。據了解,該項目將打造江蘇省最大的城市廣場內項目,集智慧空間、生態空間、潮流空間為一體,目前已與數百個知名品牌籤訂合作意向書。

無獨有偶,鼓樓區文化宮地鐵商業體建設如火如荼。「該項目佔地面積11畝,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投資1億元,坐擁地鐵1號線兩個出入口,建成後計劃入駐酒店及商業辦公,形成區域性地鐵商業區。」黃樓街道黨工委書記蔣蓓介紹,該街道位於鼓樓區中心商圈,年交易額近100億元;今年共有11個重大項目,總投資18.3億元。

去年,鼓樓區新竣工商業面積64萬平方米,中心商圈金鷹二期、蘇寧廣場復興店等地標性商業綜合體開業運營;新引進落地證券、保險等金融企業22家;區域股權交易市場新掛牌企業10家。

今年,鼓樓區對標打造「現代化國際化都市圈」,加快推進金鷹塔樓、文廟歷史文化街區、彭城商業步行街、文化宮地鐵商業等高端項目建設;引進美國大都會人壽保險、中英人壽保險等10多家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落戶。

「十三五」以來,鼓樓區堅持不懈抓更新、優環境,打造現代化高品質主城區——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85.2%,5年籤約項目408個、協議引資2200.9億元,600餘家「555」企業及行業巨頭紛至沓來;實施重大產業項目158個、完成投資752.8億元,較「十二五」時期增長317.6%;進一步提升了高端商貿商務核心區的輻射力和帶動力。

轉型升級

邁入高新產業「新跑道」

鼓樓,曾經聚集了徐州約80%的大中型化工企業。作為徐州產業轉型升級的主陣地,2014年,鼓樓老工業區列入全國21個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試點;2016年,鼓樓籌建高新區納入全市「一地一策」牽引性改革項目;2017年12月,江蘇省政府批覆籌建徐州鼓樓高新區;2018年5月,鼓樓高新區黨工委成立。

兩年間,鼓樓區委、區政府多措並舉,助力高新區打造出以人工智慧為特色戰略、以科技服務為重要支撐的智慧產業體系。

人工智慧互動

10月27日,2020中國(徐州)第四屆人工智慧大會暨高峰論壇在鼓樓區開幕。論壇匯聚了來自相關領域的國內頂尖院士、研究專家和知名企業共500餘人,現場5大類49個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216億元。鼓樓區已連續四年舉辦這一重量級盛會。

人工智慧大會籤約

栽好梧桐樹,招引鳳凰來。中電子、鉅成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在鼓樓順利籤約,依託雙方資源優勢,重點在信創、數字經濟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銀河水滴、釋碼大華虹膜識別、小馬智行等一大批獨角獸企業和瞪羚企業相繼落戶,為鼓樓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近年來,50個人工智慧項目順利落地,3家國家及省級眾創空間、1家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助力鼓樓構建起完整的人工智慧產業鏈條,「人工智慧看鼓樓」已成為區域共識。

這是鼓樓深化產業轉型升級、釋放發展動能的一道縮影。近年來,該區人工智慧和信息軟體與服務外包兩大特色產業基地集聚力日益彰顯;鼓樓高新區打造出「一區多園」發展格局;全區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及民營科技企業分別由2015年的2家和9家,增至2020年的24家和146家。

雲創科技園

羅德清指出,要強化人工智慧助推產業升級的「新引擎」地位,引導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中國電子系列項目建設,積極籌建醫療健康大數據中心;支持重大項目和龍頭企業的科技研發及產品推廣,推動人工智慧企業集聚發展。

鼓樓區設立起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基金和引導資金,突出企業和人才創新主體地位,重點打造以省級高新區、雲創科技產業園、數字產業園等為龍頭的一系列智慧產業平臺載體。

原來的老工業區華麗轉身,匯聚起一個個實力雄厚的高新技術企業;原來的現代化產業窪地,正吸引全國各地高精尖人才大量湧入……鼓樓,已高高擎起淮海經濟區人工智慧發展大旗。去年,中科(徐州)人工智慧研究院、中科水滴智能科技(徐州)有限公司落地運營。「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將提供全面的人才和技術支持,力爭將鼓樓打造成為我國人工智慧成果轉化的示範基地,人工智慧產業引領發展的戰略高地,智能產業和數字經濟的新地標。」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黨委書記牟克雄充滿信心。

