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精通天文,又可以呼東風,為何火燒上方谷時沒能算出大雨?

2020-12-23 騰訊網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一個多智近妖之人,他算無遺策,十分厲害。還沒出山之前,他就為劉備制定了三分天下的策略,出山後,更是多次幫助劉備化險為夷。綜合整本書來看,我們能發現,諸葛亮是一個既懂天文地理,又知奇門八卦的奇才。那麼,我們不禁要好奇,既然他能在赤壁預測東風,為何在火燒上方谷時卻沒能算出會下雨?

諸葛亮在書中展示了超凡的實力,他從星象中便能預測到哪位人才去世了,還能夠確定具體方位,當年龐統去世,關羽去世他都是通過觀測星象提前預知,十分神奇。而除了通過星象看人,他還能測算東風。赤壁之戰中,周瑜準備用火攻之計對付曹軍,經歷千辛萬苦,才騙得曹操相信黃蓋是真心去投降的,然而卻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當時隆冬季節,只有西風北風,很少有東風南風,而曹軍在西北之上,吳軍在南邊,如果沒有東風,那麼火攻之計將無法燒掉曹軍大船,反而有可能把吳軍自己給燒傷。周瑜為此陷入一片迷茫之中,幸好諸葛亮及時趕來,為他解決了這個心中難題。

原文:孔明曰:「十一月二十日甲子祭風,至二十二日丙寅風息,如何?」瑜聞言大喜,矍然而起。便傳令差五百精壯軍士,往南屏山築壇;撥一百二十人,執旗守壇,聽候使令。

當然,諸葛亮並非就真的能變出東風來,他只是懂得天文地理,會預測天氣而已。

諸葛亮屢次北伐,都無法取得實質性的成功,勞民傷財。雖然每次蜀漢軍隊在他的指揮下,都佔據優勢,但是面對司馬懿的堅守不出,他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司馬懿這一招確實管用,堅守不出,就是拼國力,而蜀漢與曹魏相比,國力肯定是要稍弱的。迫於無奈,諸葛亮決定使出計謀,將司馬懿引入上方谷,一把火燒死司馬懿,則曹軍群龍無首,容易被打敗。

那麼上方谷長什麼樣呢?

原文:孔明自乘小車,來祁山前、渭水東西,踏看地理。忽到一谷口,見其形如葫蘆之狀,內中可容千餘人;兩山又合一谷,可容四五百人;背後兩山環抱,只可通一人一騎。孔明看了,心中大喜,問嚮導官曰:「此處是何地名?」答曰:「此名上方谷,又號葫蘆谷。」

上方谷這個地方,易進不易出,極其適合打埋伏。於是諸葛亮將糧草囤積於上方谷,引誘司馬懿前來燒糧,在魏延一步一步的引誘之下,終於成功的將司馬懿引入了上方谷。諸葛亮命軍事點燃谷中引火之物,上方谷頓時成為了一片火海。

原文:言未已,只聽得喊聲大震,山上一齊丟下火把來,燒斷谷口。魏兵奔逃無路。山上火箭射下,地雷一齊突出,草房內乾柴都著,刮刮雜雜,火勢沖天。司馬懿驚得手足無措,乃下馬抱二子大哭曰:「我父子三人皆死於此處矣!」

誰知天不遂人願,正是火勢沖天之時,天上卻突然下起了大雨,把整個谷內的大火都給澆滅了。魏軍眼看老天爺都幫著自己,士氣大震,幾番衝殺之後便逃出升天了。

火燒上方谷這一場景也是我們小時候最憤恨的一幕,大家都感嘆,為何老天要下雨幫助司馬懿呢?為何諸葛亮能算準赤壁東風,卻算不出上方谷大雨呢?

其實呢,這還真怪不了諸葛亮,上方谷之所以會突降大雨,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劇情需要

演義書中的這個故事其實是虛構的,在歷史中並沒有記載。而在歷史中,司馬懿是活到了最後,所以在上方谷不可能把司馬懿給寫死,那麼這麼一場發生在谷內的大火,如何才能燒不死司馬懿呢?只能是突降大雨。

二、地理位置不同

諸葛亮本身就是荊州人士,熟悉那一邊的地理和天氣,所以在赤壁之戰中,他才能預測出東風到來的時間。而在上方谷,這裡的地形和天氣同荊州那邊完全不同,諸葛亮也不熟悉這邊的天氣,所以預測不出。

