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可刷微信或微博「航旅圈」,加入航旅圈俱樂部(微信群)參與探討和互動,可加微信hanglvquan
5月3日凌晨,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舉行了史上首次線上股東大會,巴菲特花了5個小時回答了投資者幾十個問題,其中也包括對航空股和航空業的看法。
巴菲特認為,目前航空行業處於一個很艱難的狀況,航空公司會做一個非常巨大的改變,會借很多的錢,自己的利潤會吐出來,回購自己的股票,這都會影響到他們上下起伏的趨勢。未來顯得模糊不清,尤其是旅遊、航空、郵輪、酒店行業。航空公司受到的影響巨大,現在再購買航空公司股票風險更大。
同時,巴菲特確認,伯克希爾哈撒韋已賣出美國四大航空公司(美國航、達美航空、西南航空和美國聯合航空)的全部(股票)持倉。
巴菲特的判斷,主要依據美國的情況,在此之前,航旅圈也曾發布國內三大航的預測,認為今年的新冠疫情對民航的衝擊,遠遠大於2003年的SARS。【回顧:
疫情下的航空市場何時恢復?三大航這樣預測】
當時三大航的預測是基於三月份的疫情情況做出的,那麼,四月份過去後,他們的看法是否有所改變?航空市場何時恢復?來看看國航,東航,南航,吉祥和春秋五家上市航司的管理層分別怎麼說的:
關於市場恢復情況★ 國航:
目前來看西部華南華東恢復的情況不錯,四月底北京的防控等級下調,對於北方市場的恢復創造了機會。
從第二季度的情況來看,4月的環比情況比3月運力投入有比較明顯的增長, 5月運力的投入恢復會進一步加快,環比有進一步的增長。
6月隨著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包括經濟的恢復,我們預期環比都會有增長,呈現總體恢復的狀態。
國際的情況受政策的影響比較大一些,我們會根據政策變化及時調整。
★ 東航:
2月底3月初,復工復產需求啟動,國內航空需求緩慢復甦,但國際疫情加速蔓延,「五個一」國際航班政策使整個行業的國際運力投放只有原來的1.5%左右,東航多一點,運力投放是原來的3.5%左右。
2月國內運力投放下降78%,客座率45%,3月下降63.7%,客座率60%,4月預計同比下降60%不到,客座率68%左右,運力投放與需求緩慢復甦相匹配,客座率也在逐月上升。
根據目前的判斷,我們認為二季度國內航班能恢復到70-80%,三季度恢復到80-90%,年底恢復到比較常態的水平,恢復到正增長我們預計要到明年的夏秋季。【註:是針對19年來說的正增長】
一般來說,一季度本來有春運,會比二季度好一些,二季度是傳統淡季,今年的二季度也不會有根本改變,整體盈利從絕對數上不一定太樂觀,但趨勢應該是向好的,6月份以後會比原來預想的好一些。
從整個趨勢看,最寒的嚴冬已經過去,曙光在前,趨勢向好。北京防控等級調降後對全國市場的激發比較大。
★ 南航:
4月情況和3月基本持平,暑期時間可能縮短,預計國內5-6月份恢復期,7-8月份反彈期。
北京防控調降後,確實迎來一輪對北京的很大的反彈,目前認為國內市場是U型反彈,是比較慢的,主要是對比SARS。SARS是只在中國,現在是全球影響,目前疫情仍然是很重要的關注點,影響比較大。如果防控形勢依然很大,對國內會有影響。
從市場恢復來講,4月基本達到去年40%左右客流,5-6月仍然是恢復期,國內運力各航司都在50%左右,運力增長有空間,預計國內運力在7月中下旬能恢復到去年的水平,國際大約需要1-2年恢復。如果全球在7-8月疫情恢復,只有兩個高峰,8月和12月聖誕。
我們認為國內市場恢復會相對樂觀,國際還有待觀察。民航局「五個一」可能會延續到6月底,7月空檔期,8月看歐美疫情。歐洲部分國家在往好方向改變,比如澳新,韓國已有控制,目前Q3情況還是相對樂觀。
★ 春秋:
疫情還沒完全結束,需求還沒完全起來,最近有恢復,但是和19年同期還有很大差距。