產城融合

跑出城市發展「新速度」

丁萬河畔,年逾七旬的老人陳桂榮每天都要到新建的河口公園走走。十幾年前,這裡還是生活汙水、工業廢水橫流的「龍鬚溝」。「原來又髒又臭的河道,如今成了漂亮的文化景區,我們這代人有福了!」陳桂榮感慨地說。

丁萬河

2010年開始,鼓樓區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對丁萬河沿線近百家化工小企業搬遷關閉,從源頭上切斷工業廢水汙染問題。次年,又關閉沿線17家小煤碼頭,遷移關閉附近幾十家煤沙堆場、近萬平方米養殖場,為整治丁萬河做好了前期準備。之後,通過實施疏浚河道、沿線綠化、建橋鋪路等一系列緊鑼密鼓的綜合治理工程,2017年12月,丁萬河在全國評比中脫穎而出,成為江蘇省唯一一條「最美家鄉河」。

丁萬河的蝶變,不僅改變了周邊群眾生活,生態環境的全面提升更使得一大批重大項目競相湧入,如今該片區高樓林立、山水相融,一個自然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的新城已然顯現。

不止丁萬河。鼓樓區全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將生態文明建設和片區發展規劃有機融合,跑出了城市發展加速度。

10月,龜山景區銀杏大道上,金色的銀杏葉洋洋灑灑隨風而落,吸引了眾多遊人觀賞。不久前,徐州第三座蘇寧廣場項目也宣布落地龜山小鎮,這將為鼓樓區北部帶來真正意義上的大體量商業綜合體,解決居民「一站式」消費的需求。

「打造產城融合發展示範區,要抓好重大產業項目、城建重點工程建設,加快城市更新,完善功能品質。」羅德清指出。

「戰鼓」聲聲催人進。當前,鼓樓區以產城融合、宜居宜業、智慧智能為導向,高起點規劃中心城區、鼓樓高新區、下澱新城、九裡新城「兩區兩城」建設。

在豐財街道,下澱片區徵收改造工作有序推進,道路、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馬不停蹄。同時,該街道黨工委緊抓園區建設,下澱科技產業園一期及二期、閩商汽車產業園、香山汽車城通過園區轉型進一步優化稅源結構,2020年共計納稅近8000萬元,同比增幅超50%,實現園區發展與惠民增收同頻共振。

在九裡街道,依託九裡山景區、龜山漢墓景區、龜山探梅園、極地海洋公園、辛山山體公園和290畝櫻花谷等一系列重大文旅項目的建設和運營,一座特色鮮明的龜山旅遊風情小鎮,正呼之欲出。

回眸「十三五」,鼓樓區堅定不移守初心、擔使命,為人民群眾創造現代化的生產生活條件——累計實施城建重點工程210項,完成投資813.1億元,市級城建重點工程考核實現「八連冠」,棚改考核實現「三連冠」;軌道1、2號線、高架快速路建成通車,新建改造道路28條,打通斷頭路6條,立體化交通體系初步形成;公交場站、學校、醫院、休閒公園、圖書館、垃圾收集點等功能設施持續完善,城市管理更加精細,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取得豐碩成果,作為中心城區的承載力、集聚力、影響力顯著增強。

創新治理

繪就民生幸福「新底色」

2017年以來,鼓樓區圍繞「美好鼓樓、精治共造」目標,走出了一條具有鼓樓特色的社會治理之路。「我們深化大數據云平臺建設,以人工智慧技術應用為依託,成功推動實現信息化與基層社會治理深度融合。」鼓樓區委政法委書記翁樂天介紹。

年初,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鼓樓區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發揮網格化社會治理機制優勢,號召全區9000餘名黨員下沉到393個網格單元,形成「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的立體防控模式,為防疫制勝貢獻出鼓樓智慧。

