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5 18:1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方臻子
在第四屆網際網路大會上,鏈家集團董事長左暉在「分享經濟:創新與治理」分論壇中,以「租賃時代的分享經濟」為題發表演講。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住房租賃市場,被認為是房地產產業的下一個風口。在一次背景下,左暉也重點講述了鏈家的長租公寓「自如」。
左暉說,鏈家在6年前推出長租公寓品牌,就源於自己「北漂」時的切身感觸。他說:「我自己和自如的CEO都是很典型的北漂,我1992年大學畢業以後就一直在北京,租房住了12年。我們在六年前發現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中國的房子其實是不夠住的。」為了解決在大城市裡出現的這一核心問題,鏈家開始做「自如」。
左暉說,目前「自如」在全中國大概管理著50萬間公寓產品,「我們覺得做得比較慢,但即便這樣,自如每年大概有1倍增長。今天『自如』已經進入中國9個城市,我們會超過日本的大東建託,會成為公寓住宅的提供商」。
在這個過程中,左暉頗有感受——
「第一,我們做得比較重。我們做服務行業,在中國做一個輕的服務行業比較困難,因為周邊所有事情看起來都是比較輕。比如,我們的監管體系、信用、房屋品質等,在很長時間裡面,中國的業主不對出租型物業進行基本的改造,所以我們不得不自己去做了很多非常重的事情。比如,在自如產品的裝修改造,我們希望14天就能把一間標準化的住宅給提供出來,但市場上沒有人能夠做到,所以我們不得不去做一個裝修公司,今天在北京來看算是最大的。比如,在為租戶提供服務的過程當中,我們希望能夠提供一些標準的保潔等等服務,但也找不到合適的供應商,所以今天我們在北京一年會提供超過300萬次的保潔,還有一些小修、小搬等等各種各樣的服務。所以,我們不得不做比較重的事情。」
「第二,不得不從線下去來逐步推進。就是這個,我覺得是快不了,今天『自如』在全國完全可以以更快速地跑起來,但是我們內部要求不許快,我們信仰『慢就是快』,慢慢來對產品品質更有基本保障。」
「第三,我們做了大量的信用體系。」
「我們有一個願景,就是讓租賃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因為大家知道,在中國很多人希望擁有房子,但事實上今天買房子越來越困難了。並不是說90後不願意買房子,實際上是90後買不起房子,他們不得不去通過租賃,解決居住的問題。」
左暉認為,中國居住產品其實才剛剛開始,居住在未來會發生很多變化。第一是人口在快速的向大中型城市圈集中,外來的常住人口會逐步超過土著的常住人口。第二個變化是未來自己做房主的佔比會越來越少,用別人的房子解決自己的居住問題的人口會越來越多。「今天中國城市有22%的人是住在別人的房子裡面,我們估計未來五到十年裡面這個比例會提高到35%。」同時租金增長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會保持穩定的變化,中國的大型城市在過去的五年時間裡租金增長非常穩定,北京大概漲了96%,杭州漲了60%,租金和人均收入的彈性關係十年裡的維度會穩定在1-1.2。
第三,鏈家認為全產業鏈的價值創造能力會越來越重要,自如希望未來的五年時間,為中國一千萬的年輕人創造出來一個比較美好的、相對來說可支付、可體驗的一個居住產品。「如果真可以做到這樣,還挺了不起的,起碼這種居住產品的好處就是在於我們跟消費者接觸時間長,每天起碼10個小時,換句話說我們會跟年輕人每年會有1億小時的接觸時間,蠻激勵我們。」左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