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刺激消費,中國多個城市在3月末開始發放消費券。浙江省杭州市是較早發放的城市之一。目前,杭州消費券在提振消費方面的「乘數效應」已經顯現。
來自杭州商務局的數據顯示,從3月27日起,截止4月6日,11天內,杭州消費券已兌付金額為2億元左右,由此帶動的消費金額達到了22.26億元。
杭州市商務局副局長朱錚說:「我們也沒有想到會帶來這麼大的消費量。我們通過消費券,讓更多的人走出家門去消費,從而拉動我們消費市場全面復甦。」
杭州市政府在3月27日至5月31日期間,將面向在杭人員發放總額為5億元的消費券,目前,消費券已經發放了兩期。
5億元消費券中1500萬元用於困難群眾的消費補助,剩餘4.85億元用於電子消費券發放。同時,商家匹配優惠額度11.8億元左右,預計杭州消費券實際總額將達16.8億元。
「清明」三天小長假的帶動效應較為明顯。據杭州市商務局,截至4月6日16:00,杭州已兌付第一期電子消費券政府補貼1.45億元,帶動消費18.05億元;已兌付第二期電子消費券政府補貼5736萬元,帶動消費4.21億元。相較於4月3日的帶動消費數據,小長假三天杭州消費券帶動消費增長了7億元。
在第一期電子消費券取得良好市場效果的基礎上,杭州於4月3日上午10時起通過支付寶發放了第二期電子消費券,僅用時2分20秒,150萬份卡包就被申領完。
可以看出,不少杭州市民使用消費券購買了生活必須日用品。據「浙江衛視」報導,杭州某超市銷售行情受消費券帶動明顯,一款定價為39.9元的食用油,銷量從原來一周2瓶一下子上升到了80瓶。還有市民告訴記者,「因為有消費券我才買這個油,昨天還買了兩包大米,太實惠了。」
浙江財經大學浙江經濟研究院院長文雁兵表示,消費券能起到良好的拉動作用,首先杭州居民的消費能力非常強,消費的需求在疫情期間被抑制,通過這次消費券的活動能夠充分被釋放出來;此外,政府針對這次消費券的活動和方案非常精準科學。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