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登堡計劃:基於網際網路的公版外文圖書翻譯

2021-01-06 中國新聞網

  漫畫/李嘉

  那些藏在歷史裡的公版外文圖書遇到了中國年輕譯者

  一個鮮為人知的「古登堡計劃」

  一萬餘人報名,一千餘人最終成功參與,一個名為「譯言古登堡計劃」的項目已經在國內誕生一年有餘。在上千名年輕人手中,400多本進入公版的外文圖書經過翻譯,已有89本以電子書形式在線銷售。而挖掘冷門經典,讓這些書在熱鬧的暢銷書的包圍中,有著另一番存在的價值。

  這群年輕人的行動,也讓以公版圖書電子化為宗旨、享譽全球的「古登堡計劃」在中國有了新的詮釋。

  一小時漫遊出一個「計劃」

  去年5月的一個下午,譯言網CEO趙嘉敏和圖書部主編李婷走出了紐約公共圖書館高大的圓拱門。他們剛剛完成了一次「朝聖之旅」,而那次漫遊帶來的震撼不光停留在了腦海中,還變成一個有1000多人操作至今的項目。

  李婷早先通過圖片結識過這個美國最大的公共圖書館,「我原以為裡面到處是很高、很密的書架,上面擺滿了書。」但1小時的漫遊顛覆了原有的印象,在2000平方米的主閱覽室,雖說閱覽室兩側有觸及天花板的古香古色的書架,但更多的區域擺放了桌子,一半的桌子上還配備了電腦。幾乎所有到此的人,都在盯著電腦裡提供的各種掃描電子圖書看得專注。

  趙嘉敏和李婷的內心受到震蕩,走出圖書館,兩個人在街角的咖啡館坐了下來。兩杯咖啡在手,三個小時飛逝,天色逐漸變暗,你一言我一語,一個國內從未有過的全新事業開始逐漸變得清晰起來。

  沒有任何懷疑,趙嘉敏和同事堅信,在物理空間有限的條件下,數字儲存一定是圖書未來的方向,也一定是圖書館未來的方向。更何況,譯言網面臨的難題也不能忽視。「《賈伯斯傳》曾經是譯言網做過的很棒的翻譯項目,但從那之後,我就感覺傳統的翻譯流程弊端很多。我們要受出版社的擠壓,圖書出版周期無法掌控。」而最讓趙嘉敏頭疼的還有,購買外版圖書版權不僅資金高昂,而且運作時間漫長,譯言網即便大量購買版權,也根本餵不飽網絡社區譯者,「要打開內容來源,公版圖書是個最合適的入手點,我們為何不推出國外公版圖書的中文電子版呢?」當說到這一關鍵處時,趙嘉敏已忘記咖啡早就變涼了。

  幾乎沒有時間差,譯言網迅速成立了平均年齡不過27歲的7人項目組,當年7月,譯言古登堡計劃上線了,而第一期的主題正是「紐約公共圖書館的世紀之書」,首批10本書是從紐約公共圖書館1995年建館100周年時評選出來的世紀之書中,精選出10本版權已開放的英文圖書。這10本書有的從未有過中譯本,有的只有繁體譯本,有的譯本比較老舊,有的譯本為人詬病。趙嘉敏記得,40多位譯者迅速參與到了古登堡計劃的首輪翻譯中,他們的作品陸續以電子書形式在線銷售,在字節社、豆瓣閱讀、多看閱讀、kindle中國等網站上都能見到。

  截至目前,譯言古登堡計劃已推出了47期,這些公版圖書除了從古登堡計劃的網站尋找外,還有的是網友推薦的公版書。而且每一期都有不同主題,「字裡行間的影像——奧斯卡獲獎影片原著」、「大作家筆下的兒童文學」、「倫敦風物」、「紐約往事」……內容涵蓋了文學、教育、社會、科技、歷史、地理等。該計劃已翻譯完成圖書400本,其中80%為英譯中,其他語種則包括德語、俄語、日語甚至波蘭語等六七種。

