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釋放下跌信號?房價分化或將擴大

2020-12-25 鳳凰房產

來源:華夏時報&nbsp&nbsp&nbsp2020年12月23日 09:00

鳳凰網房產
掃碼獲取更多內容

本報記者李未來實習記者苗詩雨上海報導  

回顧2020年樓市情況,「漲」聲一片的同時部分城市房價均價出現回調態勢。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此前表示,在所有重點關注的城市中,已有17個城市11月均價低於2018年全年均價,部分城市房價甚至已回到2016年前後水平,但基本以三四線城市為主。  

12月21日,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在發布的《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中指出,從總體上看,預計2021全年商品住房價格同比增幅可能在5%左右。  

「只漲不跌」成過去式  

2020年12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住房大數據項目組發布《中國住房大數據分析報告(2020)——城市房價預警與房企品牌價值測度》(以下簡稱「報告」)。報告表明,房價只漲不跌的時代已經過去。局部房價下跌監測預警,將成為市場監測預警的重要方面。  

通過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1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二手商品住宅價格情況顯示,市場分化的狀況得以驗證。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中,42個城市房價上漲,28個城市房價下跌;二手房方面,47個城市房價上漲,23個城市房價下跌。  

「在疫情的影響下,全國經濟發展受到衝擊,失業率上升,居民收入受到影響,導致購買力下降,同時,房地產市場整體受創,購房者信心下滑。」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陳霄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另外,從房企端來看,房企為了加速回籠資金,加大優惠促銷力度,降價出售行為增加,導致房價有一定下滑。  

據緯房指數監測,從各城市歷史高點至2020年10月,20個城市距最高點房價調整幅度均在10%以上,其中9城市距最高點房價調整幅度均在15%以上,下跌幅度最大的城市是廊坊,較2017年4月的峰值降幅達46.9%,青島、天津相較峰值下跌均超過20%。  

儘管年內一線城市房價呈現連續增長的態勢,但根據CRIC數據顯示,從均價層面分析,2020年11月一線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的成交均價都呈現不同程度下滑,唯有廣州11月均價較2019年均價出現上漲,漲幅約7.6%。  

其中,北京11月成交均價45174元/平方米,跌破2017年全年均價45250元/平方米;深圳11月成交均價55707元/平方米,與2018年時均價相對持平,與2017年比下跌2.87%;上海11月成交均價53259元/平方米,較2019年下降2.44%,同時較2018年全年商品住宅成交均價53408元/平方米的價格跌出149元/平方米。  

此外,在CRIC數據重點關注的163個城市中,除去一線城市外,另有14個城市11月均價已低於2018年全年均價。當中九江、肇慶、義烏三城房價已低於2017年均價,肇慶最新房價甚至已經跌破2015年時的7810元/平方米,為7007元/平方米,該價格也已接近2014年水平。  

漲幅收窄,分化或將擴大  

既然2020年樓市已告別「只漲不跌」的時代,2021年房價是否會轉入下行通道呢?近日,多部門相繼出臺報告對2021年樓市情況進行預判。  

報告指出,在因城施策的政策背景下,各城市房地產市場的差異化將成為常態。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加速了房地產市場大分化時代的來臨。  

與此同時,12月21日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中也表明,過去一年住房市場經歷了先降後升的V型變化,其空間分化有所減弱。但從空間上看,2021年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復甦較好甚至出現過熱,其他城市復甦較慢,部分城市甚至陷入衰退,分化可能有所擴大。  

「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尤其是GDP水平是影響房地產發展的重要因素。」陳霄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指出,除了GDP以外,人口,產業,供需關係等其他因素共同影響房地產市場。  

除此之外,針對2021年房價的走勢,《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預測2021年中國樓市總體有望延續平穩。從總體上看,預計2021全年商品住房價格同比增幅可能會下降維持在5%左右,商品住房銷售面積同比增幅可能將保持正增長並再創歷史新高,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速也將會有所下降,持續保持在7%左右。  

陳霄向《華夏時報》記者分析到,中央各工作會議中多次提及房住不炒,加上今年下半年以來多地相繼出臺收緊調控政策,政策環境趨嚴,明年房價漲幅或將面臨收緊。  

綜上預判也印證12月10日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在《2021年宏觀經濟及市場展望報告》中的說法。房價經過近五年的持續糾偏,已基本回歸合理定價水平,預計2021年房價漲幅有望進一步收窄。