遠程國際恢復慢,周邊國家看疫情情況,還有檢測能力。個人認為,中國和東協還有中日韓在疫情中看到交流比以前更加深。疫情後,周邊航線可能會恢復更早。
展望Q2-3比較難,希望疫情能早點結束。北京已經轉為2級防控,可能會轉3級。需求會逐步上升,完全恢復到19年還沒那麼快,我們做最壞的準備,做最好的打算,把it系統等做的最好。
★ 吉祥:
最困難的時間已經過了。
未來一段時間,五一假期的效應還是比較明顯的,一個是航班量上來了,這段時間的航班量可以恢復到正常水平的70%左右,整體客座率也從前段時間的62-65%,上升到72-76%。隨著疫情控制住,各地防控政策的恢復到平時狀態,市場需求的方向是越來越好的。
從年初開始到現在,我們抱有堅定的信心,隨著疫情好轉市場會在五月底到六月有所好轉,目前來看,國內的情況還是符合我們預期的。
何時能全面恢復我們認為要看兩個節點,一個是兩會,目前已經確認了召開的時間,我們之前判斷疫情5月下旬6月上旬結束是比較準確的。另一個是學校開學,現在已經逐步開學,但目前主要是畢業年級恢復開學,等全部開學後、高考中考結束大概是6月底7月,整個恢復的節奏與我們的預估差不多。
關於五一訂票情況★ 國航:
五一期間的訂座情況,在北京公布防控等級下調的消息後,訂座數增長相當快,也體現了市場仍然保持比較強烈的需求。
針對旅客訂座的變化,公司也及時調整了航班、恢復了部分航班,盡全力滿足市場的需求。
★ 東航:
五一節預定量情況比我們當時的預期差一些,從五一的運作來看,北京風險級別調低之前,排除這個因素,今年五一的訂票情況是去年的30%多一點。
但北京風險級別調低後,北京機票的銷售量比前一天增長來20%,不過我們在北京的基數本身比較小,但也說明國內市場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北京風險級別調低當日,我們就針對北京進行了調整,飛機換大,增加航班量等。
★ 南航:
五一假期期間,西南和華東地區目的地相對熱門,但在北京下調防控等級前,整體的訂座情況並不樂觀。
關於公商務和休閒遊需求哪個會率先恢復★ 國航:
從我們自身的判斷,隨著復工復產,商務需求恢復會更快一些,然後公務需求也會逐步恢復。旅遊方面的情況比較複雜一些,因為國內涉及到學校開學、各地防控政策還有差異,旅遊恢復會相對慢一些。
雖然線上辦公發展很快,但是線下辦公還是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隨著疫情控制初步趨穩,面對面的交流會逐步恢復。
★ 東航:
今年二三月商務客人需求下降特別厲害,以前商務客人主要是三天內的上客,現在不是商務客人也都是三天內上客。如果把出行頻次三次以上的定義為典型的商務客人,去年同期有22%有三次以上的出行頻次,今年只有7-8%。
很多會議通過線上了,未來商務出行的比重,或者說恢復的節奏會相對比較緩慢,休閒旅遊客人可能會逐步佔比增加。
這次我們發現90後的出行佔比比原來有很大的提升,原來24%左右,現在看過去50天可以佔37%左右,出行客群還是發生了很大變化。
此外,2-4月份的客流量主要在長江以南的華東和西南華南的三角形流動,未來旅遊好的話,雲南西北華東市場都是老百姓比較喜歡去的地方,整體我們對國內市場的後期感覺比較好的走向。
★ 春秋:
目前來看,短期對個人會有些影響,跨省,國際還沒恢復。
北京開閘後,商務比休閒恢復快。個人有些剛性出行需求(回家,旅遊),個人需求會越來越高。
長期看,商務人士會習慣網絡會議,反而長期對商務旅遊影響會大。
★ 吉祥:
無論疫情輕重,國內北上廣深和四川等是傳統人員流動密集的地區這個格局是不變的。當政策放鬆後,必將帶來比較明顯的需求回升,昨天北京防疫等級下調一級之後就好了很多,訂票、出行意願都比較強烈。
現在抑制出行的,比如北京商務放鬆了,但是旅遊大省不放鬆,那就會引起市場差異。如果都放開就不會有太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