  一本書最多五個人譯

  遠在菲律賓馬尼拉工作的劉斌,從美國密蘇裡大學食品科學博士畢業後到國際馬鈴薯中心菲律賓分部工作,無數個夜晚,他把自己的愛好和文字翻譯連在了一起。

  今年2月初的一個周末,劉斌在網上發現了譯言古登堡計劃《芭貝特之宴》這本書的翻譯招募啟事,該作的作者曾寫出過聲名赫赫的《走出非洲》。想一試身手的劉斌用了一個誇張的比喻,「以我的水平翻譯這篇小說,結果會是用華美的食材做出平庸的飯菜。」但他仍然想在這篇傑作譯成中文的過程中留個名,於是就去報名當了負責人,也就是責任編輯。

  劉斌並非等閒之輩,今年31歲的他曾是有幾十萬全球網友參與的接力項目——「直播『二戰』」中文版的主要翻譯者和負責人之一,幾乎沒有任何波折,他入選了。

  劉斌首先開始挑選譯者。「按照我的眼光,譯文除了準確、順暢外,還必須優美而清新,最好稍稍有一點神秘氣味。」試譯稿陸陸續續地交了上來,劉斌發現「有的不忍卒讀,有的通順卻味如嚼蠟,有的中規中矩,有的過猶不及」。但他最終在眾多試譯者中尋到了合適的人選——南京大學大一學生浦雨蝶。

  《芭貝特之宴》僅有23000字,完成翻譯用了一個月。「我們用一種叫Google Translator Toolkit的網上工具進行協作,譯文發上去後有權限的人都能修改。」劉斌說,更多的時候,他要做的是改改虛詞,查查資料。

  原譯為「她平靜的面容和深邃的眼神自有一種魅力;在她的注視下,各種事物都靜靜地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經劉斌改動之後就有了些許不同,「她平靜的面容和深邃的眼神有一種磁石般的吸引力;她目光所及之處,各項事宜都有條不紊地靜靜進行」。而文中的人名地名、聖經引用等注釋,共有40條左右,都是劉斌搜集了大量資料後撰寫的。

  在深圳工作的韋麗媚,先後作為《亨利·亞當斯的教育》、《月池》、《芬妮·希爾——歡場女子回憶錄》三本書的負責人出現在了譯言古登堡計劃中。她和劉斌有不同的工作方式,因為她要面臨更多的譯者,她會草擬一份進度及質量監控文件,上面寫明每個人負責的章節和字數以及相應的版稅份額,每天的工作量,校對安排、交稿和溝通方式以及獎懲辦法。「我和所有人確認,沒有異議才執行。」韋麗媚說,多人同譯一本書,最怕遇到譯者中途撂挑子,這種倒黴事她遇到過,趕緊找新人替補,算是沒耽誤大事。

  一本書除了項目負責人和譯者外,還有其他角色,汕頭大學文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生高正哲擔當的是通讀師,他先後負責了幾十本圖書的通讀。「負責通讀,首要職責當然是發現是否有錯字、別字,還有標點的誤用、亂用,漏加注釋,以及其他各種文字上的硬傷。」

  譯言古登堡計劃項目負責人梅瑩揭開了謎底,該計劃實行的是傳統出版流程從未有過的協作翻譯方式,每本書平均有三四個譯者,最多的時候,一本書會有5個譯者。「每一本書的成書由多個環節組成,從選定項目負責人,到招募譯者、翻譯和互校、負責人審核,以及最後的質檢和通讀,每一個角色都有清晰的定義和明確的社區分工。」據她介紹,平均每本書的上線周期僅為4個月左右。一本書的背後,不是一個人孤軍作戰,而是一個隊伍在工作。

