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報新媒體·歡迎關注
事件 | 點評網絡熱點事件
電腦報全彩高清電子版,手機平板電腦都能看
限時特惠,點此了解或購買
Kirk McMaster
"Cyanogen 要給 Google Android 頭上開一槍"
這是著名的第三方第三方定製系統Cyanogen 的前 CEO Kirk McMaster 曾對外放出的豪言。
而就在昨天,Cyanogen 給了我們一個確切的消息:我們不幹了。
Cyanogen 團隊在其官方博客上放出了非常簡短的消息,雖然簡短但卻證實了這家公司已經無力回天。下為原文和翻譯:
「As part of the ongoing consolidation of Cyanogen, all services and Cyanogen-supported nightly builds will be discontinued no later than 12/31/16. The open source project and source code will remain available for anyone who wants to build CyanogenMod personally.
作為 Cyanogen 走到今天的基礎,Cyanogen 的服務以及所有 Cyanogen 官方支持的 Nightly 更新都將在 2016 年 12 月 31 日之後停止服務。開源項目和開原始碼依舊可用,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它們來開發 CyanogenMod。」
Cyanogen 官方服務和 ROM 都將停止服務,這也意味著所有安裝有 Cyanogen 作業系統的 Android 手機如果想要獲得持續的安全更新、功能更新,都必須在 12 月 31 日之前刷到 Cyanogen Mod 的 ROM。
而一些基於 Cyanogen 定製的作業系統,也需要重新更換 ROM。例如在海外發布的一加手機(不包括 2015 年之後的一加手機),都需要更換作業系統。Cyanogen Mod 作業系統的維護社區目前由 Cyanogen 的聯合創始人 Steve Klondik 負責領導。
消費者選擇第三方 ROM 其實要經過很大的內心掙扎:1、放棄 Google Android 就等於放棄了所有 Google 的服務,或者需要更大力氣在一個免費的作業系統上進行 Google 架構的安裝;2、無法獲得最新的作業系統和安全更新,手機使用風險大;3、ROM 研發團隊隨時跑路,後續可能無版本更新。
現在使用 Cyanogen 的消費者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既沒有內置的 Google Play,也沒有後續更新。這對於 Cyanogen 的粉絲來說,打擊可謂相當大。
另外官方宣稱,所有的代碼將繼續保留分享,民間的愛好者依然可以自行發展CM的分支。不過關於將CM改名LAOS重生的說法也屬於某些工程師的個人行為。也有消息稱CM今後會將工作重心轉移到Android軟體、插件、類似Xposed這類開發中,但未得到官方證實。
Cyanogen團隊曾經是全球最大的Android第三方編譯團隊,其推出的CM系統深受國外開發者和用戶的喜歡。從從2009年7月1日上線首個CM3.1 Android ROM,目前 Cyanogen Mod系統版本已經更新到了CM14.1,迄今已有5000萬用戶使用CM系統。
截止停止服務,Cyanogen 團隊一共拿到了 1.15 億美元融資(約合人民幣 8 億元),其中不乏 A16Z、Benchmark、富士康、高通、紅點、西班牙電信、騰訊、Twitter 等行業領先投資機構和公司。
2009年5月,谷歌發布Android 1.5作業系統,隨後進入中國。當時Android還沒有本地化概念,絕大部分產品的UI基本保持一致,這種情況下,第三方ROM開始萌芽。到2011年,Android智慧型手機市場迎來快速增長,但大部分用戶對原生的Android系統並不是很滿意,認為在某些操作以及視覺觀賞上都有所欠缺,於是開始通過刷機來體驗第三方ROM。
同時,在當時,對於終端手機廠商來說,由於資金以及人員方面的原因,對於軟體方面不是很在意,導致系統軟體開發能力薄弱。而為了更好的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大多數終端廠商會選擇直接與第三方ROM廠商合作。就在那時,ROM市場迎來了黃金時代。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發展,手機廠商開始自己做ROM了,尤其是大量網際網路品牌切入到手機行業,第三方ROM不再具備軟體和服務的優勢,系統基本功能的完善優化和本地服務的持續整合成為手機廠商ROM開發的重點方向。
事實上,第三方ROM的出生是鑽了智慧型手機剛剛起步時期系統不夠完善的空子,隨著手機廠商自身系統體驗更趨流暢,第三方ROM存活的空間必然減少,畢竟生於智慧型手機的生態鏈之上,單靠提升自己的品質也不能換取市場。
其實,隨著智慧型手機硬體水準的大爆發,其硬體水準完全能滿足當下的軟體應用需求,而且各大ROM的同質化也越來越雷同,因此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再去選擇第三方ROM了,除了一小部分樂於此道的極客發燒友,刷機這個詞語已經退去了原有的熱度。
智慧型手機發展到現在,無論在外觀還是硬體配置、軟體創新上,都已經進入到了微創新時代,可突破的可能性很小。這帶來的結果就是用戶購買新機的熱情大不如前,用戶一旦再選擇購買一部新機,對外觀、硬體以及系統軟體的要求就會越來越高。
硬體無可突破,自主OS系統的優化自然成為各手機廠商的重中之重。國產手機目前對OS非常重視,而且一些大手機廠商也有能力進行自主OS的研發。
目前,較為主流的有MIUI、Flyme、EUI這類定製ROM,而近期也有360OS、氫OS、Smartisan OS等一些新的定製系統。這些定製作業系統雖然算不上真正的作業系統,但卻呈現出了佔山為王的態勢。MIUI、Flyme這類系統通過雲服務和功能的豐富與完善,利用手機這樣一款產品的高粘性,圈得了一大批用戶。360OS通過「安全」的由頭,在市場中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氫OS和Smartisan OS利用在設計和審美層面的獨到之處,也獲得了一定的市場認可。
可以說,在手機原裝系統已經足夠成熟的現在,真正海熱衷於刷機的,可能也就只有那些發燒友了。
編輯:孫文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