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菸這一年靜悄悄

2020-12-28 新浪財經

來源:投資界

網絡禁售一年後,中國的電子菸活得怎麼樣?

作者 | 黎明

來源 | 深燃

(ID:shenrancaijing)

我們現在是快速地布局,謹慎地活著。」電子菸網絡禁售一年後,一位電子菸創業者如此感慨。

一年前的11月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菸草專賣局聯合發布通告,禁止網絡銷售電子菸,6日,電子菸產品全網下架。隨後監管部門開展大排查,打擊電子菸的輿論排山倒海,電子菸墜落風口。

網售禁令讓中國的電子菸行業變成一門線下的傳統生意,徹底改變了這個行業的遊戲規則,入場玩家不得不改變自己的生存方式。電子菸這個曾經的資本寵兒,也逐漸淡出大眾視野。

網絡禁售一年後,中國的電子菸活得怎麼樣?

有人虧掉了投資款,撤掉了生產線,重新做回老本行;有人改變打法,轉做線下電子菸集合店加盟;還有人趁機跑馬圈地,加速瓜分空出的市場份額。

YOOZ柚子創始人蔡躍棟告訴深燃,YOOZ的線下專賣店已經超過1000家,年底預期達到2000家,且正在進軍海外市場。鉑德CEO汪澤其說,鉑德入駐的門店數量在過去一年翻了一倍,超過了10萬家,其中多數為便利店渠道,汪澤其認為鉑德在便利店渠道相比所有競爭對手都具有絕對優勢。悅刻依然是行業老大,它們這一年提得最多的是未成年人保護。

有人退場,就有人留戀舞臺。電子菸的故事還沒有結束。

虧掉投資款,做回老本行

2019年初風頭最盛的電子菸品牌小野、雪加等,如今都沒了聲音。

深燃獲悉,小野電子菸創始人彭錦洲已經從小野離職,新東家是OPPO。彭錦洲曾出任華為榮耀副總裁、錘子科技總裁,錘子的手機業務和堅果品牌賣給字節跳動後,彭錦洲創辦小野。羅永浩深度參與小野的業務。陳冠希為小野拍攝的代言廣告,一度在業內引起很大反響。但是在今年,羅永浩告別電子菸,籤約抖音做起了直播帶貨,彭錦洲則回到了自己熟悉的手機業務。

曾宣稱A輪融資4000萬美金,創下2019年上半年電子菸行業最大融資紀錄的雪加,在過去一年經歷了多位高管離職。雪加全國渠道銷售負責人劉碩;雪加聯合創始人、負責政府關係的陳一誠;雪加聯合創始人、產品負責人李澤堃,都已經離職。今年上半年,有自媒體公開發文曝光雪加拖欠合作款,獵頭公司員工喊話雪加CEO王颯,要求支付拖欠的獵頭費。

頭部電子菸品牌尚如此,中尾部電子菸創業者所面臨的局面同樣不容樂觀。

去年11月的網絡禁令出來之前,餘磊正在聯絡自己熟識的渠道商,準備加大對電子菸業務的投入。餘磊是北京海曼普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公司主營業務是空氣淨化器,2018年看到國內電子菸行業開始火了,覺得市場有搞頭,於是拿出一筆預算,半年研發出煙油,年底就推出了一款電子菸產品,2019年開始做市場。

結果市場剛打開,線上就禁售了。

春節前,又趕上疫情爆發,餘磊的電子菸業務幾乎停擺,下架、關店、裁員,他收縮電子菸業務,把精力重新投入到淨化器業務,疫情期間開始賣起了電動口罩。電子菸庫存的清理工作一直持續到現在,靠自己抽+老客戶復購煙彈,回頭一算帳,虧了近50萬。

像餘磊這樣跨界闖進電子菸行業、又被線上禁售政策打回原地的創業者不在少數。

葉飛原本是做化妝品業務,他在2019年推出了一款電子菸,還上線了電子菸自動販賣機,正在大力鋪市場的時候,線上禁售了,線下機器也不讓擺,負面輿論如狂風暴雨般襲來,於是業務就擱置了,現在還有幾臺樣機擺在公司裡,去年底設計的新款原型機,最終也沒有上線。

