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背後的電商產業帶爭奪戰

2020-11-10 中國企業家雜誌

助力中國經濟雙循環、產業帶數位化轉型升級,成為各大電商平臺超越「雙11」成績單之外的共同「新理想」。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劉哲銘

編輯|李薇

頭圖攝影|史小兵

11月10日上午10點,杭州阿里西溪園區裝扮一新。這是阿里每年不變的場景,再過十幾個小時,這片土地將燈火通明、戰鼓擂動、金色麥浪。無數阿里人都在等待收穫歷時數月努力的成果。

200公裡外,上海婁山關路,和每個普通工作日沒有兩樣,這一刻的拼多多總部迎來一輪上班小高峰。不過,「雙11」這個對於線上線下都散發魔力的狂歡節,似乎並沒能吸引到黃崢,拼多多態度淡然。

節前的鋪墊亦是如此。打20天前,天貓便早早召開了啟動會,宣布將原本11月11日一天的狂歡增至四天。而拼多多,這個在年度活躍買家數上即將追上阿里的電商新貴,並未大肆宣傳「雙11」。

不過,雖然對「雙11」的態度有所不同,但兩家公司亦不乏相似之處。

10月20日,阿里宣布今年將「雙11」設置兩輪售賣期,分別是11月1日~3日和11月11日當天。這是12年以來,阿里首次對「雙11」進行明確時長調整。在剛發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中,阿里解釋,此舉可以給中小企業提供更多曝光及觸達消費者的機會,也將成為疫情下消費復甦的重要催化劑。

時長調整的答案,在佛山市順德區勒流鎮新寶電器大樓裡略有不同。新寶是一家年產值過十億的代工廠,位於四樓的展廳陳列著近百款咖啡壺,一轉角,吸塵器、加溼器等各類產品密密麻麻,偶有一兩個產品上帶有人盡皆知的國際品牌logo。

「以往,我們根本沒有辦法和機會參與到中國小家電的競爭中。現在,數字平臺賦能給到新的品牌商,我們認為這是短暫的時間機會,毫無疑問需要把握。」新寶總裁曾展暉認為,以往「雙11」當天的競爭面臨著大牌對手,而新增加的三天裡時間,讓新品牌多了一些曝光的機會。

新寶公司的產品展廳。攝影:劉哲銘

阿里平臺上不乏品牌神話。據魔鏡市場情報統計,「雙11」截止到11月6日(只含第二輪),彩妝香水美妝工具品類,累計銷量與累積預售額排名前三的分別是完美日記、花西子以及雅詩蘭黛。前兩者便是新國貨品牌的代表。

阿里走向家電產業帶,拼多多則走進了家紡產業集群地。

南通疊石橋裡,南方生活創始人林燊敏銳發現,這一產業帶有非常成熟的工廠、成熟的電商賣貨團隊,但大家都缺品牌。因此,他用「拼單」的模式帶動產業帶商家,成立了南方生活。在拼多多流量傾斜下,南方生活4個月時間內把銷量做到了4500萬元。

拼多多副總裁陳秋認為,「品牌是整個中國製造的需要,現在是時候也有條件將這些模式推廣到更多場景。」

拼多多將其「新品牌計劃」定義為中國製造產業帶升級轉型重要推手,在10月22日對外宣布升級的新品牌計劃中,拼多多宣布,計劃在2021年~2025年扶持100個產業帶,訂製10萬款新品牌產品,帶動1萬億銷售額。

一場疫情後,助力中國經濟雙循環、產業帶數位化轉型升級,成為兩家超越成績單之外的共同「新理想」。

「雙11」與品牌

很多時候,阿里與拼多多都不希望被放在一起做對比。

的確,兩個平臺上的規則不盡相同。但電商作為阿里核心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加上拼多多不斷上升的活躍用戶數量,這兩者又很難不被放在一起,尤其是在每年電商最瘋狂的「雙11」。