網格員進社區

今年以來,鼓樓又依託社會治理的有利基礎,立足長效,創新老舊小區管理模式,交出一份讓群眾點讚的民生「答卷」。

在牌樓街道,鼓樓花園社區通過建立機制、治理提升,把曾經的老舊小區變成如今公共設施齊全,垃圾分類規範,車輛停放有序的溫馨家園。「我們還在努力打造『增能社區』,成立各類志願服務隊,帶動更多居民參與社區自治,辦好更多民生實事。」該社區黨委書記駱婷充滿幹勁。

在豐財街道,王場東村、鐵路18宿舍等4家老舊小區的「新物業管家」全部進駐。

在黃樓街道,全面實施「黨建引領、社區主導、多方參與、共商共治」老舊小區治理模式,以「紅色物業」加快推進社區治理轉型升級。

鼓樓,越來越多群眾有了更多幸福感和獲得感。「作為一家公辦民營的養老服務機構,我們從建設到運營,得到了政府和社區的大力扶持!」琵琶養老服務中心市場總監閆培龍感慨地說。

去年底,為深入推進「健康鼓樓」建設,鼓樓區將衛生健康管理服務納入全區社會治理集成改革。以街道為單位,建立家庭醫生籤約網格化管理服務試點,讓居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醫療服務。

從養老、醫療到教育,這首民生之歌愈發嘹亮。鼓樓區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積極探索區域推進STEM的有效模式,轉型育人模式,促進健康成長,讓學生在項目推進中將知識入腦入心,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羅德清強調,要圍繞實現「學有優教、病有良醫、住有宜居、老有頤養」的奮鬥目標,持續推動社會事業高質量發展。

近5年來,鼓樓區攻難點、建機制,提高社會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水平——實施民生實事374項,累計投資237.17億元,區域教育現代化水平穩居全市首位;北區股份制醫院、徐州曉東心血管病醫院建成啟用,佳和老齡康養示範園建成開業;社會治理鼓樓模式走在全國前列,安全生產形勢趨穩向好,人大代表進網格、基層協商民主打出品牌,成功獲批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