  一本書最少才賣出七本

  譯言古登堡計劃銷售情況似乎並不火爆,最少的一本書才賣出去7本,但最多的達上千本,像《芬妮·希爾——歡場女子回憶錄》,上線半個月賣出了1000本。

  面對這樣的結果,似乎沒有人太當回事,畢竟大部分讀者對這些書都十分陌生,像俄羅斯作家丹尼爾·哈爾姆斯的作品,之前根本就沒有中譯本,大家甚至沒聽說過這個人。因此上線電子書的讀者圈子並不寬泛,大多局限在高校學生中。

  但高正哲認為,雖然這些書都不那麼流行和「時興」了,但通過精心的挑選和翻譯,讓這些距今久遠的經典作品重新煥發新質,很有些 「讓經典在中文世界重生」的感覺。「電子書是永存的,它可以永遠在那裡,如果有人想看就可以看到,這是很有意義的。」劉斌也如此說道。

  但劉斌坦言,因為實行的是版稅制,而圖書銷量有限,所以現在拿到的稿酬甚至比不上國家規定的千字稿酬標準。譯者王驍雙也說,她和三位譯者合作翻譯完成的《她的國》中文總字數為11萬字,第一個季度稿酬拿到了,只有100元。「我並不指望賺錢,況且也是四人合譯的,作品又是這麼古老,還是女性主義題材,不大可能短時熱賣,這我也知道。」23歲的王驍雙安慰著自己。

  王驍雙說,按照網上公開的規定,作品淨收入的50%歸運營方,即譯言網所有,10%歸項目負責人所有,40%歸參與項目的譯者所有,而多個譯者間的分成比例原則上根據譯者的工作量決定。「像《她的國》定價為12元,我的譯文字數佔總字數的30%左右,40%銷售額是歸譯者的,所以分下來我是佔12%左右,每賣出去一本書我能拿到1塊5。」

  因為沒有可觀的稿酬,譯言古登堡計劃進展到現在更多是靠年輕譯者的興趣來支撐。26歲的陳萱說,「16歲的時候,我立志成為一名文學翻譯。轉眼10年過去,今年9月24日我的第一本翻譯作品上架,夢想終於成真了。」陳萱去年從英國回國後,在居無定所的求職歲月中,開始動手翻譯了這本《芬妮·希爾——歡場女子回憶錄》部分章節,「那個時候有孤獨寂寞、挫折傷痛和淚水,有不知明天在何處落腳卻信心十足的豪邁,還有感冒發燒還在趕稿的日子。」

  遠在香港的王驍雙同樣難忘她翻譯《她的國》時的情景,「當時我正在北京為一家婦女組織做實習,白天在辦公室埋頭於翻譯與性別有關的國外新聞,晚上回到蝸居的租屋,沉浸於一個只屬於女性的烏託邦裡,文學與社會實踐從沒有過如此完美的高度結合。」那一個月,也是王驍雙最開心的日子。

  「翻譯出好句子的心情有點像喝到一種不為人知的美酒,而想到在不久的將來它能與讀者見面,就想將這種酒介紹給大家。」劉斌說,他珍視這份感覺。

  觀點

  首譯應該得到提倡

  在譯言古登堡計劃已上線銷售的書目中,可以找到美國作家夏洛特·吉爾曼出版於1919年的諷刺寓言《她的國》、俄羅斯荒誕派作家丹尼爾·哈爾姆斯的作品集,還有以《紅字》聞名的英國作家霍桑寫給孩子們的《雜林別墅裡的希臘神話》,絕大部分書都是國內未曾有過的譯本,而且都不是熱門圖書。

  翻譯家黑馬顯然對譯言專闢冷門的做法有讚許之意,「現在的問題是很多人站在前輩肩膀上大肆重譯,重譯過程中發現首譯者的一些問題還拿來大肆鞭撻。其實是為了說明自己『不出於藍卻勝於藍』,這是卑劣的。」黑馬認為,目前的翻譯環境更要提倡首譯,而首譯就是原創精神的表現。

  黑馬認為,每個時代的言語方式不同,這個年代的年輕人翻譯出的新本子在理解、不出錯的前提下,有這個時代的言語特色,就不一定要用上世紀30年代、50年代譯者的中文表達標準去衡量他們。「現代文學的那批作家和翻譯家們的語言風格基本上可望而不可即,現在整個語言環境變了,的確不能用那個標準強求了。」

