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家住宅PropTech公司全盤點:軟銀、Benchmark重金押注

2020-12-10 新浪財經

來源:投中網

文 | Ellie

距離疫情爆發已經過去一個多月。在這一個月中,我們看到房地產行業明顯加速了走向線上的進程。

2月初,恆大集團打響線上售房第一槍,創造了3天賣出5萬套的網購神話,隨後,多家房企紛紛跟進。

原本就主攻線上的房地產O2O平臺也紛紛交出了線上售房首秀成績單:樂居「好房線上購」 推出15天,線上認籌用戶超12萬,總房產認購總值(GMV)超1800億元,貝殼找房VR售樓部創下了8分鐘賣出1068套,去化率超7成的佳績。

在此次疫情刺激下,地產商終於開始重視線上渠道。可喜的是,有一些玩家已經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近日,恆大集團宣布2月份網上銷售房屋近10萬套,房屋總價值超千億。

疫情的到來,攪亂了房地產市場的一池春水。這個超過十萬億的市場,註定將迎來全新的變革。

與國內房產中介不同,2014年起,美國房地產創企Opendoor所獨創的iBuyer模式(閃買閃賣賺差價)徹底顛覆了美國房地產經紀行業。

隨後,美國房地產市場湧現出了一批iBuyer玩家,他們直接從賣家那裡購買房子,對其進行翻修,然後快速轉手。iBuyer模式顛覆了傳統的業務模式,極大便利了賣家和買家。

在該領域,軟銀願景基金、泛大西洋投資、凱鵬華盈等知名機構投資了Opendoor,老虎環球基金投資了Redfin,Benchmark所投資的Zillow也在2018年推出了類似業務。

在國內的房地產中介領域,軟銀和基匯資本投資了國內最大的房產中介公司鏈家所孵化的貝殼找房。

除了iBuyer模式,國內紅極一時的長租公寓同樣也被外資私募投資人看好。

凱鵬華盈、DCM資本、加拿大家族辦公室Nimble Ventures、經緯創投、格林資本(GlynnCapital)、Andreessen Horowitz等知名投資機構在長租公寓賽道均有布局。

可以看出,在房產住宅科技領域,國外創企之間的廝殺也同樣激烈。

在上個月,Proptech研習社盤點了商業地產領域的150家PropTech企業(傳送門:《150家PropTech公司全盤點:國家隊、大財閥紛紛進場》)。本月起,PropTech研習社將盤點住宅領域的PropTech企業。

美國一家創投機構按照資產的獲取和流轉順序,將美國住宅地產科技分為房產交易、房產金融和資產管理三大板塊,一共收錄了130多家地產科技企業。

PropTech研習社本篇文章將盤點房產交易板塊,涉及33家PropTech初創企業,其中有做在線房屋買賣,有做iBuyer的,有做長租公寓的,有做房地產經紀,還有做房地產營銷的。

從融資金額來看,Opendoor、Compass兩家創業公司異軍突起,累計融資額均超過10億美元。目前,Compass的估值已達到64億美元(折合約450億人民幣),Opendoor估值為40億美金(折合約280億人民幣)。

其中,Compass背後股東卡司堪稱豪華,包括軟銀願景基金、高盛、加拿大養老金計劃、卡達投資局等。

從融資輪次來看,Opendoor、Compass、Placester三家企業走到了D輪及以後,offerpad、Apartment List、Zumper、Homelight四家企業走在C輪,Homesnap、Homie、Amitree、Knock四家企業完成B融資。

Zillow和Redfin兩家企業成功上市。其中,Zillow於2011年登陸納斯達克交易所,目前市值約為116億美元;Redfin於2017年7月28日在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目前市值約為25億美元。

以下是這33家PropTech公司詳情:

01

在線房地產平臺

1、Zillow——在線房地產資料庫上市公司

Zillow成立於2006年,是一家房地產信息公司,主要向網民提供免費房地產估價服務。

2018年4月,Zillow推出了購房業務Zillow Offers,即Zillow直接從賣家那裡購買房子,對其進行翻修,然後快速轉手。2019年第四季度,Zillow實現營業收入9.439億美元,其中房屋銷售業務實現收入6.032億美元。