如今的鼓樓區,身處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坐標核心,用現代化的視野、現代化的措施和現代化的標準紮實推進各項工作。著眼「十三五」收官,放眼「十四五」開局,鼓樓大地上正奮力譜寫建設「強富美高」新徐州的嶄新篇章!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新華日報》整版聚焦!點亮鼓樓!》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今天,《經濟日報》、《新華日報》紛紛聚焦句容!
    今天(9月27日) 《經濟日報》、《新華日報》紛紛聚焦句容 都怎麼說的? 經濟日報 CELEBRATION
  • 香港《東方日報》整版愛滋病死者訃告影射《蘋果日報》老闆
    香港《東方日報》整版愛滋病死者訃告影射《蘋果日報》老闆 澎湃新聞記者 龍毅 2014-08-15 14:53 來源:澎湃新聞
  • 今天,《新華日報》又又又聚焦賈汪~
    12月27日《新華日報》刊文《賈汪:書寫轉型新答卷,綠色發展再起航》一個整版、圖文並茂點讚賈汪區堅定不移地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素有「百年煤城」之稱的賈汪,過去產業結構單一且「一煤獨大」,近年來,在背負著轉型和發展雙重任務的大背景下,賈汪區堅定不移地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聚焦國家級「十區共建」,探索深度轉型,明確了「生態立區、產業強區、旅遊旺區、文明興區」發展定位,走出了一條資源枯竭城市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交出了一份資源枯竭城市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時代答卷」。
  • 浙江日報整版!造夢工廠 全域生長!聚焦金華影視文化產業→
    今天,浙江日報刊發文章《造夢工廠全域生長》,整版聚焦金華影視文化產業。全區域布局、全領域覆蓋、全方位聯動,金華「夢工廠」如何追逐新夢,如何向最強晉級?眼下,橫店聚焦短板發力。走進橫店影視產業園,29座新型攝影棚正加緊建造,眼前的大會堂、工人文化宮、供銷社等初見雛形。這裡使用「內棚外景」建造方式,外景可彌補橫店年代戲場景空缺,內部的高科技攝影棚則為多種拍攝手段提供了可能。
  • 《新華每日電訊》以兩個整版深度報導我市脫貧攻堅工作
    本報訊 (記者聶豔英)12月28日出版的《新華每日電訊》,以兩個整版的巨大篇幅,重磅推出了題為《「走西口」故地的反貧困決戰》的特別報導,對我市的脫貧攻堅工作進行了全景式深度解碼。
  • 今天,海南日報刊發整版報導,聚焦這件大事!
    >今天(12月3日)海南日報A03整版刊發報導《勇立潮頭揚勁帆》聚焦海南「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而聚焦創一流營商環境,海南提出了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的「六要六不準」。「投資環境就像空氣,空氣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資」,海南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吸引市場主體紛至沓來,今年前三季度我省新增市場主體20.1萬戶,其中新增企業9.87萬戶,同比增長106.66%,增速居全國第一。
  • 毛主席題寫新華日報報頭的故事
    不久,在北京中南海舉行的歡送南下幹部的會議上,周恩來總理宣布了毛澤東主席和黨中央關於在南京出版《新華日報》的決定。隨後,毛澤東第一次為新華日報題寫報頭,於1949年9月17日正式啟用。  1953年2月22日,毛澤東經過四天三夜的長江航行到達南京視察。第二天上午,就在一張中國人民革命委員會的信箋上,給時任江蘇省委第一書記的柯慶施寫了一封信,並為《新華日報》第二次題寫報頭。
  • 新華日報與紅色溧水攜手……
    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中將徐承雲,新華日報社社長、黨委書記,新華報業傳媒集團董事長雙傳學,省檔案館館長陳向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勇,江蘇省委黨史工辦副主任吳逵隆,新華日報社副總編輯、黨委委員錢麗萍,新華日報社副總編輯顧新東,郵儲銀行江蘇省分行副行長尤雨林,以及區領導薛鳳冠、經地生、唐慧煒共同出席本次活動。
  • 頭版+2個整版!央媒強勢聚焦蘇州!
    》用頭版+兩個整版強勢聚焦蘇州一起來看看吧▼來自開放創新的成績單「位於江蘇東部的蘇州工業園區,278平方公裡的土地,每一寸土地都蘊含著強大的能量。今天,《光明日報》頭版顯要位置刊文,重點聚焦蘇州工業園區為什麼能?答案正是開放創新。作為蘇州開放創新的主戰場,園區始終保持奮進姿態,勇於挑戰極限,善於抓住機遇,最終落實到開放創新這個中心點上。
  • 勇於擔當 疫情面前警察不退——開封市公安局鼓樓分局新華派出所...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開封市公安局鼓樓分局新華派出所自中社區社區民警王聰聰同志始終堅守在抗疫一線,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王聰聰,男,漢族,1995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現任開封市公安局鼓樓分局新華派出所自中社區社區民警,三級警司。
  • ...推動發展高質量——泰州市委書記韓立明接受新華日報社社長...