  但由年輕人來翻譯距今久遠的古老版本,多少讓人對譯本的質量產生一些擔心。對此,黑馬有自己的看法,「太成熟的譯者多有公職,翻譯只是業餘,功成名就後是不會僅為翻譯一本新書而接受低稿酬的,除非正好是他研究範圍內的作品或喜歡的作品。靠資歷淺的人,這是無可奈何的事。」但在黑馬看來,新人總是要有機會才能出頭,譯言古登堡計劃給新人出作品提供了機會。

  不過,多人協作翻譯的商業模式也有令人質疑之處。協作翻譯好處是周期短、成本低,而且協作譯者可以在互校中取長補短。但也有劣勢,參與者良莠不齊,還有,大家只是因為興趣聚在一起,負責人對於譯者的約束力減弱,不益於把控譯文質量。黑馬表示,「在資訊時代,這樣的流水線方式未必可取,除非統稿的人特別認真負責,對著原文從頭到尾一統到底。」

  黑馬建議,關鍵還要看組織者是否能採用先堵後補的方式,就是說找人時要仔細考察其資質,最好是有過出版經歷的人,要考察其試譯水平;後補就是後期編輯時要下功夫檢查和潤色。

  對話

  「有出版社招人,懂點英語就能當編輯」

  受訪者:上海譯文出版社社長韓衛東

  當下圖書市場文學作品翻譯質量良莠不齊、翻譯稿酬低等問題不斷被提及,但與此同時,目前國內文學圖書翻譯隊伍總體情況如何,翻譯整體質量良莠不齊的根本癥結在什麼地方,卻少有人從整體上進行把握,於是有了與上海譯文出版社社長韓衛東的這次對話。

  問:出版社圖書翻譯的譯者主要是哪些人群構成的?

  答:從圖書出版來說,主體上還是依靠大學老師作為譯者,現在也逐步有社會上的譯者參與進來,其中也包括一些網絡社區譯者。其實,專業文學翻譯,以及社會科學理論著作的翻譯,都需要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需要譯者對作者、作品的學術背景和相關知識有深入了解,但現在的翻譯隊伍構成複雜,也使翻譯質量良莠不齊。

  問:出版社都在抱怨優秀譯者難尋,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答:近些年來,引進國外圖書版權競爭激烈,付給國外權利人的版稅越來越高,而圖書的價格不可能無限制地漲。可以說,出版社給作者翻譯的稿酬是偏低的,目前翻譯二三十萬字的書也就是3萬多元的收入,只有很少的譯者翻譯圖書採用版稅制。但即便是這樣,譯者的稿酬加上給權利人的版稅已經佔到一本書的直接成本一半以上了,出版社不可能再提高翻譯出版的稿酬,這對專業譯者的培育是不利的。

  因為稿酬太低,作為翻譯來說性價比不高,既沒名,也沒利。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大學老師以翻譯出版作為收入來源已經沒有什麼價值,更多的是作為學術研究,或者是提高學術影響力。現實的情況是,譯者積極性不高,因此想找到優秀的譯者變得越來越困難了。

  問:據您了解,目前國內出版社參與翻譯圖書出版的整體情況如何?

  答:改革開放後,翻譯出版空前繁榮。改革開放初只有幾家專業翻譯出版社,現在全國500多家出版社,絕大部分都在進行版權引進,國內每年有15000種引進圖書,數量非常大。但因為圖書翻譯沒有門檻、無需資質,出版社只要花錢買到版權,請到譯者就可以翻譯,就能出書,因此目前國內出版社「去編輯化」傾向很普遍,這更讓翻譯圖書質量堪憂。

  但我認為,出版社要想推出優質文化產品,編輯的作用非常重要。專業出版社編輯除了為讀者挑選圖書外,很大功能是對翻譯質量和內容的把握,編輯不僅要和譯者反覆互動,而且一定要對原文,因為有些譯者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就漏譯,這種情況比比皆是。因此,編輯如果不看原文,就沒辦法發現問題。但事實是,大部分出版機構沒有專業外語編輯,有不少出版社招人,懂點英語就開始當上編輯,而且出版社什麼語言都敢做,西班牙語、韓語、日語、俄語樣樣都來。

  問:要改變這些現狀,是否有比較好的辦法?