Zillow於2011年7月20日在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目前市值約為116億美元。

2、Redfin——美國在線房產中介服務公司

Redfin成立於2004年,是一家在線房產中介服務公司。在2019年,Redfin與在線房地產公司Opendoor合作,推出iBuying業務RedfinNow,以吸引更多客戶。

Redfin於2017年7月28日在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目前市值約為25億美元。

3、Realtor.com——美國房地產信息網站

Realtor.com 成立於1996年,是一個房地產在線平臺,由新聞集團子公司Move, Inc.運營。

4、Homesnap——線上房屋交易信息平臺

Homesnap成立於2008年,是一家美國線上房屋交易信息平臺。Homesnap服務超過 200多個上市服務(MLSs),100萬房地產經紀人。

5、Openlistings——在線房地產平臺

Openlistings 成立於2014年,是一個在線房地產平臺,旨在讓人們更容易、更低成本地找到、瀏覽和購買市場上的任何一處房產。

2018年9月11日,Openlistings被Opendoor收購,收購金額未透露。

6、Opendoor——在線房屋買賣平臺

Opendoor成立於2014年,是一家美國新型房產中介iBuyer(「購買後再出售」)。Opendoor可以簡化房屋交易中繁瑣的步驟和流程,賣家可以直接把房屋出售給平臺並拿到全款,平臺購買房產後對其進行翻修,然後快速轉手。

目前Opendoor平臺服務客戶超5萬人,服務範圍覆蓋全美20個城市,擁有1800多名員工。

Opendoor曾獲得軟銀願景基金、General Atlantic (泛大西洋投資)、GGV Capital、Khosla Ventures(科斯拉創投)、Andreessen Horowitz等知名機構的投資。

7、Felix Homes——美國新型房產中介iBuyer

Felix Homes成立於2018年,是一家美國新型房產中介iBuyer。Felix Homes於2018年推出類似ibuyer的產品,Felix正在改變房地產買賣的方式。

8、Ten-X——通過競價進行銷售的在線房地產平臺

Ten-X成立於1990年,提供在線房地產服務。Ten-X的前身是Auction.com,採用競價的方式對房產進行在線銷售。

目前擁有三條業務線:Ten-XCommercial主要通過競價的方式對商業地產進行買賣的;Auction.com主要對普通住宅進行競價交易的;Ten-X Homes主要為個人消費者提供能快速入住的住宅服務,可以允許房主、房產代理和房屋經紀人在線掛牌進行銷售和購買。

2017年8月2日,Ten-X 被美國私募股權公司Thomas H. Lee Partners收購,收購金額未透露。

9、Knock——美國在線房產服務商

Knock 成立於2015年,總部位於美國紐約,是一家在線房產服務商。

與傳統的房產中介不同,Knock提前對客戶房產的市場回報進行承諾,無論是什麼原因導致客戶的房產未能銷售出去,Knock都會進行購買,買家一共只需支付6%的佣金。

Knock 的投資方包括RRE Ventures、Redpoint、Greycroft、Great Oaks Venture Capital、Corazon Capital以及FJ Labs等。

10、offerpad——住宅銷售平臺

Offerpad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總部位於亞利桑那州的在線購房創業公司。

Offerpad也是美國新型房產中介iBuyer。像其他iBuyer一樣,Offerpad會直接從賣家那裡購買房屋,進行必要的翻修,然後將房屋快速轉手。

02

線上租房平臺

1、Apartment List——公寓租賃交易平臺

Apartment List 成立於2009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州舊金山,是一家公寓租賃交易平臺。

Apartment List以租客和房東為服務中心,能夠快速掌握房屋租賃方面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希望在信任和透明的基礎上,重建房屋租賃交易平臺。

Apartment List曾獲得經緯創投、Canaan Partners、Nimble Ventures、Glynn Capital Management的投資。

