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積電宣布無法為華為代工晶片後,華為將希望全盤寄托在了聯發科身上,要想保住手機業務正常運轉,選擇和聯發科合作看似是最好的選擇,因為首先要排除三星,畢竟競爭關係太大,其次是高通,但很顯然卡在了批准環節上。
聯發科成為了華為的首選對象,在麒麟晶片絕版後,備胎聯發科將轉正,這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聯發科也為華為準備了多達3000萬套5G手機晶片,但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8月17日的禁令修訂直接限制了聯發科向華為銷售晶片的計劃。
現在聯發科正為手裡的3000萬套手機晶片而發愁,畢竟無法再賣給華為了,只能尋求OPPO、vivo和小米幫助,恐怕會被壓價。但聯發科的困境不止於此,根據網友的爆料,聯發科已經取消了5nm高階5G平臺的開發計劃,這個平臺原本就是替華為量身定製的。
由於失去了華為這個重要的合作夥伴,聯發科如今又卡在了高端晶片的門檻上,一直想要跳出中低端市場,在高端市場上佔據份額的聯發科,在沒有華為的幫助後還是失敗了,可以說是成也華為敗也華為!原本可以借力華為在高端市場一炮打響,卻被扼殺在了搖籃裡。
博主還爆料說,高通清楚他們很早之前就無法做華為,所以把重心支持都放在了小米、OPPO和vivo身上,這三家公司主要的項目高通都拿到了,不像競爭對手把重心放在華為身上,所以最近的市場態勢對高通而言是極為有利的。
事實也確實如此,在華為無法做晶片、聯發科無法對華為銷售晶片後,高通的市值卻出現了大漲,即便今年第二季度的財報中顯示,高通的營收同比去年下降49.2%,但市值依然大漲,這些都充分反映出了華為不利對高通是有利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底,高通和華為就專利問題達成了一項和解,華為將會在第四財季支付18億美元的和解款項,結清之前未向高通支付的專利許可費用,這份協議還包括交叉許可,高通可回購華為的某些專利的權利。
種種一切利好都指向高通,華為則面臨著晶片斷供,退出手機業務的風險,緊接著聯發科的股價也是驟然大降,沒有華為這位合作夥伴的幫助,不知道接下來聯發科該何去何從呢?小米、OV能夠讓聯發科成為和高通相抗衡的大廠嗎?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