  答:翻譯沒有門檻,出版社沒有資質,造成了競爭無序,我認為翻譯出版行業也應該有行業標準,哪個行業沒有自己的標準呢?政府主管部門應該重視這個問題。

  連結

  古登堡計劃

  古登堡計劃是一個基於網際網路、大量提供版權過期而進入公有領域書籍的一項協作計劃。古登堡計劃目前已經擁有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下載的34000本公版書。

  1971年,古登堡計劃創始人麥可·哈特(Michael Hartt,1947——2011)還是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學生,他獲得了學校材料研究實驗室中的Xerox Sigma v 大型計算機的使用權限,通過和善的操作員,他獲得了幾乎沒有時限的帳號。哈特想做一些有價值的事情,使這份饋贈「物有所值」,此後他決定將書籍電子化,供人們自由使用。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更多的志願者參與到哈特的計劃中來,而在圖像掃描儀和光學文字識別軟體得到改進並被廣泛使用前,大部分文本都是靠手工輸入。

  據一些熟知古登堡計劃的人士介紹,該計劃的主要價值在一些較冷門、專業的書上。不過,該計劃上載的圖書版本的可靠性曾遭到過質疑。翻譯家黑馬說,他主要翻譯英國作家勞倫斯的作品,但他發現,網站上載的勞倫斯版本都是比較老的版本。這些年,劍橋大學出版社根據最新發現的勞倫斯手稿,對勞倫斯作品進行了重新修訂,但這些最新修訂版網站自然無法上載。不過,那些特別經典的作品,因為無法再找到手稿,修訂可能性很小了,因此大部分版本還是相對可靠。(本報記者 路豔霞)