此前他在電商平臺砸了不少廣告,最後都不了了之,前前後後虧了幾十萬,「還好剎車早,先擱置,等政策法規出臺後再幹。」

倉促入局、快速奔跑、墜落風口、業務收縮,這是大部分中小型電子菸創業公司,在去年網絡禁售政策出臺後的經歷。

整個2020年,他們都處於撤退和觀望的狀態。兩部門已經出臺政策禁止網售,但線下渠道並沒有管死,只是劃出了「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的高壓線。高壓線之下,他們或保留小部分產能等待東山再起,或徹底退出,還有一些人則開始追逐下一個風口。

小陸是悅刻最早的一批代理商,2019年巔峰的時候,他通過參股和直接投資,開出了40多家悅刻專賣店。去年下半年,他發現YOOZ起量很快,又加盟了YOOZ。疫情爆發後,他開始收縮戰線,把門店數量縮減到20家,然後轉型在抖音快手幹起了直播帶貨。「比做電子菸經銷商香多了,選擇努力的方向一定要正確。」小陸對深燃說。

唯它創始人劉東原對深燃說,今年疫情後電子菸開啟中場戰事,很多玩票的創業者已經離開牌桌了。還留在牌桌上的玩家也就不那麼擁擠,接下來到了下半場,更多是10個以內頭部品牌的競爭。

鉑德創始人汪澤其分析,從去年11月到現在,全國性的電子菸活躍品牌減少了90%,大部分中小玩家出局,一些倖存但不活躍的品牌,要麼屬於放羊狀態,要麼就是縮小成一個區域品牌,中國電子菸進入「剩者為王」時代。

開店!開店!開店!

線上被禁售,線下卻是一片火熱景象。存活下來的電子菸品牌,進入春秋戰國爭霸賽,做起了瘋狂的開店生意。

悅刻沒有停下開店的步伐,作為電子菸行業的老大,悅刻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經銷體系,它的專賣店和授權店,像星星之火一樣,在全國範圍內拓展開來。今年2月,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悅刻還設立2000萬元的「零售門店幫扶基金」,實現了搶跑。7月的時候,悅刻的專賣店數量超過了4000家。

YOOZ在今年異常活躍。去年一開始,YOOZ的開店是直營模式,後來蔡躍棟改變打法,從直營改為加盟,今年4月份,YOOZ的加盟專賣店為410家,根據蔡躍棟對深燃透露的最新數據,店面現在已經超過了1000家,年底預期達到2000家。

鉑德在去年底啟動「千城萬店計劃」,計劃砸下3億元補貼,在全國1000座城市開設10000家加盟店。便利店是鉑德重點布局的渠道,汪澤其對深燃透露,鉑德已經入駐的便利店、專賣店等加起來,總數從去年11月的五萬多家,增長到現在的十萬零七千家,全國最大的便利店系統美宜佳,以及可喜便利店,鉑德都是在今年進入。

以悅刻、YOOZ、鉑德為代表的電子菸頭部品牌,開店速度有增無減,除了疫情期間受到短暫影響,其他時間都是在擴張,而且速度在加快。

唯它創始人劉東原告訴深燃,2019年11月時,唯它線下門店僅50家左右,目前門店已經超過200家,且90%門店已經收回成本開始盈利,目前正以每12小時一家店的速度擴張。

這帶動了線下渠道的繁榮,去年業內炒過一陣的電子菸集合店模式,也已經開始探索落地。唐超穎同時代理了喜霧、唯它、徠米等品牌,他在過去一年開出了13家專賣店、3家集合店,現在開始試水集合店加盟,正在尋求融資。

線下的跑馬圈地,使得電子菸行業在加速向頭部集中。

汪澤其說,2019年夏天,國內活躍的電子菸品牌大概有近百家,但是現在被鉑德視為主要競爭對手的玩家,不超過五家。行業集中度大大提升。

國內電子菸行業的併購也在發生。

今年7月,火器電子菸先後完成了對華昶旗下NOS電子菸,以及國際菸斗品牌沙芬旗下電子菸業務的收購,形成多品牌運作。這是國內電子菸行業少有的併購案。火器方面告訴深燃,多品牌運作,對火器來說,可以進一步提升火器電子菸產品線規模和市場佔有率。目前,火器有500家左右門店,全國省代有43個,主要是線下門店及電子零售渠道。

