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者指導村民進行心肺復甦練習。
紅網時刻常德6月17日訊(通訊員 雷曹輝)為普及醫療急救知識、讓更多的人掌握「溺水急救」技能,助力健康扶貧,6月16日上午,常德市職業病防治所志願服務者前往扶貧點村桃源縣黃石鎮觀音洞村,為該村教學點師生及部分村民開展溺水後急救技能知識培訓。
隨著天氣逐漸炎熱,青少年兒童溺水事故進入高發期。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天因溺水死亡的中小學生達40餘人,而眾多悲劇往往發生在農村。特別是一些地處偏遠的貧困村,由於受醫療資源便利性和可及性的影響,一些溺水者往往錯過最佳救援時間而死亡。
桃源縣黃石鎮觀音洞村地處該鎮偏遠的西南方,距離鎮裡有20多分鐘車程,這裡群山環繞,彎多路窄,水資源豐富,居戶分散,由於父母外出務工,一些留守兒童常年由年事較高的爺爺奶奶照看,稍不留神就會給留守兒童帶來極大的溺水風險。市職防所的志願服務者抵達點村,分工協作,現場演練教學,重點講解了溺水後對人體生命體徵的觀察、清理氣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壓頻次及力度等技能,並利用專業人體模型演示了伏膝倒水法、胸外心臟按壓和口對口吹氣式人工呼吸操作方法,強調抓住搶救生命的「黃金4分鐘」,及時正確實施急救。演示完成後邀請並指導觀音洞村支兩委工作人員、教學點老師、部分村民等進行現場心肺復甦練習。
活動結束後,教學點胡老師激動地說:「以前要是發現小孩子或者其他人溺水了,除了打120,都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次通過志願者手把手的帶教學習,我真正掌握了心肺復甦的急救技能。今後遇到類似的情況,相信自己能在第一時間內幫助他人,為挽救他人生命爭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