2、Loftsmart——大學生租房服務平臺

Loftsmart 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專門服務於大學生的租房服務平臺。

LoftSmart始創於AngelPad加速器計劃,投資方包括Metaprop NYC、Corigin Ventures、Expansion Venture Capital、Full Tilt Capital等。

3、Casalova——多倫多在線租房平臺

Casalova成立於2014年,是一個多倫多在線房地產平臺,旨在讓租房者更容易地找到理想地點的房產。

4、RentHub——公寓比價平臺

RentHub成立於2011年,提供公寓租金的實時價格指南。

5、Roomi——合租房平臺

Roomi 成立於2013年,是一個合租房平臺。Roomi以租客為本,讓大城市裡的年輕人更安全、更容易地租房、轉租和尋找室友。

Roomi曾獲得知名風投 DCM Ventures、Great Oaks Ventures Capital的投資。

6、Radpad——公寓出租平臺

Radpad成立於2013年,是一家面向移動端用戶提供房屋租賃服務的創業公司。

2018年8月1日,Radpad被商戶收單和商業支付解決方案提供商Priority Technology Holdings收購,收購金額未透露。

7、Zumper——租房O2O平臺

Zumper成立於2012年,總部位於美國舊金山,是一個全方位服務的租賃平臺。

Zumper的股東包括Kleiner Perkins、Greylock Partners、Andreessen Horowitz、Tuesday Capital、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等。

8、VeryApt——數據驅動的租賃平臺

VeryApt成立於2014年,是一個數據驅動的租賃平臺,可以讓用戶在一個地方方便地搜索物業、安排行程和籤訂租約。

03

房地產經紀平臺

1、Compass——技術驅動型房產經紀公司

Compass成立於2012年,是美國一家房地產經紀公司,通過獨特的搜索技術展示經過鑑定核實的房產信息,同時其算法還能夠計算出房產的價值,輔助用戶做出房產交易決策。

Compass曾獲得軟銀願景基金、高盛、加拿大養老金計劃、卡達投資局等知名機構的投資。

2、Triplement——軟體驅動的房地產經紀公司

Triplement 成立於2011年,是一家軟體驅動的房地產經紀公司,它正在改變人們買賣和租賃房屋的方式。Triplemint平臺結合了強大的在線房產搜索工具和線下房地產團隊,使端到端的房地產體驗更加高效。

3、Real——以技術為動力的房地產經紀公司

Real成立於2014年,總部位於紐約州紐約市,是一家以技術為動力的房地產經紀公司,旨在為行業的經紀人提供支持。

4、TRELORA——房地產經紀公司

TRELORA成立於 2011年,是一家房地產經紀公司,以低廉的固定費用為賣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買家無需自掏腰包,平均可在交易結束時獲得7500美元的退款。TRELORA通過融合技術和效率提供了一種不同的房屋買賣方法。

5、Homie——房地產和抵押貸款初創公司

Homie成立於2014年,是一家房地產和抵押貸款初創公司。

自成立以來,Homie一直在改變房屋買賣的方式。Homie的端到端平臺簡化了從合同到完成的流程,同時消除了高昂的費用和佣金。憑藉房屋貸款、產權和保險服務,Homie使房屋買賣過程變得更加簡單。

6、Houwzer——固定佣金模式下的房地產經紀公司

Houwzer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以客戶為中心的新一代房地產經紀和家庭服務公司。

通常來說,經紀人會收取6%的費用,但Houwzer收取的是5000美元的固定掛牌費,以及買家經紀人2.5%的佣金。Houwzer表示,這種模式為房屋賣家平均節省了1.5萬美元的佣金。

04

房產代理工具

1、Placester——房地產營銷平臺

Placester成立於2008年,是一家提供房地產營銷服務的創業公司。Placester開發的營銷服務平臺可以讓地產商快速為待售項目建立銷售網站,並提供一系列完整的數據信息,輔助其銷售。