「先從面上看,「雙11」是一個超級品牌促銷節,平時大家可能是計劃性消費。而通過折扣構造一種稀缺性的節日,促進大家對大牌的衝動的消費。」某電商分析師分析,「這個節日裡大家青睞的還是一些品牌。」

品牌是歷年「雙11」的核心。實際上,它也逐漸成為理解天貓這門生意的關鍵詞。

12年前,第一屆「雙11」只有27個品牌參與,口號和規則粗暴直接:全場五折,全國包郵。那時,張勇剛剛上任淘寶商城總經理,他說當時的目標純粹,「讓別人記得我們」。在張勇純粹的目標背後,淘寶商場被馬雲賦予了更多期望:讓淘寶商城所代表的B2C業務能夠引領「主流人群的主流消費」。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淘寶開始不斷向「大牌」進攻,擴張品牌豐富度。

2012年1月,淘寶商城正式更名為「天貓」,也標示著其定位正式轉變。在此過程中,一個標杆式的案例廣為流傳。從2012年5月開始,彼時的天貓事業部國際BD業務負責人蓁芯與國際知名快時尚品牌Zara進行了兩年的商業談判,用中、英、西班牙文溝通了超1萬封郵件,最終靴子落定。

上述分析師進一步解釋,「每個品牌背後都有自身的粉絲基礎。淘寶匯聚的品牌越多,流量越多,淘寶用戶粘性越強。隨著越來越多的品牌入駐,越來越多的流量湧入,商家可以選擇付費獲得流量的分配,這也是淘寶天貓的核心,通過匯聚流量再按一定規則分發。」

2014年10月,Zara正式入駐之際,天貓平臺上已經有來自45個國家的4000餘家海外品牌,同期新增包括蘋果、BURBERRY、雅詩蘭黛、無印良品、ASOS等國際品牌。阿里用實實在在的數據驗證了這一思路:「雙11」的GMV水漲船高,從2009年的5000萬元,增長至2014年的571億元,2019年則高達2684億元。

但在拼多多上,情況有些不同。

「你不會去搜索』品牌』,而會去搜索一些品類。你可能不是去搜索華為、小米、阿瑪尼,大多數情況是會搜索手機、拖鞋、水果。」上述分析師表示。

這樣的基礎邏輯設定似乎註定拼多多對外惜字如金,「品牌折扣」狂歡節並不屬於這個想成為電商版Facebook的平臺。2019年,拼多多並未公布「雙11」的銷量數據成績單,2018年拼多多公布的是「雙11」的比例變化,「GMV超越去年全天,平臺總物流訂單數同比增長逾300%」。

事實上,「雙11」當天的爆發也是對此前預售期的截流。這種流量截獲的方式,對於走平銷路線的拼多多來說,並不合適。如果用戶在「雙11」當天沒有支付的話,相當於損失10月份的部分流量銷售。

某電商內部人士也表達了類似觀點。他認為,拼多多永遠是低價單,對造節天然不依賴,所以阿里和拼多多雙方在「雙11」這件事上,並行但不相交。

換句話說,在信奉「孜孜不倦地為消費者爭取『多實惠,多樂趣』是本分」的黃崢那裡,拼多多每天都是品類的「雙11」。

「品牌」魔力

不過,拼多多並非沒有注意到了「品牌」這個爭搶用戶時長、加大粘性的關鍵詞。

早在2019年10月,黃崢就曾對外表示,近期營銷費用暴漲,是因將收入投入,營造品牌影響力。相比於阿里而言,拼多多的品牌影響力尚弱,但這是長期的效果,目前對於流量的影響很小。

在商家端,更是如此。

「就這樣說吧,幾乎所有工廠,沒有不想做品牌的。」曾展暉向《中國企業家》坦言。僅佛山這一地的家電領域,產值近2500億元,佔全國產值20%,小家電產值超過40%的產業帶裡,無數廠家做著品牌夢。