一些區域性的電子菸品牌,在某些特定區域深耕,從競爭對手撤退的地方崛起,成為「地頭蛇」。

總部在深圳的輕奢派電子菸品牌鉑嵐,去年下半年旗下套裝產品實現量產,今年才開始大力拓展渠道。創始人孫海銘告訴深燃,鉑嵐在今年的發展速度大大超過去年,雖然還沒有完成全國市場的深度布局,但公司在重點省份一個月的出貨金額,就可以達到3000萬元,是當地第一。

「你只要能在地方上找到絕對核心的合作夥伴,線下是一定存在強龍打不過地頭蛇的情況的。」孫海銘說。

除了地域出現分化,在產品定價上,倖存的電子菸品牌也開始出現分層,價格戰蓄勢待發。

YOOZ在今年5月推出新品,將煙杆的價格打到了行業最低價9塊9,一桿一彈合計只要45元。此前,換彈式產品的最低價紀錄,是靈犀去年創下的99元。6月,漢麻集團旗下的電子菸品牌西素,推出「百萬套裝,億元補貼」活動,一桿一彈促銷價只要19.9元,再次刷新紀錄。以YOOZ、西素、刻米、VPO、非我為代表的品牌,在入門級市場展開激烈廝殺。

悅刻、鉑德、火器、鉑嵐沒有做這個價位的產品,悅刻和鉑德的新品價格都在300元以上,鉑嵐走輕奢路線,套裝價格更是高達599元。一位業內人士對深燃透露,悅刻和鉑德都在準備2021年的新品,定價都可能會往399-499元這個區間走。

從無錢可賺,到電子菸首富

一些電子菸品牌開始賺錢了。

鉑嵐創始人孫海銘對深燃說,鉑嵐現在單月的現金流已經是正數,在算上所有費用的情況下已經實現盈利,按現在的速度不出幾個月就會全面盈利。蔡躍棟在今年4月的時候就說,YOOZ已經實現了正向現金流。

線上被禁售,讓電子菸品牌失去了打營銷戰的機會,財務情況反而得到優化。

去年,在資本助推下,線上線下渠道被電子菸品牌瘋搶。一位已經退出電子菸行業的創業者對深燃說,去年618之前,當時很多品牌都在砸錢「上榜單」。雙11之前,有電商平臺主動找上門,邀請參與雙十一的廣告投放。而在線下,酒吧、便利店等優質渠道坐地起價的現象屢見不鮮。品牌推高了渠道價格,導致電子菸的大部分利潤都讓渠道賺走了。

但是今年情況發生了變化,因為線上渠道徹底被切斷了,行業回歸理性,不再燒錢擴張,從給渠道打工,變成了為自己賺錢。

孫海銘舉了個例子,過去用戶了解一個電子菸品牌,標杆性的動作是先在百度搜索,然後在天貓京東搜索看銷量和評價,這導致品牌不得不去做投放,去買關鍵詞,但現在網際網路的翅膀被打掉了,所有活動回歸到線下,雖然速度慢下來了,但成本也更加可控,品牌完全可以按照既定的節奏布局市場。「按照過去的節奏,你不燒錢,是沒有任何機會的,但是在線下,你只要品牌定位精準,產品足夠優秀,商業打法巧妙,還是有機會彎道超車。」

劉東原說,2019年11月以前,行業內創業品牌的主要精力都在線上,燒大量的流量費用去獲客,但留存情況其實並不理想。今年有實力做線下的都在做線下,更加穩紮穩打一些,有些不具備線下能力的品牌就被自然淘汰了,相應的也讓出來一些市場空間給頭部品牌,但競爭仍然激烈。

用人成本也降下來了。去年,電子菸火熱的時候,有頭部品牌開出兩倍甚至三倍薪資,通過獵頭向競爭對手挖人,但是今年,「人才突然變得多起來了」,找工作的人變多,招人的企業變少,形勢發生了逆轉。

這些從營銷和用人節省下來的成本,最後都變成了線下開店的預算,以及企業財務報表裡的利潤數字。

「競爭對手減少了90%,而剩下來的玩家都更強大了,市場需求還在,但供給的企業數量大量減少,於是生意更好做了。」汪澤其說。

有企業盯準了這個時間點登陸資本市場。今年7月,給悅刻、YOOZ等電子菸品牌生產陶瓷霧化芯的電子菸代工廠思摩爾在港股上市,成為全球電子霧化第一股,上市首日股價大漲150%,市值突破1700億港元。