2、First——房地產營銷預測平臺

First成立於2014年,是一家房地產軟體公司,主要提供房地產預測性營銷服務。

First可以根據各種因素,如消費模式、就業變化和收入歷史,預測房地產中介網絡中的哪些聯繫人準備出售房屋。First能發現人們何時以及為什麼會買賣房子,由此First就能在最佳時機為房地產經紀人和新客戶牽線。

2019年12月18日,First被瑞麥地產(RE/MAX)收購,收購金額未透露。

3、Boomtown——房地產營銷軟體提供商

Boomtown成立於2006年,是一家專為房地產在線營銷提供系統服務的軟體公司。BoomTown的軟體解決方案正在被全國最頂尖的房地產經紀公司和團隊使用。

4、Opcity——房地產推薦平臺

Opcity成立於2015年,是一個快速發展的技術平臺,它利用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將購房者、賣家和房地產經紀人聯繫起來。

2018年10月,Move, Inc.以2.1億美元收購Opcity,收購金額未透露。

5、Homelight——房產代理數據分析服務商

Homelight成立於2012年,是一家美國房產代理數據分析服務商。

Homelight通過對房產代理商交易數據和許可記錄的分析,來幫助房屋主人尋找當地的房地產代理商,以便將房產以最快速度和最好價格賣出去。

6、Amitree——美國房地產管理工具提供商

Amitree成立於2013年,是一家美國房地產管理工具提供商。Amitree研發了一款智能軟體Folio,通過為每項交易創建文件夾來管理工作流,並編排所有的電子郵件、文件和相關的聯繫信息,致力於幫助房地產經紀人管理郵件以及交易進度。

7、Upnest——房地產中介平臺

Upnest 成立於2013年,是一個創新的房地產代理平臺,將房屋買家和賣家與高素質的本地代理聯繫起來。自推出以來,UpNest已促成了數十億美元的房屋銷售,並為消費者節省了數百萬美元的佣金。

8、Sweepbright——房地產行業CRM解決方案

Sweepbright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比利時房地產科技企業,可幫助房地產經紀人創建、分發和跟進房地產報價。

SweepBright開發了一個應用程式,將房地產代理置於流程的核心。SweepBright的設計從一開始就考慮了行動裝置的使用,並與第三方應用程式無縫集成,這使得大大小小的代理商都能將他們的銷售流程轉變成一個完全數位化的旅程。

