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宅居家中,網購變得更加頻繁,無所事事的我對於快遞的時效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迫不及待地想要籤收心愛的寶貝們。
10年淘齡的我開始嘗試京東,並且迅速被它的物流服務所吸引。究其原委,正是《熟悉的陌生人》一書中所提到的關於快遞行業最為關鍵的「最後一公裡「難題。
淘寶的店家以個體戶為主,各式各樣的」旗艦店「層出不窮,九成九的商品都是通過成本更低,性價比相對更高的通達系物流派送。
誠然,隨著國家基礎設施的不斷建設,物流行業也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不斷修建的高速、鐵路以及日益廉價的航空運輸,拉近了不同物流公司之間運輸速度上面固有的差距。
近日來,我甚至產生了中通快遞比順豐更快的感覺,這當然與特定地區之間的路線有關係,但是通達系的快件在倉庫與點部之間的運輸速度的提升確實是肉眼可見的。這種大環境趨勢下,」最後一公裡「的問題變得更加凸顯和緊要,這是爭奪市場的重中之重。
我選擇京東,正是因為它的物流派送服務讓我非常滿意,無論是服務態度還是派送速度。如果說運輸過程考驗的是物流科學管理體系。那麼派送階段就是體現人與人之間的真實互動場景無論是什麼樣的社會問題。
最終的落足點終究離不開我們這些活生生的人之間的交流。快遞員與客戶之間所形成的」熟人關係「正是這一問題的體現,它所代表的正是人類那顆不甘寂寞的熱心以及渴望自由的靈魂。
為什麼是七分熟而不是十分熟?凡事過猶不及,快遞員與客戶在本質上依舊是通過交易關系所維繫的服務提供者與服務接受者。
儘管某些快遞員有著低流動性的特點,提高了與客戶接觸來培養、鞏固關係的機會,但是畢竟不同於血緣關係這種強有力的社會契約關係,通過金錢作為基礎所建立的感情往往是脆弱而不穩定的。
通過與合適的客戶建立起熟人關係來降低工作壓力和提升工作效率才是快遞員的目的,這種熟人關係更偏向於工具化而不是情感化,快遞員工作的目的是獲得報酬而不是交朋友。
正如我們在單位工作,大多數情況下是為了給自己創建一個舒適的工作環境才與同事儘量搞好關係,體制內的員工更關注的是工資收入。
書中也提到過,十分熟的客戶往往也會給快遞員帶來不必要的人情負擔,這恰恰違背了快遞員維繫熟人關係的初衷,反而會影響雙方關係的繼續維護。
更為關鍵的是,快遞員背後的服務合同決定了雙方很難達成真正的熟人關係,利益的不穩定性,時刻挑戰著這種工具化的熟人關係。因此,保持一定的距離,七分熟的關係已經足夠軟化合同,在不損害公司和客戶利益的同時,儘可能地為快遞員提供更多便利。
講到合同,張揚波老師在書中做了比較詳細的科普介紹。作為社會契約的一種,維繫合同各方的利益是它的主要職能。
傳統社會中早已誕生了簡單的合同模式,彼時雖然也有官府作為擔保,但是其內容的維護更多的是依靠社會關係和人情往來,這也是中國社會的一大特點。
進入現代化以來,不斷健全的法律法規因為其更加穩定和權威的效力,開始逐步替代傳統的人情擔保,給人最為直接的感受就是,這個社會似乎變得越來越不近人情。
法治社會的建設也許在某種程度上衝擊了以情感作為紐帶和連結的宗族網絡,但其在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受非法侵犯方面的作用同樣是人情社會所無法替代的。
此時的熟人關係開始退居二線,在新的社會關係網絡中逐步承擔起潤滑劑的作用,冷冰冰的法律條文令人望而生畏,可通過熟人關係的調劑和改造,則變得剛柔並濟,在規矩與自由之間摸索出一個平衡點。
「只見田野不見人」的社會學研究方式在書中受到了張老師的詬病,忽略了作為社會基點的人的作用,想當然的研究社會制度和文化,最後得出的結論必然是空洞和蒼白的。
個人以為,這正是現代科學主義思潮的表現方式,數據化的模型確實給各種研究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對於某些關於人的學科,它依舊有著不可彌補的漏洞,那就是具體到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
這就如同從微觀經濟學到宏觀經濟學並不僅僅是一種簡單地堆砌和累加,還需要一種作為熔煉鎖鏈的原材料,這往往是大多數人的盲區。
如果要從宏觀視角去考慮問題,那麼就要充分考慮到每個細節,對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互更需要深入研究,不關注的細節的宏觀只存在於夢裡。
在本次研究中,快遞員與客戶之間構建的「熟人關係「正是讓微觀質變為宏觀的一個關鍵點,越是底層的結構,越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最後一公裡「的問題已經說明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