李勇華也是其中之一。2020年6月,他在天貓上的Youduo友多旗艦店正式開始推廣運營。在此之前,Youduo友多品牌背後的工廠與飛利浦合作了五年。

「我們可以看到行業代工的大鱷,包括富士康在內一年接近2萬億的銷售額,但幾乎也沒有什麼利潤。代工行業的想像空間一眼就可以看得到,這也是為什麼要轉型做線上的品牌。」李勇華向《中國企業家》感慨。

電商幾乎是全面的透明化,競爭特別激烈,如果沒有品牌的話,一定是沒有超額利潤的。在中國製造升級中,品牌是必須的。

在生產配件採購半徑不到50公裡的機會裡,阿里和拼多多都將新品牌與產業帶關聯在一起。

中國2000個產業帶高度成熟為生產端提供了絕對優勢。據佛山市順德區經濟促進局副局長何紹欣介紹,佛山主導的產業包括家用電器、機械裝備兩大千億級的產業集群,「產業鏈很完善,家電的生產以及配套企業接近3000家,從簡單的五金配件到晶片一應俱全。」

「產業帶就是產品和企業,佛山最牛的是企業,與產業帶息息相關。美的一年做四五千億,少了一個紙箱廠和貨櫃就不能出口。產業帶並不是大家看到的商品,而是商品後面完整的供應鏈和產業鏈的集聚,我們增強產業鏈的活力,拉高產品的服務質量方面是我們政府最大的核心。」佛山市商務局副局長童全慶對《中國企業家》表明了產業帶的重要性。

但這並不是做好品牌的充要條件。曾展暉坦言,以前新寶錯過了很多,「我們忽略了當地品牌的建設和運營,忽略了當地渠道的運營,忽略掉了可能作為當地營銷的手段、推廣的手段,這四大板塊是有所缺失的。」

為了抓牢產業帶,阿里向前一步。目前,淘寶在佛山、廣州、汕頭以及浙江金華建設四個商家運營中心,為產業帶和和淘寶天貓上運營的商家服務。

除此以外,商家服務中心肩負著明確任務,佛山運營中心總經理肖揚談到:「聚焦產業帶,先搞出模式,然後快速複製。」年中,也有阿里員工曾對《中國企業家》表示,商家是阿里的核心,今年友商動作頻頻,阿里必須離商家更近。

周圍一個個成功案例相互鼓舞。如曾展暉所說,不少代工企業認為新品牌的時間窗口真的來了。

「以往進入線下的門檻是非常高的,比如說要鋪貨進入國美蘇寧,隨便投入個幾千萬是一點效果都看不到。」過去幾年,李勇華看到的電器消費還在線下,但如今不同,「對於我們這種資金實力不太強的創業者來說,線上投入100萬就會有些效果。」

今年「雙11」,天貓首開新品牌專門會場,在官宣的第一波售賣期戰報中,天貓稱,357個新品牌成交額登上細分類目Top1。

平臺選擇

當被問到選擇哪個平臺時,李勇華很堅定天貓的選擇,「對於我們這種中小企業來說,沒有那麼多精力運營多個平臺,只能選擇一個。」但不同的商家其實有不同的考慮和選擇。

在品牌這條道路上,阿里步子似乎邁得更大一些。

據天貓方面介紹,過去3年,天貓平臺已產生10萬個新品牌,佔據天貓整體商家數量的40%。而約3個月前,天貓開啟新品牌成長計劃,計劃在2年內幫助5000個品牌成為所在行業的「獨角獸」。

淘寶直播順德翼播基地負責人林偉軍認為,「實際上天貓給中小企業做了背書,無論是評價體系還是產品,天貓是所有管控平臺管控總嚴格的。而且天貓佔據消費者心智,中小企業沒有品牌也沒有關係,市場會幫你驗證的。」

林偉軍曾是美的電器的銷售人員,而後在天貓摸索了近10年。在「雙11」之前,他用不到兩個星期搭建好了直播中心,開播第一天為順德帶貨35萬,明年的目標是帶貨一個億。

攝影:劉哲銘

拼多多也一直嘗試補齊品牌短板。

雖然在營收規模上與阿里相差甚遠,但其市場營銷費用卻約是阿里的60%。拼多多的市場營銷費用主要用於促銷補貼活動和品牌推廣,其中以「百億補貼」大頭,2020財年第一季度財報裡,拼多多該費用甚至高於營收。但阿里市場營銷費用在營收的佔比近幾個季度都穩定在10%左右。

