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話每日互動CEO方毅:數據智能應用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每日互動正是「中立國」概念的先行實踐者――通過將數據和算法置於數據安全聯合計算平臺運行,輸出模型結果,從而實現數據價值的流轉。目前,該模式已在數十家企業得到認可和實踐。 近期,愛分析對每日互動CEO方毅進行了訪談,就每日互動的產品與服務和行業趨勢見解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現將部分內容分享如下。
-
對話每日互動CEO方毅:數據智能應用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疫情期間,李蘭娟院士團隊和每日互動展開了一系列合作。每日互動提出了「無意識密切接觸者」的概念,通過大數據+網格化,幫助疫情防控部門實現精密智控。方毅進行了訪談,就每日互動的產品與服務和行業趨勢見解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現將部分內容分享如下。
-
每日互動方毅受邀出席2020小蠻腰科技大會,暢談數據智能無限可能
每日互動創始人、CEO方毅受邀參加大會,並在"數字經濟·產業網際網路 10月13-14日,在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廣州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國際數據(亞洲)集團(IDG Asia)主辦的2020小蠻腰科技大會在廣州召開。
-
大數據獨角獸每日互動自爆「家醜」:員工涉嫌虛增合同超6500萬 深...
除了報案由警方立案偵查外,每日互動也在公告中披露,此次合同造假對上市公司2019年、2020年前三季度的業績造成較為重大的影響。 每日互動方面回應《華夏時報》記者稱,此事不會對公司業務造成其他影響,同時公司即刻成立內部專項小組,對可能涉及到的業務情況、合同情況、財務流程等展開全方面自查。
-
大數據獨角獸每日互動自爆「家醜」:員工涉嫌虛增合同超6500萬,深交所發關注函
每日互動方面回應《華夏時報》記者稱,此事不會對公司業務造成其他影響,同時公司即刻成立內部專項小組,對可能涉及到的業務情況、合同情況、財務流程等展開全方面自查。另有接近上市公司的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12月14日晚間公告後,每日互動CEO方毅給全員發了一封內部公開信,談到這是一個不可忘卻的教訓,公司會進一步夯實內外風控,烙刻核心價值觀。方毅強調,公司的信仰、戰略、隊伍都堅定不移,也不會因此發生改變。
-
以紮根理論看紐約時報的數位化轉型:讀《紐約時報是如何做新聞》
作者周一至周五收集數據,進行田野調查,周末處理筆記,她先找到關鍵代碼,然後更廣泛地看待概念,最後是導出自己要分析的主題,就是《紐約時報》轉型,讓裡面工作人員痛苦的原因之一就是網際網路時代形成的新的新聞價值觀,作者概括為:即時、互動、參與。
-
每日互動十年進化論:移動網際網路之數智迭代
個推是每日互動成立後推出的第一款第三方消息推送產品,它是方毅的偶然,卻是時代的必然。在推出個推之前,每日互動創始人方毅已經多次創業,先後推出移動充電備份產品「備備」,以及基於通訊錄IP的簡訊即時聊天軟體「個信」。
-
「飢餓女孩」照片登上《紐約時報》引發關注,同一天,她走了
原標題:「飢餓女孩」照片登上《紐約時報》引發關注,同一天,她走了[文/觀察者網 徐蕾]最不願發生的事,還是發生了。自沙特聯軍今年6月對葉門發起最猛烈攻勢,切斷胡塞武裝接受援助通道,同時也切斷葉門80%救援物資通道後,悲劇每天都在發生。「阿瑪爾·海珊(Amal Hussain)今年七歲,瘦弱的她靜靜地躺在葉門北部一家醫院的病床上。
-
每日互動:乘產業數位化升級東風,向數據智能新時代邁進
每日互動正是"中立國"概念的先行實踐者--通過將數據和算法置於數據安全聯合計算平臺運行,輸出模型結果,從而實現數據價值的流轉。目前,該模式已在數十家企業得到認可和實踐。近期,愛分析對每日互動CEO方毅進行了訪談,就每日互動的產品與服務和行業趨勢見解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現將部分內容分享如下。
-
每日互動昨晚還在給自己鼓掌
白白給人家幹完活卻發現合同是假的,作為一家專業的大數據公司,每日互動這種行為是不是在自砸招牌? 那些享受了「免費」服務的客戶,是不是心裡都在說每日互動是個「活雷鋒」呢?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每日互動爆雷的同一天,滬深交易所發布了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首次把財務造假重大違法行為進行了詳細的退市指標量化。
-
《紐約時報》記者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
《<紐約時報>是怎麼做新聞的》作者尼基·阿瑟通過對新聞編輯室近半年的實地考察,從內部視角展示《紐約時報》的新聞工作者們是如何做新聞的,他們是如何依據新興的網絡新聞價值觀——即時、互動和參與,來平衡網絡版和紙質版的內容生產所帶來的挑戰。iPad產品發布會時,記者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呢?