9、RealScout——房屋搜索平臺

RealScout成立於2012年,是一個面向房產經紀人及其客戶的一站式、多功能、第三方搜索平臺,使代理商及其客戶能夠更快地找到合適的房屋。

通過RealScout,購房者可以使用更多的個人標準搜索房屋,比如「自然光」、「高天花板」、「大後院」和「美食廚房」等。

相關焦點

  • 150家PropTech公司全盤點:高盛、軟銀都投了誰?(上)
    第一階段,我們將分批次推出150家美國PropTech公司圖譜,本篇將推出找房和建造領域的36家公司。值得注意的是:這36家企業,獲投比例超過90%。PropTech研習社本篇文章將盤點Find Property和Build Property兩大板塊,涉及36家proptech初創企業,其中有做在線房地產服務的,有做房地產營銷的,有做3D解決方案的,還有做工程設備租賃的。在36家企業中,只有3家沒有獲得過融資,獲投比例超過90%。
  • 150家PropTech公司全盤點:國家隊、大財閥紛紛進場(尾)
    同軟銀、高盛、紅杉等知名機構重金押碼PropTech賽道一樣,各國國家隊基金也緊隨其後。比如,新加坡淡馬錫控股投資了美國聯合辦公品牌Breather和民宿短租巨頭Airbnb。日本五大商社之一的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和科威特主權財富基金都投資了聯合辦公品牌Knotel。
  • 150家PropTech公司全盤點:全面了解「地產+科技」全球發展趨勢|...
    同軟銀、高盛、紅杉等知名機構重金押碼PropTech賽道一樣,各國國家隊基金也緊隨其後。比如,新加坡淡馬錫控股投資了美國聯合辦公品牌Breather和民宿短租巨頭Airbnb。日本五大商社之一的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和科威特主權財富基金都投資了聯合辦公品牌Knotel。
  • 150家PropTech公司全盤點:全面了解「地產+科技」全球發展趨勢
    同軟銀、高盛、紅杉等知名機構重金押碼PropTech賽道一樣,各國國家隊基金也緊隨其後。 比如,新加坡淡馬錫控股投資了美國聯合辦公品牌Breather和民宿短租巨頭Airbnb。 日本五大商社之一的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和科威特主權財富基金都投資了聯合辦公品牌Knotel。
  • 日本軟銀擬出售印度清潔能源公司SBG Cleantech80%的股份
    據外媒報導,日本軟銀集團日前正在談判出售其在印度綠色能源公司SBG Cleantech 80%的股份,感興趣的各方包括Mubadala投資,Brookfield資產管理和加拿大退休金計劃投資委員會(CPPIB)。
  • Proptech崛起,房地產產業數智化,成了2020年的新風口
    其中就包括了軟銀,軟銀願景基金專門成了地產科技投資部,從2016年至今,累計投資超過了150億美元。軟銀的大手筆涵蓋了很多知名的創新企業,44億美元投資了共享辦公公司WeWork、8.67億美元投資技術驅動的建築公司Katerra,1.2億美元投資了房屋保險公司Lemonade。
  • 軟銀髮布2019財年財報:虧損達1.4萬億日元(約合130億美元)
    近日,軟銀髮布了2019財年財報,財報顯示,軟銀2019年虧損達1.4萬億日元(約合130億美元)。作為日本最大的科技和電信集團之一,軟銀2019年的災難性表現主要是由願景基金虧損1.9萬億日元(約為177億美元)所致,而其2018財年同期運營利潤為2萬億日元(約合187億美元)。
  • 軟銀數十億美元押注日本行動支付初創公司 豪賭未來現金將會消失
    作為日本最積極的風險資本投資者,軟銀集團認為他們可能有所發現。該公司最新的數十億美元的技術押注是基於一個簡單的命題:在新冠肺炎疫情時代,現金是極其危險的。 軟銀投資的數字支付應用PayPay的執行長Ichiro Nakayama在今年7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曾表示:「許多人不想觸摸可能被別人觸摸過的紙幣和硬幣。行動支付能否讓無接觸支付成為現實。」
  • 全球前10投資機構5家加碼押注:作業幫憑什麼?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融資後,全球投資機構前10強,已有五家投資押注作業幫,他們分別是:紅杉、軟銀、老虎、高盛、阿里巴巴,根據《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活躍投資機構百強榜》,其中紅杉資本憑藉投資126家獨角獸處於榜首位置且遙遙領先。
