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2億元消費券乘數效應凸顯:11天撬動22億元消費

2020-12-18 澎湃新聞

為刺激消費,中國多個城市在3月末開始發放消費券。浙江省杭州市是較早發放的城市之一。目前,杭州消費券在提振消費方面的「乘數效應」已經顯現。

來自杭州商務局的數據顯示,從3月27日起,截止4月6日,11天內,杭州消費券已兌付金額為2億元左右,由此帶動的消費金額達到了22.26億元。

杭州市商務局副局長朱錚說:「我們也沒有想到會帶來這麼大的消費量。我們通過消費券,讓更多的人走出家門去消費,從而拉動我們消費市場全面復甦。」

杭州市政府在3月27日至5月31日期間,將面向在杭人員發放總額為5億元的消費券,目前,消費券已經發放了兩期。

5億元消費券中1500萬元用於困難群眾的消費補助,剩餘4.85億元用於電子消費券發放。同時,商家匹配優惠額度11.8億元左右,預計杭州消費券實際總額將達16.8億元。

「清明」三天小長假的帶動效應較為明顯。據杭州市商務局,截至4月6日16:00,杭州已兌付第一期電子消費券政府補貼1.45億元,帶動消費18.05億元;已兌付第二期電子消費券政府補貼5736萬元,帶動消費4.21億元。相較於4月3日的帶動消費數據,小長假三天杭州消費券帶動消費增長了7億元。

在第一期電子消費券取得良好市場效果的基礎上,杭州於4月3日上午10時起通過支付寶發放了第二期電子消費券,僅用時2分20秒,150萬份卡包就被申領完。

可以看出,不少杭州市民使用消費券購買了生活必須日用品。據「浙江衛視」報導,杭州某超市銷售行情受消費券帶動明顯,一款定價為39.9元的食用油,銷量從原來一周2瓶一下子上升到了80瓶。還有市民告訴記者,「因為有消費券我才買這個油,昨天還買了兩包大米,太實惠了。」

