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發擁擠的健康賽道:京東健康IPO

2020-10-03 金融外參


配圖來自Canva

在網絡上流傳著一段關於京東健康的對話,對話的雙方是劉強東和現任京東健康CEO辛利軍。那時劉強東問辛利軍是不是想深耕網際網路醫療這件事,辛利軍給出了肯定的回答「我們要完整地幹這件事。」

劉強東贊同到:「好,那你們就從京東獨立出去,我看好你們,健康這個領域做好了,能再造一個京東。」

隨後在2019年5月,京東方面表示旗下京東健康已經「長大」,可以獨立運營。這也讓京東健康成為了京東數科、京東物流之後的第三個獨角獸。而近日,京東集團在港交所發布公告證實京東健康將赴港上市,一個龐大的獨角獸將浮出水面。

緊隨潮流的京東

京東數科上市的消息正沸沸揚揚,京東健康計劃上市的消息又接踵而至,讓人不免感嘆,京東最近真是動作頻頻。

為何京東健康在這個時間點公布上市計劃呢?原因有兩點。

首先是因為疫情導致的人們觀念改變。因為疫情的影響,健康在人們心中的地位猛然提升。在居家隔離時所看到的每一條疫情消息,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將健康的地位逐漸拉高。

其次,也是因為疫情的影響,網際網路+醫療的模式逐漸成為主流,慢慢被人們所接受。不論是在線問診,還是各種人工智慧防疫設備,或者是大數據對疫情的管控幫助,都讓人們看到了網際網路+醫療的種種便利。

正是這兩方面原因,讓消費者對於各大網際網路平臺的健康業務有了一定的認可,而資本市場自然也不會放過這種機會。據彭博社收集的數據顯示,從今年以來,醫療保健相關的企業在亞洲IPO累計的融資已經超過120億美元,超過過去12年的任何一年。

正如微醫集團CEO廖傑遠所說:「公共衛生事件把產業往前推進了至少5年。」

而根據國家衛計委曾經預計,到2030年我國健康產業規模將顯著擴大,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達16萬億元。這種萬億級別的市場,京東健康自然想儘早入局,在日後競爭激烈的市場之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畢竟,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大健康必將成為具有極大發展潛力的未來,也將成為各個平臺的兵家必爭之地。

但健康賽道中本就不乏強力玩家,疫情之後健康賽道更是突然擁擠,競爭也進入白熱階段。

突然擁擠的健康賽道

想趁紅利上市的京東健康,需要面對的對手各個都十分強勁。

宿敵阿里健康,如今的總市值已經超過2600億港元;而背靠平安集團的平安好醫生在2018年登陸港股,如今市值也超過1100億港元;另外騰訊投資的微醫雖然還沒有上市,但是也將估值目標定在了100億美元;而深耕行業已久的春雨醫生也在最近拿到了搜狗的投資,繼續落實自己的「五芒星計劃」。

在後疫情時代,健康領域中這種火熱的情況必然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也將會持續釋放紅利,那麼京東健康在賽道之中的表現又如何呢?

在去年10月,辛利軍公布了京東健康在這幾年取得的成績。數據顯示,在三年時間裡,京東大藥房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醫藥零售渠道,佔據了零售市場15%以上的份額,貢獻了超過60%的專科用藥銷售額。

這種成績歸功於京東健康持續深化的「醫+藥」閉環服務,打通全服務鏈條。不再是之前簡單的藥品零售,而是打造更加全面的以醫療和健康為核心的服務場景,而這種服務場景的搭建也可以幫助全面升級京東健康的服務體系。

另外,醫療健康領域不同於其他領域,患者對於醫生有較高的粘性。舉例來說,一個患有慢性病的患者,每次問診都會選擇自己熟知的醫生。這種用戶的選擇也決定了整個醫療健康行業都有不同於其他行業的特殊用戶粘性。

而藉助服務體系的升級和特殊用戶粘性,京東健康所獲得的最直觀利益就是營收數據的不斷上漲。

從疫情之後的首個購物節618來看,京東健康在各個方面的表現都不錯。根據京東健康公布的數據,京東大藥房慢病用藥成交額同比增長270%,跨境藥品日均成交額增長20倍,O2O購藥服務「京東藥急送」成交額是去年同期的492倍。所取得的成績不可謂不亮眼。

當然,京東健康如此亮眼的表現背後,也存在著一些隱患。正是這些隱患的存在,讓劉強東通過京東健康再造一個「京東」的想法,在落地的過程中也有了一些阻礙。

再造「京東」?