巨額投入也頗見成效。2018年底,拼多多推出了「新品牌計劃」,為企業提供研發建議、大數據支持和流量傾斜,幫助中小企業培育新品牌。一年半的時間內,拼多多平臺已湧現出貝嬰爽、凱琴、家衛士、三禾等多個年銷售額過億的優質代工廠自主品牌。

雖然在品牌上兩者還有差距。不過,拼多多年度活躍買家數達到了6.28億,正式進入6億用戶時代,和阿里的差距進一步縮小到1億,且拼多多41.7%的同比增速明顯超過阿里11%的增速。

在賽馬機制下,產業帶裡總能湧現出那百分之一的幸運兒。或許對於商家們,誰能抓住時間窗口才是問題關鍵,阿里還是拼多多,區別並沒那麼大。

相關焦點

  • 誰能贏得「雙11」背後的電商產業爭奪戰?
    助力中國經濟雙循環、產業帶數位化轉型升級,成為各大電商平臺超越「雙11」成績單之外的共同「新理想」。不過,「雙11」這個對於線上線下都散發魔力的狂歡節,似乎並沒能吸引到黃崢,拼多多態度淡然。節前的鋪墊亦是如此。打20天前,天貓便早早召開了啟動會,宣布將原本11月11日一天的狂歡增至四天。而拼多多,這個在年度活躍買家數上即將追上阿里的電商新貴,並未大肆宣傳「雙11」。不過,雖然對「雙11」的態度有所不同,但兩家公司亦不乏相似之處。
  • 「雙11」電商大戰提前打響,C2M概念投資熱情有望點燃丨掘金雙11
    2020年「雙11」即將拉開序幕,各大電商圍繞中小商戶的爭奪戰已提前打響,C2M(Customer to Manufacturer,即「客對廠」模式)持續成電商巨頭比拼重頭戲。「雙11」臨近,C2M狼煙再起阿里巴巴集團旗下淘寶特價版宣布,從10月10日起,正式啟動「1元更香節」,1億件廠貨每件只要1元錢包郵到家,活動一直持續到「雙11」結束。
  • 淘寶特價APP用戶破億 看電商C2M帶領產業帶轉型重生
    與往年有所不同的是,吃到雙11「紅利」的商家中,除了大大小小的品牌方,分布在全國各地的產業帶的中小商家,同樣釋放出了強大的爆發力。原本紮根於線下市場被習慣性歸為「傳統」的產業帶,「意外」成為雙11狂歡中的新增量,不是偶然。近日,天貓發布的《雙十一產業帶「回血」報告》顯示,產業帶天貓雙11期間的總體成交額同比去年增加13.7倍。
  • 105個產業帶雙11銷售過億 阿里巴巴滴灌中國經濟毛細血管
    變,是今年天貓雙11最大的特點。最大的變化是,從過去天貓雙11當天的「光棍節」變身為有兩個售賣期的「雙節棍」。今年首次開啟的天貓雙11購物狂歡節第一階段,為產業帶的商家設產業帶專場。大幅度增長的銷售數據已經表明,更長周期的售賣,給消費者帶來了更多實惠,給商家創造了更大增長空間。
  • 「雙11」激活電商隱形產業鏈
    無論是「買買買」引發的搶單,還是「停不下來」的快遞小哥,都讓我們對「雙11」有了更深的了解。其實,「雙11」早已不是一家電商的促銷活動那麼簡單,在經開區,一條電商產業鏈已經形成,而這個「雙11」,帶動的也是整整一個產業鏈的發展。
  • 搶跑雙11,快手電商下沉突圍
    快手成績斐然的背後,也是短視頻平臺多元化發展的標誌。在未來的平臺布局中,快手也將不斷在電商賽道深耕。在平臺變現途徑遭遇天花板後,從流量平臺向電商平臺轉型是快手商業化的突破口。 9月22日,快手電商開放日活動隆重推出116購物狂歡節,試圖在「雙11」這一全網電商營銷戰場中搶先發力電商業務,並且已經緊鑼密鼓開啟籌備工作。
  • 搶跑雙11 快手電商下沉突圍