    8月2日上午,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史詩40年!改革再出發」大型全媒體行動走進泰州。新華日報社社長、總編輯、黨委書記,新華報業傳媒集團董事長雙傳學率領採訪組,專訪市委書記韓立明。她說,22年來,歷屆市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改革決策部署,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聚焦高質量發展、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生態環保、百姓感受和幹部隊伍建設抓改革,形成了一批具有泰州特色的改革亮點,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泰州奠定堅實基礎。
  • 不僅要有「長鏡頭」,還要有「寬銀幕」——《新華日報》頭版聚焦...
    不僅要有「長鏡頭」,還要有「寬銀幕」——今天《新華日報》頭版聚焦揚州:全域保護扮靚江河交匯點守近護遠,形成全域保護大格局5月20日,揚州市邗江區方巷鎮沿湖村。村支書劉德寶指著村裡新砌的一排小別墅說:「最後90戶漁民上岸定居了。」
  • 今天,香港多家報紙把整版都留給了他們
    【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 陳青青】繼《星島日報》8日以頭版整版廣告的方式支持香港警方「嚴正執法」後,今天(10日),香港《頭條日報》《信報》《明報》《南華早報》等多份報紙也刊登類似的「撐警」整版廣告。另外,《星島日報》今天繼續以整版廣告形式,刊登題為「香港不能再亂下去了——致香港市民一封公開信」,呼籲「香港市民行動起來,止暴制亂」。香港《明報》以「支持香港警察,維護社會安寧」為題刊登的「撐警」整版廣告。香港《南華早報》以「致全體香港警察的一封信」為題刊登的「撐警」整版廣告。
  • 他們是平凡世界的「發光體」,各行各業勞動者齊聚「新華之夜...
    12月29日晚,由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共青團南京市委員會、南京市青年聯合會主辦,江蘇湯溝兩相和酒業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跨年,聆聽不一樣的2020》「新華之夜」跨年詩會在新華劇場舉行。洋洋灑灑的初雪賦予詩會更多的詩意,而這一場勞動者的詩會則讓雪夜又多了份溫暖。這一夜,初雪與初心詩意交匯這已是連續第三年舉辦「新華之夜」跨年詩會。
  • 頭版+兩個整版!寧波日報重磅聚焦鄞州人才強區、創新強區建設
    金秋九月,一年一度、備受矚目的2020年第二屆「萬有鄞力」大會啟幕,本屆大會具體將舉辦的13項活動,緊緊圍繞「人才強區、創新強區」首位戰略和栽樹工程,聚焦
  • 新華日報社論|在科技自立自強中展現江蘇擔當
    我省科教資源豐富、創新基礎厚實,要實現更多領域的並跑領跑,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更強支撐,就要以科技賦能產業為己任,更加踴躍地投身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聚焦我省重點發展的新型電力裝備、工程機械、物聯網等13個先進位造業集群,把「卡脖子」清單作為科研攻關清單,有效服務「核心技術自主化、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供源源不斷的驅動力;要以服務黨委政府科學決策為己任
  • 《新華日報》《蘇州日報》今日頭版同步點讚吳江
    就在今天 《新華日報》、《蘇州日報》 同時點讚吳江人才創新 聚焦載體平臺建設創新 「人才、項目引進來了,沒有適合發展的載體平臺,沒有細緻全面的孵化運營方案,很難真正形成區域創新氛圍。」
  • 來鼓樓,看「美麗古都」新註腳
    當新時代的城市氣質正被重新定義,當「美麗古都」成為南京更高的發展願景,當千百萬南京人對於美好生活有了更進一步的嚮往,身為中心城區的鼓樓,要給歷史、給未來留下怎樣的一方土地?走在中心城區鼓樓,這種感覺更加強烈:鼓樓公園與紫峰大廈隔街而望,某個文保單位可能就隱藏在市井巷陌,近百年的近現代建築群中能自然衍生出商業、教育等現代生活的「枝蔓」。置身「美麗古都」的城市新畫卷,擔負起「示範區」重任的鼓樓,正探索新的歷史講述方式。
  • 周恩來在重慶的抗戰:在《新華日報》發表署名文章37篇
    邵力子當時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部長,積極主張聯俄聯共,這個問題在他那裡得到了解決,允許中共南京辦事處籌創《新華日報》。之後,周恩來借拜訪之機請國民黨中央監察院院長於佑任為《新華日報》題寫了報頭。經過積極籌劃和緊張籌備,1938年1月11日,在周恩來的直接領導下,《新華日報》在武漢正式創刊。武漢失守後,報社遷到重慶繼續出版。周恩來親自為創刊號題詞:「堅持長期抗戰,爭取最後勝利。」
  • 雙傳學出任新華日報社社長、黨委書記,此前擔任報社總編輯
    雙傳學 中國江蘇網 資料圖據央廣網3月23日消息,「我讀馬列經典」暨徐川學習十九大精神專題報告會23日下午在新華報業傳媒集團舉行。新華日報社社長、總編輯、黨委書記、新華報業傳媒集團董事長雙傳學在書面致辭中表示,從上世紀30年代起,新華日報見證並記錄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與創新,這是我們新華報人肩上的勳章,也是新一代新華報人走好新時代長徵路的瞭望塔。上述報導顯示,此前擔任新華日報社總編輯、黨委副書記的雙傳學已任新華日報社社長、黨委書記,並繼續擔任總編輯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