按照劉強東「再造一個京東」的說法來看,京東健康的地位確實不同於其他京東旗下的獨角獸。

縱觀京東旗下的獨角獸大軍,不論是即將上市的京東數科還是撐起物流大旗的京東物流,都和京東的主營業務零售有著緊密的關係。京東數科保證了零售業務的支付層面需求,而京東物流保證了京東一直以來的速度優勢。

不難看出,京東數科、京東物流與京東主要的零售業務之間關係是互相促進,互利共生。而京東健康卻有所不同,它更像是京東零售業務的一條枝節,是從京東整體的大零售業務中開闢出來的一方小天地。

但也正是因為這種不同,才讓京東健康有了在健康領域再造一個「京東」的條件,只是想要將想法落地,還有諸多的困難需要京東健康去克服。

對於現階段的京東健康而言,想要在健康領域突破重圍,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同質化的難題。

舉例來說,阿里健康通過幾年的摸索找到了幾種網際網路醫療的範式,比如零售醫藥產品的醫藥電商業務,還有提供各種相關服務的服務業務。而去年剛剛獨立運營的京東健康,也同樣是在這些方面著重發力。

另外,京東健康在8月推出了「京東家醫」,預計在未來5年內服務5000萬個家庭。而這種通過專業醫生服務整體家庭健康的模式,平安好醫生也較為擅長。

雖然說不同的平臺屬性可以通過相同的模式展現出來不同的效果,但是本質上的同質化,讓企業喪失了獨特優勢,很難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拔得頭籌。

其次,如何打通醫藥產業的各個環節也是京東健康必須考慮的問題。雖然是利用優勢業務零售作為切入口進入了健康領域,但是京東健康的「電商思維」放在健康行業還需要更實際的檢驗才能跑通。

雖然在支付層面有京東數科的支持,京東物流也擁有了藥品物流的資質,但是如何在供應鏈上更進一步,或從產業端上提升供給側能力,也是京東健康必須要著重考慮的問題。

最後,平臺內整體的服務問題,則是處在轉型路上的京東健康要重視的隱性問題。從零售向服務場景的轉型,需要提供高質量的服務,而不論是家庭醫生還是平臺服務,都需要京東健康花費大力氣去投入和建設,畢竟醫療健康關係到生命安全,馬虎不得。

必須要承認的是,大健康領域之中還沒有出現絕對的巨頭,就連馬雲都說過,未來想要超過阿里,只有在大健康行業存在機會。

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京東健康,作為京東旗下成長最快、最年輕的獨角獸公司,其成長速度甚至在全球都可以放在前列。而京東健康再造一個京東的想法如果實現,那麼其未來也將不可限量。只是,京東健康能抓住這個機會嗎?

