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各行各業都面臨了停工停擺。近日小編接到了許多財稅行業人士焦急地詢問:「2019年事務所排行榜出了嗎?」小編從各地注協有關人士那裡了解到,往年5月-6月間,中注協都會公布一份《年度業務收入前100會計師事務所信息》,俗稱「會計師事務所百強排行榜」。今年因為疫情,各地注協尚未啟動事務所年報收集工作,因此排行榜的公布時間也要相對延後,具體時間要視疫情後工作恢復情況而定。
雖然官方的排行榜還未公布,不過小編注意到已經有一些業界人士在嘗試預測排行榜,比如自媒體「YCY會計行業觀察」就做了一個小型問卷調查,以注會行業人士為對象,包含證券期貨資格的事務所、A股公司、國企、外企、民企等事務所和企業的負責人、媒體人等,通過159份問卷,推選出「2019年度表現最佳會計所」。
和注協官方每年發布的以「業務收入」為主要指標不同,YCY排行榜的主要指標為「表現最佳」,發起者在問卷中對「表現」的評判標準進行了具體描述,各位可以做個參考。
不過在這份民間版排行榜中小編注意到一個現象,有兩家在2018年度業務收入排行榜上排名在10-20名的事務所居然進入了前十,它們分別是「信永中和」和「容誠」。
「信永中和」在2018年度排名裡名列11,但這份民間排行榜裡居然位列第3,「容誠」在官方的2018年度排行榜裡排名17,但在民間排行榜裡排第7。究竟是因為這個排行榜問卷調查不夠廣泛導致結果偏差,還是這兩家在2019年度榜單上真的會逆襲呢?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過去兩年這兩家的發展軌跡。
「信永中和」的排名在2017年和2018年變化不大,只有一個位次的浮動。而原為「華普天健」的「容誠」從2017年到2018年更是一動不動,均是排名17。
從收入組成來看,2018年「信永中和」在2018年鑑證類業務收入為128057.46 萬元,比排名高於一位的「天職國際」多近5000萬,雖然2018年比2017年掉了一名,但其實它在鑑證業務收入和與事務所統一經營的其他專業機構業務收入的表現是有提升的,只是在非鑑證業務方面和排名靠前的事務所相比較弱。預計2019年前兩類的收入會有穩步提升,如果非鑑證業務收入有較大提升,排名有可能提升,但進入前三的趨勢還是不明顯。
「容誠」在過去兩年的表現也非常穩定。「容誠」2017年業務收入共60815.69萬元,其中鑑證業務55597.62萬元,非鑑證業務5218.07萬元,與事務所統一經營的其他專業機構業務10422.37萬元;2018年業務收入總共69904.03萬元,鑑證業務66413.42萬元,非鑑證業務3490.61萬元,與事務所統一經營的其他專業機構業務14044.24。值得注意,2018年「容誠」鑑證業務增加了約1億3千萬,非鑑證業務卻減少了約1千7百萬。
從事務所規模上來看,這兩家在2017年、2018年分所數量和註冊會計師數量都沒有出現明顯變化。
那麼究竟為什麼這兩個事務所會被業內人士看好,成為衝進2019年度排行榜前十的兩匹黑馬呢?有消息透露,有可能是因為2018年排名第六的瑞華因去年的「兩康」事件影響,約有三分之二團隊出走,其中流入最多的就是「信永中和」,也有部分去了「容誠」。
記者從《證券時報》證實,英傑電氣(300820)2月27日發布公告,因瑞華四川分所負責該公司歷年審計業務的項目團隊,已整體加入信永中和成都分所,擬終止與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的合作,改聘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為公司2019年度財務審計機構。
知乎上關於「信永中和」的職場前途討論中也有內部人士透露瑞華北京總部有團隊加入「信永中和」。
如此看來,「信永中和」從2018年度排名11逆襲進2019年度前3不是沒可能。同樣,業內對「容誠」的看好,也是類似原因。據《每日經濟新聞》消息,2月26日,英可瑞發布了一份關於更換會計師事務所的公告,擬將公司2019年度審計機構由天健會計師事務所更換為容誠會計師事務所。
究竟最終2019年度會計師事務所排名如何?如果「信永中和」和「容誠」進入前十,除「瑞華」外,還有哪家會名落前十,還要拭目以待,等中注協正式發布《2019年度業務收入前100會計師事務所信息》後才能清楚。
如果您覺得「黑馬」另有其人,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說出您的想法!
疫情在繼續,服務不能斷。「財稅互聯,科技抗疫」,為幫助更多中小企業渡過難關,成功快車誠邀會計師事務所入駐平臺,通過線上接單,解決企業當下各類財稅難題,讓我們行動起來!長按下方二維碼申請入駐:
(事務所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