浙江財經大學浙江經濟研究院院長文雁兵表示,消費券能起到良好的拉動作用,首先杭州居民的消費能力非常強,消費的需求在疫情期間被抑制,通過這次消費券的活動能夠充分被釋放出來;此外,政府針對這次消費券的活動和方案非常精準科學。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鄭州消費券顯現「乘數效應」僅用3天半撬動市場消費2.01億元
    鄭州市商務局數據顯示,截至4月6日13點,市民已兌換消費券1701萬元,核銷率34.03%,僅僅用了3天半,消費券直接帶動鄭州市場消費2.01億元,撬動比達到1:11.8。首期消費券150秒發放完畢實體店付款直接抵扣現金為了提醒市民準時搶券,4月3日一大早,鄭州政務簡訊平臺連發了兩次簡訊提醒。
  • 用消費券拉動經濟,發揮「乘數」效應是關鍵
    01 消費券的作用,乘數效應說了算消費券,即是政府通過定向的消費補貼,目的是促使消費者走出家門、走進商鋪,把錢花出去,藉此刺激社會消費。對它,杭州人民並不陌生。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席捲之下,杭州眾多外貿企業倒閉、工人失業,消費信心受創,市場消費一度陷入冰點。國民經濟統計數據顯示,全省居民消費價格在2009年首次出現下跌,跌幅為1.5%。
  • 消費券釋放乘數效應 數據顯示9成受益商家為中小微商家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消費券釋放乘數效應 數據顯示9成受益商家為中小微剛剛過去的小長假,多地商家和景區出現消費回暖。在此背後,消費券已成為諸多省市提振消費的「標配」。而公開資料顯示,杭州、鄭州等發放消費券的城市呈現線下客流回暖的現象,有的已經釋放出10倍以上的「乘數效應」。支付寶披露數據稱,全國已有超千萬線下商家受益於消費券,其中9成以上為中小微商家。
  • 促消費 擴內需 保增長 持續激發消費潛力 多地發放新一輪消費券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蔡佳文)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作為疫情期間促消費、擴內需、保增長的重要手段,全國多地開始陸續發放消費券,為拉動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消費市場的不斷回暖,消費券還在持續發揮更大的作用。近期,蘭州、武漢等地重啟或延續消費券發放,北京、浙江、湖北等地也多渠道發放消費券,持續激發市民的消費潛力。
  • 2天半!杭州2893萬元消費券拉動4.53億元消費
    支付寶數據顯示,截至3月29日下午4點,已兌付政府補貼(消費券)2893萬元,帶動杭州市場消費4.53億元,拉動效應達15倍。3月27日8時,杭州第一批消費券在支付寶開放領取。周末(3月28日-29日),杭州小吃店、超市、商場、加油站生意紅火。不僅如此,使用消費券還有優惠活動——已經上支付寶領取杭州消費券的市民付款超過40元就能立減10元。兩天半內,共有4.53億元的消費使用了消費券。3月以來,還有廣西、南京、合肥等多地通過支付寶發放消費券,激活被疫情抑制的消費需求。3月27日,首批杭州消費券一上線就受到熱捧。
  • 拉動消費乘數效應的點有哪些
    採用市場的手段,讓消費更多形成乘數效應而非替代效應,就是一個有效的方法。消費的乘數效應,指一個消費行為或一次消費可以引發、帶來連鎖消費的行為。而消費的替代效應,則指一種消費行為覆蓋了另外一種消費行為,造成本應發生的另一次消費行為不再發生,其所需資金形成儲蓄,由此形成消費遞減,造成消費萎縮。
  • 消費券助實體店「逆襲」帶動交易額超2億元
    消費券使用期結束 助力線下實體店「逆襲」30天,帶動交易總額超2億元李浩攝瀋陽市分三期發放總價值3000萬元的居民消費券。目前消費券使用期已結束,共有85.2萬張消費券在全市超20個商業業態核銷使用。在30天時間裡,消費券直接帶動交易額超2億元,如一顆石子,激起了沈城消費市場的「一池春水」。四兩撥千斤 沈城消費市場被激活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沈城市民的消費熱情在消費券的帶動下高漲。記者連日走訪發現,中街、太原街、鐵西等全市各大商圈人氣聚集,商超購物成為市民假期活動的首選。消費券充分釋放了人們的消費需求。
  • 4.5億元!六連發!政府消費券如何「四兩撥千斤」
    從初秋到深冬,在短短3個月零11天的時間裡,以「助企惠民」為主題的政府消費券攪熱了哈爾濱消費市場。來自哈爾濱市商務局的消息稱,包括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撥付的1億元在內,9月11日至12月22日,哈爾濱市政府促消費補貼資金共投入4.5億元,這對財政相對吃緊的哈爾濱市來說實屬不易。
  • 重慶發放1.19億元消費券,等你領!