文/金融外參記者侯正陽,公眾號ID:jrwaican

相關焦點

  • 京東健康IPO,劉強東:能再造一個京東
    比如昨天適道(ID:survivalbiz)光是整理養老市場就找到了5000億的賽道,更別提其他了。老年人的網紅江湖:養老經濟也要靠唱、跳、rap?2019年營收不到51億元,送藥O2O倒了一片,僅剩叮噹送藥還在持續融資中,賽道內多家企業並未能實現盈利。
  • 艾德一站通:中國在線醫療健康平臺龍頭 京東健康赴港IPO
    當前,除京東(09618.HK)外,阿里(09999.HK)、騰訊(00700.HK)、百度(BIDU)均在醫療健康賽道布局。入資本市場的京東健康究竟有何優勢?而在線醫療健康服務方面,2020年上半年,京東健康的日均在線問診量達到約9萬次,是2019年同期的近6倍。8月,京東健康推出「京東家醫」品牌的家庭醫生服務,提供各種面向家庭的健康管理組合。
  • 京東健康IPO:槍口對準阿里健康
    近日關於京東的的新聞可不少,其中京東子公司京東健康上市的消息,更是獲得了不少的矚目。在幾次京東關於京東健康即將IPO消息「不予置評」之後,京東健康終於確認了赴港上市的消息。而在打造京東了三輛馬車之後,京東健康能否成為京東的第四輛馬車,成為這個關口投資者最為關心的問題。
  • 京東躋身健康醫療賽道,風口下還有雲紙這個賺錢商機
    京東開立「京東健康」是出於當下人們對醫療健康的廣泛需求,經過數年時間的發展,京東健康獲得了社會的廣泛認知和認可,特別是在今年前三月,公司就在線為超過1000多萬人次提供了在線問詢。基於零售藥房和在線醫療健康服務兩項業務,京東構建了用戶全周期、全場景的健康管理平臺,還在八月份發布了C端產品「京東家醫」。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達到13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77.1%,並實現了經營創收。
  • 京東健康搶跑IPO
    京東健康將於下周周中啟動招股並計劃於12月第二周周初敲鐘,搶跑當前已經過了聆訊的藍月亮以及恆大物業等公司IPO。京東健康已於11月16日開始分析師路演,此次計劃募資40億美元,準確的募資金額將在接下來的路演期間確定。京東健康上市團隊暫定的時間表為,11月25日開始招股,12月7日或8日敲鐘。但是,最後的時間表還需依路演進展隨時調整。(騰訊一線)
  • 京東健康躍躍欲上市,網際網路健康行業現井噴
    次年,其醫療健康業務開始作為獨立的板塊運營。到了2016年和2017年,B2C的京東大藥房與B2B採購平臺「藥京採」先後上線。而在去年5月份,京東集團將京東大藥房、藥京採和京東網際網路醫院三個業務從京東商城中分拆,並成立京東健康子集團。
  • 京東又一個百億營收的獨角獸上市,劉強東變身IPO收割機
    京東健康布局最早起步於醫藥電商——2013年初,京東首次開展保健品零售業務,2014年2月起,京東的醫療健康業務開始作為京東集團獨立的業務項目進行運營, 2016年,京東大藥房上線,京東正式進入醫藥電商領域,隨後全面發力,布局網際網路醫療、智慧服務等領域,2017年12月,京東健康推出了在線問診服務。2018年11月京東健康成立,並從京東集團的業務中分離出來。
  • 醫療健康競爭格局生變,京東健康IPO將顛覆阿里健康龍頭地位?
    9月27日晚間,京東健康在港交所遞交了IPO申請,這成為了網際網路醫療健康領域的大事件。根據傳聞,京東健康擬融資20億美元,估值達到300億美元。這意味著,未來它的市值可能和阿里健康的310億美元旗鼓相當,高於平安好醫生140億美元和眾安在線的80億美元。
  • 京東健康:上市IPO招股書
    海通國際12月11日發布對京東健康的研報,摘要如下:  我們相信我們的平臺對於整個醫療健康產業生態中的參與者具有強大的價值主張。我們憑藉海量的用戶觸達、深耕供應鏈的優勢和領先技術的應用,連接藥企和醫療健康產品供貨商、分銷商和消費者。我們打通了線下醫院和在線醫療健康平臺,連接了醫生和患者,使其之間不再有隔閡。
  • 京東健康香港IPO,股價飆漲