    快手成績斐然的背後,也是短視頻平臺多元化發展的標誌。在未來的平臺布局中,快手也將不斷在電商賽道深耕。快手搶跑雙11快手搶食電商業務,也是其在行業競爭中的必由之路。在平臺變現途徑遭遇天花板後,從流量平臺向電商平臺轉型是快手商業化的突破口。9月22日,快手電商開放日活動隆重推出116購物狂歡節,試圖在「雙11」這一全網電商營銷戰場中搶先發力電商業務,並且已經緊鑼密鼓開啟籌備工作。其中,116購物狂歡節的玩法也多種多樣。
  • 真實的電商凡爾賽:雙11賣爆有通途
    雙11如約而至,戰報紛至沓來。今年雙11,京喜當天訂單量近1500萬單,產業帶商家訂單量環比9月日均增長15倍,APP日活躍用戶同比增長260%,購買新用戶佔比44%,社交玩法參與人次超10億。數據充分展現了以京喜為代表的下沉社交電商平臺帶來的雙11新氣象——下沉新市場、新用戶正在崛起成為雙11的重要參與者。
  • 順豐菜鳥兒童節互撕 快遞與電商背後醞釀已久的數據爭奪戰
    不過,國家郵政局的約談至少現在看來,還沒有獲得什麼效果,一場關於大數據信息系統之爭,也是物流業的利潤命脈的爭奪戰,正硝煙瀰漫。封殺羅生門:菜鳥封殺豐巢,順豐封殺菜鳥順豐和阿里的合作關係一直曖昧不清。阿里作為一個電商平臺,雖然沒有進行具體的物流配送,但是,它發展的菜鳥,幾乎就是一個並坐享數據帶來的高利潤的「壟斷」平臺。
  • 雙11產業帶交通熱力圖發布 各地工廠「車水馬龍」
    沒想到天貓雙11,讓我們趕工旺季還提前了」,望著工廠門口排起的物流車長龍,順德一名小家電工廠老闆興奮地說。  運輸車排起長龍的不止是順德。10月30日,天貓聯合高德地圖發布雙11全國產業帶交通熱力圖。從圖上看,遍布全國的產業帶的工廠完全走出上半年的 「門庭冷落」的陰霾,一派「車水馬龍」的繁榮景象。廣東、浙江、福建、河北等區域多個產業聚集地「紅得發紫」,熱度增幅領跑全國。
  • 「遠見」品牌電商活躍「雙11」寶尊電商:購物背後「看不見的手」
    本期話題:「雙11」落幕,交易總量再創新高,「雙節棍」「尾款人」「脫口秀」,噱頭不斷,從拼打折,到短視頻、直播等新玩法,更豐富的產品、更激烈的競爭、更多元的需求,對電商運營、供應鏈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挑戰。佔據流量C位的直播帶貨,表現如何?現代化的數字電商技術,如何組織千萬商家投入狂歡大促?品類繁多的商品,如何進行精準定價、營銷?
  • 「遠見」品牌電商活躍「雙11」 寶尊電商:購物背後「看不見的手」
    本期話題:「雙11」落幕,交易總量再創新高,「雙節棍」「尾款人」「脫口秀」,噱頭不斷,從拼打折,到短視頻、直播等新玩法,更豐富的產品、更激烈的競爭、更多元的需求,對電商運營、供應鏈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挑戰。佔據流量C位的直播帶貨,表現如何?現代化的數字電商技術,如何組織千萬商家投入狂歡大促?品類繁多的商品,如何進行精準定價、營銷?
  • 深耕網際網路產業梅州電商快速發展!「雙11」梅州電商成交額39.44億元
    今日是一年一度的購物狂歡節「雙11」,市民紛紛開啟「買買買」模式。那麼我市電商企業今年「雙11」戰績如何?與去年相比有何變化?記者採訪了多家電商企業了解情況。截至11日17:00,該公司旗下兔小貝動漫品牌天貓旗艦店成交量已達到6011單,成交額達150多萬元。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雙11」較暢銷的產品是兒童智能早教機,嬰兒健身架,兒童滑板車等。在雙十一活動第一波活動(1日-3日)中,公司累計成交額達70萬元,總體來看銷售情況喜人。