相關焦點

  • 中國的古登堡計劃 掌閱公版成立這一年
    首先,「公版書即公共版權圖書,指不受著作權法限制的作家、藝術家及其他人士發布的作品,使用時不會侵犯作者的版權,圖書進入公共領域有一個期限,這個期限在各國長短不一,在中國是作者終身加死後50年。」 【中國的古登堡計劃】 世界上最負盛名的一個公版書計劃就是1971年由麥可·哈特發起的古登堡計劃,它是世界上第一個數字圖書館,所有書籍都是由志願者完成。
  • 古登堡計劃——全世界的圖書館
    《古登堡計劃——世界免費的圖書館》(Project Gutenberg)2016年,電影《哈利·波特》女主角英國演員艾瑪·沃特森在倫敦地鐵裡發起一項公益活動,她拿出100本書藏在地鐵裡鼓勵人們去尋找、閱讀,讓圖書「漂流」起來讓大家感受分享書籍與閱讀樂趣在全球颳起一股圖書閱讀分享的熱潮
  • 外文兒童圖書疑為洋垃圾 不法網購待規範
    價比三家後,他選擇了名為「瀾瑞外文」的網店。8月19日,經過註冊,趙先生在瀾瑞外文網站下單購書。網站上趙先生的帳號顯示,他訂購的圖書將在「4到7周內發出」。9月3日,帳號內的物流信息顯示,「瀾瑞外文」已通過圓通速遞將圖書發出。9月5日下午7點左右,在訂購該圖書17天後,趙先生終於收到這套圖書。
  • 安卓讀書經典免費 助力公版圖書
    由於公版都是免費的,提供公版圖書也基本屬於公益行為。對於公版圖書少則上千字,多則幾十萬字,安卓讀書本著對作者與讀者負責任的態度,在這一項目上投了3名專業編輯對所發布的圖書進行認真校對,編排等。目前安卓讀書已經推出了含《詩經》、《論語》、《戰爭與和平》等等在內的523本公版圖書,並力爭達到千本的規模。
  • 中南大學圖書館2021年原版外文期刊、原版外文圖書採購項目中標公告
    一、項目編號:HZ20200205-0200(招標文件編號:HZ20200205-0200)   二、項目名稱:中南大學圖書館2021年原版外文期刊、原版外文圖書採購項目   三、中標(成交)信息   供應商名稱:中國科技資料進出口總公司   供應商地址:北京市海澱區西三環北路72號院B座20層2307
  • 移動辦公成職場常態 搜狗翻譯App實現外文文檔隨傳即譯
    當下,大家對移動翻譯類應用的需求越發迫切及多元。除了即時交流、溝通等基礎翻譯需求外,一些職場人士在移動辦公場景下更是面臨即時翻譯、瀏覽外文文檔資料的需求。日前,搜狗翻譯App上線文檔翻譯功能,成為首個免費支持文檔翻譯的綜合類翻譯應用,並支持中文與英、日、韓三種語言間的互譯,開啟了全新的移動端翻譯體驗。
  • 外文網頁再無壓力 360極速瀏覽器內置「小翻譯」
    對於需要查詢外文資料的學生來說,參考的相關文獻大都是一篇篇令人眼暈的外文。怎麼辦?捧著字典,點著翻譯軟體一個個查、一段段往下啃?這樣不僅費時費力,也很難通吃各類小語種。今天,筆者就教你用360極速瀏覽器秒殺各種外文網頁,看遍天下。
  • 外文翻譯工具推薦
    需要查找的資料浩如煙海,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英文文獻,對於一些外語水平不好的同學,這無疑是傷腦筋的問題,很多同學這時候會選擇使用一些翻譯軟體或者翻譯網站。但對於外文文檔篇幅較長,一般很難直接獲得全文的翻譯,今天推薦一款簡易好用的翻譯工具copytranslator。
  • 職場故事:這個網際網路時代,古登堡經濟原理或許不適用了
    古登堡意識到如果將每一個字母都單獨刻字,就可以根據所需將這些字母重新排列。這些雕刻好的字母活字可以用於編排新的頁面,這樣就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將活字排列組成一整篇文章。活字印刷術為善於思考的歐洲人帶來了另外一些東西:書籍的極大豐富。在古登堡之前,根本沒有那麼多的書。
  • 能一鍵翻譯 App 中的外文,最強大的翻譯軟體非它莫屬了
    當瀏覽外網或者閱讀外文時,因為語音的差異,經常要用到「翻譯」的功能,一般都需要藉助翻譯軟體,只有使用 Chrome 的用戶才可以直接翻譯頁面,我們對這個複雜的行為已經習以為常了。可是你有沒有想過,翻譯的步驟其實可以更簡單?
  • 人人都需要的B計劃:副業之翻譯篇