-
跨越50年的日記:《紐約時報》媒體人的一天
1969年出版的《〈紐約時報〉的一天》一書,記錄了這家百年老店的24小時。50年後,《紐約時報》的幕後欄目決定回顧這本書,看看今天的新聞編輯室的24小時如何運轉。這是1969年的《紐約時報》。還是在1969年,2月28日,時報記者撰寫了幾篇備忘錄,描述了日常的活動和動向,細節詳實。隨後發給了時報內部資訊《時報說》的資深編輯Ruth Adler。人人都知道,Adler女士對《紐約時報》了如指掌。
-
為什麼是《紐約時報》中文網
(譯註:《紐約時報》格調嚴肅,以文字為主,圖片為輔,因而被外界戲稱為「灰色女士」)北京時間6月28日早上,《紐約時報》的首個外文網站(cn.nytimes.com)正式上線。紐約時報中文網既包括從NYTimes.com翻譯過來的稿件,又有中文作者的原創作者。這是《紐約時報》的一個裡程碑,也是我們全球戰略的關鍵一步。
-
《紐約時報》客戶端力推「個性化push」
《紐約時報》擁有一支11人的小分隊,專攻簡訊和客戶端推送通知。Andrew Phelps是這支小分隊的領導,他曾說:「以前,我們仿佛是站在山頂上,向山下的人喊話來傳遞信息。而現在,只有我們推送一條消息,讀者才來與我們互動,這種讀者正變得越來越多。」
-
2015普立茲獎公布 《紐約時報》成最大贏家
圖說:普利茲新聞獎官網截圖 受國際新聞界矚目的普利茲新聞獎2015年獲獎名單當地4月20日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揭曉,本次獲獎的最大贏家是《紐約時報》,同時領回了調查性報導獎、國際報導獎和專題拍攝獎據悉,《查爾斯頓郵報》僱傭了80名員工,每日發行量為8.5萬份。 在調查性寫作方面,《華爾街日報》關於美國醫保方面的報導(Medicare Unmasked)和《紐約時報》關於華盛頓遊說者(Washington lobbyists)的報導,分別獲得普利茲調查性報導獎。 《西雅圖時報》和《聖路易斯郵報》由於對弗格森事件的圖片報導獲得普利茲現場新聞攝影獎。
-
《紐約時報》網站裡的中國最強沙塵暴-虎嗅網
滾滾黃沙也進入了大洋彼岸的《紐約時報》的視線,該媒體撰文稱中國正在面臨「空氣末日」。事實上,早在幾天前,《紐約時報》就發表文章質疑中國誇大了植樹造林效果,1000多億美元投資並未收到顯著的成效。《紐約時報》一直以來是怎樣報導中國環境問題的呢?
-
《紐約時報》在Instagram上推出AR填字遊戲
據外媒報導,《紐約時報》在其標誌性的填字遊戲引入了增強現實(AR)技術。這家媒體公司於今日(當地時間12月22日)早上宣布推出在Instagram上一款全新的AR遊戲--《Shattered Crosswords》。
-
《紐約時報》:原生廣告與T品牌工作室
在《紐約時報》,讓數字廣告業務實現增長的任務落在一位名為Meredith Kopit Levien的女士身上。2012年,Mark Thompson繼任《紐約時報》CEO,當時印刷版廣告收入已經下降了一半以上,降幅達到6億美元,而數位化業務收入只有2億美元。他認為,《紐約時報》必須採取有力措施發展新的數字廣告收入。
-
看看紐約時報如何在線閱讀產品的 紐約時報都有哪些功能
看看紐約時報如何在線閱讀產品的 紐約時報都有哪些功能 一、紐約時報都有哪些功能? 在firefox瀏 覽器下打開紐約時報,有一個地方很值得注意:「此網站提供了保存至您計算機以供脫機使用的數據。」 點擊列表中的某一篇文章,之後我們來看看紐約時報的文章終端頁長什麼樣子? 細心的人會發現,右上角有個調節文字大小的ICON,左下角主要是社會化傳播功能,如email推薦、分享到twitter和facebook。當然了,還有就是上下翻頁功能。 火星人都知道,用戶的閱讀習慣各不相同,呈現多
-
《紐約時報》在Instagram發布AR填字遊戲濾鏡
12-30 12:56:03 來源: 青亭網 舉報 對於一些人來說,報紙上的填字遊戲是每日讀報的樂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