相關焦點

  • 房價釋放下跌信號?2021年房價漲幅收緊,房價分化或將擴大
    通過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1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二手商品住宅價格情況顯示,市場分化的狀況得以驗證。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中,42個城市房價上漲,28個城市房價下跌;二手房方面,47個城市房價上漲,23個城市房價下跌。 在疫情的影響下,全國經濟發展受到衝擊,失業率上升,居民收入受到影響,導致購買力下降,同時,房地產市場整體受創,購房者信心下滑。另外,從房企端來看,房企為了加速回籠資金,加大優惠促銷力度,降價出售行為增加,導致房價有一定下滑。
  • 房價釋放下跌信號?2021年漲幅收緊 房價分化或將擴大
    「只漲不跌」成過去式  2020年12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住房大數據項目組發布《中國住房大數據分析報告(2020)——城市房價預警與房企品牌價值測度》(以下簡稱「報告」)。報告表明,房價只漲不跌的時代已經過去。局部房價下跌監測預警,將成為市場監測預警的重要方面。
  • 房價釋放下跌信號?2021年漲幅收緊,房價分化或將擴大
    「只漲不跌」成過去式2020年12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住房大數據項目組發布《中國住房大數據分析報告(2020)——城市房價預警與房企品牌價值測度》(以下簡稱「報告」)。報告表明,房價只漲不跌的時代已經過去。局部房價下跌監測預警,將成為市場監測預警的重要方面。
  • 11月36城房價上漲,28城房價下跌!樓市分化還會繼續
    筆者多次說過中國現在的樓市行情已經出現明顯的分化走勢,畢竟中國的人口走勢十分不平衡,在樓市調控這種房價走勢受到政策影響越來越明顯的背景下,房價分化實在是正常不過的事情。例如國家統計局剛剛公布的11月房價數據就表明了這一點。
  • 明年房價將超出想像!「3大信號」出現,專家:做好房價下跌準備
    明年房價將超出想像!「3大信號」出現,專家:做好房價下跌準備! 現在房子真是令人傷心的話題,根源在於房價太高,曹德旺就經常出來怒斥樓市,高房價正在摧毀年輕人的夢想和生活,也摧毀了年輕人的愛情,不可否認的是,房子雖然很重要,但是買不起是個問題。特別是大城市,由於大量的人口湧入,房價一直在上漲,房租也是一年比一年高,有些人很努力省錢,但是相比房價上漲,省錢幾十年,最後連廁所都買不起,現在很多人期待房價能夠下跌。
  • 明年起房價要全面下跌?內行預測:2個信號下,房價不得不下跌
    不管什麼時候,房價上漲還是下跌都是人們十分關心的話題。剛需自然比較關心房價,不過剛需一般希望房價能下跌,這樣才能低成本買房;炒房客同樣關心房價,不過炒房客盼望房價能大幅上漲,對於近幾年買房炒房客來說,房價穩定、微漲或者下跌可能都是賠錢;對於買房自住的人來說,房價上漲意味著家庭資產在增長,房價下跌意味著未來可以低成本換房,不管漲不漲都可以接受。
  • 機構公布十大房價下跌城市:長春房價跌1.5%排第八
    近日,貝殼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貝殼研究院樓市榜單盤點:二手房市場城市榜單》顯示,今年全國二手房交易金額創新高,但區域分化仍非常明顯,在公布的房價下跌的十個城市中,河北廊坊以8.4%的跌幅居於榜首。價格方面,深圳房價自2019年9月超過北京成為內地第一後,今年繼續保持第一。貝殼研究院認為未來中短期內,深圳市場受供需矛盾剛性約束,預計還將保持第一。杭州房價超越廣州也成常態。價格方面,按照貝殼研究院的數據,二手房房價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是深圳、北京、上海、廈門、杭州、廣州、南京、蘇州、天津、三亞。其中深圳二手房成交均價68170元/平方米,北京60294元/平方米。
  • ...四大信號「道破」2020年房價走向,買不買房清楚了下跌已成定局...
    這樣兩極局面,讓很多人都看得眼花繚亂,今年房價到底是漲還是跌呢?面對現在樓市「冰火兩重天」的行情,我們今年到底應不應該買房?房地產行業的波動,其實就是關係到我們很多人的生活,一平米房子上漲一百元,一套一百平的房子就上漲了一萬元。一平米房子下跌一百元,一套一百平的房子就下跌了一萬元。
  • 合肥房價上漲,武漢、鄭州、長沙房價下跌,中部城市房價兩極分化
    本周六在省會城市中,合肥二手房的掛牌價上漲,其他五個城市的二手房掛牌價下跌。其中:武漢二手房掛牌價格本周下跌10元,合肥二手房掛牌價格本周上漲16元,鄭州二手房掛牌價格本周下跌12元,南昌二手房掛牌價格本周下跌8元,太原二手房掛牌價格本周下跌31元,長沙二手房掛牌價格本周下跌5元。每次我看到中部地區的城市房價地圖時,都要感到長沙的房價確實很便宜。
