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鄭州12月23日消息(記者 王勇生 陳振華)2020年省級教育部門中國教育發布APP教育號總體表現名列第一、省級教育部門微信傳播力TOP10榜單排名第一、省級教育部門短視頻傳播力TOP5榜單排名第一、省級教育部門微博傳播力TOP10榜單中榮獲第二、2020年省級教育部門10W+文章TOP5榜單中穩坐第一,數量達到1847篇,比第二名的篇數足足多了1500多篇……取得這一系列驕人成績的是河南省教育廳。12月16日至17日,2021全國教育政務新媒體年會在海南大學舉行,年會上,河南省教育廳新媒體「拿獎拿到手軟」「圈粉無數」。
閱讀量570多萬,在看數9萬多。而這一系列的榮譽背後,離不開河南省教育廳新聞辦公室每一位成員嘔心瀝血的付出。
2021全國教育政務新媒體年會舉行
河南省教育廳新媒體「搶眼」全場
據了解,在這場全國的大會上,河南省教育廳不僅作了典型發言,還幾乎覆蓋了全部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獎項的第一,並獲得了「網絡拉歌最佳傳播單位」,被確定為了「教育部政務融媒體創新創作基地」,榮獲了「2020教育政務新媒體年度案例」——戰「疫」特別系列優秀案例。
大會現場
會上,當教育部新聞宣傳中心發布新媒體數據時,河南省教育廳成績斐然,包攬了大部分「第一」,被現場不少同行稱為「河南現象」!
河南省教育廳辦公室副主任陳凱在大會上作典型發言
河南省教育廳被確定為「教育部政務融媒體創新創作基地」
河南省教育廳榮獲「2020教育政務新媒體年度案例」——戰「疫」特別系列優秀案例
這一「河南現象」是如何締造的呢?
「今年以來,尤其是疫情期間,河南省教育廳新媒體堅持『新聞+政務+服務+育人』的定位,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有效發揮政務發布效能的積極意義,認真做好信息發布、政策解讀、熱點回應和輿論引導的策劃工作。去年,教育部公布了首批教育融媒體建設試點單位,全國僅有四個省級教育部門入選,河南省教育廳就是其中之一。」教育廳辦公室副主任陳凱告訴記者,河南省教育廳新媒體在發布內容上圍繞民生關注問題、挖掘正能量素材、政務信息傳播,積極策劃選題;在內容生產上做到頂層統籌推進、內部縱向聯動、外部橫向聯通,做好產品內容策劃;同時,探索運行新機制、建立新體系、構建新模式、運用新技術,打造融媒傳播生態,形成強大的傳播效力。
據了解,目前河南省教育廳微信公眾平臺粉絲量1173萬,今年以來共產出1847篇10W+文章,閱讀量超12億次;微博@河南教育粉絲數174萬,日均發布內容20條,閱讀量1.4億次;快手、抖音粉絲量175萬,日均發布短視頻8條,播放量11.45億次。
在2020年獲得最多10W+省級教育部門文章TOP5中,河南省教育廳微信獲得10W+文章最多,達到1847篇,排名第一
在2020年省級教育部門中國教育發布APP教育號總體表現情況中,河南省教育廳名列第一
在省級教育部門短視頻傳播力TOP5中,河南省教育廳排名第一
在省級教育部門微博傳播力TOP10中,河南省教育廳微博@河南教育獲得第二名
成績背後,是統籌謀劃、敢為人先
為確保政務新媒體建設工作科學、有效、準確、有序地展開,河南省教育廳先後出臺《河南省教育廳新媒體崗位職責流程和崗位人員工作要求》《河南省教育政務微信管理暫行辦法》《河南省教育系統新媒體聯盟運行辦法》等,不斷建立健全新媒體選題策劃和溝通機制。「在評價考核方面,河南省教育廳還確定了每月一個榜單、每年一本白皮書、每年一場會議的考核評價體系。」陳凱介紹。
為了更好地服務民生,助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河南省教育建立新聞辦統籌下的河南教育政務公開辦、河南教育新聞中心、河南省教育融媒體策劃採編和運營中心、河南省教育輿情監測中心、河南省教育新媒體暨輿情研究中心、河南教育圖片影像中心、河南教育新媒體聯盟核心成員等「七位一體」的河南教育政務融媒體運行體系。
據了解,具體到運營策劃方面,河南省教育廳還建立起以河南教育新聞中心為統籌,採編中心、運營中心為細化,新媒體聯盟、試點基地、創作基地等為落實的「一體兩翼多點」的運營策劃執行體系。
「我們經過不斷探索,逐漸建立構建起了內部縱向聯動、外部橫向聯通的機制。」河南省教育廳辦公室主任、二級巡視員董學勝告訴記者,在內部縱向聯動中主要側重宏觀、中觀、微觀層面,在外部橫向聯通中主要做好與網宣部門、新聞媒體、政事企的聯動。