    今天介紹的副業是翻譯類的,需要一定的外文翻譯經驗,如英語和其他小語種,國內國外都有翻譯這項工作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比較適合有閒暇時間又有一定外文翻譯經驗的斜槓青年們,翻譯工作相對來說比較輕鬆,不用出門有電腦或者手機就可以線上翻譯的工資一般為月結,或者完成任務即結算,也屬於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能獲取一份額外的收益,幾乎所有的翻譯平臺都是要先進行測試
  • 公版書密集重複出版 說明了什麼?
    因其沒有版權成本,熱門公版書幾乎難逃「你出、我出、大家出」的怪圈。除了凱魯亞克,美國小說家約翰·甘迺迪·圖爾、英國科幻作家約翰·溫德姆、波蘭小說家維託爾德·貢布羅維奇、德國哲學家西奧多·阿多諾等作家學者2020年也進入公版領域。有電商平臺數據顯示,其銷量前五十的圖書中,公版書所佔比重越來越大,從2016年的9%上升至2019年的17%。
  • 代表建議取消境內新聞發布會外文翻譯:文化自信
    (原標題:全國人大代表陽衛國:建議取消我國境內新聞發布會外文翻譯)
  • 搜狗翻譯下載_搜狗翻譯手機版下載_搜狗翻譯安卓版免費下載-太平洋...
    搜狗翻譯是搜狗推出的一款集成語音、對話、拍照、文本翻譯功能的產品。翻譯功能使用業界前沿技術——神經網絡機器翻譯技術研發而成,結合語音識別、圖像識別技術,只為給你更好的翻譯體驗。   搜狗翻譯是搜狗基於業界前沿技術:神經網絡機器翻譯技術研發而成。並結合語音識別、圖像識別技術,支持語音、對話、拍照、文本多種翻譯功能。使用方便,不管所見所聞,即可所得。針對外文菜單還有專門優化。翻譯質量業內領先,尤其擅長專業外文文獻、外文長文的翻譯。
  • 揭公版書翻譯亂象:書名不同譯文有優劣
    近日,卡帕回憶錄又推出了最新中譯本《顫抖的鏡頭——卡帕自傳》,該書書名與以往版本相比有了很大變化,讓一些讀者誤以為這是一本全新內容的圖書,結果買回家才發現,跟以前自己買的另一本書差不多。公版書翻譯的亂象由此可見一斑。
  • 古登堡發明了金屬活字印刷術,德國出版業欣欣向榮,圖書種類極多
    古登堡發明了金屬活字印刷術,德國出版業欣欣向榮,圖書種類極多大家好,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內容是關於德國的媒體業和電視業。在德國,第三大發行量最大的周刊是《時代周報》(發行量45萬份)。
  • 如何把PDF格式的外文文檔直接翻譯導出為Word文檔
    遇到看不懂的外文文檔需要處理怎麼辦?不用擔心!有金舟文檔翻譯軟體!遇到大篇幅的外文文檔需要翻譯又犯懶怎麼辦?不用擔心!有金舟文檔翻譯軟體!那遇到了語音翻譯短句翻譯圖片翻譯怎麼辦?還是找金舟文檔翻譯軟體啊!這麼神奇?
  • 博鰲樂城組織臨時外文翻譯隊伍開展醫療物資採購
    博鰲樂城組織臨時外文翻譯隊伍開展醫療物資採購細心做翻譯 齊心助抗疫■本報記者 袁宇 通訊員 王晉「代部長,翻譯好的文件剛發給您了。」3月1日雖然是周日,但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管理局(以下簡稱先行區管理局)市場招商部專員楊雨萱卻沒休息,她將自己加班加點完成的醫療產品翻譯文件交給了招商部部長代曉龍。將醫療產品的外文說明翻譯成中文,是楊雨萱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的「新工作」。「這些產品說明完成翻譯後,將上交省藥監局進行審核,方便境外醫療物資的採購。」代曉龍說。
  • 快速查找、下載、翻譯外文文獻論文的方法,操作簡單,省時省力
    不論是碩博研究生還是科研人員,經常會查找下載大量的外文文獻論文,但是外文畢竟不是自己的母語,尤其是一些專業詞語看起來更是晦澀難懂,這樣一來就會浪費大量的時間。一般大家查找下載外文文獻都會從知網、萬方等一些國外的知名論文網站去下載,有時有的網站找了半天,沒有自己所需的外文文獻,最後是白忙乎一場,還要重新到其它網站去找,這樣就浪費了不少精力和時間。如果有一個有網站可以將國外知名論文網站內論文匯集在一起,並支持獲取原文的服務,加上可以即時翻譯成中文的功能及支持各種格式的文檔翻譯轉換就好了。
  • 美開放圖書聯盟稱谷歌電子書掃描違反智慧財產權法
    網易科技訊 5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非盈利組織開放圖書聯盟(Open Book Alliance)針對谷歌近日與作者及出版商達成的電子圖書掃描和解協議發表抗議,稱其「違背了國際法律及相關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