三、科學角度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正是這場大火引起的突降大雨。上方谷這個地方,本來環境就相對封閉,空氣不易流通,谷內溼度比較大,含有大量的水蒸氣。諸葛亮一發動火攻,冷熱空氣對衝形成了下雨的條件,而大火產生了大量的煙塵,這些煙塵正好作為凝結核與水蒸氣結合在一起,最終形成大雨。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火燒上方谷突降大雨,諸葛亮為何會失算?
    諸葛亮所謂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說他掌握了很紮實的天文學和地理學方面的知識,但並不代表他什麼都知道,所謂算無遺策也只是相對而言的。有句話叫天有不測風雲,人有禍福旦夕,自然界很多突發事件是可以超出人類認知範疇的。明明是豔陽高照突然間就大雨傾盆這樣的事情我們不也經常遇到嗎?大自然神鬼莫測更何況是人乎?
  • 諸葛亮火燒司馬懿為何突降大雨,從而功虧一簣?他8個字道破玄機
    三國的諸葛亮以足智多計謀著稱,因為算無遺漏,甚至能呼風喚雨,有「妖人「之稱。千百年來,諸葛亮成了人們心目中智慧的象徵。諸葛亮運用最為得力最為有效的戰術是2個字:火攻。當然,如果前四把火可以稱之為諸葛亮的經典之作的話,那麼第五把火就成了諸葛亮的遺罕之作。北伐時,諸葛亮一直沒能成功,除了各種外部因素外,還因為遇到了一個強有的敵人——司馬懿。司馬懿的計謀顯然比諸葛亮是有差距的,為此,他採取以不變應萬變的方式,一直是堅守不出戰。
  • 諸葛亮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借東風破曹軍,為何上方谷會失算?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的人傑,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赤壁之戰火燒連營,大破曹軍,成就神話。而在三國後期,諸葛亮就後繼無力,因為蜀國無大將,像趙雲這樣的大將都已經老了,就算諸葛亮再有才,手下無人也無法興大事。諸葛亮從算無遺漏變成變數繁多,上方谷的時候沒有算到有大雨,火併沒有把司馬懿燒死,反而還讓他有了活路,加速蜀國的滅亡。諸葛亮能借東風破曹軍,為何上方谷一戰會失算?《三國演義》是由羅貫中寫的,他是根據已知歷史改編的小說,其中很多劇情都是虛構或者根據史實創作的。
  • 火燒上方谷是真的嗎,諸葛亮到底哪裡失算了
    諸葛亮五次北伐線路圖 很多人都好奇,演義中神奇的諸葛亮這一次為什麼不能提前算好天氣,到底是他百密一疏失誤了,還是有其他原因。 首先,諸葛亮到底有沒有預知天氣的能力。按照演義裡的說法,答案是肯定的,有太多的例子可以證明。 草船借箭 當年的諸葛亮可以說是意氣風發,羽扇綸巾。 提前預知大霧天,領了軍令狀帶著草船和膽戰心驚的魯肅從曹營水軍借了十萬隻箭。
  • 火燒上方谷司馬脫困,諸葛亮為何不派兵攔截?卻嘆天不助我助爾曹
    天降大雨,司馬懿從上方谷脫困,很多人會疑惑,諸葛亮為何不派兵堵住谷口截殺?不是諸葛亮不想截殺,而是諸葛亮已經無兵可派。這個情況在火燒上方谷之前文中就有過交代。孔明回到祁山大寨,收聚敗兵,約折了萬餘人,心中憂悶。
  • 上方谷火燒司馬懿,突然天降大雨時,諸葛亮為什麼不放箭射他?
    上方谷火燒司馬懿,是小說《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謀劃已久的誘敵之計:當司馬懿率軍進入上方谷後,入口便被蜀軍攔斷,隨著諸葛亮一聲令下,山谷中立刻變成了一片火海。
  • 諸葛亮火燒司馬懿,上方谷卻突下大雨,難道孔明也有出錯的時候嗎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表達了「不學無以廣才」的思想。出茅廬前,曾苦學二十餘年,才有「伏龍」之名,流芳千年。儘管沒人能做到精通所有方面的知識,但所謂「技多不壓身」,涉獵廣泛總有好處。在我國歷史上,以「智」為代表的人物,相信很多人都會選擇諸葛亮。
  • 七星壇諸葛亮借東風為何連續上下壇三次?
    不是孔明施妙計,周郎安能逞才能,這句話用來形容借東風最貼切不過,諸葛亮巧借東風讓周瑜一戰成名,當然這也是只限於《三國演義》。諸葛亮在三國中也是神一樣的存在,除了借東風,諸葛亮火山新野,火燒博望坡,舌戰群儒等等,都是千古將流傳的佳話。
  • 上方谷之戰,諸葛亮火燒司馬懿時突降大雨,他為何不放箭?
    上方谷之戰是諸葛亮北伐戰役最經典,最接近勝利的一場戰爭。作戰初期諸葛亮故意讓魏軍劫走糧草並透露自己藏身上方谷的消息,司馬昭立功心切,得知消息後私自帶兵奔赴上方谷,司馬懿知曉後果斷領兵支援司馬昭,卻在上方谷中伏。
  • 陷入上方谷絕路,司馬懿靠天降大雨死裡逃生,諸葛亮為何失算?
