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不是為了生活,而是讓自己變得更好

2021-01-06 酷扯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孫凌Reborn,ID:sunoling】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1)

以前我晚去機場,更多是出差、學習,而這次晚前往機場,則變成了歸家之旅。

一個人伴隨著成長,一步步成熟,承擔起更多的責任,境遇不同,心態自然也不同。

如何協調好工作與家庭,或許又是一個新的難題。

我看到一篇文章,講的主要是生活在北上廣深的年輕人,大多都沒有自己的個人生活,還記得此前我有個在四線城市事業單位工作的表弟,來北京旅遊,約著一起吃了頓飯,當他問起我上下班時間的時候,極為吃驚。

早已習慣上班制度的網際網路人,面對那些第一次聽說每周工作6天,從早9點到晚9點的人,或許總難以表達出,其實自己覺得這種工作方式也還好,可接受。

我所在的公司,遵循一切節假日安排,一天8小時的要求工作時長,但對於我個人而言,每天12個以上小時的工作,或許早已習慣,變成了常態,並不覺得有多麼的辛勞。

關於北上廣深的年輕人有沒有生活,其實更主要的在於,我們對生活的定義是什麼?

睡覺、玩遊戲、看綜藝,或是看書、運動等等,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對生活的定義。

(2)

我常覺得自己是幸運的人,比如我從事的工作,就恰恰是我自己想要做的,比如開展一些對於大學生的課程培訓,或許即使我不在這個崗位上,自己也會去做。

生活和工作,有的時候界線並沒有那麼明顯,也難以準確切割,即使周末休假,職場人也難以做到不關注公司的任何信息,對突發事件視而不見。

當然,如果我們從事一份自己極為討厭的工作,那將是可悲的,因為我們想要逃離,既無法在工作中提升自己,還消磨時光,影響自己對於生活的心態。

其實就如我上一段所寫的,每個人都有自己對生活的定義,對我個人而言,工作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我入職一家公司,把時間賣給公司,換取了金錢,但這個時間仍然還是我的,我不會放棄對時間的掌控,而更希望做到把時間利用兩遍,一遍是給公司,另一邊則是給我自己。

(3)