就是這樣一家看起來很傳統,跟網際網路並沒有多大關聯的企業,是全球最大的電子霧化生產和製造商。這家公司的創始人在今年10月以第59的排名登上《2020胡潤百富榜》,成為電子菸行業首富。

在電子菸這門生意裡,不同形態的玩家,不同的市場定位,不同的戰略和打法,它們也找到了不同的賺錢方法。

走出國門搏一搏

富有遠見的電子菸創業者,已經將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場。

過去一年裡,電子菸行業涉及到海外市場最大的事件之一,是美國的PMTA申請。PMTA類似於美國電子菸市場的準入證,只有通過PMTA審核,電子菸產品才能在美國市場銷售。今年9月9日是PMTA的最終提交日期,在此之前提交了申請的產品,在審核期間可以繼續銷售,未提交的下架。

PMTA申請費用高昂。菸具的單項費用在百萬元級別,煙油的費用高達上千萬元。提交的產品類目越多,費用越高。

鉑德已經提交了PMTA申請。據汪澤其透露,鉑德一共提交了6項煙油申請和3項硬體設備申請,累計花費1500萬美元。鉑德在中國和美國均有開展業務,在美國超過一半的營收來自瓶裝煙油,旗下的Rock小扁煙是美國市場上的明星產品。提交PMTA申請後,在攻打美國市場上鉑德將佔有一定優勢。

相比之下,美國電子菸巨頭Juul則在當地市場陷入困境。

由於美國監管打擊,以及連續的起訴調查,Juul的估值從兩年前的380億美元縮水至約100億美元,下滑約70%。此前,Juul的首席工程官,以及一位負責領導Juul上一次10億美元裁員重組的高管都已經宣布離職。Juul的收縮給其他電子菸品牌提供了市場機會。

悅刻則將重心之一放在了東南亞市場。早在2018年下半年,悅刻就已經進軍海外市場,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就成為了部分市場的第一名。東南亞市場也是一塊重要的增量。

相比不確定性較高的海外市場,國內市場依然是當前階段電子菸品牌爭奪的重點。

但國內監管的態度依然不明朗。在電子菸網售禁令出臺的這一年裡,暫時還沒有更多政策出臺。7月的時候,國家菸草專賣局稱從7月10日開始開啟為期兩個月的電子菸專項檢查,如今檢查已經結束,政策層面尚未有新動作。

去年11月的網售禁令已經過去一整年,如今雙11再次來臨,但已經跟電子菸行業沒有什麼關係。在從線上轉向線下的這一年裡,一些品牌消失了,一些品牌在觀望,還有一些品牌逆勢增長。競爭未結束,格局在重塑,行業還會持續洗牌。

「這個行業還處於早期,我們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產品。」蔡躍棟說。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葉飛為化名。

