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構建適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新型電力系統

2020-12-27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新華網北京12月21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1日發表《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並舉行新聞發布會。就我國新能源發電消納問題,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表示,目前我國新能源發展基本已不需要國家補貼,消納問題主要由市場決定。

  在氣候雄心峰會上,我國宣布: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徐想 攝)

  章建華表示,預計202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達到4.6億,裝機增量還很大。

  如何更好解決大規模新能源消納問題?國家能源局法制和體制改革司司長朱明稱,首先要加快構建適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新型電力系統,也就是新一代電力系統。

  一是要加快構建智能化的電力調度交易和運行的機制,推動柔性直流輸電,局域智能電網和微電網等技術的應用,加快跨省、跨區的電力通道的建設,發揮大電網綜合平衡的能力。

  二是大力推動傳統的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還要加快抽水蓄能、調風氣電等靈活的電源建設,以及各類儲能規模化的示範,切實提高系統的靈活性。

  三是著力釋放需求響應潛力,提高用戶側的智能化水平和高載能負荷靈活性,促進源荷雙向的智能互動。

  另一方面,切實完善和落實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的保障機制。

  一是要強化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推動將消納保障機制納入到相關法律,並上升為法定義務。

  二是加強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的評價考核,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考核體系。

  三是從增強調節能力、健全市場機制、創新消納模式、加強消納監管等方面推動形成清潔能源消納長效機制。

  四是加強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和碳市場建設,進一步體現可再生能源生態環保價值,探索綠色能源消費的新模式。