宏觀層面,河南省教育廳做好策劃設計,打造以河南教育新聞中心為中樞的頂層決策機構,針對每日策劃,全部門參與、全部門負責,對策劃內容進行集中優化整合;在中觀層面,做好文案細化,組建河南省教育融媒體採編中心和運營中心,完成原創素材的集合發布,以及對確定的每天、每周、每月選題素材進行編輯製作;微觀層面,河南省教育廳做好具體執行,建立信息員和新媒體隊伍,挖潛河南教育政務公開辦、河南河南省教育輿情監測中心、河南省教育新媒體暨輿情研究中心、河南教育圖片影像中心的資源,遴選融媒體建設試點單位、融媒體創作基地,持續徵集基層一線的生動素材。依託高校航拍、美術設計、編導等專業力量,進行深度原創製作。
在外部橫向聯通上,河南省教育廳聯動網宣部門,圍繞疫情期間重大主題宣傳,與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協調聯動,做好輿論引導、輿情監測、融媒傳播發布,達到集聚宣傳的作用。聯動新聞媒體,針對疫情期間選題策劃,積極聯動新聞媒體,與新聞媒體專業力量合作,聯合組織、聯合策劃、聯合發布。同時,定期整合教育系統信息與新聞媒體共享。聯動與政事企,與團委、衛健、消防、普法等政府部門聯動,做好衛生健康、安全、法治等方面的宣傳;與醫院、外省高校聯動,做好健康普及、招生就業等方面的宣傳;與相關企業聯動,做好漫畫設計、航拍、公益贊助等方面的活動策劃。
「我們期望通過內聯外通,最終實現內容生產一體化、資源平臺集聚化、傳播效果最優化。」陳凱說,做好新媒體工作就是要統籌謀劃、敢為人先。
「育人+服務」是政務新媒體一直努力的方向
「2020年獲得在看數最多的省級教育部門是河南省教育廳的發布的微信文章《新聞發布會快結束的時候,河南省教育廳廳長說了這麼一段話……》,閱讀量570多萬,在看數9萬多。」這是今年2月14日也就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河南省教育廳廳長鄭邦山在發布會上說的一段話,由於河南省教育廳新媒體及時跟進、統籌策劃、融媒發布,這段話瞬間火爆全國,而鄭邦山廳長也成為全國的「網紅廳長」。
「這段時長為5分鐘的『幾句話』,既令人感動又讓人備受鼓舞。在國家危難之時,這樣的聲音尤為珍貴,這既是對武漢、對湖北的巨大支持,更是對下一代最好的思政教育,這就是疫情帶來的教育效果,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和明白。」陳凱告訴記者,自此河南省教育廳經常通過「雲思政」的形式,把思政育人的優勢轉化為戰「疫」力量。尤其是通過貫穿全年的「把災難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主題教育活動,進行分眾化採編和深度內容文創,多屏分發、組合傳播。「這樣能讓網絡思政育人更加接地氣、更加精準,思政教育真正實現入眼入腦入心。」
河南省教育廳以網際網路思維運用好「網言網語」,話語從「權威範式」向「對話範式」轉換。內容中融入家國情懷,增加國情國史的故事性、社會熱點的說理性,加入疫情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作為案例互動交流。形式上,在「準」「新」「微」「快」上下功夫,利用圖文、短視頻、直播等各種傳播手段,傳播網絡育人作品。
河南省教育廳以「放管服」改革為契機,積極推進「一網通辦」在線政務服務系統,將網上便民服務大廳移動端接入微信公眾平臺底部菜單欄,達到便民服務的政務服務目的。「尤其是疫情期間,為了避免人員接觸,網上便民服務大廳發揮了重大作用,極大方便了群眾。」省教育廳辦公室副調研員彭忠憲告訴記者。
據了解,在網上便民服務大廳76項審批服務事項中,75項達到了「一網通辦」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標準,今年以來辦件量達13.5萬件,有效提升了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最終實現服務深惟重慮、無微不至。
河南是教育大省,但每一位河南教育人都卯足了勁,努力想要推動河南向教育強省邁進,他們全國教育的舞臺上不斷尋求著突破,傳播著河南教育的出彩故事,發出了新時代河南教育的最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