  • 電商武侯丨為期三天!雙11秘籍來咯!
    為進一步推動人才與產業協同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壯大電子商務人才隊伍,提高整體素質,以人才聚集推動武侯區電子商務主導產業創新發展、引領發展,10月21日,由武侯區商務局、武侯電商產業功能區聯合阿里巴巴集團共同打造的淘寶大學成都·武侯培訓基地第四期線下培訓正式開課。此次共有30餘家電商企業負責人參加培訓。
  • 天貓聯合高德發布產業帶熱力圖:雙11全國產業帶動起來,「車水馬龍...
    沒想到天貓雙11,讓我們趕工旺季還提前了」,望著工廠門口排起的物流車長龍,順德一名小家電工廠老闆興奮的說。  運輸車排起長龍的不止是順德。10月30日,天貓聯合高德地圖發布雙11全國產業帶交通熱力圖。從圖上看,遍布全國的產業帶的工廠完全走出上半年的 「門庭冷落」的陰霾,一派「車水馬龍」的繁榮景象。
  • 全國產業帶「回血」之戰,為什麼天貓雙11是最佳主場?
    外界看得見的是數以億萬計的包裹從四面八方被遞送到海內外,看不見的是數位化的無形之手在背後推動著從研發、生產到交易的每個環節。今年天貓「雙11」的銷量再創歷史紀錄,一掃年初各地農產品滯銷、工廠無法開工的陰霾,數位化平臺幫助全國產業帶「回血」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地發揮。
  • 雙11刷新歷史,聚划算如何迎戰電商的一年三考?
    如果說雙11是電商平臺的流量主戰場,那雙11晚會便是吹響流量戰的號角。超出往年數量的雙11晚會,背後有著更明確的競爭性質:晚會比拼明星、爭奪觀眾的背後,其實是電商爭搶流量、競爭轉化率的實質。而今年雙11無疑是神仙打架。
  • 復盤2020雙11:電商「分水嶺」,品牌「浪淘沙」
    作為一名電商、消費領域觀察者與記錄者,之前在虎嗅就一直跟蹤每年雙11的發展軌跡,見證了天貓從300多億到現在接近5000億,短短幾年裡10多倍的增速。數字背後,更是中國電商在整個社會零售與生活方式滲透加強的過程。
  • 「雙11」電商拉動中國國內消費(專家解讀|電商平臺|直播帶貨|購物...
    來源:海外網圖為11月4日,工作人員使用高位揀選車在VAN窄巷道高位貨架上進行存儲貨物的操作。竇瀚洋 章勇濤 攝影報導美國《廣告周刊》報導稱,中國準備迎接「雙11」購物狂歡節,各大品牌紛紛在這個全球最大的購物節上加倍下注。「雙11」標誌著中國社會生活基本恢復正常。中國消費者已經準備好犒賞自己。
  • 泉州電商提早備戰「雙11」
    再過近一個月,就是2020年「雙11」購物節。不同以往,在經歷了疫情導致的市場衝擊後,今年的「雙11」承載了商家、消費者前所未有的期待。在形式上,以直播帶貨、社交電商等為代表的電商新模式更是被寄予厚望。每年「雙11」品牌榜單上,總少不了泉州企業、泉州品牌的身影。據悉,距離2020年「雙11」還有兩個多月時,不少泉州電商企業就已進入備戰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