  • 高速增長勢能加大 作業幫獲全球前10投資機構5家加碼押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融資後,全球投資機構前10強,已有五家投資押注作業幫,他們分別是:紅杉、軟銀、老虎、高盛、阿里巴巴,根據《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活躍投資機構百強榜》,其中紅杉資本憑藉投資126家獨角獸處於榜首位置且遙遙領先。K12在線教育賽道備受關注已不是新聞,但此次作業幫的融資信息依然釋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信號:頭部投資方組團加碼押注在線教育,其為何紛紛選擇投資作業幫?
  • 軟銀10億美元領投貝殼?官方:去年11月完成24億美元D+輪
    該筆交易是軟銀願景基金最後的幾筆交易之一:在兩年內投資了約800億美元之後,軟銀願景基金保留了部分資金用於其投資組合公司的後續投資。與此同時,軟銀還領投貝殼找房15億美元融資,其中,軟銀投資了10億美元,另外5億美元來自高瓴資本、騰訊控股和紅杉資本等投資機構,本輪投資後貝殼找房估值將超過140億美元。
  • 後疫情時代,PropTech進入「深水區」,盤整...
    RefineRE是一家總部位於達拉斯的proptech公司,成立於2017年,旨在通過為不同行業的企業房地產高管提供解決複雜挑戰的用戶友好工具。RefineRE的投資組合智能平臺改變了公司如何對其員工和業務部門佔用的房地產做出重要決策,並為客戶節約了超過1億美元的成本。
  • 軟銀三千萬重金押注的RPA到底是什麼,它能取代人力嗎?
    大數據文摘出品來源:forbes編譯:Joey、寧靜本月初,知名科技控股公司軟銀(Softbank )宣布,將投資三千億進入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行業,軟銀認為這一行業未來將成為人工智慧與企業的橋梁,日後還對於這個行業還會有更多投資。
  • 押注印度出行市場,軟銀的下一個目標是摩託車租賃 - 專注金融科技...
    多位知情人士稱,日本投資巨頭軟銀目前正在嚴密評估包括兩輪出行在內的印度出行領域,尋找網約車後的下一創新階段。軟銀通過押注 Uber、Grab、滴滴出行和 Ola 幾大頭部公司,主導了全球網約車市場的投資。隨後,公司進軍了全球各地的租賃、自動駕駛甚至資產管理等新興細分市場。同樣的情形也可能會在印度市場上演。
  • 馬斯克、巴菲特、軟銀押注光伏,異質結技術受熱捧
    最會玩科技的人、最聰明的錢、最會投資的人都在押注布局光伏。在全球車市的寒冬中,特斯拉(TSLA.NASDAQ)卻一枝獨秀——超級工廠投產、股價刷新歷史高點、市值逼近千億美元。特斯拉產品所受到的市場追捧程度實則已超越汽車本身的範疇,它更像是消費者對於前沿科技產品的擁抱。
  • 基金搏殺光伏賽道,高瓴、易方達、廣發等重金押注
    12月10日,通威股份(600438.SH)公告完成60億定增,此次定增吸引到了多家大牌基金參與,這不僅是光伏行業前景向好、龍頭地位突顯的體現,也是近來整個光伏賽道上基金重金押注、激烈搏殺的一個縮影。通威股份60億定增受豪華天團追捧12月10日,通威股份(600438.SH)發布公告,宣布已經完成59.83億元定增,參與定增的投資者陣容豪華,頭部私募高瓴資本、迎水投資,以及易方達基金、睿遠基金、朱雀基金等多家公募基金公司都赫然在列。
  • 孫正義加注無人駕駛 軟銀將投資Uber或Lyft
    在軟銀的發布季度財報後,孫正義向記者和分析師表示:軟銀對投資打車服務公司UberLyft感興趣,但目前尚未敲定具體的合作方式。這已經不是軟銀第一次押注出行市場。在中國,軟銀已經投資了滴滴出行;在印度,投資了Ola;在東南亞,軟硬已經投資了Grab、在拉美,投資了99(巴西最大本土移動出行服務商)。一系列投資表明,軟銀希望在全世界構建出行的帝國。
  • 臺灣科技顧問公司LeadBest開發Macrolio 進軍Proptech
    臺灣科技顧問公司 LeadBest Consulting Group 獲 APAC CIO Outlook 評為亞太區十大區塊鏈顧問公司。APAC CIO Outlook是全球知名技術媒體,每年在各技術領域評選具代表性公司,而臺灣LeadBest以「邁向數字原生的未來」為題,協助許多法人機構,透過區塊鏈技術成就新商業模式,成為獲國際媒體高舉的臺灣之光。APAC CIO Outlook指出,LeadBest 透過Venture Studio模式,協助客戶進行數字賦能成功轉型。
  • 傳中投公司曾考慮投資軟銀旗下「願景基金」
    去年,為了押注於科技行業的未來,軟銀董事長兼執行長孫正義發起成立了規模達高達1000億美元的「願景基金」,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私募股權基金。消息人士稱,去年,中投公司與「願景基金」就對其投資的事宜進行了談判。中投公司擁有8000億美元的投資資金,獲得該公司的投資,將為軟銀未來項目提供穩定的資金來源。對於雙方談判的認真程度,消息人士有不同意見。
  • 軟銀5大失敗投資盤點 WeWork最為糟心
    原標題:軟銀5大失敗投資盤點 WeWork最為糟心丨財經科普   軟銀及願景基金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