相關焦點

  • 電子菸「斷網」這一年:九成玩家退場,有人開始賺錢
    鉑德CEO汪澤其說,鉑德入駐的門店數量在過去一年翻了一倍,超過了10萬家,其中多數為便利店渠道,汪澤其認為鉑德在便利店渠道相比所有競爭對手都具有絕對優勢。悅刻依然是行業老大,它們這一年提得最多的是未成年人保護。有人退場,就有人留戀舞臺。電子菸的故事還沒有結束。
  • 電子菸「斷網」這一年:九成玩家退場,有人當上「首富」
    鉑德CEO汪澤其說,鉑德入駐的門店數量在過去一年翻了一倍,超過了10萬家,其中多數為便利店渠道,汪澤其認為鉑德在便利店渠道相比所有競爭對手都具有絕對優勢。悅刻依然是行業老大,它們這一年提得最多的是未成年人保護。有人退場,就有人留戀舞臺。電子菸的故事還沒有結束。虧掉投資款,做回老本行2019年初風頭最盛的電子菸品牌小野、雪加等,如今都沒了聲音。
  • 線上禁令一年 電子菸回歸理性
    作者丨君平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電子菸網際網路禁售令過去一年,電子菸再一次到了風口浪尖,這一次是因為觸及了底線。網上禁售一年商家轉戰微商?2019年11月1日,國家菸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下發《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菸侵害的通告》,要求關閉一切電子菸的網際網路渠道,網店下架電子菸產品和廣告。
  • 電子菸「斷電」一年,有平臺商家仍在偷偷賣
    去年11月,國家菸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菸侵害的通告》要求——各類市場主體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菸;敦促電子菸生產、銷售企業或個人及時關閉電子菸網際網路銷售網站或客戶端,電商平臺及時關閉電子菸店鋪並將電子菸產品及時下架,電子菸生產、銷售企業或個人撤回通過網際網路發布的電子菸廣告
  • 18歲男子吸電子菸一年肺如70歲老人,怒訴電子菸公司
    9月15日,據外媒報導,一名18歲美國男子吸電子菸一年多患上肺病,醫生告知他的肺跟70歲老人的肺一樣,因此該男子指控美國最大電子菸生產商Juul故意向未成年人推銷電子菸產品。去年,Juul正式從Pax Labs分拆出來,並迅速成為美國電子菸市場的領導者。JUUL是目前美國最受歡迎的電子菸產品,外形時尚,有薄荷、菸草、芒果、焦糖布丁等多種口味,深受青少年的追捧。截至2018年10月,JUUL電子菸的銷售額佔美國電子菸市場的70%以上。
  • 美18歲青少年吸電子菸一年 肺部如70歲老人
    近日,美一18歲青少年Adam Hergenreder起訴美國電子菸巨頭Juul,原因是他因為吸食一年電子菸出現了嚴重的健康問題。
  • 低調的中國電子菸龍頭稱霸世界,一年營收76億!
    每個吸菸的人都會說,這是最後一口;每個股民都會說,這是最後一手!最後大多都以被現實打臉而結束。都知道菸草公司賺錢,但讓人沒想到的是,電子菸會成為21世紀最有潛力的硬體創業方向。在這幾平方公裡的街區內,野蠻生長著幾百家電子菸生產企業。恰巧,世界電子菸巨頭「思摩爾」,中國電子菸第一股也出自這裡!壹2003年,中國的一位藥劑師韓力發明了電子菸,隨後,這款引領全球熱潮的產品被命名為「如煙」,韓力被人們譽為「電子菸之父」。
  • 網絡禁售一年後的電子菸市場,還有多少機會?
    敦促電商平臺及時關閉電子菸店鋪,並將電子菸產品及時下架; 敦促電子菸生產、銷售企業或個人撤回通過網際網路發布的電子菸廣告。歷經一年,電子菸市場發生了哪些變化? 從「戒菸神器」變成眾矢之的 雖然禁止網售,「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電商平臺搜索「電子菸」等關鍵詞找不到相關產品,但是搜索一下「霧化能量棒」、「戒菸貼」等仍然有電子菸的身影;另一方面轉為線下銷售之後,很少有商家會索要購買者身份證確認是否成年,同時,電子菸的危害逐漸被認識、被證明。
  • 吸電子菸一年肺如 70 歲老人,美 18 歲男子起訴電子菸公司
    IT 之家9 月 15 日消息 據時差視頻消息,9 月 13 日,美聯社報導稱,美國 18 歲男子 Adam 吸電子菸一年多患上肺病,因此其指控美國最大電子菸生產商 Juul 故意向未成年人推銷產品。訴訟中寫道,Juul 公司在其宣傳廣告中傳遞出年輕人可以通過吸電子菸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但卻從未標明自己的產品中含有危險的化學物品。Juul 則在回應中稱,他們的產品從未向未成年人出售,目前他們也在打擊這種未成年人使用其產品的行為。
  • 一位美女,即將靜悄悄地身價百億