    本報記者 趙覺珵港股8日迎來2020年最大規模的首次公開募股(IPO),電商集團京東的醫療保健子公司京東健康當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截至當日收盤,京東健康收漲55.85%,報110港元,募得35億美元,也以3439.8億港元的市值超過阿里巴巴旗下阿里健康的3215.5億。
  • 京東健康幹好了能再造一個京東?京東系獨角獸們正排隊IPO
    京東健康是繼京東物流和京東數科之後,京東孵化出的第三隻獨角獸。但是,這個「家裡的小兒子」卻率先完成了IPO。據悉,京東健康IPO發行價為每股70.58港元,計劃淨籌集265億港元。此前,京東健康獲得了超80萬人認購,超額認購約422倍,成為今年港股市場認購人數最多的新股,也是僅次於京東集團的今年港股第二大IPO。
  • 京東健康IPO大漲40%,市值超3000億港幣
    隨著京東健康在港股上市,京東創始人劉強東的個人身價也將繼續上漲。「健康這個領域做好了,能再造一個京東」這句話出自劉強東和京東健康CEO辛利軍的對話中,事實證明,健康這個萬億級別的市場,確實能幫助劉強東再造一個京東出來。2019年5月京東健康正式宣布獨立運營,彼時阿里健康和平安好醫生均已上市。
  • 京東健康,京東的下一個野心
    京東健康完成了治療全流程。據統計,這個領域最瘋狂的時候,有千餘家醫療健康網際網路公司奔跑在這條賽道上。但是,發展到今天大部分企業已經湮沒在歷史的塵埃當中。盈利和具有想像空間的盈利模式一直是困擾網際網路醫療企業的難題,哪怕是已經上市的網際網路醫療機構依然沒有找到除電商外的盈利模式。
  • 率先盈利的京東健康將是阿里健康最大對手
    加上京東也是電商出身,旗下的京東健康準備赴港上市,其可能成為阿里健康最大的對手阿里健康阿里健康與京東健康的業務重疊度很高,而且目標也十分一致,都旨在打造全服務的健康管理平臺但京東健康的盈利卻已經到來,早在去年7月京東健康曾公開宣布率先實現盈利,成為同賽道中最先實現盈利的企業。
  • 銀髮大健康爭奪戰:網際網路+健康領域老年用戶激增,阿里/京東布局
    ;另一方面,中老年網際網路程度進一步加深,需求潛力爆發;在銀髮健康賽道上,依託各自產業鏈、平臺、用戶等優勢,網際網路巨頭們的競爭趨勢越來越明顯。目前,這一平臺的未來還有待發展和觀察,但可以確定的是京東在銀髮健康賽道上完整布局的野心。
  • 亞太股市漲跌互現;京東健康計劃在香港上市融資逾30億美元
    中國電子商務巨頭京東(JD.com)旗下的京東健康(JD.Health)正計劃在香港上市時融資逾30億美元。根據向香港證交所提交的文件,該公司計劃出售3.819億股股票,價格區間為62.80至70.58港元(約8.10至9.11美元)。
  • 京東旗下第三隻獨角獸,京東健康確認赴港IPO
    公告,旗下子公司京東健康正式啟動赴港上市工作,意味著繼京東數科之後,京東京東健康是京東旗下專注於經營大健康相關業務的子公司,有藥品零售、藥品批發、以及非藥物的泛健康類商品零售等業務,在線掛號、在線問診等醫療服務,打造了京東大藥房、京東網際網路醫院、智慧醫院、京東家醫等產品,「
  • 深入健康和金融腹地,京東健康演繹攻城略地
    今年上半年,疫情進一步推動了國內醫療健康行業的數位化需求,京東健康在上半年的線上問診量是去年的近六倍,同期收入同比增長76%。可見,需求龐大、政策加持、疊加疫情培育,2020年的網際網路醫療回暖明顯。最近,無論電梯間還是戶外,都能看到京東健康的廣告「首席健康管家」,廣告戰也是陣地戰,廣告的背後隱隱浮現出京東攻城略地搶佔平臺入口的圖謀。
  • 京東健康官宣IPO,網際網路醫療領域或將誕生最年輕的「獨角獸」
    說年輕,是因為京東健康從獨立運營到上市,僅用了一年半時間。兩年前,阿里健康和平安好醫生就已經上市,京東健康還是京東的一個醫藥電商版塊。強敵當前,劉強東依然下決心入局網際網路醫療。他曾說,「健康這個領域做好了,能再造一個京東。」
  • 早報:京東健康赴港IPO獲批
    繼京東數科上市後,京東健康赴港上市獲批,這是京東集團京東健康赴港IPO獲批,上半年扣非淨利潤3.7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