相關焦點

  • 加快構建新一代電力系統 落實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
    國家能源局法制和體制改革司司長朱明(徐想 攝)  12月21日,國新辦舉行《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新聞發布會國家能源局法制和體制改革司司長朱明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十三五」新能源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消納問題,「十四五」面臨消納和接入兩個問題並存,要解決消納問題,主要抓兩方面。  一方面,要加快構建適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新型電力系統,也就是新一代電力系統。  一是要加快構建智能化電力調度交易和運行機制。
  • PPT|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電力系統的挑戰與應對
    http://www.chinasmartgrid.com.cn/news/20201216/637377.shtml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助力實現2030年碳達峰及2060年碳中和目標,按...
  •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時代呼喚靈活電力系統 綠色和平發布報告提出靈活...
    《報告》指出,當前中國以煤電為主的電力系統靈活性調節能力欠缺、電網調度運行方式較為僵化,已成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併網消納的掣肘。為實現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國家承諾,僅依靠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無法滿足電力系統的靈活性需求,需要從規劃和機制的更高層面對電力系統的多種靈活性資源進行調配,從根本上解決可再生能源發展和電力系統靈活性調節能力不匹配的問題。
  • 西北地區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電力市場運營的實踐思考
    西北地區省間市場建設的實踐和成效新一輪電力市場化改革深入推進以來,在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較為滯後的西北地區,通過加快完善電力市場機制,已初步形成在空間範圍上覆蓋省間、省內,在時間周期上覆蓋多年、年度、月度、月內的中長期交易及日前、日內現貨交易,在交易標的上覆蓋電能量、輔助服務、合同、可再生能源消納權重等交易品種的全市場體系結構。
  • 儲能與可再生能源互補發展!《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發布!
    白皮書指出,在新時代下,我國將加速發展綠氫製取、儲運和應用等氫能產業鏈技術裝備,促進氫能燃料電池技術鏈、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發展。支持能源各環節各場景儲能應用,著力推進儲能與可再生能源互補發展。支持新能源微電網建設,形成發儲用一體化局域清潔供能系統。
  • 電池儲能是可再生能源大發展關鍵
    二是將可再生能源發電的能量進行儲存,儲能傳統方法是轉換為熱能等形式,如儲熱、熱水系統與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的結合。而不涉及能量轉換的電力儲能方法,以往的應用中,主要表現為抽水蓄能電站。   以上兩個方案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可再生發電到達一定規模比例後,難以維持電網穩定性的問題。第一個方法存在兩個主要限制:一是應用不夠廣泛,較多應用於分布式系統;二是涉及到燃料價格因素,成本不可控。
  • 全國人大代表、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建議:加快可再生能源行業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陽光電源積極順應全球綠色能源轉型趨勢,致力於清潔電力轉換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應用。將持續建設優化綠色管理體系,推進綠色採購和責任採購,打造廠商利益共同體,帶動產業鏈上下遊協同發展,全面推行綠色生產運營,實施生態修復,追求與環境共生共榮。
  • 區塊鏈+可再生能源「走紅」歐洲電力市場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售電網訊:區塊鏈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的特點,不僅推進了電力交易的透明度和信息共享,還極大緩解了高比例間歇性可再生能源上網難的問題。事實證明,「區塊鏈+可再生能源」這對「黑馬組合」可以加速電網現代化和智能化的發展,並最終將綠色能源推上電力市場主流地位。今年8月,荷蘭鹿特丹港口啟動了以區塊鏈分布式帳簿技術和人工智慧為支撐、基於太陽能和電池儲能的Distro電力交易平臺。
  • 2021年將加快風光發展!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在京召開(要點見文內)
    要大力提升新能源消納和儲存能力,大力發展抽水蓄能和儲能產業,加快推進「風光水火儲一體化」和「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要深入推進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大力推廣煤礦綠色生產開採和智能化建設。要進一步優化完善電網建設,加快構建適應高比例大規模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新一代電力系統。
  • 可再生能源發展亟待激活綠色消費
    其中光伏預算資金33.8437億元,比今年增長56.8%,主要補貼內蒙古;風電場運營商和生物質能發電廠的總補貼同比分別下降24.3%和18.5%,風電23.1121億元,生物質5978萬元;公共可再生能源獨立系統19883萬元,相比今年年6.8億元,補貼大幅減少。  近年來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快速發展,行業成本不斷下降,國家價格補助逐步減少是大趨勢。
  • 國家能源局:大力發展光伏發電、風電等可再生能源;多管齊下解決
    您這個問題非常關鍵,「十三五」新能源發展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消納的問題,「十四五」面臨消納和接入兩個問題並存,所以說要解決消納問題。首先要加快構建適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新型電力系統,也就是新一代電力系統。
  • 智庫論壇|「十四五」時期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關鍵是體制改革與機制重構
    其中,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途徑。「十三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成效顯著,為碳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做出了積極貢獻,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影響我國可再生能源規模進一步快速增長,抑制可再生能源「碳減排」效應的釋放。全面深化相關體制改革和新機制構建是促進我國「十四五」時期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關鍵。
  • 2020年的可再生能源電力市場化採購怎麼做?
    具體到省市,依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18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報告》,全國各省市自治區2018年度可再生能源消納量與最低消納責任的比較如圖1、圖2所示(京津冀作為統一考核主體,西藏暫不做考核)。
  • 社科院: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迎來歷史性轉折
    能源結構調整等挑戰的背景下,發展具有競爭力的可再生能源電力將成為全球實現「脫碳」目標的重要途徑。與煤炭息息相關的電力產業近年來在世界各國進行改革,以風能、太陽能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保持較快增長態勢。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全球氫能布局加速,從能源發展規律和影響變量來看,氫能產業已進入新發展階段。預計2020年,可再生能源成本將繼續下降,跨市場和跨技術整合將加速推進。
  • 2020年可再生能源佔德國電力結構比例升至46.3%
    【電纜網訊】德國能源與水經濟協會BDEW周一表示,可再生能源在2020年佔德國電力消耗的46.3%,比2019年增加3.8個百分點,部分原因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危機導致需求下降。
  • 政府、電網、電源、用戶側四方協作 開啟國內可再生能源電力市場化...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據國家電網最新消息,其旗下冀北電力與張家口市政府以戰略合作協議為指導,創新構建政府、電網、電源、用戶側「四方協作機制」,開啟了國內可再生能源電力市場化交易先河,從體制機制上破除可再生能源發展中「棄風」「棄光」難題,實現了政府要綠
  • 能源電力行業:未來10年重點部署低碳技術
    「目前,國家能源局正在組織編制 『十四五』能源規劃,將認真貫徹五中全會決策部署,順應新形勢、新階段、新要求,加快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以更大的力度推進非化石能源開發利用,推進智慧能源系統建設,培育發展能源生產消費新模式、新業態。」郭智表示。
  • GE呼籲加快部署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發電
    基於數十年來對低碳發展的承諾,GE發布白皮書《加速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發電增長,及時有效應對氣候變化》,並指出單獨採用可再生能源與天然氣發電都無法滿足需求,但二者聯合部署後實現的低碳效果,無論在速度還是規模上都有助於達成可觀的氣候目標。
  • 新修訂《電力法》解決可再生能源上網難問題
    本次修訂是為了落實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關於「啟動能源領域法律法規立改廢工作,儘快修訂節能法、電力法、煤炭法和相關法規,推動能源法制定工作」的指示精神。  本次修訂《電力法》將與《可再生能源法》的保障性收購制度相銜接,解決可再生能源上網難的問題。
  • 西門子歌美颯實現電力供應100%來源於可再生能源
    推進綠色發展、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迫在眉睫。為此,政府和企業大力發展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綠色能源,加快向碳中和經濟轉型,以進一步減少碳排放,打造清潔、可持續的未來。 目前,公司的電力消耗實現100%由可再生能源供應。公司每年超過180,000兆瓦時的用電量可減少8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相比去年的減排量提升一倍。