    2019年的通告一出,電子菸在線上銷售的這條渠道徹底走不通了,幾乎所有的電子菸品牌一夜之間受到重創,甚至連累彼時剛剛宣布要賣小野電子菸的羅老師又被嘲「風口粉碎機」。但告別了線上市場,電子菸的生意還得想辦法繼續做,怎麼辦?以悅刻為代表的電子菸品牌們,開始了廣鋪線下渠道的2020年。
  • 電子菸巨頭IPO市值大漲150%,港交所外2019年風口上的新品牌們靜悄悄
    受此影響,國內外電子菸市場溫度驟降——深圳、秦皇島等城市公開聲明電子菸納入控煙範圍。 11 月頒布的電子菸相關政策讓國內市場瞬間降溫——敦促電子菸生產、銷售企業或個人及時關閉電子菸網際網路銷售網站或客戶端;電商平臺及時關閉店鋪,將電子菸產品及時下架。俗稱「電子菸禁令」。
  • 入局電子菸,你這是在玩火 ▍2020前三季度電子菸品牌榜發布
    今年年初,『數字品牌榜』發布了電子菸品牌2019年度榜單,當時我們給這篇榜單文章取的標題是《電子菸真是從「風口」到「封口」嗎?》,在文末我們提到「2019年末至今,電子菸產業過得並不好,但未來,還是個未知數「。如今2020年的前三個季度已經過完,回首今年這前三個季度,電子菸行業怎樣了呢?
  • 深圳開出第一張電子菸罰單,悅刻們要進入寒冬了嗎?
    深圳開出第一張電子菸罰單,悅刻們要進入寒冬了嗎?10月15日,深圳市控煙辦獲悉開啟《深圳經濟特區控制吸菸條例》修訂後的首次控煙執法,監督對象是首次納入禁菸範圍的公交站臺,共有6名菸民被罰,罰款50元。其中包括1名電子菸菸民——這也是中國內地開出的首例電子菸罰單。
  • 《靜悄悄》——這首歌讓我堅定了愛你的決心
    《靜悄悄》——陳泫孝(大泫)03:06來自音樂美耳朵《靜悄悄》是一首表達對愛情堅定不移的歌,因為相愛的兩個人兩情相悅,彼此共知,在對方的眼睛裡,什麼都是最好的。其實這首歌的原唱是大泫,不過女生版的也很好聽,尤其是曲肖冰這個版本的《靜悄悄》。歌曲裡面的歌詞可謂是對現實生活愛情的真實寫照,這首歌把自己在愛情中的感受都充分的表現了出來,音樂不禁好聽,還讓人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 禁令頒布一年後,YOOZ等電子菸還在線上銷售,且賣給未成年人
    距離去年11月1日,國家菸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菸侵害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已經一年,現在電子菸市場是否已經規範了呢?近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進行了走訪。《通告》要求電子菸不得進行線上售賣,記者採訪發現,YOOZ、魔笛、雪加、鉑德等電子菸仍無視《通告》,進行各種形式的線上銷售。
  • 電子菸的成分和捲菸相似?這是對電子菸最大的污衊
    最近幾天,一篇關於尼古丁成癮的新聞在網絡上鬧得沸沸揚揚,具體內容大致是說明電子菸的成癮性相似傳統捲菸。 電子菸具有與捲菸擁有相同的高度成癮性,這一點無可厚非,新勢力在過去的文章中曾提過原委。
  • 2020年,電子菸戰事不止
    圖片來源@unsplash文 | itlaoyou-com,作者 | 吳昊倘若要列舉過去一年的行業風口,電子菸一定榜上有名。這一方面顯示過去一年電子菸取得的成績,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即使宏觀市場遇冷,經濟周期下行的情況下,新造煙運動依舊熱情未減。在這股浪潮之中,美國誕生了JUUL這樣的頭部品牌,國內也有悅刻、小野、福祿等品牌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據一位行業人士透露,僅在去年一年時間,國內新增電子菸品牌高達數千家,而在他們的背後,還站著IDG、真格、經緯中國等幾十家資本機構。
  • 從業3年電子菸實體店從業者對發光電子菸行業以及未來發展的看法
    「我是一個入行有3年之久的電子菸實體店經營者。最早也是出於戒菸替煙的需求,而了解電子菸及發光電子菸。」電子菸帶來更多變化和可玩性,善於動手的我同樣追求對於霧化器調絲做絲數據和主機霧化的混搭,逐漸的從玩家轉化為紮根這個行業的從業者。
  • 電子菸:懸崖邊上的困獸
    這一次,電子菸能逃脫困境嗎?  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很多電子菸品牌已經奄奄一息,如果在加上去年電子菸「1號禁令」產生的後遺症,這項提案,無疑是要將電子菸趕盡殺絕。  時間回到一年前,彼時電子菸市場正如日中天,資本和創業者一起敞開懷抱迎接這個新物種,電子菸煙展、招商大會席捲各個城市,那是一個瘋狂的年份,追逐風口的人們眼裡都是金子。  瘋狂最終沒有經過時間的淘漉。
  • 蘋果又申請奇怪專利,有人猜測這是電子菸!
    電子菸公眾號訊:新年新氣象,節後大家陸續上班了。電子菸公眾號在此祝大家開工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