  • 房價上漲,房租下跌!中國樓市驚現詭異一幕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70城二手房價數據,44城同比上漲,26城房價同比下跌。 與去年同期相比,全國房價漲幅最高的城市為深圳,廣州、北京、上海樓市均呈現復甦勢。
  • 孟曉蘇:房價下跌是謊言,住房仍是最大內需,房價會漲到何時?
    而且房改釋放了國內需求,使得經濟快速增長,到了10年的時候已經高居世界第二。 獨立經濟學家李鐵認為,戶籍人口的城鎮化距離70%還有一段距離,預計還將有一二十年的人口紅利期。 而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聯合發布的《中國農村發展報告2020》裡,預計到2025年,中國城鎮化率將達65.5%,保守估計新增農村轉移人口在8000萬人以上,根據國家統計局給出的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的變動表來看,有28座城市環比出現了下跌,36座城市上漲,為何房價會出現有漲有跌的情況?
  • 經濟學家馬光遠:千萬不要相信房價永不下跌的神話,房價在下跌!
    很多人都抱怨說房價沒有下跌,其實房價真的下跌了。武漢、鄭州、石家莊、北京、青島等等城市的房價在今年都出現明顯下跌,甚至這些城市的郊區樓盤房價還降低了不少。比如河北的一些環京樓盤,房價下跌的都不止一半,比如青島、鄭州的郊區樓盤房價下跌了15%到40%之間。這個跌幅,對於剛需購房者來說是非常好的消息。
  • 報告:2021年三四線城市房價以下跌為主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4日訊 緯房研究院23日發布的2020年11月緯房指數與住房市場綜述(下稱「報告」)預計,2021年我國房價以穩中趨降為主,少部分城市仍可能較快上漲。其中,一二線城市以上漲為主,部分一線城市及熱點二線城市房價可能出現較快上漲,三四線城市以下跌為主。
  • 房價兩頭分化,廣州房價漲了,富力集團卻75折賣房讓利員工
    2020-12-26 13:28:15 來源: 溢昕娛樂 舉報   今年各地房價兩頭分化
  • 70城房價指數出爐,樓市日益「分化」
    70城房價指數出爐了,在2020年末,樓市表現的日益「撕裂」和「分化」。12月14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0年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一邊是36個城市房價上漲。有的城市「驕陽似火」,有的城市「如墜冰窖」,另一邊,是28個城市房價下跌。房價下降的城市中,排名70城最後十位的城市有南充、南昌、太原、溫州、牡丹江、吉林、鄭州、濟南、哈爾濱、長春。其中南充、南昌、太原新房價格環比均下跌0.4%;其餘7個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下跌0.3%。
  • 12月起,房價或「全面下跌」?二大信號出現,房價或不得不降!
    對於我們國民來說,房價永遠是談不完的一個話題。不管是居住,還是結婚、孩子上學都需要房子,但面對高房價,很多人只能望房興嘆,不過在調控政策不斷收緊,住房供求關係轉變,融資壓力增加的環境下,房企開展了大規模的營銷活動,紛紛選擇了降價「投降」。
  • 社科院:房價現暫時性下跌,不宜出臺剌激政策使調控前功盡棄
    這也使得房價下跌的城市較快增加。按照大數據房價指數監測顯示,2018年11月142個樣本城市房價平均環比下跌0.802%,跌幅比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房價環比下跌的城市為113個,比上月增加29個,佔樣本數的80%。環比持平城市1個。2018年11月,不僅一二線城市房價繼續調整,三四線城市也總體進入房價下調階段。
  • 還在賭房價下跌?2021年這些城市房價可能出現較快上漲……
    牡丹江房價近五年下跌1.5% 既然城市越來越分化,那麼說完漲價的城市,我們接下來說說房價下跌的城市。 先來思考一下,有沒有一個城市,是無論如何都不能碰的?
  • 這些信號都在表明 明年的房價將會在上漲的同時下跌?
    本來我也只是拿「放大的同時縮小」當個段子看,吃吃瓜,笑一笑就過去了,殊不知在看了一些官方的數據、趨勢後,才發現這些信息所傳遞出的對於明年房價、甚至是整體房地產市場的展望竟然也是「在上漲的同時下跌」?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官方市場數據因何如此「分裂」?明年的房價究竟將會怎樣變化?
  • 北方城市房價集體下跌?專家表示,2021年北方房價將更不樂觀
    文:百川 北方的房價下跌已經成為了普遍現象。尤其是縱觀全國的房價走勢,房價普遍都在下跌,而且房價正在下跌的城市數量呈現明顯的上升狀態,其他房價在上漲的城市的漲速也趨於緩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