    鑑於此,才有了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雖然最後戰績不盡如意,但是不能否認他們對漢室的忠貞,也不能忽視他們恢復漢室的決心和意志,所謂盡人事,剩下的憑天命。最為驚險的就是上方谷之戰,當諸葛亮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把司馬懿圍困在上方谷,動用大火打算燒死魏軍的時候,眼看司馬懿就能葬身火海,突然天有不測風雲,下起大雨,讓一腿踏入鬼門關的司馬懿撿了條命回家。對於計算周詳的諸葛亮來說,所有的希望全部破滅,自知一切事情都已經不可為,留下了一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話,沒多久就病逝五丈原。
  • 諸葛亮真能借東風嗎?
    諸葛亮借東風,只是《三國演義》裡面作者的杜撰,為了烘託諸葛亮的高大和智慧的形象。 那麼為何作者要寫諸葛亮借東風呢? 首先:為了藝術加工的需要,為以後諸葛亮種種的神奇與智慧作鋪墊,讓一登場沒多久的諸葛亮蒙上了一筆濃厚的神秘色彩。
  • 諸葛亮為何借東風?
    三國赤壁之戰中,諸葛亮借東風,不但增強孫劉抗曹必勝信心,又趁機震懾江東,並成功避禍逃命,諸葛亮借東風可謂是赤壁之戰的神來之筆!下面聊一下個人看法。一.諸葛亮借東風,不但消除了周瑜的擔心,落實火攻謀略,而且增強了孫劉聯合抗曹必勝信心。
  • 諸葛亮借東風,並非為了協助周瑜,而是另有目的
    《三國志周瑜傳》注引《江表傳》中就明確提到:「時東南風……火烈風猛,往船如箭,飛埃絕爛,燒盡北船,延及岸邊營柴。」這個記載證明,周瑜火燒赤壁,的確與東南風有關,說其是「借東風」也並不為過,只不過「借東風」的並非諸葛亮,而是周瑜。周瑜為何能「借東風」呢?其實與獻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發生在荊州的一次戰事有關。戰場戰事的兩方分別是孫策統率的東吳軍隊與黃祖的荊州守軍。
  • 諸葛亮借東風是借誰的東風?諸葛孔明的奇門遁甲是法術還是巧合?
    諸葛亮借東風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徵,不費吹灰之力便拿下荊州,之後揮師南下,繼續追擊南逃的劉備,引出趙子龍七進七出勇救少主、張飛當陽橋三聲大喝嚇死夏侯傑的故事,曹操一路勢如破竹,欲一舉拿下東吳。諸葛亮借東風曹操卻大笑起來,荀攸也認為程昱的擔憂是有道理的,問曹操為何發笑。曹操說道:「要用火攻,必須要藉助風力。如今隆冬時節,只有西風北風,哪裡來的東風南風?」
  • 諸葛亮和司馬懿,死前各留下一計,為何後人認為諸葛亮技高一籌?
    司馬懿最接近死亡的一次戰鬥是上方谷之戰,司馬懿又中了計,誤入上方谷,谷底全是乾草、火藥等易燃易爆之物,大火呼呼燃氣,掀起數丈火苗,眼看司馬懿要變成死馬了,忽然天降大雨,呼啦啦一陣
  • 諸葛亮絕未料到一場對流雨救了司馬懿的命!
    公元234年春,諸葛亮率35萬蜀軍將士北伐中原,魏軍都督司馬懿也調集兵馬準備迎戰。諸葛亮一邊積極備戰,一邊親自察看戰場地形。當他來到渭河以南,發現上方谷地形特殊,心中大喜,立刻想出了一條妙計。 原來,上方谷位於兩山之間,入口狹窄,只能容一人一馬通過。而谷內地勢低洼,能容納上千人。
  • 諸葛亮臨死之前,出現了一件怪事,時至今日仍無法破解
    透過歷史的瞳孔可以看到歷史長河波瀾壯闊,同時也蘊含著哲理,讓我們一起推開歷史的大門,感受古人的智慧吧 事情還得從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說起,他吸取了前面幾次北伐失誤的經驗,這一次現在上方谷一地設伏,然後「不小心」讓魏軍俘虜了蜀軍的運輸部隊。
  • 諸葛亮火燒魏軍30萬面無懼色,為何火燒藤甲兵卻說「必損陽壽」?
    當時諸葛亮審時度勢讓劉備率軍以避鋒芒去了樊城,他留下來在新野設了一個空城誘敵深入。魏國先鋒官曹仁不知有詐,看新野是個空城就率軍進城駐紮。到了夜裡,諸葛亮命士兵火燒新野,蜀兵殺來,魏兵死傷無數,曹仁大敗而回。
  • 「吹牛」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個諸葛不神奇,也談諸葛亮借東風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良辰美景,曹操帶著八十三萬大軍,面對浩浩長江,躊躇滿志,橫槊賦詩,發下這樣的宏願。知道龐統獻連環,如果有火攻,肯定不妥,但是常識清晰地告訴他,交戰之時,正值隆冬,北風勁吹,自己在江北,東吳軍在江南,周瑜想用火攻?呵呵,小周郎就準備燃燒自己吧!
  • 「諸葛亮借東風」的經過是怎麼樣的?正史上真的有記載嗎?
    魯肅趕忙請諸葛亮來中軍帳給周瑜看病,周瑜心裡有苦說不出,火燒戰船是軍事秘密,怎麼能給醫生說明呢?諸葛亮問:「怎麼幾天不見,你就病了,」周瑜回答:「人有旦夕禍福,哪有不得病的,」諸葛亮心說:這時候了你還給我裝蒜,也不明說,回了句:天有不測風雲,人又豈能料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