    重慶發放1.19億元消費券,等你領!「重慶六六數字消費節」活動新聞通氣會現場此前,重慶多地通過支付寶發放消費券,點燃市民消費熱情,充分發揮了消費券乘數效應,促進經濟復甦。本次的「重慶六六數字消費節」活動又將消費券發放和使用範圍擴大到整個重慶市,更能刺激消費熱情,加快市場復甦,有效促進消費回補。
  • 深圳:派超5億元消費券,打出促進消費「組合拳」
    原標題:深圳:派超5億元消費券,打出促進消費「組合拳」南方日報2020年5月6日訊「我們投入20億元補貼,首日銷量破4億元!」最近,由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組織的「雙品網購節」啟動,深圳市商務局聯合粵企分期樂舉辦線上大促首日就迎來銷量翻倍。
  • 消費券強勢拉動消費的奧秘是什麼?
    杭州分步向在杭人員發放16.8億元消費券;紹興向市場投放約1.8億元消費券;嘉興結合雲購物節向市民發放總額2億元的電子消費券……連日來,消費券成了最熱門的關鍵詞,從餐飲到休閒再到購物,生活消費的各個領域,幾乎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 全國人大代表俞學文:建議支付寶消費券「杭州模式」全國推廣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更香有機茶業基地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俞學文提交《關於消費券「杭州模式」全國推廣數位化常態化 滴灌小微商家的建議》,建議消費券「杭州模式」全國推廣,通過數位化平臺發放消費券,精準滴灌小微商家。
  • 消費券火了!深圳杭州今日大派8000萬 喊你買買買
    按照計劃,杭州消費券總額將達到16.8億,後續仍將有多輪消費券發放。令人驚嘆的是,消費券的直接刺激效應非常明顯。短短4天,杭州派發首輪消費券後,政府僅掏出4000多萬元,就已經拉動了當地超6億的消費力,槓桿倍數超20倍。
  • 北京消費季發放電子消費券3900萬張 實現銷售額135.2億
    北京消費季自6月6日啟動以來,政企攜手聯動發放電子消費券,六家平臺累計發放3900萬張,實現銷售額135.2億元,拉動槓桿14.8倍。同時,帶動多家企業自主發放滿減券、折扣券共約100億元,實現了「四兩撥千斤」的乘數效應。
  • 深圳杭州消費券火了:微信支付寶直接領...
    杭州2000萬消費券也來了,2.5天拉動消費4.53億!3月26日,杭州宣布將發放16.8億元消費券,定向鼓勵杭州市本地消費者拉動杭州的線下消費。而在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杭州第一批消費券已經拉動消費4.53億!杭州市的小吃店、超市、商場甚至加油站裡,已經領取杭州消費券的市民付款超過40元就能立減10元。
  • 「4893萬元」的背後,是「乘數效應」凸顯 產業鏈加快復甦
    據了解,截至4月20日,瀋陽市首輪消費券發放活動已告結束,拉動消費4893萬元,槓桿率超過6.6倍。事實上,對比消費券真正產生的作用和影響,這「4893萬」不過是冰山一角。在其背後,一條條龐大的產業鏈正在復甦,市場作為「看不見的手」又開始辛勤勞作了。
  • 李迅雷:消費券或可讓消費增速超過8%!全民普發基本可行
    隨著疫情得到全面控制,下一步可以在全國層面發行消費券,以進一步促進消費回補和釋放消費潛力。【主要觀點】1.消費券短期以地方政府發放為主,今後再不斷擴大發行範圍。2.消費券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以下簡稱社零)額的槓桿效應大約在15倍左右,拉高幅度平均約10個百分點。3.主要受益行業集中在必需消費品和服務消費領域。
  • 滴滴聯手多地政府派發1億元優惠券 頭部平臺撬動產業復甦
    周四,網際網路出行平臺滴滴宣布與多地政府聯合派發首期總額在1億元規模的出行優惠券。分析人士認為,政府與滴滴、微信、支付寶等網際網路平臺合作發放消費券,一方面可以保證發放程序公開透明,另一方面,可以借網際網路平臺的規模效應,大大提高消費對經濟拉動的效率。
  • 百億消費券拉動「五一」經濟 拓闊消費增長空間
    拼多多高級副總裁王堅說:「在上海市政府和上海市商務委的指導下,拼多多將至少投入25億元現金及補貼,為『五五購物節』實現『兩個50億』目標,即直接帶動線下消費超過50億元,帶動上海消費品網絡銷售額超過50億元。」上海只是中國各地發放消費券熱潮下的一個典型代表。
  • 業界呼聲:擴大消費券使用範圍,精準投放
    槓桿乘數效應「比拼」繼去年風風火火搶人大戰之後,全國多個省市在對待消費券這件事上,再次表現得出奇一致。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杭州、寧波、南京、嘉興、濟南、青島、重慶等多個城市以及浙江、遼寧、江西、河北、安徽等多個省份或部門發放或計劃發放消費券。儘管各地消費券發放主題各異,包括餐飲、零售、旅遊、汽車等各種行業,但都是為了刺激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