有人說,工作的目的是為了讓以後生活變得更好,我不太認同。

這句話似乎把工作比喻成了洪水猛獸,我咬牙堅持,只為了以後生活得更好。

在我的場景裡,工作上面對困難,極為常見,而這些困難,其實在一點點地讓我們變得更好,提升了我們某一個維度的能力。

其實不是工作的目的讓以後的生活變得更好,而是工作的過程,讓我們自身變得更好了,因此我們整體的生活變得更好。

對於我而言,當然也有許多地方需要改正,比如該多放下手機,陪陪家人了。

相關焦點

  • 最好的愛情,不是找到一個好人,而是找到一個讓你變得更好的人
    有時感覺生活很苦,活得艱難,看不到希望,在我們感到迷茫的時候,我們先把手邊的事情做好,好好吃飯、好好工作,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只要滾燙的人生》是阿飛繼《好好過日子》之後的又一部力作,這本書給經受挫折的人一股溫暖的力量,讓更多人有信心,去過上更好的日子。
  • 有智慧的女人,不會只羨慕別人的好,而是懂得讓自己變得更好
    後來,她真的讓自己的人生變得與眾不同。香奈兒是一個充滿智慧的女人,年少的她十分羨慕書本小說裡,那些女主角豔麗的生活。但她不僅僅只是羨慕,她懂得利用生活給予她的機會,一點一點地去創造新生活,直到夢想成真。
  • 活著,不是為了取悅別人,而是為了活出自我!
    」 禪師看了看詩人說道:「許多人,總是把自己快樂的鑰匙交給別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給別人看,讓別人來讚賞,仿佛只有這樣才能快樂起來。其實,許多時候,我們應該為自己做事。」 詩人笑了,他說:「我懂了。一個人,不是活給別人看的,而是為自己而活,要做一個有意義的自己。」
  • 非洲人是工作為了生活,而不是生活為了工作
    非洲人是工作為了生活,而不是生活為了工作。人們愛好彼此宴請,吃吃喝喝,以顯示社會的氣氛歡樂。家裡生了孩子,給孩子做洗禮,結婚,過生日,晉升,當選公職,長短旅行歸來,辦喪事,議會開會和休會,過傳統節日和宗教節日,以及諸如此類的每件事,都是歡宴的藉口。
  • 告訴孩子,讀書並不是為了完成父母給的「任務」,而是為了這三點
    可是,不管父母怎麼用心,在孩子眼中,學習就是為了完成父母交給自己的「任務」,只有完成了父母給的任務他們才不會嘮叨自己,他們才會給自己買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這樣的學習態度真的對嗎?往往抱有這種態度的學生,時間一長他們就會對學習產生厭倦,變得討厭學習。告訴孩子,學習並不是完成「任務」在孩子的眼中,他們的生活應該是「吃、喝、完。
  • 生活的高級不是走在頂端,而是懂得拒絕,讓自己不委屈
    回想起來,你是否因為害怕拒絕別人而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團糟?比如:明明自己很累,需要休息,但朋友的邀請去購物,你也會義不容辭陪同。明明自己手頭很緊,擔心別人說你摳門,也會借錢給對方。總是一次又一次放低自己的底線,到頭來委屈的還是自己。
  • 人活著,不是為了迎合別人,而是為了取悅自己
    人活著,不是為了迎合別人,而是為了取悅自己。如果你沒有取捨的人生智慧,就很難讓自己舒心活著。一個人,只有懂得斷舍離,才能擁有好心態。而好心態會讓你樂觀豁達,使你戰勝各種困難。事實證明,改變人命運的不是知識,而是智慧。積極的生活態度,善於取捨的智慧,可以助你獲得健康、財富與幸福。
  • 怎麼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充實
    如何才能使自己擺脫無聊的日子,生活變得更加充實起來呢?或許這是大多人的疑問。為了充實自己的生活,不妨參考參考幾下幾點建議:1、為自己制訂計劃為自己制定計劃,可以是每日計劃,也可以是每月計劃。計劃自己這些日子要幹的事兒,並列上條目。
  • 家長群變味,變得不是群組,而是人心
    在這些人看來,家長群就是一個老師向家長布置任務的地方,家長群的存在給自己帶來了無限的麻煩,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勞累。事實上確實有這樣的情況存在。老師想要讓家長出力,讓自己的工作更加輕鬆;家長想要讓老師完全負責,自己能在工作之餘多休息一點時間。說白了,就是老師和家長之間在互相推卸責任,都希望自己少承擔一點,把壓力給對方,那麼矛盾自然無法避免。想要解決這種問題,就必須要雙方共同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擺正自己的角色。
  • 讓自己變得更聰明、更快、更好
    看了《生活黑客》才知道,這就是生活黑客們的生活。一種讓我們羨慕的生活。一直以來所認為的黑客是攻入他人電腦,黑掉別人的系統,從而竊取信息的人。那是一個躲在陰暗角落面目可憎的罪人形象。這本書讓我大開眼界。原來不僅可以黑入計算機系統,自身系統也可以黑入。黑入計算機的目的是攻擊他人的計算機系統竊取信息,黑入自身系統卻是為了讓自己「 更聰明、更快、更好」。
  • 朋友圈的記錄,不是為了分享,而是為了回憶
    確實是,自己的地盤自己做主,發表的朋友圈想要跟好友分享,可以公開出來,讓好友點讚或評論,不想讓好友看到的,可以設置權限,隨心所欲,一切取決於自己。把朋友圈當成日記本,最適合不過,隨時隨地,記錄自己的生活。個人心情,朋友,情侶,家人等等,應有盡有,五花八門,想發表什麼就發表什麼,只要自己高興就行了,根本不用顧及別人的眼光。
  • 人到中年,不是慫了,而是懂了
    在為人處世上,他們不再會為了一時之氣而衝動,也不再會為了廉價的面子和尊嚴而固執,而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懂得了變通,明白了責任,學會了包容。人到中年,所謂的膽小怕事,謹小慎微,不再計較,並不是因為慫了,而是因為懂了。
  • 活著,就要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充實,豐富多彩!
    主要看對待生活的態度,努力並快樂著永遠不要跟別人比,活在當下才是最幸福的!下一分鐘的事我們都不能預測,所以做好此時此刻的自己…人存在的意義啊,上瞰宇宙天文,下俯地理自然,中觀社會百態,便可略知一二。吃飽穿暖了,還有更好的東西讓你養心安神,是什麼?有人說,為了父母有人說,為了子女有人說,為了錢、女人、愛情、快樂、欲望、享福、成功……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 推薦算法:不是為了賣更多東西,而是為了幫用戶做出更好選擇來賺錢
    但它在讓我們的使用體驗變得更便捷的同時,是不是也在讓我們變得更懶得思考,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愚弄我們?這是值得警惕的。究其本質,或許是因為我們誤讀了推薦算法本身——它的存在是為了提供更多、更優的選項,幫助做出更好的選擇,而不是讓人無腦地遵從計算的結果。簡單來說,它應是為了讓選擇的權利更自由,而不是被束縛。
  • 「工作就是為了掙錢,掙了錢才能過上理想的生活?」
    如果你把工作當成一份事業,那麼你會覺得自己的工作就是在實現自己的抱負——你不是為了其他目的才做這份工作。你時常在工作中體驗到心流,你也不會總是期待『下班的解放時刻』,也不會有一股衝動想大喊:『謝天謝地,今天終於星期五了』!如果你突然變得富裕起來,你或許會連工作沒有酬勞也不在意,而且還一直不停地工作。」
  • 感悟人生的好句,我們沒有變得更好或更壞,只是變得更像我們自己
    三、等你到了一個階段,有自己的事情做,有自己嚮往的地方 ,不依附任何人成全生命的意義,你誰都可以失去。四、人生這本書,慢慢讀。因為未知,所以好奇;因為好奇,所以驚喜,只有這樣才能讀懂人生,才會過好生活。
  • 不是工作難找了,而是以為自己能找到好工作的人越來越多了
    所以,說一句扎心的話:你要明白:不是工作難找了,而是以為自己可以找到工作的人,越來越多了。那怎麼辦?那麼,我們就不去找工作了嗎?在這裡工作兩年,你可以很快學會一些大公司的思維方式(專業、敬業、規範、合作、激情)。你的待遇也會很快給你舒適的生活,給你相對於其他同齡人的優越感。
  • 暖心文案|好起來的從來不是生活,而是你自己
    好起來的從來不是生活,而是你自己。It's never life that gets better, it's you.你總是以為所有的一切都在感同身受的體會,可後來才發現還是寧願了解不了某些人,因為你對於他而言,還是那麼的幼稚。
  • 白百何《失眠人的夢》:困住全職媽媽的從來不是生活,而是自己!
    但讓她清醒的不是老公吵人的鼾聲,而是如同泥潭一般的瑣碎日子,以及對生活的迷茫。作為全職媽媽,每天的工作模式和內容就是,起床做早餐、拖地洗衣、買菜做飯、接孩子放學、做晚餐。但是,困住全職媽媽的從來都不是瑣碎的生活,而是自己。01、生活的不完美才是完美生活或許並不完美,但完美的生活,就是去接受一切的不完美。
  • 讓我們生活變得複雜的並不是這個世界,而是人心
    這真是一句很美好的話啊,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無非就是想要感受這個世界上的無限美好,有自己喜歡的人,能跟喜歡的人一起做讓自己滿心歡喜的事情,就能讓我們觸碰到幸福。可是生活畢竟是滿地的雞毛,每天都會有無數的繁瑣小事困擾著自己,更不用說還去尋找一個自己喜歡的人了,所以,面對這些雞毛蒜皮我們一定要學會去拒絕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更應該要知道除了把自己照顧得好意外,更不能去深算這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